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往往还是穷人?

用户68742881694

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往往还是很穷?其实不止如此,在这世界上往上数十几代、几十代都是贫农的家庭大有人才,但在隋唐以后,也即九品中正制以后的科举制度到现代的高考阶段,往上数十几代甚至几十代都是有钱人或者有权的往往寥寥。

原因何在?说多大,是因为阶层固化,但这说的太笼统,所以还是往小了说吧,关键是教育。教育决定了后代打破阶层的概率。

富人们,一般来说素质要高许多,自身文化水平也还不错,视野开阔,家庭经济条件更是没话说,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富人的孩子能够更好地获得优质教育,而且富人的孩子生活的环境也会熏陶着他们。

穷人视野不够开阔,自身知识水平又不够,造就了他们的子女没能获得好的教育,另外,家庭贫困也给了这些子女教育路上的不确定性。许多穷人想让自己的子女获得优质教育,奈何家境条件不允许,最终误了子女的教育。

隋唐至今,普通人群想脱颖而出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考试去改变命运,以前是科举考试,如今是高考。

可能有人会说,如今的阶层已经固话,考得好不如生得好,即使考上了清华,如今也很难买得起北京的房子,若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一出生就坐拥价值几百万甚至千万的固定资产。

话虽不错,阶层固化只是把底层通往上层的通道压缩了,只要你有实力,早晚会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一定难以改变命运!


天天说钱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真的很让人揪心,原因嘛,大家心里清楚的,我总结了一下,也就这几个原因:

1、生活环境苛刻,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环境,而有钱人家的孩子却在学习、接受更多的知识,穷人家的孩子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2、眼界不一样。穷人家的孩子往往见得世面前,他们不能像有钱人家的孩子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乃至整个世界,出个国都难。而有钱人家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出国留学过,接受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国内所没有的灵感。马云创造阿里巴巴也是因为在美国接触了互联网才有了灵感。

3、原始资本的继承与扩大。穷人只有家里的一套房一亩地,在外打工的孩子就很少让其产生价值了,其资本积累自然而然的就终止了。有钱人家的孩子坐拥父母的原始资本,无论是房子还是单位,都能让其产生更大的价值。比如说父母经商多年,为孩子留下了丰厚的产业,那么孩子坐拥其资产可以让其发挥更多价值来。

4、拥有多少社会资源。穷人步入社会,要么单打独斗,要么找亲朋好友,然而都是些穷亲戚。富人步入社会,其本身的社会资源就比较丰富,人脉广,圈子多,想进哪个行业都有贵人指导。


故事小灯塔

有一句名言:龙生龙,凤生凤,富人的子女论时事观天下,穷人的孩子玩泥巴玩打洞。

还有一个让人争论不休的话题:寒门还能出贵子吗?

这些话的意思不是绝对的,但也蕴含了许多事情的真谛。分析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出身好的人,拥有更多资源和优点,当他们来到世界上,他们的起点相对比较高,他们手中拿着许多金钥匙,只要他不傻,总会打开自己成功的一扇门,成功的机率是绝对的。

2,人的思想和眼界的不同。出身贵族的人往往思想境界相对较高,他们的眼界已经超出温饱问题,不在为生活努力的基本目标。当一个人的目标远大了,资源又不缺,成就事业的结果一定会更辉煌。当一个寒门子弟还在为一套房子奋斗不止的时候,国民王子却拿着大把的钱四处投资,当你解决温饱时,别人却四处逍遥了。

3,圈子的作用对人的成长影响巨大。当你的圈子尽是成功人士,企业家,商业巨子或者高官人士,你得到的任何一个资信,或者他们一丝的帮助都会让你受益匪浅。俗话说,在巨人的肩膀上最易抓住天使的翅膀,也最能够登高望远。

4,穷人家的孩子起点低,资源缺乏目标低,他们往往思维行动保守,眼界低心胸不够开阔,他们往往太在意得失,容易引起压力过大迷失自己,把金钱的多寡当成救身符。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你太在意的东西,你会紧紧抓在手心,犹如手中抓着金豆子,越紧张越抓不住,收获越少。

5,物与类聚,人与群分。很多人在资源,金钱,地位等不一样,往往造成门当选户对,富贵相依。我们很少看见宝马车跟人力车相处相依的,毕然贫富差距,资源的垄断产生差异。在以后的中间阶层可能成为可上可下的润滑剂。而寒门子弟将越来越难成大事。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寒门子弟难出贵人会越来越明显!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不是一般的概率。虽然贫富都在前行,犹如步行的人永远追不上搭乘高铁的人,所以,要改变自己造就辉煌,除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思维方式,自己的眼界,自己的性格和朋友的圈子至关重要。

