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次比亚迪北京车展表现来看,未来比亚迪汽车前景如何?

北凉ii

不少人都信奉,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可实际上,当皮囊都很抱歉的时候,很难让人有兴趣去深入了解灵魂。一提到比亚迪,很多朋友脱口而出的,也许是NB的电动车,也许是弱不禁风的F蛋,也许是纽北跑不过秦,甚至可能是让人误解的商标口音。但从来就没有,也不会有人用“美丽”来形容比亚迪的车,直到这次的北京车展。

配上优秀的设计,才能万里挑一

从绝对销量上看,比亚迪这几年其实一直在走下坡路。2017年总销量刚刚过40万,相比吉利,长城,长安的体量还是弱了很多,全系车型中月销量能破万的屈指可数。技术出身的王传福带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攻城略地,燃油车业务却逐步滑坡,之前比亚迪的产品有着非常分裂的性格。

一方面比亚迪新能源车有很先进的技术,一方面却有着极其后进的外观跟内饰。F3,L3现在成为很多地方黑的士专用车型,秦的混动车也成了愤青们很推崇但同时又很爱调侃的对象。即便技术含量很高,但仅仅是秦那常人无法理解的尾灯就足够让人吐几天了。因此比亚迪虽然从来不缺技术,但设计的严重滞后导致产品形象很低劣,屌丝气质满满。

幸好比亚迪从奥迪请来了艾格,这一切即将得到彻底的改变。特别是秦Pro的发布,将比亚迪从城乡结合部2B青年style一下提升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设计草图看上去就很有吸引力,更难得的是实际量产车居然完忠实于概念设计,这一波操作绝对给满分。

比亚迪对秦Pro前脸的雕琢已经非常熟练,不管创意是来自龙还是虎还是豹,总之普通人都能感觉到很大气很精致,也很具有家族的识别性。看到尾灯二师兄眼泪都要下来了,这才叫设计啊,以前的都是些什么玩意。秦Pro的车身比例非常非常非常漂亮,没有传统前驱车的头重脚轻,车顶顺滑的弧线跟后叶子板曲面的配合很有轿跑车Coupe的味道。

内饰第一眼印象透着奥迪式的科技风,简洁,冷峻,做工上乘,非常有高级感。至于电子挡把,大屏幕这些其实不是重点,路边摊厂家也能做得到。重点是秦Pro的内饰将所有的元素梳理搭配得很美观时尚,整体的质感真的很棒,这可不是疯狂堆砌配置就能达到的。

从宋MAX的热销,唐二代的受追捧,以及秦Pro的惊艳登场。艾格终于为比亚迪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他就像彼得希瑞尔拯救起亚一样拯救了比亚迪。在硬件越来越同质化的现在,好的设计是最立竿见影的差异化武器,恭喜比亚迪终于补齐了自己的最短板。

北京车展重点车型矩阵

唐二代已经在这次车展中上市,其中DM双模车型补贴后预售价为25万-30万元,常规燃油版预售价为15-18万元。换装全新设计风格的唐二代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饰,都能碾压同价位的一线合资车。高配置自然是传统强项,各种驾驶辅助系统,像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紧急刹车制动、LDE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全部给到位。

燃油版唐二代仍然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89马力。而插电混动车型增加了电机、电池,最大功率超过500匹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甚至可以达到4.5秒,性能上面依然保持了上代的超跑级成绩。

全新的概念车名为E-SEED,是电动,运动,体验,环保装置的缩写。这款车看上去完全不同于目前任何一款比亚迪的量产车,非常具有前瞻性。全新的设计风格,预计是比亚迪对未来设计语言的探索。3.9秒破百,超过600公里的综合工况续航里程非常有竞争力,不管将来量产与否,E-SEED概念车都展示出了很强的大厂风范。

智联+开放的平台

几乎所有的传统汽车公司以及互联网造车势力,都在不同场合下谈到过未来的汽车生态模式。未来的方式有很多,每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比亚迪的态度是开放。

