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颅内“不定时炸弹”动脉瘤该怎么应对?

临床上,有的疾病在发生是很突然的,但是危害却很大,比如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局部血管薄弱而形成的瘤样突起,属于脑血管病,是临床最常见(70%)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疾病。

发现颅内“不定时炸弹”动脉瘤该怎么应对?

颅内动脉瘤常见于30~60岁的人群,我国动脉瘤的携带率为7%左右。动脉瘤破裂是其主要危害所在。据临床统计,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患者死亡率为20%~40%;第二次破裂患者死亡率高达60%~80%。

幸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动脉瘤都会破裂。临床上,颅内动脉瘤可能终身不破裂,患者也不会出现任何异常。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和(或)破裂出血后的剧烈头痛等症状。

发现颅内“不定时炸弹”动脉瘤该怎么应对?

目前,临床上医生一般根据动脉瘤病变大小、位置、形状、病灶变化,患者年龄、是否有家族病史、是否存在并发的病理学改变等因素来综合评估未破裂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如果破裂风险较小,可以选择观察,但是需要建立随访,在病情出现变化的时候及时和医生交流;如果破裂风险较大,多建议患者做预防性手术,避免动脉瘤破裂带来的危险。

发现颅内“不定时炸弹”动脉瘤该怎么应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