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以為郭沫若死後會葬入北京八寶山,但死後,卻葬在了這座小山上

都以為郭沫若死後會葬入北京八寶山,但死後,卻葬在了這座小山上

1956年,北京市政府將原為八寶山護國寺改建公墓,剛開始命名為“北京市革命公墓”,用於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後於1970年正式改名為“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

能夠安葬在八寶山的人員主要是我國已故黨和國家及軍隊領導人、民主黨派領導人、愛國民主人士、著名科學家、文學家、高級工程技術人員、革命烈士、國際友人和縣團級以上領導幹部。

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夠安葬在八寶山公墓也是對生前貢獻的一種認可。可有一個人絕對有資格將骨灰安葬在這裡,可他選擇了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這個人就是郭沫若。

都以為郭沫若死後會葬入北京八寶山,但死後,卻葬在了這座小山上

郭沫若(1892-1978年),四川省樂山人,先後出任政務院(國務院)副總理、中國文聯主席、中科院院長、社會活動家、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作為文學家,郭沫若主編了《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並於1958年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1978年,86歲的郭沫若在病床上對著妻子於立群和幾個女子,慎重地交代了自己對後世的安排,尤其是對死後墓地的選擇,郭沫若提出這樣的要求,“我死後,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

都以為郭沫若死後會葬入北京八寶山,但死後,卻葬在了這座小山上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去世。規格很高的追悼會結束後,郭沫若的骨灰在家人的護送下,最終撒在了昔陽縣的大寨村旁的虎頭山上。這座山正應了那句話,“山不在高,卻很有名。”

在虎頭山的半山腰,一處是陳永貴的墓地,另一處則是“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紀念碑。那麼,郭沫若為何要留下遺囑死後骨灰撒在大寨呢?1965年冬天,身為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為響應國家關於“農業學大寨”的號召,率領中科院的科學家們,來到大寨考察學習。

都以為郭沫若死後會葬入北京八寶山,但死後,卻葬在了這座小山上

面對幹勁十足的大寨村民們,郭沫若深受鼓舞。尤其在考察過程中,郭沫若聽說大寨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的“三不要”(不要救濟糧、不要救濟款、不要救濟物)和“三不減”(不減向國家的銷售糧、不減集體的公積糧、不減社員的分配糧)的舉動後,非常感動。

都以為郭沫若死後會葬入北京八寶山,但死後,卻葬在了這座小山上

也許從那一刻起,郭沫若就和大寨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這也是他死後希望葬在大寨的最大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