比亚迪是想通过DiLink智慧生态系统,开放车载信息系统,同时开放汽车上一共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然后整合汽车行业上下游生态,包括销售、金融、出行等。通俗点理解就像安卓系统的开源性,在一个大构架下面不同的厂家可以随意自行发挥,这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方案。此外所有PPT造车厂家所提供的前瞻性应用跟概念,DiLink智慧生态系统都能一一实现。

几年前在美国一个汽车行业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对于比亚迪的印象,他直言比亚迪的产品技术比较烂,没什么魅力。这句话不全对,比亚迪好歹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控电池,电机,电控全产业链技术的公司,不过后面那半句话倒是真的。

那时候的比亚迪就像一个高收入的程序猿,虽然多金,虽然暖男。但穿着牛仔裤加特步,极其不修边幅,这种状态真的跟魅力没有半毛钱关系。这次北京车展比亚迪的进步堪称脱胎换骨,从现在开始,比亚迪就能挺起胸膛跟人说,我有钱,有技术,也足够骚了。



二师兄玩车

比亚迪造车的技术水平,在自主品牌里面绝对是第二梯队的,比亚迪就是靠电动车在市场上谋求的地位,现在由于国家补贴政策的下调,比亚迪发布了2018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比亚迪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83.09%;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亏损3.29亿元,同比大跌超过173%,同时公司预计上半年的净利润为3亿元—5亿元,同比下滑幅度为71%至83%。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补贴还会继续降低,那么比亚迪亏损是必然的,而且亏损的数额只会越来越大。随着补贴的降低,比亚迪未来的生存极为艰难,比亚迪的前景真的是不容乐观。

不要再忽悠电动车叫新能源汽车了,叫电动车就可以了,十九世纪人类就大规模的将电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忽然间把电称为新能源了,因为如果叫电动车,消费者会想起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这样就太普通了,一点都不高大上。更没有办法使其与未来联系起来。这是多么的荒唐至极!在未解决电池制造和回收污染之前,在为解决电的来源是绿色之前。发展电动车就是人类的灾难!任何一个理性的人,不会认为烧煤的车比烧油的车环保。离开国家和地方的补贴,电动车根本就没有市场,补帖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越是不会造车的车企,对新能源汽车越趋之若鹜。当运用第二代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的年上市以后,实现油耗每百公里三升的时候,就是这个谎言破灭的时候。就是那些不会造车,靠圈热钱玩资金、靠补贴、靠编神话故事的所谓造车新势力消失的时候。以目前的电池技术和电的来源,不需要电动汽车。

17:00-18:30 FM100.7 收听《老檀说车》


老檀说车

长的帅,别人会说,哇!不但帅跑的还很快!长的丑,有人会说就买菜拖地,跑的快有毛用!

现在比亚迪发布的新车外观有了巨大进步,但离全面上市还有段时间,到完成产能爬坡更是需要从现在算起再等一年多到两年。

等新的唐和秦大量上市之后,就要看质量如何了。质量控制曾经也是比亚迪的短板。如果这一块也补齐,那比亚迪成为中国汽车的代表走向世界有望。

话说回来,目前比亚迪还面临几个问题。

其一、新能源政策会如何演化,大巴补贴退坡严重拖累比亚迪盈利能力。在乘用车方面,个人认为外观有吸引力之后,哪怕没有补贴销量也会不太差,包括DM车型。但新能源商用车目前存在太多不确定性。

其二、接下比亚迪应该会继续梳理车型体系,在王朝车型下设燃油、DM、纯电三种动力系统。那么在燃油车方面,比亚迪是否有技术储备,比如下一代发动机和变速箱。

其三、比亚迪已经宣布开放供应链,在选用全球供应链的同时,也开放电池、电控的销售。目前宁德时代在电池方面已经走到了前面,电控方面也有多家企业参与竞争,包括多家上市公司。比亚迪前段时间与长城、北汽、长安等车企进行了接触,也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后比亚迪是否能以新能源车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份参与到新能源车供应链,这存在不确定性,虽然想像空间是很大,比如成为中国的博世之类。这件事本身还需要比亚迪理顺产品体系,如果自家的车型与友商存在直接竞争,那么友商是否会选用你的配件?

