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茜
不是對待員工寬容、仁慈的公司都倒閉了,而是那些管理不善又沒有“好爸爸”的公司都倒閉了。
不同的行業和企業,採用的人力資源戰略各不相同,在如何對待員工的問題上就不能一概而論。同樣是IT企業,惠普、華為、蘋果、阿里的用人策略和企業文化就有很大的差異,你不能用華為的“以奮鬥者為本”去否定惠普的“以人為本”,反過來也一樣。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妨設想一下:你能用“狼性”文化去管理一群公交車司機嗎?要真那樣幹,公共汽車還不得都變成“公共飛車”啊!北京二十年前的小公共就是如此,最後被全部取代了。
正常情況下,公司如何對待員工,是由圍繞什麼打造競爭力決定的。大致來說,有三個方向:一是廉價,二是優質,三是創新;對應的人力資源策略,就是吸引,參與和投資。
吸引策略可以理解為“多幹活多拿錢”,典型的如富士康。工作計件,能加班解決就不多招人,工作內容相對比較簡單,管理十分嚴格,在一些落後國家就變成了“血汗工廠”。內部晉升很少,能從外面招人就從外面招,實實在在的“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種策略沒什麼吸引力但在勞動力供給豐富的年代裡十分粗暴有效,中國製造就是在這種環境裡發展起來的,我們不要看不起它。
參與策略與這不同。想想奢侈品行業,追求的不是產量而是品質,很多產品甚至是限量 的,不需要你天天加班努力幹活,相反要讓你少幹,但乾的必須是“手藝活”。一個人的“手藝”是要靠長期積累的,所以這樣的員工你不可能象普通工人那樣對待,必須讓他們有“參與感”,全面參與管理和公司事務,有主人翁精神。想明白這一點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法國人天天罷工人家還是發達國家,因為他們有大量奢侈品廠家賺的是高利潤,活幹多了反而有損品牌價值。在這些企業裡,你必須對員工“仁慈寬容”,甚至僅僅做到這點還遠遠不夠。
投資策略適合IT和新興行業,強調員工的學習和創新,用較高的薪資水平換取員工的全力投入,工作壓力大,學習壓力同樣大,不提升就會分分鐘被淘汰。投資策略對有能力肯學習願奮鬥的員工非常友好,會給他們很大的發展空間;反之,能力差混日子的員工在這類環境下沒任何市場。
回到問題本身,什麼樣的公司會倒閉,並不取決於公司對員工的態度,而是取決於公司的戰略和管理水平——如何對待員工只是戰略和管理水平的外在表現之一。
HR那些事兒
首先,所有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對員工寬容也要看在哪裡寬容。寬容是建立在一定的業績之上的,也是員工在完成工作的情況下,這樣的寬容是可以的。比如經過一段時間後,員工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完成工作,這其實對於員工自己來說是提高了效率,提升了業務水平,對於老闆來講,也是好事情。在這種情況下,給予員工合理的彈性的作息時間,是完全可以的。鉛筆道曾採訪過一家公司,其創始人會給予員工彈性工作時間,比如今天的任務只要提前完成,你提早半小時下班也是可以的。這樣的寬容實際上是可以的。但倘若員工工作能力不行,老闆既不幫助他,也不規勸他要進步,而是內心裡明明很討厭,嘴上卻不表現出來,甚至裝作老好人,這樣的寬容肯定是不行的。這樣的寬容只會讓員工沒有進步,而企業也會止步不前。因此才會有了對待員工寬容、仁慈的公司都倒閉了這句話。而這裡的寬容,並不是好,寬容並不是一成不變,給予員工360°呵護,有些時候是值得寬容的,有些時候是不值得寬容的。在員工個人能力的提升上,在員工明顯做錯事兒的時候,公司管理者心裡應該有一杆秤,即什麼時候該寬容,什麼時候該嚴格。很多時候,管理者在工作上的嚴格對初入社會的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成長,要求越嚴格他成長的越快,可能再離職後還會感念這份嚴格。因此,寬容要合適,要看對待什麼事情,如果對於個人能力或者和公司息息相關的事情,寬容的話,那肯定是不行的。
鉛筆道
