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时候可以怎样缓解?

付遵毅

其实心悸只是一种临床症状,也就是一个人的感觉。感觉一样,本质不一定一样。

心悸可能本身就没事,只是自我敏感;也可能是心律失常比如早搏、快速心律失常等,甚至有时候心肌缺血也会表现为心悸。


出现心悸的原因大致分为生理和病理。

其中生理性包括环境因素,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浓茶,饮酒之后等之后。

病理性包括心室肥大,甲亢,贫血,心律失常等均可引起心悸的发生。


当出现心悸的时候有哪些方法可以帮我们缓解呢?

1.休息:如果是在工作、走路的途中出现心悸,那么需要停下来休息,也可以喝一杯温水来调节。

2.环境:舒适的环境以及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减轻心脏的外界压力,减少心慌发生。

3.深呼吸:适当的放松,以及充足的睡眠。因为很多的心悸是由于紧张,压力或者很大的情绪波动而产生的。用深呼吸来放松,调节紧张的情绪。保持心态的平和,控制情绪。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是自我调节,自我恢复必不可少的因素。

4.取穴:心悸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选用简单的穴位来按摩缓解不适感。在这呢,王医生推荐一个临床中常用的穴位:内关。


健康之路,心悸不可怕,王医生为您守护。


心血管王医生

所谓心悸,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慌,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它可以是疾病的征兆,也可能使正常的生理反应。那么对于疾病的心悸我们该怎样识别,又该怎样缓解呢?

一、气血不足型心悸

症见:心悸气短,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纳差,经常自汗,舌质淡,脉象细弱。

推荐食疗方:黄参当归炖猪心

制法:猪心一个,剖开洗净,加黄参30克,当归15克,放炖盅内,加适量水,隔水炖熟,加食盐调味,饮汤食猪心。

功效:黄参益气,当归补血,猪心补心养血,共呈养血补气宁心的功效。

二、阴虚火旺型心悸

症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眼花,手足心热,腰酸耳鸣,舌质红,少苔或者无苔,脉细数。

推荐食疗方:百合鸡子黄汤

制法:百合60克,洗净,加水3碗煎至2碗;鸡蛋2个,去蛋白,蛋黄打散,倒进百合汤内搅匀,煮沸,加适量白糖调味,分两次一天内食完。

功效:百合清心安神,鸡蛋黄能滋阴养血,两者配伍使用共呈养阴清心安神的功效。

三、心阳不振型心悸

症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脸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者沉细而数。

推荐食疗方:桂心人参蒸羊心

制法:桂心、人参各5克,研为细末,与羊心一起,放炖盅内,加适量清水,蒸熟食用。

功效:人参大补元气,桂心温通心阳,羊心养心安神,共奏温补心阳的功效。

四、水饮凌心型心悸

症见: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者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

推荐食疗方:桂心粥

制法:桂心3克,云苓15克,桑根皮10克,煎汤取汁,加粳米50克煮粥食用。

功效:桂心温通心阳以化水饮,云苓淡渗利水,桑根皮利水,粳米健脾养胃,共呈温阳化饮的功效。

五、心血淤阻型心悸

症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者见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者有淤斑,脉涩或者结代。

推荐食疗方:红花炖羊心

制法:红花6克,羊心一个,放炖盅内,加适量清水,隔水炖熟,加盐调味食用。

功效:红花活血通经、祛淤止疼,羊心养心、定惊悸。


六、十指功缓解心慌

每天练练十指功,对患有各种因心脏病或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头晕、胸闷、心慌等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能改善和刺激手脚的血液循环,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

具体做法是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紧夹另一只手的小拇指两侧,由手指根部向指尖部拉拔,感到指尖有温热、胀、麻的感觉。再依次从无名指到拇指,各做1次,两手交替进行。人的四肢末梢经络分布较多,

手足都是十二经脉密集区,手足末梢的神经分布也很丰富,这样拉拔手指对经络和神经的刺激可以调气行血、宽胸理气,还能改善血液循环。

特别是小拇指上有手少阴心经,中指上有厥阴心包经,这两个经络的按摩对心脏很有好处。最好再配合用拇指尖按劳宫穴(半握拳,中指、无名指之间近掌心处即是)和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6.150px处)效果更好。


正君堂食疗坊

心悸与膈肌呼吸有很大的关系,膈肌是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肌肉结构,特点是呈向上突的穹隆状,中间为肌腱,叫中心腱。膈肌的作用的帮助呼吸,吸气时收缩,呼气上升。

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的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助吸气;舒张时,膈的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

锻炼方法:站立位,双手叉腰,做腹式吸气上提胸廓动作,呼气时慢慢回到原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