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十年,我们赢了还是塑料赢了?

“限塑令”落地十载,效果究竟如何?

真实的答案也许只有垃圾填埋场知道。纪录片导演王久良把镜头对准了平均使用时限25分钟、降解却需要至少200年的塑料制品。

限塑令十年,我们赢了还是塑料赢了?

但在成为垃圾山之前,它是日使用量30亿个、随手可得的塑料袋;它是日流动量上亿个、辗转全国各地的快递袋;它是一天可以垒成几百座山峰、间接喂饱了超过2000万张嘴的外卖盒;它还是农村的“白色海洋”。

塑料在高温中不断变换形态,覆盖了消费社会里每一个个体。10年里,当“限塑令”将“环保有价”的理念推向公众时,科技也不断追逐消费者的环保需求,名目繁多的“环保塑料袋”上了货架、 筛选塑料比重法、降解再生的化学手段等成为大热的环保课题。

限塑令十年,我们赢了还是塑料赢了?

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项目是否真正落地,那些“环保塑料袋”被丢弃后又去了哪里。

限塑令十年,我们赢了还是塑料赢了?

包括塑料袋的问题在内,中国的很多问题都集中在超高速的经济发展上。这些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才逐步解决的,而中国需要在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去解决,他希望民众能给予多一点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能从自身出发,更全面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消费行为,反思自己的消费需求。

关于限塑的努力,还在继续。限塑令十年,我们赢了还是塑料赢了?关于话题 ,你可以发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