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原:你會讀書嗎?


陳平原:你會讀書嗎?

有傳媒的地方,就有《新聞與寫作》!


陈平原:你会读书吗?

談起讀書,我欣賞晚明文人張潮《幽夢影》中的說法:“有工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在校學生一般感覺不到這一點,還埋怨老師佈置那麼多“必讀書”,實在“不人道”;走出校門後,為謀生終日忙碌,那時你才意識到,有時間、有精力、有心境“自由自在”地讀書,確實是很幸福的事。

古今中外的“勸學文”大都不可信

讀書很快樂,但讀書也很艱難,凡只說一面的,都是騙人。正因為讀書“苦樂相生”,既有挑戰性,又不是高不可攀——不像造航天飛機或飛往火星那麼難,普通人只要願意,都能實現,因此,我才說讀書“真好玩兒”。

從前我說過古今中外的“勸學文”大都不可信。不是說別人不行我行,我的也不行。問題在於,明知“勸學”效果很有限,為何還有那麼多往聖先賢樂此不疲?

勸人讀書,拿“黃金屋”“顏如玉”來引誘,這很俗氣,可又很實在,也很有效。“文革”期間,我在粵東山區當民辦教師,農村的孩子不愛讀書,經常輟學,因而得去家訪。家長是這樣教訓孩子的:“你要好好讀書。讀好書,將來就像你老師這樣,不用下田幹活。”上世紀90年代初,我重回山村,早年的同事告訴我,現在的家長改口了:“你要好好讀書。要不,就得像你老師這樣,走不出山村。”那些教育自家孩子“好好讀書”的家長,不見得知道《勸學詩》,可思路是一樣的。

問題來了,有人讀書多,很成功;有人讀書少,也很成功;有人基本不讀書,同樣賺大錢,甚至還當了皇帝。那些“頭懸梁錐刺股”者,始終“懷才不遇”,或連“才”都沒得“懷”,難怪一想起來就很窩火。其實,古今傳誦的各種讀書名言,因其針對特定時代的特定人群(學者、文人、權臣、帝王),即便有一定道理,也不可全信。“開卷有益”作為各種讀書節的口號,需要仔細推敲——為什麼開卷、開什麼卷、如何開卷,以及開卷的效果怎樣?談讀書,我更願意先問這“讀書郎”的年齡、職業、心境、目標等,然後才“給個說法”。

“有問題”“講趣味”相輔相成

讀書就變得好玩兒了

同樣是“讀書”,有兩種不同的姿態與目標:一是在大學裡修習有關課程,準備拿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二是課外學習,自學成才,或走出校門後自由閱讀。最大的差別在於,後者不需要“循序漸進”,也沒有“進度”或“成效”方面的考核指標。

肯不肯讀書是一回事,會不會讀書又是一回事。有的人讀了一輩子書,勤勤懇懇,但收穫不大,連一點“書卷氣”都顯現不出來。為什麼?原因很多,最大的可能性是方法不對。以我的觀察,會讀書的人,大多有明顯的“問題意識”。知道自己為什麼讀書,從何入手,怎樣展開,以及如何穿越千山萬水。

對於那些已經完成基本訓練或走出校門的人來說,只有“帶著問題學”,才能選準目標,集中精力,最大限度地調動閱讀的積極性,而且容易見成效,鼓勵你不斷往前走。

陈平原:你会读书吗?

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選擇與自己本職工作相關或自家特別感興趣的課題,然後上下求索,這樣讀書比較有效,也有趣。1922年8月,梁啟超應邀到南京東南大學的暑期學校講學,有一講題為《學問之趣味》,其中提及“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而最能引發趣味的,包括勞作、遊戲、藝術、學問等。我相信,人生百態,“讀書”是比較容易“以趣味始,以趣味終”的。最近這些年,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退休人士,因信仰、因投資、因旅遊、因收藏等緣故,拼命讀書,且很有心得。沒有考試的壓力,也不想成為專家,就是喜歡,甚至成痴成疵成癖。用晚明張岱的話來說,有痴有疵有癖才可愛,因其“真性情”。讀書也一樣,不管你喜歡讀哪方面的書,只要能讀出樂趣來,就是好事。在我看來,讀書講趣味,比講方法、講宗旨,要重要得多。

“有問題”,迫使你深入鑽研;“講趣味”,故“可持續發展”。兩者相輔相成,讀書就變得好玩兒了。

獲得知識 開闊眼界 錘鍊思維 養成趣味

先不問你閱讀的到底是哲學著作還是庸俗小說,是物理課本還是炒股指南,先說說傳播信息或知識的媒介,即你到底是在讀書本、讀報刊、讀電視、讀網絡還是在讀手機?很可能這五種媒介你都涉及。面對這五種媒介,哪個優先,何者為重,跟閱讀者的年齡、職業、修養有關。我反省自己,最近十年,讀書的時間明顯減少,每天總有一兩個小時貢獻給了網絡。至於比我小二三十歲的,他們從小接觸網絡,掛在網上的時間肯定比我多。或許,對他們來說,正襟危坐地讀書,遠不及網上閱讀舒適。網上的讀物,並非都是“輕薄短小”。學生告訴我,很多人在網上下載艱深的哲學書籍。可我知道,“下載”和“閱讀”是兩個概念,你或許收藏時起勁,閱讀卻沒有時間。

