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小鮮肉”被團滅,不光是演技問題而是系統危機爆發

作者|一 一

去年的票房市場,吳亦凡和鹿晗等“小鮮肉”尚能一戰。今年楊洋、李易峰擔當大任,“小鮮肉”在影市卻已

風光不再

暑期檔“小鮮肉”被團滅,不光是演技問題而是系統危機爆發

伴隨著李易峰和廖凡主演的《心理罪》在影市開畫,暑期檔“小鮮肉”擔任主演的國產片幾乎全部亮相,剩下的唯一看點,就是吳亦凡參演的《星際特工》能否複製《極限特工3》的票房奇蹟了。

隨著內地影市的票房天花板隱現,青春、喜劇等電影類型也不再叫好。“小鮮肉”電影在今年暑期檔無論是數量還是票房都出現了一定的萎縮。反而是被炮轟、被怒懟、被反“鎖場”的新聞甚囂塵上。

這種大勢不再,甚至不是他們儘量提高演技、片方多花錢搞搞特效所能彌補的。平心而論,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比影版《盜墓筆記》能差多少?而影版《心理罪》是不是比《致青春2》還強上不少?但“小鮮肉”的形勢就是一年差似一年。

暑期檔“小鮮肉”被團滅,不光是演技問題而是系統危機爆發

隨著市場和觀眾的成熟,對電影的包容度大幅降低,審美疲勞卻是直線上升,哪怕是迷妹,都不是一張帥臉就能滿足的了。

當拒絕和批評“小鮮肉”電影成為一種普遍的觀影選擇和互聯網的政治正確,粉絲本身的戲多又不斷拉低大眾好感,即便作品質量回升,也很難將觀眾重新拉回影院。這種不斷積累的負能量,其實類似於郭敬明和於正如今的一蹶不振:其興之時,就是譭譽參半。即便此後能看出他們的努力改變,一時也難以重振。

“小鮮肉”的熱潮,以2013年鹿晗、吳亦凡等exo成員回國發展為肇始。如今也已經是第四個年頭,按流行的輪迴,確實到了降溫的時候。

不過,如今由奇幻網文IP改編的重工業電影成為國產片新興崛起的類型,此類電影仍然嚴重依賴“小鮮肉”。隨著小鮮肉市場號召力減退,這樣的IP佈局也同樣面臨危機。

當“小鮮肉”的票房失利,不止是因為演技問題,那就真成為影市的問題了。

小鮮肉“告急”,票房目標難過線

不得不說,今年暑期檔“小鮮肉”作品的體量級也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縮水。除了54位鮮肉鮮花齊聚的《建軍大業》,其餘由小鮮肉擔任主演的電影,競爭力並不明顯。

暑期檔“小鮮肉”被團滅,不光是演技問題而是系統危機爆發

例如,今年小鮮肉的“勞模”當屬歐豪,從《青禾男高》到《悟空傳》、《建軍大業》、《秘果》,一人出演四部影片。

除此之外,彭于晏暑期檔也有《明月幾時有》和《悟空傳》兩部作品上映。但最具代表性的,還是楊洋主演的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李易峰主演的影版《心理罪》。

小鮮肉電影減產,取而代之的則是吳京、廖凡、張震這樣的“中年硬漢”煥發新生。在接下來上映的新片中,也是郭富城和古天樂這樣的中年港片擔當。

一方面是減產,另一方面是今年許多“小鮮肉”電影都未能完成票房目標。在上映前,《建軍大業》一度喊出了16億票房的目標,《鮫珠傳》的製片人更是豪言“至少20億”,楊洋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被光線秘密8億保底。

但截至目前,《建軍大業》票房不足4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尚難破6億,《鮫珠傳》雖然是新片,但目前3天票房都沒能突破億元大關。在這些電影口碑整體低迷的情況下,票房目標也就成了“奢望”。

其中,《建軍大業》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體量級最大的“鮮肉”電影。但前者在上映前,遭遇了葉大鷹的猛烈“炮轟”,引發了一場激烈的互撕大戰,最終將觀眾對於小鮮肉的牴觸情緒挑撥到了頂峰。而且與“票房怪胎”《戰狼2》同臺競技,加上咖位最足的小鮮肉戲份有限等多重因素,票房成績無法讓人滿意。

後者的CP是網友票選得來,理應在市場獲得極高的關注度和認可度。尤其是楊洋和劉亦菲都尚處一線,號召力十分明顯。但影片的口碑在開畫後便遭遇危機,尤其是兩位主演粉絲的“鎖場”引發院線不滿,降低排片的同時也遭遇了許多影迷的抵制。如今的票房成績也和其體量級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怪粉絲?怪鮮肉?怪片方?其實真是時也命也。去年最典型的大IP+小鮮肉——影版《盜墓筆記》,在開畫前同樣經歷了兩位男主粉絲為番位互撕的負面危機。而且,這部電影的後期那才真叫倉促到不敢恭維,堪稱爛尾片,口碑也一塌糊塗。但這部被9.7億高額保底的大片最終還是驚險過線。