看了其他人回答,感覺全都是說點理論,實際問題一點都說不出來,首先這寬容,仁慈都是模糊詞彙,怎麼定義,每個人角度不一樣理解就不一樣。辦公司其實很簡單,員工做出多少價值,那就給人家多少錢,根本不存在壓榨問題,你不給夠相應的錢人家就走了,去那裡不是做呀!尤其有能力的,人都走了還辦什麼公司,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以前剛出來啥也不會,就做銷售,很簡單的底薪加提成,老闆看拿提成多也想壓榨,修改發提成規則,那業績牛的沒幾天就辭職了,剩下的都不高興,嘴上不說,消極怠工,也招不來新人了,公司業績下滑,最虧的就是老闆,我們沒有業績也得給底薪。人走了幾波就輪到我當經理了,我業績一般,可是經理走了,業績好的走了,我們這隊就剩我們幾個一般的了。我就直接跟老闆說讓他加底薪提成,否則幹不了,老闆不干它以為從自己手裡拿錢,我跟他保證業績的,達到多少業績我們要拿多少錢,我們提成比例要的高,但是業績定的也高,算下來老闆的錢還是會變多,這老闆才同意,我直接把底薪從兩千加到兩千五,所有提成比同行高兩成,業績第一提成翻倍,第二加百分之五十,第三加百分之三十,算下來前兩名扣掉提成都賠錢。這都是跟老家地主學的,聽老人說地主僱人種地,乾的最好的打頭,就給雙倍錢,其他的人就都跟著拼命幹,除了那幾個打頭的賠錢,其他的人算下來都適合算得,而且農忙大家都搶著給這個地主幹活,地主全挑好勞動力。第二步就讓下邊幾個人聯繫同行挖人,誰挖過來人誰就是經理,都是同行我們提成高很好挖人的,一個月我們六個人團隊變成二十八個,來的全是幹過有經驗的,好多業績特別厲害的,他們就是衝著我們前幾名那個提成來的,其它所有同行沒有一家敢比我們工資高,第一個月我其實沒有達到總業績,老闆沒說啥,因為看見效果了,大家想想一下,公司在迅速擴大,大家都眼看著邊上那些業績牛的賺錢,都幾萬幾萬的拿,而且直接跟他們學呀,都瘋了似的幹到半夜,沒有人跟錢過不去,三個月下來,我們一百多人了,老闆賺大錢,我們業務員全都提成很高,這根本就沒有壓榨任何人,大家全都賺錢了,反過來你壓榨一個試試,所以說公司利益最大化,和壓榨員工是矛盾的。互聯網公司也幹過,效果差不多,誰壓榨誰就沒有好結果,人是可以用腳投票的,不過各種福利待遇是不該搞得,養一堆全都懶漢,除了國企,私企早就完蛋了。
考拉123397996
關於這個問題,關鍵取決於如何理解“寬容、仁慈”。如果說寬容、仁慈就是不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不按章辦事,人情大於規則、慈善大於盈利,這句話絕對成立。
毋庸置疑,企業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利潤最大化,如果一個企業的存在不是以盈利為目的,那這肯定不是市場經濟;既然市場經濟中,企業盈利為第一要務,那麼企業就必須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企業必須建立一套規章制度,每一個員工在規則面前是平等的,無論能力強還是弱。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對外要保證組織效率,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在市場的競爭中佔得先機;二是對內建立高效、公平合理的管理機制及文化氛圍,以保證能者上庸者下,保證建立必要的競爭激勵機制,方能保證組織活力。
寬容、仁慈,如果是人情大於規則,礙於同情及憐憫而網開一面;如果是幹或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這樣的企業必然長久不了。
當然,有人說寬容、仁慈未必是不執行規章制度,也不是不淘汰員工。可能只是需要企業多承擔一些社會責任,比如說增加員工的福利、多承擔一些老員工的養老問題、對於不勝任的員工可能不淘汰而安排適合的崗位等等。對此,值得深入探討,我想關鍵在於一個度!無論如何,作為市場競爭主體的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應當有個邊界,不然很多企業最終還是會被拖垮、拖死!最後大家一起完蛋而已,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已有前車之鑑!不可不慎重!