對於習慣於閱讀紙質書的我來說,電子圖書或網絡數據只是用來查閱與檢索;至於下一輩的學者,很可能走出另一條道路。我不反對研究生閱讀校對精良的電子圖書,甚至要求他們做學問時要善於使用各種數據庫。我唯一擔心的是,這五種不同的媒介,本代表著知識傳播道路上的不同階段,如今同臺競技,讓人們眼花繚亂,不知該如何選擇。最怕的是,整天在網絡上東遊西蕩,表面上忙忙碌碌,實際上收穫甚微。還不僅是閱讀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心情——面對網絡上排山倒海、五花八門、激動人心、不讀就out的信息,你還能沉得住氣潛心閱讀思考嗎?說句玩笑話,當下中國的讀書人,可真是“五色令人目盲”。

我之所以強調閱讀書籍,那是因為閱讀與思考,不僅是獲得某種具體的知識,更是開闊眼界,錘鍊思維,養成趣味。因此,我仍固執己見,認定“讀書”很重要,必須認真對待。過去說買書不如借書,借書不如抄書。為什麼?因為那種緊張的閱讀,需要調動全部的精氣神。如今則移動鼠標,一目十行,邊聽音樂,邊品咖啡,還有一搭沒一搭地跟朋友聊天,這樣的閱讀習慣養成後,很難再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

讀少一點 讀慢一點 讀精一點

在《別想擺脫書》中,艾柯有一段妙語:“事實上,科技更新的速度迫使我們以一種難以忍受的節奏重建我們的思維習慣……母雞可是花了將近一個世紀才學會不去過街。它們最終適應了新的街道交通情況,我們卻沒有這麼多時間。”母雞的故事不可考,但趣味盎然。我同意艾柯的意見,過分追求速度,從城市建築到飲食習慣到閱讀工具等,一切都“日新月異”,這確實不是好事情。

現在的人多累呀,不斷學習,永無止境,各種知識——尤其是電子產品——不斷更新,稍不留神就落伍。過去的長輩喜歡說:“我吃鹽多過你吃米,過橋多過你行路。”那個時候“經驗”很重要,老人很權威。現在的老人真可憐,忙碌了一輩子,到了退休時,還得經常向兒孫請教,這電器怎麼用,那開關是幹什麼的。有時候我想,有必要這麼一輩子緊緊張張地追趕嗎?

我之落伍,一個表現形態是拒絕微博。自主發佈,實時播報,短小精悍,寫作便捷,門檻很低,商機極大……這我都相信,但如此隨時隨地發感慨、曬心情,不正是知識及思維日益碎片化的表現嗎?

我以為,微博作為一種表達形式,自娛可以,交友可以,揭弊也很好,但文體上有明顯缺陷,寫作心態不佳,傳播效果也可疑。偶爾玩玩可以,但如果整天沉迷其間,忙著寫,忙著讀,不考慮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則有點可惜。很多人說:“在微博上,一百四十字的限制將平民和莎士比亞拉到了同一水平線上。”如此強調草根性,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平等是平等了,但文化上的創造性,真的被激發出來了嗎?我感到憂慮的是,沒有沉潛把玩,不經長期思考,過於強調時效性,且最大限度地取悅受眾,久而久之,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及思維習慣。

之所以如此杞人憂天,且公開說出我的困惑,是有感於今日很多人樂此不疲,且將其視為最大的時尚,過高地估計了此舉對於人類文明的正面效應。最近十年,網絡力量狂飆突進,不要說城市面貌、生活方式,甚至連說話的腔調都“日新月異”。年輕人因此而志得意滿,忽略了各種潛在的危險——包括讀書、思考與表達。

陈平原:你会读书吗?

稍有航海知識的人都懂得,空船航行時,須備有“壓艙石”,因此時船的重心在水面以上,極易翻船。在我看來,人文學(文學、史學、哲學、宗教、倫理、藝術等)乃整個人類文明的壓艙石。不隨風飄蕩,也不一定“與時俱進”,對於各種時尚、潮流起糾偏作用,保證這艘大船不會因某個時代某些人物的一時興起胡作非為而徹底傾覆。在各種新知識、新技術、新生活不斷湧現的時代,請記得對“傳統”保持幾分敬意。這裡所說的“傳統”,也包括悠久的“含英咀華”“沉潛把玩”的讀書習慣。

讀書本是平常事,需要提倡的是“讀好書”,我說的不是閱讀好的書籍,而是高效且深入地讀書。這很不容易。古今中外談“讀書”,沒有比宋代大儒朱熹更精細的了。體貼入微,要言不煩,尤其是讀書狀態的描述,特別生動,值得推薦:“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看人文字,要當如此,豈可忽略!”“直要抖擻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聳起精神,樹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不是所有的書都值得這麼讀,但如果從來沒有這麼讀過書的人,必定不是合格的“讀書人”。

最後,建議諸位認認真真讀幾本好書,以此作為根基,作為標尺,作為精神支柱。過去總說“多讀書,讀好書”,以我的體會,若追求閱讀的數量與速度,則很可能“讀不好”。成長於網絡的年輕一代,很容易養成瀏覽性的閱讀習慣,就是朱熹說的“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因此,我主張讀少一點,讀慢一點,讀精一點。世界這麼大,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很多東西你不知道,不懂得,不欣賞,一點也不奇怪。我在《堅守自家的閱讀立場》一文中稱:“基於自家的立場,自覺地關閉某些頻道,回絕某種信息,遺忘某些知識,抗拒某些潮流,這才可能活出‘精彩的人生’來。”這就是我關於“閱讀”的基本立場。

  • 歡迎加入新聞與寫作大家庭。

  • 當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將重新認識整個世界。

  • 如想看到紙質精彩內容,請致電:010-85201321

  • 商務與廣告合作,請致電:010-85201320或給我們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