其四、比亚迪还有电子业务、太阳能和储能业务、电动化的轨道交通业务。理论上来说构建了一个几乎完整的新能源闭环,如果全面发展起来,那就能成就新能源帝国。目前电子业务发展比较好。轨道交通发展似乎也比较快,订单频传,但盈利模式不明,PPP项目也可能会带来巨额债务。太阳能业务还在亏损中,储能则在整体业务中可以忽略不计,未来这两块市场是否能如王传福预料的出现大发展,以及比亚迪是否能在竞争中胜出,都是未知数。

目前比亚迪股票受一季度盈利大幅退坡拖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半年度预告的盈利情况也很糟糕。预计今年内新车型也很难对业绩产生明显拉动。所以要下注比亚迪股票的同学,应该预测一下新秦唐对比亚迪业绩会如何产生影响,何时会将比亚迪拉出低谷,那么在这之前介入。


Tom蓝弧1

有人说通过北京车展展台的人气就能看出这个品牌在市场终端的受欢迎程度。

比亚迪的展台从早上9点一直到闭馆,一直都是人潮涌动,水泄不通的状态 ,

一位观展的比亚迪经销商用一句话表达了他对这个品牌的预期:“这些新车都不愁卖。”在此次北京车展上,比亚迪正式亮相了三款全新重磅车型:全新一代唐、秦Pro和E-SEED纯电动概念车。采用全新Dragon Face设计语言,万众瞩目的全新一代唐正式开启了预售,其中DM(双模)版预售价为补贴后25万-30万,燃油版预售价15万-18万。

由比亚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全程主导设计的E-SEED纯电动概念车,引发关注热潮。E-SEED是Electronic (电动)、Sports (运动)、Experience(体验)、Environmental Device (环保装置)这五个单词的缩写。除了引人眼球的全新DUAL BLADE双刀锋设计语言,E-SEED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展示了比亚迪全新的纯电技术路线。据了解,这款E-SEED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将超过600公里,搭载电四驱系统,百公里加速仅需3.9秒。除此之外,比亚迪还推出了全新的“e平台”和“DiLink系统”。

凭借着数款热销车型,已连续三年夺得全球销量冠军的比亚迪一季度再次卫冕中国新能源车销冠。值得一提的是,全新一代唐在公布预售价前就已用强大的产品力收割了一大波粉丝,订单量突破万辆,上市之后想必也会如那位经销商所说:不愁卖。

用“7+4”“542”对接中国制造2025

比亚迪之所以能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比亚迪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早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首次提出的2014年,比亚迪就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提出了“542”科技战略。一年后,比亚迪又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7+4”全市场战略,从技术到产业链形成了完整的战略布局。

“7+4”战略实际上是比亚迪对原有的全产业链战略的完善,意味着比亚迪将会在私家车、公交、出租车等七大常规领域以及仓储、矿山、机场、港口四大特殊领域进行全面的车型投放,其目标就是把中国道路交通领域所有用油的地方,全部用电解决。

“542”战略则被更多的人所知晓,这是比亚迪针对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通过性和油耗这几个衡量汽车水准的重点指标领域所进行的规划。5代表着百公里加速不超过5秒,4代表全时电四驱,2则意味着混动车型的百公里油耗要低于2L。

可别小看这几个简单的数字。在目前的传统汽车产业中,BBA也好,大众丰田也好,除了尺寸,给一辆车分档次定级别的核心指标依旧是动力,百公里加速低于5秒的成绩即使在豪车中也是很罕见的,更不要说是一台家用车。而在传统燃油车上,能够显著提升通过性的全时四驱技术同样是高端车型才能“享用”的技术。即使能够拥有强大的加速性能和四驱技术,这与低油耗又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

所以,比亚迪“542”战略的提出不可谓不大胆,一旦成功,将意味着中国车企首次在技术指标方面具备与国外品牌掰手腕的实力。但是比亚迪真的做到了,而且是在售价亲民的家用车上实现了,比如热销的比亚迪宋DM和唐。而此次北京车展上亮相的全新一代唐DM采用的第三代双模技术同样也具备了542特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凭借着“542”战略,比亚迪一家车企就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到了世界级的高度。

