都以为郭沫若死后会葬入北京八宝山,但死后,却葬在了这座小山上

都以为郭沫若死后会葬入北京八宝山,但死后,却葬在了这座小山上

1956年,北京市政府将原为八宝山护国寺改建公墓,刚开始命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用于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后于1970年正式改名为“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能够安葬在八宝山的人员主要是我国已故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革命烈士、国际友人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

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安葬在八宝山公墓也是对生前贡献的一种认可。可有一个人绝对有资格将骨灰安葬在这里,可他选择了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这个人就是郭沫若。

都以为郭沫若死后会葬入北京八宝山,但死后,却葬在了这座小山上

郭沫若(1892-1978年),四川省乐山人,先后出任政务院(国务院)副总理、中国文联主席、中科院院长、社会活动家、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作为文学家,郭沫若主编了《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并于1958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1978年,86岁的郭沫若在病床上对着妻子于立群和几个女子,慎重地交代了自己对后世的安排,尤其是对死后墓地的选择,郭沫若提出这样的要求,“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

都以为郭沫若死后会葬入北京八宝山,但死后,却葬在了这座小山上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去世。规格很高的追悼会结束后,郭沫若的骨灰在家人的护送下,最终撒在了昔阳县的大寨村旁的虎头山上。这座山正应了那句话,“山不在高,却很有名。”

在虎头山的半山腰,一处是陈永贵的墓地,另一处则是“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纪念碑。那么,郭沫若为何要留下遗嘱死后骨灰撒在大寨呢?1965年冬天,身为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为响应国家关于“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率领中科院的科学家们,来到大寨考察学习。

都以为郭沫若死后会葬入北京八宝山,但死后,却葬在了这座小山上

面对干劲十足的大寨村民们,郭沫若深受鼓舞。尤其在考察过程中,郭沫若听说大寨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三不要”(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和“三不减”(不减向国家的销售粮、不减集体的公积粮、不减社员的分配粮)的举动后,非常感动。

都以为郭沫若死后会葬入北京八宝山,但死后,却葬在了这座小山上

也许从那一刻起,郭沫若就和大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也是他死后希望葬在大寨的最大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