人力資源沉思錄
有人說“對待員工寬容、仁慈的公司都倒閉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對待員工嚴苛、兇狠就不倒閉嗎?其實在我看來公司只所以會倒閉並不是因為寬容、仁慈,而是因為這個“寬容、仁慈”是假寬容、假仁慈。三點理由如下: (1)寬容、仁慈不是和稀泥。有很多公司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做事,把你好、我好、大家好!做領導當作“寬容、仁慈”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應付,是一種和稀泥。 (2)寬容、仁慈不是無底限。寬容、仁慈是制度的人性化管理,更多的指制度的彈性,而不是沒有約束、沒有限制的無底線放肆。寬容、仁慈過火是放縱,是放棄,是對員工的不負責任。 (3)寬容、仁慈不是收買人心。寬容、仁慈不是為名圖利的故意為之,而是一份本性,一份善良,一份自然。它如春風化雨,潤澤每個人的心田,而不是讓人事後咯應的假寬容、偽人慈。 結尾語:真正寬容、仁慈的企業是一種大愛,它表現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協作、相互融合。在企業中只有分工不同,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他們做事並不是只為了取利,而是有更高的責任擔當作訴求。在地球上,有一個地方做的很好。在那兒有一個企業,他們的總裁說:“我們的企業不是生產商品的地方,而是培育聖人的搖籃 !”
歐陽大拙
題主的問題把“對待員工寬容、仁慈”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影響放大了。
寬容是什麼?仁慈是什麼?
它能決定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嗎?
不能。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表現在哪裡?
- 企業的根本利益是利潤,沒有利潤企業拿什麼去生存,不能生存如何談發展。企業不能創造利潤,沒有利益,就沒有生存的意義。只有得到利潤,才有條件生存,才能可持續的發展。企業有好的推廣策略嗎?有好的銷售策略嗎?能為企業帶來利潤嗎?
- 精細的內部管理。一個成功的企業內是不會出現機構重疊,人浮於事,互相扯皮的情況,內部消耗會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造成巨大影響。精細管理的體現在哪裡?企業有過詳細的分析嗎?企業的管理是否有推動作用?
- 企業是否有詳細的市場調查,明白市場的需求狀況。企業的產品是否滿足市場的需要?有沒有改進的地方?
- 企業的發展戰略在哪裡?發展重心在哪裡?有沒有詳細的計劃?
- 企業的文化是否滿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這些才是根本上決定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大問題。
“對待員工寬容、仁慈”不是不可以,只要不危及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講人情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須要有底線。超過底線直接PASS。
企業要對員工負責,但是企業首先要生存。
現代社會變化飛快,企業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才能不被淘汰。
不要把“對待員工寬容、仁慈”當成企業倒閉的主要原因。
扈荼
公司的倒閉和寬容,仁慈沒關係。任何一家公司,特別是較大的公司,對內部的管理都是靠規章制度來實行的,絕對不會是靠“人治”來解決一切的。老總見了員工很客氣,滿面笑容,過年過節發的福利也很足。但,你出勤不夠,恐怕就領不到應有的獎金福利;假如你認為老總見了你很客氣,滿面笑容,很仁慈,你不好好工作。那很快你就得走人,走時連老總的面都見不到。那對員工的寬容,仁慈會不會導致公司倒閉呢?,讓我看,沒有。公司倒閉的原因很複雜,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讓我們看看對員工苛刻會帶來什麼情況。