比亚迪的底气

就像很多人看不懂股神巴菲特为什么会看中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比亚迪一样,今天很多人同样看不懂几年前的比亚迪怎么就有信心能够搞出“542”,甚至布局“7+4”,因为正如王传福在此次车展上介绍比亚迪全新的“e平台”时所说,一家企业要同时吃透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难度之大、门槛之高,超乎想象。

做研发起家的王传福非常清楚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自主研发意味着什么,所以比亚迪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今,比亚迪已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唯一一家能够同时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和整车技术的车企。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技术积累,比亚迪才能够在短短几年间就攻克无数技术难关,在家用车上实现了“542”黑科技。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的自主创新并没有止步于“542“。在此次车展上,比亚迪就推出了以”33111“为核心技术特征的”e平台“。两个3分别代表着驱动系统的电机、电控、变速器3合1高度集成和高压系统的DC-DC、充电器、配电箱3合1,三个1则分别代表1块集成了仪表、空调、音响、智能钥匙等控制模块的PCB板、1个搭载了“DiLink智慧生态系统”的智能自动旋转大屏以及1块长续航、性能稳定的电池。

其中,“DiLink智慧生态系统”还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大规模开放汽车的传感系统、执行系统,旨在向全球开发者提供一个多维的开放平台,推动自动驾驶行业的加速发展。

王传福认为,电动化是汽车变革的上半场,下半场更多的将是智能化和网联化,而比亚迪布局下半场的策略就是开放。在汽车产业正面临规模空前变革的当下,比亚迪在全球率先推出全新“e平台”和“DiLink系统”,目的就是要开启国际化、电动化、智能网联的“造车新时代”,最终全面重塑行业格局和人类出行方式。


汽车天涯

两年一届的北京车展,之所以能够引发整个海内外汽车圈甚至非汽车圈的动荡,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车身上会有诸多看点,包括首发新车,概念车曝光以及汽车技术创新,都预示着全球各大车企未来发展方向和全新战略布局。

作为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比亚迪,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引领者,坐稳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头把交椅,因此比亚迪汽车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的表现,也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比亚迪本次北京车展以“新智造,驭未来”为主题,携三款新车“全新一代唐”、秦Pro、概念车E-SEED;全球首发智能网联系统DiLink。可谓在车展首日就赚足了人气。

首先从产品层面来说,刚刚推出宋MAX迭代版本的大美七座MPV宋MAX的比亚迪在MPV领域可谓收获颇丰, “全新一代唐”的一经面世,可以说是让比亚迪在大热的SUV领域赢得了一战之力,试水SUV燃油、混动市场,成为了比亚迪日后同业竞争的重要发展战略。

而同时发布的轿跑秦Pro搭载一套插电式混动系统,其由1.5T发动机、电动机和锂电池组构成,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43马力,百公里油耗仅为1L/100km。0-100km/h加速时间只需5.9秒,以其超强的性能,也同样成为了比亚迪王朝产品板块的重要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概念车E-SEED,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搭载电四驱系统,百公里加速仅需3.9秒,综合实力非常突出,而且E-SEED并非纯概念发布,而是一款直接能够上路的概念汽车,说明E-SEED已经是一款离量产无限接近的超级概念车,而如果E-SEED能够在不久的未来面世,绝对能将比亚迪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可以看到本届北京车展,比亚迪一支“驾驭未来”的银河战舰已经组建完成,这样一支集合MPV、SUV、轿跑、概念车的全新阵容,准备随时起航,开创出一个专属于比亚迪汽车的“造车新时代”。

其次,北京车展比亚迪汽车Dragon Face首次族系亮相,除了首款经典Dragon Face车型宋MAX,全新一代唐采用Dragon Face家族脸谱设计,整车外观看起来简洁大气,内饰无论是做工还是用料都属于同级标杆。秦Pro同样采用Dragon Face设计理念,多边形LED前大灯组搭配溜背造型设计。

而概念车E-SEED将Dragon Face 设计理念更加大胆地运用到了车型的设计当中,E-SEED纯电动概念车采用比亚迪最新DUAL BLADE双刀锋设计语言,由艾格团队操刀打造,其采用的闪电、龙鳞等元素更是汽车艺术造诣体现的淋漓尽致

