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清官在清朝来了后选择做和尚,张献忠余部来了他选择做道士

晚明是一个让人感慨的时代,出现了不少奸佞小人,但是也出了很多令人惋惜的忠臣义士。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抉择面前才能凸显出一个人的品行。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明朝的覆灭、崛起于东北的清军入关、农民军与晚明势力的对抗,注定了形势的错综复杂。那些满怀理想,想要和明朝相伴的一大批忠臣需要继续实现人生的抱负,必然会遭遇一次次的失望。历经南明隆武、永历两朝的中级官员郑之珖就是这样一位出于矛盾之中的明朝官员。

明朝清官在清朝来了后选择做和尚,张献忠余部来了他选择做道士

明朝官员

崇祯年间,郑之珖考中举人,后来被授予广东高州府推官。广东地区当时十分富饶,高州又靠海,距离京城很远,所以郑之珖管辖的地区多数官员都贪污腐败,唯独他自己勤政清廉,洁身自好,不收取贿赂,尤其是对那些想通过钱财消除牢狱之灾的人更为苛刻,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由于其政绩突出,郑之珖升为通州知府。恰逢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郑之珖还没来得及动身,加之又受到当地百姓的挽留,因此没有离开。

后来,南明隆武帝在福建登基,发布诏书让郑之珖入朝,升他为工部主事,后升任员外郎。到了九月,八闽("八闽"是福建省的别称,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全部被清军攻陷,当地大多数世家大族、官员纷纷投降,唯有郑之珖选择落发为僧来表明心志,在广东新会县卖药为生。清朝的新会县官员想尽一切办法逼迫他投降,郑之珖始终不为所动。

明朝清官在清朝来了后选择做和尚,张献忠余部来了他选择做道士

福建陷落后的形势图

不久,清广东提督李成栋重新归附明朝。郑之珖便留起头发,赶赴明永历帝的行宫,被授予户部员外郎,到二月,又升为礼部郎中,负责贵州地区考试选拔工作。五月郑之珖到达贵阳,恰逢大西军余部孙可望进入贵州。

明朝清官在清朝来了后选择做和尚,张献忠余部来了他选择做道士

孙可望

张献忠余部孙可望用重兵威胁永历帝,索要秦王封号。大学士严起恒、杨鼎和、兵科给事中刘尧珍、吴霖、张载述建议不能答应,孙可望便让下属杀了这五个人,将尸体投于江水中 ,并自封秦王。永历帝非常害怕,便默认了孙可望“秦王”封号,并派遣官员宣布诏书。孙可望又威胁文武百官,重新铸造印章,修改礼仪制度,不服从的人立刻杀掉。当时士绅都很畏惧,没有不屈从的。郑之珖见状就辞了官,带着家人在湄水北边归隐,自称峨眉道人。郑之珖向来贫穷,当官时比较清廉,辞官后也没有过多财产。归隐后,郑之珖亲自种地自给自足,有时候甚至要靠别人救济,但他也悠然自得,丝毫不觉得屈辱。

明朝清官在清朝来了后选择做和尚,张献忠余部来了他选择做道士

道士

像郑之珖这样生于晚明的读书人,如果最后不投降清朝,不出仕为官,要想保全性命,只能选择归隐,自此埋葬心中的理想。

参考文献:《明季南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