有一家比較大的超市,老闆夫妻經營,老闆人常年在外跑,老闆娘管店內生意。老闆娘很尖刻,罵人非常厲害,很多人受不了都走了。但超市是常年招工的,“走了穿綠的,來了穿紅的”並不缺人。一年中,老闆娘光罵走她的親戚就5一6個人,弄的眾親叛離。生意也一落千丈,月銷120萬直掉到40萬,水果組的梨上,每個梨都切的有指甲印,顯然是有人故意的,其它商品損壞的也很多。老闆很生氣,罵了老闆娘一通,只讓她管錢,另請人來管理,僅僅少了個罵,員工有了尊嚴,積極性就上來了。後來又減了許多不合理的罰款。如每天查衛生對最後一名的罰款,商品損失罰款,丟失貨物全員賠償等不合理制度。銷售不僅上來了,大家自覺性提高了,商品的丟失損壞基本上消失了。可見,苛刻並不一定有效,尊重才能帶來回報。
對員工的寬厚和仁慈是社會的進步,它首先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員工有尊嚴,心情舒暢,有利於提高員工作的積極性。所以,凡是正常的公司都是善於引導員工為公司努力工作的。只有那些頻臨倒閉的,生意不好的公司才會想盡辦法折騰員工。比如我們常見的一些商家,讓員工做人體廣告,在大街上穿街而過,或在門店前站隊訓話,表演都是生意不好才這樣做的。生意好的門店根本顧不上做這些事。如果生意不好,一定要找找其它原因,不能刻薄員工,那是“南轅北轍”,希望別走錯方向。
天太2
公司對員工寬容仁慈公司就會倒閉那不一定,關鍵是這公司是如何運作這種寬容和仁慈的,員工違規了,公司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員工的過錯一再二、二再三公司卻從來都沒有處罰他,那麼做錯的員工就會越來越多,時間久了員工就會反客為主完全不把領導放在眼裡,那肯定會倒閉的。但是,公司對員工的寬容仁慈有一個度的話,那就完全不同了,員工犯錯誤公司不處罰但必須有個度,再對那些尊守規則也很努力的人就獎勵,這種寬鬆仁慈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它不但不會倒閉相反員工會更認真工作公司的效益會更好。
用寬容仁慈來管理公司有利亦有害,這就看公司的決策者如何運作,你抓得太死又不行,因為人是個有情感的動物,你不可能把他關在籠子裡面嚴加看管,沒一點人性,除非公司給的工資很高,不然員工一定會離開。如果公司的發展是長遠性的,公司用嚴格的管理方式來管理員工的話誰有錯就處罰誰,一點人性都沒有,那麼有點水平的員工一定會走掉的,公司想找好員工,可員工也想找一個好公司,是一樣的,是彼此的,你在要求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要求!
所以用寬容仁慈去管理公司是現在的時代裡的趨勢,你用強硬的方式去管理只怕行不通,除非這個星球裡只有你這家公司,又或者你開出的工資比別家的高那又不同,否則你一定找不到人才!
夜冷清有誰共鳴
不是對待員工寬容、仁慈的公司都倒閉了,而是自以為寬容,仁慈的公司倒閉了。
《道德經》寫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這種無謂的寬容,仁慈是失去了道的仁義,是自以為的仁義,是無德,所以才倒閉。在管理企業上,有古話說: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道德經上寫得很清楚,真正的德是不會刻意的去追求寬容和仁慈的。一個企業刻意的去追求寬容和仁慈時,他已經失去了道,是無德的行為。這時的企業其實是已經管理渙散了,並不是正確的管理公司方法 。
真正的寬容和仁慈是公司確立了正確的公司制度後,嚴格執行,不要輕易放鬆,但是這個制度你本身就要有一定的彈性,不能象機器一樣死板。比如有的公司說法一個月休息4天,多休息一天就要扣多少錢,這個扣的錢遠遠超過他一天的工資,這就是死板。
而有彈性的公司制度,會在員工要求請假時,會看他的原因和理由,是不是確實有事,應該准假的就要准假,應該扣的就是工資要扣,但是要合理。
因為人都會是有惰性的,如果公司的制度形如空話,這樣的寬容就會讓大部分的人懶惰起來,都會不做事,公司才會倒閉,而真正的寬容是制度上合理的寬容,多做者多得,這樣才是真的寬容和仁慈,能激勵人上進,公司自然興旺發達!
九天凌霄客
現實物質社會,最重要的是各司其職,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不是誰掙大錢就牛逼,路子黑,其他人不得不寄身籬下,吃口施捨度日。
既然工作掙錢餬口,每個人也都是出了一份力的。
所謂的仁慈,施捨員工,都是一種放在大背景,大環境下,極其孱弱無力的體現。
為啥這麼說呢?做企業,提高效率是第一位的!
但是怎麼提高?讓員工用火柴棍支著眼皮幹活就提高了?一天兩天行,第三天肯定就會出種問題。
因為人是活物,不是植物。即使植物,不見陽光,也人蔫死。何況人乎?
然而古人云,工善事必先利器,人的高低在於能否巧用工具!
所以,無論企業或何種單位,解放人力,解脫人力,是第一要務。
而不是靠仁慈,施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