再从“智能”上来说,比亚迪本次车展全球首发智能网联系统DiLink。在汽车发展史上来说,绝对是史无前例的。比亚迪将汽车几乎所有的传感器(总计341个)和66项控制权全部开放,由开发者随时自主开发车载程序,打造了一副完全开放的“超级汽车生态”。

汽车与人由系统完美结合,将汽车智能化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未来,汽车已经不再是信息的孤岛,而是随时随地互联的海洋;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会听、会说、会看、高情商、高智商的小伙伴。

这让汽车对于人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以“技术造车”为核心的比亚迪汽车,再次用创新的手段改变了造车历史,让未来人车的交互产生了更多新的可能,足以让比亚迪载入全球造车历史

与此同时,在发布会上王传福先生表示比亚迪在纯电动车领域将推出自主创新、高度集成、超凡性能的全新e平台。该平台可以用33111这组数字进行简单明了的概括。其中两个“3”指的是驱动3合1和高压3合1。3个“1”就是1块板、1块屏和1块电池。驱动3合1,是驱动系统的电机、电控和变速器的高度集成。高压3合1,则是高压系统的DC-DC、充电器和配电箱的3合1。第一个“1”,是1块将仪表、空调、音响、智能钥匙等控制模块10合1的PCB板;第二个“1”,是指1块搭载了“DiLink系统”的智能自动旋转大屏;最后一个“1”是1块长续航、性能稳定的电池。

在汽车工业经历百余年的快速发展后,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不再是某一项技术或特长的竞争,而是整车集成能力、全价值链体系建设能力的竞争。比亚迪打造的全新“e平台”就是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成熟的集成化、模块化技术平台之一。该平台通过高度集成、一体控制,实现了整车重量的减轻、整车布局的优化、能耗效率的提升和可靠性的提高,为汽车电动化提供完美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比亚迪这次在北京车展上亮出了看家本领。在“软”“硬”实力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升级和补充,这让在全球范围内技术实力一直都遥遥领先的比亚迪,在综合实力上来说都显得更加突出,可以说本次车展比亚迪喊出“驭未来”的主题,已经绝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了。

从宋MAX一经上市就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的成绩来看,Dragon Face的颜值影响力就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本次北京车展三款沿用Dragon Face设计语言的全新产品,加持超强的产品性能,相信也能够经得起市场的严格考验,再次创造出汽车细分市场上的销量奇迹,带领比亚迪重回主场,成为汽车消费市场上的主力车型。而此次全新发布的智能网联系统DiLink和超凡性能的全新e平台是史无前例的技术创新,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没有案例和经验可以参考,但比亚迪对于“智能化”和“网联化”趋势的思考绝对是超前的,其判断力和前瞻性都非常大胆,但在技术如此成熟、市场如此完善的今天,相信消费者会给比亚迪一个满意的答案。


四海一车

从目前新能源趋势来看,比亚迪前途一片光明,世界各国都相继退出燃油车停售时间表这意味着,将来汽车行业是新能源的天下,燃油车不再是汽车主导,而新能源汽车是比亚迪的强项,早在08年就推出新能源汽车,到现在已经更新换代,而现在很多车企新能源技术还停留在第一代,当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传统汽车行业将面临“大洗牌” 没技术,销量差的终将被淘汰,双积分制度的实施无疑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新能源汽车的天下已经悄然逼近,而比亚迪最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专业喷子收割机

就比亚迪新能源来讲掌握着三电技术,技术领域上绝对领先,唯一的缺陷就外观设计,现在有了前奥迪设计师的加盟,外观上了一个档次间接带动了汽油车销量,直逼合资车,所以前景还是不错的,至少保持领先地位,但是定价又是一个问题,希望比亚迪继续已高配置高性价走线!


ivan45686796

有了设计师和观众认可的家族脸比亚迪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现阶段没多大变化,基本就靠宋max和f3撑着销量,爆款车型太少了,就是新唐出来以那价格顶多卖几千辆,燃油版的外观也一般应该不好爆,还是等秦pro和后面的新车吧,明后年比亚迪销量和品牌应该会逐步上升,加油比亚迪!加油老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