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要大论:人体与天地变化(五)

至真要大论:人体与天地变化(五)

岐伯说:上冲的抑之使其下降,陷下的举之使其上升,有余的折其盛势,不足的补其虚弱。以有利于正气的药物来辅助,以适宜的药食来调和。必须使主客之气安泰,根据其寒温。客主之气相同的用逆治法,相反的用从治法。

岐伯说:厥阴风木主气之时,其泻用酸味药,其补用辛味药。少阴君火与少阳相火主气之时,其泻用甘味药,其补用咸味药。太阴湿土主气之时,其泻用苦味药,其补用甘味药。阳明燥金主气之时,其泻用辛味药,其补用酸味药。太阳寒水主气之时,其泻用咸味药,其补用苦味药。

厥阴客气为病,补用辛味药,泻用酸味药,缓用甘味药。少阴客气为病,补用咸味药,泻用甘味药,收用酸味药。太阴客气为病,补用甘味药,泻用苦味药,缓用甘味药。少阳客气为病,补用咸味药,泻用甘味药,软坚用咸味药。阳明客气为病,补用酸味药,泻用辛味药,泄用苦味药。太阳客气为病,补用苦味药,泻用威味药,坚用苦味药,润用辛味药。这样能开发腠理,使津液和利,阳气通畅。

黄帝说:讲得好。请问阴阳各分之为三,是什么意思?岐伯说:因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作用也各有不同。黄帝问:为什么称为阳明?

岐伯说:太阳和少阳相合而明,所以称为阳明。

黄帝问:为什么称为厥阴?

岐伯说:太阴和少阴交尽,所以称为厥阴。

至真要大论:人体与天地变化(五)

至真要大论:人体与天地变化(五)

黄帝说:讲得好。如果六气偏胜,应该如何诊察疾病?

岐伯说:在胜气到来的时候进行候察。清气大来是燥气之胜,风木受邪,肝病就要发生热气大来是火气之胜,燥金受邪,肺病就要发生。寒气大来,是水气之胜,火热受那,心痛就要发生。湿气大来,是土气之胜,寒水受邪,肾病就要发生。风气大来,是木气之胎湿受邪,脾病就要发生。这些都是感受胜气之邪而生病的。如果遇到运气不足之年,则邪气更重。如果主时之气不和,邪气也会更重。遇到月廓空虚的时候,所感受的邪气也会更重重复感受邪气,其病就危重了。有了胜气,其后必然会有复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