上天是公平的,给你的是一扇窗你想改变成门,那么你得付出十分的代价。


我将与你同行

贫穷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不仅仅是贫穷本身,它还直接使人丧失能力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许多答案在比较富人和穷人的种种差别,以此来说明为何穷人穷,这可真是何不食肉糜的典范了。这就像在讨论,为何没腿的人速度慢,是因为摆臂的姿势不对,是因为迈步频率有问题等等,让人看得瞠目结舌。

只有当一个人或家庭从绝对贫困的状态中解脱,然后才谈得上发展。但遗憾的是,今天的世界,或者説中国依然有许多家庭陷在为了吃饱饭都要拼命的状态,如果每天为了吃饭就已经竭尽全力,那所谓发展云云就实属扯淡了。

贫穷就是一种能让人失能的事,要想成为富人,你就得先是富人才行。这听起来很荒唐,但事实就是没有第一桶金,这世上就不会有富人,而第一桶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幸运,这就是现代社会学研究的结论。所以,消除贫困这事情,必须依赖政府和国际组织,才有可能成功。


联合国早就发出过消除贫困的纲要

联合国很早就把减少贫穷作为优先考虑的工作。联合国大会宣布1997年到2006年这十年为“国际消除贫穷十年”,其目的是要消除绝对贫穷,并通过国家果断的行动和国际间的合作大大减少全球的全面贫穷。在千年宣言中,世界首脑们决心到2015年,除在反贫穷和抗疾病的斗争中完成许多其它目标外,将使每天生活费用不到1美元(约6.33元人民币)的人口数量减少一半。


消除贫困是乌托邦思想还是切实可行?

我个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必将是一个全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也即贫穷终将消除的过程。如果社会是零和游戏,有人赢就一定要有人输,那么穷人就将永远存在,因为输家不管曾经有多富,最终都会变成穷人。但社会发展不是零和游戏,人们创造的总财富在不断增长,如今最需要的是改革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给绝对贫困的人提供相关协助,帮助他们脱贫。


在《消除贫困举措: 国际劳工组织与2030年议程》的文件中,提出了十七条纲要,大家不妨看看,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1. 消除贫穷

  2. 消除饥饿

  3. 良好的健康

  4. 优质教育

  5. 性别平等

这五条将是未来的标配,是社会对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这依靠飞速发展的技术,完全有成为现实的可能,如今计算机AI突飞猛进,优秀的医生和教师不足的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而配备电脑比配备活人可要简单太多了!AI是人类发明的最重要的工具和助手,不要作死去抵制AI就行。

其余纲要,大家看看下面这张图片。

《消除贫困举措: 国际劳工组织与 2030 年议程》纲要;劳动界的未来。


三思逍遥

通过这么多年社会的阅历,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财富积累、人脉经营、教育观念。具体的分析如下:


第一,财富积累。

改革开放以前,大家都是一个样,没有所谓的穷和富,改革开放以后,一批眼界开阔的人,看准了机会,下海创业,因为那时候新中国市场一片空白,他们迅速累计到了大量的财富。后来随着市场的越来越大,行业发展越来越细分,他们的商业版图也越来越大,财富基数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子女,因为从小跟着父辈耳濡目染,视野更加宽广,又有父辈的财富基础,所以他们成功的概率很大。而穷人因为父辈的财富积累几乎为零,到他们这一代要从零开始,所以和富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二,人脉经营

人脉的经营是一个很有艺术性的活,大多数人对于人脉的理解只是“认识”,而对于人脉的价值不会挖掘,这是富人和穷人体现差距的根源点之一,举个例子,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父辈对于人际关系经营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要麻烦别人,不讨别人好,也不要让别人讨我们的好。这是大多数穷人的通病,不愿意“麻烦”别人。出了社会之后,我看到有钱人对于关系的积累就是“麻烦”出来了,他们的麻烦是利益互补,利益共赢。只要有了利益的连接,这种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推力,推着你进步,推着你变有钱,而要形成这种推力也需要付出物质代价,富人为了关系可以负债,而穷人为了不负债可以伤害关系。最要命的是这种思维会由大人传给小孩,所以穷人还是穷,富人更富。


第三,教育观念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我上学的时候,父母总是会说,尽力去读,考不上大学没关系,到时候跟着亲戚去沿海打工,反正考上了北大也要打工的。年少的我对这种观念深信不疑。后来到省会上大学,看到市场上各种培训班觉得城里人真能作,不把小孩当人看。再后来出来工作,看到身边同事的孩子和家里小伙伴的孩子的差距,看到那些上重点名校出来的同学和自己的差距,发现教育观念的差距培养出来的孩子真的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于是我开始认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未来。

