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发一直是发哥,周星驰怎么变成星爷的?看完会说 I 服了 U

今天看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刘德华这一期。撒贝宁问:“为什么周星驰已经从星仔成了星爷,而你到现在还是华仔?

刘德华思考一秒钟回答:“因为我没有像他一样头发染成白色……”观众大笑。

这个回答,可见刘德华的智商、情商非常高,以后别只夸人家劳模了,他只是被勤奋掩盖了才华的逗逼之一。

我就在想,如果刘德华头发也染成白色,别人会叫他华爷吗?

显然不会。

年龄和资历更老的周润发、成龙,也只是叫发哥、大哥,在香港,哥已经是身份显赫的尊称。五届影帝梁朝伟,也一直被叫伟仔,哥都没当上呢,当然,叫伟哥也不合适。

周润发一直是发哥,周星驰怎么变成星爷的?看完会说 I 服了 U

永远的星爷,不因青涩而稚嫩,不因沧桑而老去

年纪比他们要小的周星驰被尊称为星爷,一定有其成因,我个人也是星爷的忠实影迷,现在来剖析一二。

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因为《赌圣》里,吴君如请周星驰帮忙,献媚地叫了几声“星爷”(这里结合吴君如贱兮兮的表情,脑补一下画面)。这部电影上映后,票房大卖,一举打破香港票房记录,周星驰因此片而一举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

周润发一直是发哥,周星驰怎么变成星爷的?看完会说 I 服了 U

刘德华还只能叫华仔,周星驰却可以叫星爷

这个原因我个人认为不够充分。

《赌圣》是1990年的片子,周星驰28岁,应该说从这部电影开始,他才真正大红大紫,之前的电影,除了李修贤制作的《霹雳先锋》(1988年,周星驰首部电影)让周星驰拿到金马奖最佳男配,到《赌圣》这中间两年根本没什么有影响力的电影。人红是非多倒是真的,一红就成爷,却不太现实。

周润发一直是发哥,周星驰怎么变成星爷的?看完会说 I 服了 U

星爷也好,星仔也罢,于我如浮云。这句话周星驰是说与世人听的。

我个人分析叫星爷的原因有三:

第一,周星驰真正开创了无厘头表演风格,并开宗立派,担任第一代掌门人至今。香港盛产喜剧,从许冠文的冷面笑匠,到光头佬麦嘉、大侠徐克的鬼马喜剧,再到成龙的功夫喜剧,甚至黄百鸣的开心鬼系列,都创造过票房和口碑的神话。我们也不能不佩服这帮人的脑洞和创作力,惊为天人。

但是,把功夫传到全世界的,是李小龙不是成龙。而论喜剧的覆盖面之广、对观众的价值观影响之大,以及电影情节和演员的表现形式之颠覆,除周星驰的无厘头外,没人能做到。这确实已经到开宗立派的地步了。

周润发一直是发哥,周星驰怎么变成星爷的?看完会说 I 服了 U

朱茵眨眼,已成为电影史上经典之一,隔着屏幕都让人心跳不止

第二,黑帮片、警匪片、僵尸片、武侠片,看起来很爽很刺激,也极具东方美感,但毕竟离老百姓生活较远,有时候距离产生美,而更多时候,距离就是距离。

周星驰的喜剧则不然,他没演过大人物,既不像李连杰那样是一派宗师黄飞鸿,也不像周润发那样不怒自威江湖热血,周星驰演的最大官也就是九品芝麻官,更多是底层打拼的逗逼小人物,这跟我们屌丝的命运很像,更容易引起共鸣,大家更愿意把周星驰当做自己的代言人、娘家人,既能贴近心灵,又能带来欢乐,“妞,给爷笑一个!”所以,星爷更像是一个影迷对他的爱称。

周润发一直是发哥,周星驰怎么变成星爷的?看完会说 I 服了 U

万众期待的这一幕,终未能成行

第三,足球领域齐达内叫“齐祖”,他是近20年最接近球王的人。电影领域周星驰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当得起这一声星爷。齐达内是光头,外形像佛祖,所以叫齐祖;周星驰一头白发,外形像老爷爷,所以叫星爷!哈哈,没毛病。

周润发一直是发哥,周星驰怎么变成星爷的?看完会说 I 服了 U

这才可以叫郎才女貌吧,黄贯中什么鬼?

其实,对影迷来说,看的是周星驰带给我们的电影和欢乐,不管叫星爷,还是叫星仔,哪怕叫星星点灯,也不妨碍影迷对他的喜爱。客观讲,从《长江七号》开始,周星驰电影水准在逐渐下降,我们期待接下来的《功夫2》重现无厘头经典的辉煌吧。

吴宇森、徐克、杜琪峰们都有日薄西山之状,警匪、功夫、黑帮片日渐式微,我们祈祷不要让无厘头喜剧也渐行渐远,偶像易老,且行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