暑期檔“小鮮肉”被團滅,不光是演技問題而是系統危機爆發

小鮮肉長期演技不足和出沒於爛片的不良記錄,正遭遇著嚴重的信譽危機。如同青春片和喜劇片在影市失靈一樣,即便有些許亮點,也會淹沒在影迷的口誅筆伐當中。而製作方卻仍然需要鮮肉經濟對其票房形成支撐。這樣的“豪賭”會催生一個又一個令人震驚的票房目標,但能夠成功上岸者將日漸寥寥。

IP受拖累,影響未來佈局

去年暑期檔,吳亦凡主演的《致青春2》和《夏有喬木雅望天堂》都屬於IP、鮮肉雙光環的加持。雖然都口碑不佳,但仍然聯手拿下了近5億的票房成績。而《盜墓筆記》則由於原著市場潛力十足,雖然口碑出現爭議,最終也能拿下10.04億,問鼎暑期檔冠軍。

今年暑期檔,IP同樣來頭極大。彭于晏主演的《悟空傳》,其原著改編自今何在的同名小說,作為一部現象級網絡文學作品暢銷15年,前後再版8次、加印150餘次,被稱為“網文第一IP”。但這部電影在上映前遭遇了資源洩露,最終票房落定6.93億,但與許多原著粉的內心期待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暑期檔“小鮮肉”被團滅,不光是演技問題而是系統危機爆發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同樣來自於大IP,並且電視劇版已經獲得成功。電影版貓眼想看人數在上映前達到了81萬,這一數據幾乎冠絕暑期檔。再加上電影一流的配置,讓許多影迷十分期待。然而負面新聞全面爆發,最終飲恨票房。

除此之外,影版《心理罪》根據雷米系列小說《心理罪》第一部《畫像》的開篇故事“血之魅”改編,此前網劇版已經積累了大量人氣。《鮫珠傳》則是第一部登上大銀幕的九州作品,又有電視劇《九州天空城》的粉絲積澱。

雖然他們的成績都不甚理想,但後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將征戰國慶檔,而九州IP體系龐大,其他影視作品也將相繼問世。如今打前陣的IP改編作品失利,對其之後的IP佈局恐造成不良影響。、

暑期檔“小鮮肉”被團滅,不光是演技問題而是系統危機爆發

小鮮肉+大IP是影市的標配,但如今小鮮肉的號召力減退,必定會對IP造成一定的拖累。尤其是奇幻文學IP大量井噴,一方面其主流受眾和作品體量級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過分相信“大數據”和小鮮肉的市場號召力,就存在極高的風險。

尤其是越來越多的IP注重全產業鏈多元開發,希望形成IP的聯動效應。但像去年《爵跡》在國慶檔失利,其餘IP開發項目效果減退甚至“流產”的現象,或許也會在今年再次出現。

賣點多元,鮮肉“失寵”

其實今年小鮮肉主演的電影還呈現出一個特點,即電影的賣點越來越多元化,不再侷限於“小鮮肉”。在部分影片中,類型片的賣點和視效場面的風頭似乎有蓋過“小鮮肉”的趨勢。

例如《建軍大業》,這部電影雖然聚集了眾多小鮮肉,但真正具有超強粉絲吸引力的小鮮肉擔任的角色並不突出。無論是作為一部青春版的“獻禮片”,還是港片基因+主旋律,影片的多元賣點所佔比重已經上升。

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鮫珠傳》、《悟空傳》等影片,視效場面在電影中佔據的比重顯然要比以往“鮮肉”電影更大。例如《悟空傳》中特效鏡頭由特效團隊MORE VFX製作,750位特效師耗時一年時間製作完成,特效鏡頭多達1750個,佔全片鏡頭的78%。

暑期檔“小鮮肉”被團滅,不光是演技問題而是系統危機爆發

《鮫珠傳》影片有近兩千個CG鏡頭,從前期設計到最後完成,包括3D立體制作在內,一共花了將近兩年多時間。

暑期檔“小鮮肉”被團滅,不光是演技問題而是系統危機爆發

如今動輒兩千個特效鏡頭成為了奇幻大片的“標配”,反而小鮮肉在影片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加大特效比例,再以“小鮮肉”進行輔佐,加上網文IP的基礎,一部典型的國產大片就應運而生。

這本是片方的好意,不止有小鮮肉,還有特效有IP呢,你們還不來看?可惜事與願違:

首先,對於許多影迷來說,國產奇幻大片的接受度就不算高。那些喜歡看大片的,還可能討厭小鮮肉。其次,儘管IP原著粉絲無論如何都會看,但他們本身人數有限,看完又十分挑剔,無法形成正向評論吸引更多大眾觀影。

結果很大概率還是小鮮肉的粉絲衝在最前面,一部大體量電影,最終仍不免淪為粉絲電影,還不如直接拍個小成本粉絲電影划算。

“鮮肉經濟”的失靈,或許會在短期內會造成影市增幅放緩、IP佈局困難。但從長遠的角度來說,一定會促成影市優勝劣汰的洗牌。到時候鮮肉的顏值、戲骨的演技,那該多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