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要大論:人體與天地變化(五)

至真要大論:人體與天地變化(五)

岐伯說:上衝的抑之使其下降,陷下的舉之使其上升,有餘的折其盛勢,不足的補其虛弱。以有利於正氣的藥物來輔助,以適宜的藥食來調和。必須使主客之氣安泰,根據其寒溫。客主之氣相同的用逆治法,相反的用從治法。

岐伯說:厥陰風木主氣之時,其瀉用酸味藥,其補用辛味藥。少陰君火與少陽相火主氣之時,其瀉用甘味藥,其補用鹹味藥。太陰溼土主氣之時,其瀉用苦味藥,其補用甘味藥。陽明燥金主氣之時,其瀉用辛味藥,其補用酸味藥。太陽寒水主氣之時,其瀉用鹹味藥,其補用苦味藥。

厥陰客氣為病,補用辛味藥,瀉用酸味藥,緩用甘味藥。少陰客氣為病,補用鹹味藥,瀉用甘味藥,收用酸味藥。太陰客氣為病,補用甘味藥,瀉用苦味藥,緩用甘味藥。少陽客氣為病,補用鹹味藥,瀉用甘味藥,軟堅用鹹味藥。陽明客氣為病,補用酸味藥,瀉用辛味藥,洩用苦味藥。太陽客氣為病,補用苦味藥,瀉用威味藥,堅用苦味藥,潤用辛味藥。這樣能開發腠理,使津液和利,陽氣通暢。

黃帝說:講得好。請問陰陽各分之為三,是什麼意思?岐伯說:因為陰陽之氣各有多少,作用也各有不同。黃帝問:為什麼稱為陽明?

岐伯說:太陽和少陽相合而明,所以稱為陽明。

黃帝問:為什麼稱為厥陰?

岐伯說:太陰和少陰交盡,所以稱為厥陰。

至真要大論:人體與天地變化(五)

至真要大論:人體與天地變化(五)

黃帝說:講得好。如果六氣偏勝,應該如何診察疾病?

岐伯說:在勝氣到來的時候進行候察。清氣大來是燥氣之勝,風木受邪,肝病就要發生熱氣大來是火氣之勝,燥金受邪,肺病就要發生。寒氣大來,是水氣之勝,火熱受那,心痛就要發生。溼氣大來,是土氣之勝,寒水受邪,腎病就要發生。風氣大來,是木氣之胎溼受邪,脾病就要發生。這些都是感受勝氣之邪而生病的。如果遇到運氣不足之年,則邪氣更重。如果主時之氣不和,邪氣也會更重。遇到月廓空虛的時候,所感受的邪氣也會更重重複感受邪氣,其病就危重了。有了勝氣,其後必然會有復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