富人的小孩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很多课外辅导和培训班,所以他们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与人交流更加自信,因为这些综合素质他们很容易考上重点大学,穷人的孩子从小没有接受这方面教育,教育落后富人的孩子一大截,到出社会,这种教育差距就直接体现在财富差距方面。


半山6号公馆

99随便语:我认为这句话有道理。但如果你是一个穷人,不能以此,逃避教育子女的责任;如果你是穷人家孩子,不能以此,作为混吃等死的借口。

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起点,父母的眼光是孩子的终点。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三次改变命运,或者说决定命运的重大时刻——

出生,上大学,结婚。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但这恰恰是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事情,为什么呢?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他们造成最大影响的,就是父母。假如父母人品好,孩子的人品也不会太差,同样的道理还有坚强的性格,强韧的意志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变通的为人处世手段,等等。

细想之下,以上这些品行,不恰恰是富人身上,常见的东西吗?

父母带给子女的,主要是性格因素,这才是根本,远远比金钱更重要,这才是一个人一生中,决定他最终是富人或者穷人的,关键原因。

第一,书中自有黄金屋,穷人普遍不懂这个道理。

准确说不是穷人不懂,而是故意装作不懂。

有太多的穷人,眼睛只盯在那些没有文化而暴富的人身上,把特例当作规律,却对于“学习好的人通常比学习差的人过的好”这种规律,视而不见。

第二,富人肯定注重孩子的学习。

哪怕自己没有文化而富贵的人,也懂得一个道理,在社会上混,有文化的人占便宜!

没有哪个富人教育孩子说,儿子你不要学习了,你就快快乐乐地玩,等你长大了,我有大笔的财产等着你继承,你不需要学习,你也会混得很好!

第三,穷人传达给孩子的,往往是而过且过的思想。

同等条件下,越懒惰的人越贫穷。

这里所指的懒惰,其一是身体上的懒惰,其二还有思想上的懒惰。

穷人往往是思想懒惰的人,不愿意多思考,上进心不强,遇到困难的时候,宁愿安于现状,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第四,富人都是勇于进取的。

无论依靠学习混的好的人,或者依靠单纯的混,混的好的人,都有相同的特质,就是勇于奋斗,不愿意被困难打倒,只是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富人传达给孩子的,一定是奋斗,而且是尽可能将一件事做到最好,不允许自己得过且过。

学习好的父母,会要求孩子尽可能取得能力范围内的最高分。

混的好的父母,会要求孩子早早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东西等于“传承”,很好地从父母身上,遗传到孩子的身上,并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五,父母的格局,比他的金钱更重要。

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人的成功是没有理由的!

没有人的富贵是没有理由的!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当一个人的父母拥有大富贵,这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远远领先于其他同龄人,他的一分努力,等于别人的两分努力,甚至十分努力。

但假如我们是个穷人,就应当明白,你一出生就落后了,所以你必须更努力!

我们要将积极向上的东西,教给我们的子女,我们或许本人贫穷,但我们不能将贫穷的思想观,再遗传给我们的子女,让他们同样贫穷。

第六,我们要敢于做那只不会飞的大鸟。

有个故事说的是,大鸟不会飞,于是下个蛋孵化出小鸟,然后逼着小鸟学飞翔。

太多的人把这个故事当作笑话,嘲笑大鸟。

但我们为何不能做那只大鸟呢?

我们某些人的贫穷,是由于时代特点造成的,年轻时不懂事,失去了富贵的机会,但当我们年纪大了之后,慢慢懂得了道理,却因为青春无法回去,只能徒劳叹息。

这个时候,我们要敢于做那只大鸟!

当父母的责任,就是利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为自己孩子打下基础,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机会,对不对?

结束语:不要相信什么,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哪怕我们本人贫穷,我们也应当总结自己人生的经验教训,努力把最好的东西,教给我们的孩子,助他们取得成功。

如果你是穷人家孩子,你更应当懂得,你必须奋发图强,才能改变命运!


99随便

当我看到这个话题时,特别想表达一下我的看法,我认为大多数的穷人孩子还是穷人这种思想是对的。到底为什么那?

1.我觉得大多数穷人的花钱思维就有很大的问题,穷人只想买便宜东西,不懂得去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内享受好的生活品质。只知道一味的攒钱。所以挣钱的野心太小,心安理得的过这他们自己的生活。

2.不愿意把钱花在投资上,记得一句话:"没钱时,一定把钱投资给别人;有事时,把钱投资给自己"。穷人正话相反,钱可以胡吃海塞,也不愿意投资。

3.穷人害怕改变,因为他们害怕承担风险,担心失去太多。万一更坏怎么办。他们的态度太消极,任何事发生只往坏处想。

总之,我认为穷人的孩子99.9%将来还会穷,甚至更穷。

要想可以不受穷,请爸爸妈妈们先改变自己的花钱方式,学会享受美好的东西,孩子只要有了花钱的野心,就会想着挣更多的钱,就不用受穷。慢慢就可以摆脱穷人的命运。


思宝妈妈成长记

身份决定圈子、圈子决定眼界、眼界决定未来!


身份决定圈子:


有钱人,在很多场合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长长见识,认识其他有钱的叔叔阿姨,或者是他们的孩子。

从中,孩子既增长了在大场合方面的见识和胆识,同时也开始成为圈子中的一个参与者。更不用说,在这个圈子里大家所交谈的内容、合作、已经经验,让他拥有了更高的起点。


咱们穷人呢?,聚在一起聊什么谈什么?,甚至是带着孩子一起吃个饭认个叔叔阿姨啥的,都会被人讽刺是占便宜,各种看不惯……熊孩子啦,没家教啦等等,哼哼?穷人孩子的见识?就是被人骂呗!



圈子决定眼界:

有钱人,会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请最好的家教,学更多的技能(钢琴、舞蹈、艺术等),然后在青少年时又送出去留学,学习其他的先进知识,然后回来后可以对家族企业继承。

川普的孙女一口流利的中国话,那不是因为她们是天才,那也是精英学校学出来的。


咱们穷人呢?……教育投资太大,普通人越来越难以承受,这下就形成了:圈子不如人家、见识不如人家,经验也没人传授,而学习也没别人广泛和深入,差距又拉大了一截!


眼界决定未来:


怎样能赚钱?……他们获得了太多经验,只是去熟练掌握而已;

咱们穷人的孩子不知道,只能摸索前进;

吃了亏?……他们可以轻松的再次进行投入;

咱们穷人的孩子呢?……输的起几次?,有的可能一次就万劫不复了!

大生意在哪里?……他们的圈子里有,无非就是选择哪一个!

咱们穷人的孩子呢?……是生意在哪里,能赚钱就行!


因此,种种的因素就决定了有钱人将会更加有钱,而穷人的孩子的出路,就只能是拼:拼努力、拼知识、拼青春、拼承受!


拼了,不一定会赢;但是不拼,你连赢的可能都没有!


越夜越激情

所以说教育真的太重要了,穷人的孩子在教育方面比较闭塞,没能得到经验的灌输,一般而言都会处在父辈们同样的路径,比如投资啊,理财呀,这些对他们而言都是天方夜谭。

但也不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穷的现状。作为穷人的孩子并非无力改变现状,只要他愿意参与积极的群体,愿意把自己融入别人成功的圈子,主动的去接触那些由事业有所成的人,向他们请教,向他们学习,自然的就能提升自己。

我也是穷人家孩子,我深知这一点,但是我发奋要改变自己,我选取了证券投资这条路,并向成功的老前辈虚心的学习,我发现这些成功的人只要你虚心向他学习,他们会很乐意的将自己的经验跟你分享的。我买书学习,我读巴菲特致股东信,我读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我读格雷厄姆的聪明投资者,我读菲舍的成长股投资。我一步步的在改变自己,一步步的在成长自己...


小六忠诚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浅薄见解。因为我本身就是穷人家的孩子,开始读了点书之后,就时常思考这个问题。

穷人家的孩子往往还是穷人的原因,概括起来说有两点:思维方式落后和资源匮乏。

一、穷人思维方式落后

我出生在鲁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农民,有比较深的重男轻女思想。我上面有两个姐姐,直到我这个男孩出生以后,父母才没有再生育。我出生的时候,正是山东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最严的时候,因了此,我二姐把户口落到了我姨妈家,她是在我姨妈家长大的。

我大姐比我大8岁,那个时候她刚刚上小学。父母觉得女孩子,上了学没啥大用处,就时常让我大姐回家干农活,照顾我。本来我大姐的成绩还可以。结果经常旷课,导致了她学习成绩下滑,初中的时候,就辍了学,去山东沿海打工。

到现在我大姐,经营着一家手机维修店,日子过的也比较紧巴。

不过我大姐想开了,只要了一个女儿,准备集中手里的资源,把我外甥女教育好。

我母亲却经常劝她再生一个。

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从小比较老实听话。虽然不算多么聪明,不过学习倒是没落下。中考的时候,我考了全班第三,超出录取分数线60多分,很幸运的上了高中。但是遗憾的是,我们40多人的班级只考上了3个人。

我们村里和我同龄的十几个小伙伴,只有我和邻居家的一个男孩上了大学。大学毕业之后,父母就想让我留在老家当老师。可是我却没有听他们的话,来了北京。

后来我爸跟我讲起这个事。跟我说,他后悔让我上大学,见了世面,就不肯在家附近找个工作上班了,要是我没有文化的话,就像镇上买猪肉的那个孩子一样,子承父业也挺好的。

我们那个镇子并不富裕。但是近十几年来兴起了鸡鸭养殖产业。镇子上有好几家鸡鸭屠宰场,本地的劳动力不够用了。这些屠宰场的老板,就去四川那些更穷的山区招工。所以,有很多的南方人在我们镇上打工。

四川山区的这些人,对子女的教育更不上心。常常一生就生七八个孩子,跟着父母一块出来打工。那些鸡鸭屠宰场里,有很多八九岁的小孩子,在帮父母干活。一天挣个十几二十块,这些孩子可能连基础的义务教育都享受不到。从小就跟着父母到处打工,颠沛流离。

所以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里面:因为穷,导致观念落后。因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多生了孩子,没有钱给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孩子接着打零工。

在穷人圈子里,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理论:穷人要多生孩子,孩子多了,指不定以后哪一个就辉煌腾达了。他就可以帮助兄弟姐妹了。还有就是多生孩子可以防养老。

稍微懂点概率论的人就知道这是歪理邪说。多生孩子,不让孩子接受教育,这个孩子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有。但是可能性有多大,近乎于零。

这就像我们说通常学习好的混的不如学习差的这个理论一样,都是错误的。

比如,我们初中那个班,有40个人,只有3个人考上了高中,现在回头看看。我在北京工作,另一个在家里当公务员,还有一个在上海读研究生。我们是不是班里最有钱的学生。不是。

那37个人里肯定有混的比我们好的,但是也就只有一个两个而已。其他的30多个人,都混的不如我们三个读了大学的。

从概率上来说,接受好的教育,人成才的概率更大,这是对读书无用论最有利的反驳。

指望多生孩子防养老的想法也是错误的。穷人生了一帮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孩子,长大了自己的事,都照顾不过来,哪有精力管你啊。再说了,孩子多了更可能出现儿女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儿女都认为:我不管的话,其他兄弟姐妹会管的。

二、穷人资源匮乏

我出生的那个小村庄,到现在都没有普及开互联网。也就是说,如果我上不了学,不能出来工作的话。你们现在肯定看不到,我对这个问题所做的回答。

我小时候,家里什么也没有。

家里没有藏书,我没有书读。没有网络,我根本就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家里只有一台电视机,没有安装有线电视,只能收三四个地方台。我小时候,所有的知识来源都来自于电视和我爸给我讲的一些故事。

更别说其他的条件了。

我正儿八经开始读书是在我20岁的时候,上了大学,进了图书馆以后。我正儿八经开始接触网络是在我22岁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所以我实际上只有4岁的网龄。

跟那些四川山区的孩子相比,我算幸运的。至少接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考生了大学。

也就是说,穷人家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资源限制住了。要什么没有什么,你让穷人家的孩子怎么进步。

穷人自己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他们的意识里还认为网络是洪水猛兽,是容易让人上瘾的坏东西。小孩子好好上学就好了,没有必要读一些课外书。

大人都认识不到这一点,你让穷人家的孩子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吗?很难的。

曾经有段时间,我回家考驾照,我同一个初中就辍学的男生去网吧上网。我在看电影,他跑过来了说了一句:你咋来网吧看电影啊,不玩游戏多浪费时间啊。

是的,在这些孩子眼里,网络就只有玩游戏这一个功能罢了。从来没有人引导他们去通过网络学习知识,他们的父母不懂,就更不能指望他们会懂这些了。

我一直抱有的一个信念就是:一个孩子能学会的东西,只要给予另一个孩子适当的条件和略微的引导,他也一样能学会。可是穷人家的孩子,这两点都不具备。

就今天而言,我国的网民数量才7亿多,也就是说,你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比那些接触不到网络的人要好太多。

真正的穷人是生活在我们看不见的世界里的,我们甚至意识不到他们的存在。

你要这些穷人家的孩子翻身,谈何容易。

一个人见识了什么是好的东西以后,才可能对好的东西有向往。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待在闭塞的小山村里。他又怎么能意识到自己要改变命运呢?

所以,一代代的恶性循环就是这样产生的。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