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考驾照好通过吗?

完美舞步12641096

驾考新规是2017年十一国庆后逐步实行的,




科三规则具体如下

科考顺序: 1、绕车一周上车,系安全带,调整座椅,调整左右后视镜, 2、语音灯光测试 3、左转向,按喇叭,踩离合挂一档,松手刹,车起步,左转上道后,右转向挂三档直行(此期间始终三档,不能换挡始终保持20至25km速度之间) 4、直线行驶(三档加速30) 5、变更车道是一进一出。右转向(打转向3秒)靠右变道直行,打左转向 (3秒)左转上道直行。 6、语音提示:直线行驶(加速35km左右,不能超过40km不低于35km。语音提示直线完成 7、增减当操作开始 换为二档 语音:请进入下一个科目 增减当开始 要点:语音提示加二档2——3(此时踩离合挂三档后立即加速35km左右切记不能超过40km)、语音提示加三档3——4(踩离合收油挂四档)、语音提示加四档4——3(收油踩离合减三档)、语音提示加三档3——2(踩离合收油挂二档,轻踏刹车踏板收油降至25km) 此项完成在10秒左右(程序不混乱)迅速完成。 8、通过人行横道、通过直行路口(三档25KM) 9、通过公交车站(三档25KM) 10、通过学校区域(打右转向三秒关闭右转向,靠路边行驶三档25KM) 11、路口右转(挂二档,打右转向车头越过斑马线,打右转向一圈半,待车头正向时方向盘回正,加速挂三档25km行驶。) 12、超车:两进两出都是右转向三秒,靠路边行驶,方向盘45度角,待车拐进路边时,方向盘回正,打左转向三秒,车辆驶出路边,进入直行车道,此间始终是三档25km,切记不要换挡。 13、通过铁路道口:(夜间考试远近光三下,昼间考试不用) 14、调头:挂二档方向盘向右打一圈半,挂二档打左转向,方向盘向左打死,待车头要偏离时,方向盘向右打回两圈回正靠路边行驶,右轮距边线不大于30cm,不小于10cm。如前面有考试车辆就停车等待,切记不要熄火,待前面考试车驶离后,在进入停车地点,越过电线杆50cm停车,打左转向,踩离合,挂一档,松手刹,按喇叭,一定要缓慢抬离合否则灭火,车起步,加速挂二档,越过道口,挂三档25km行驶。 15、会车:打右转向三秒,方向盘45度角,车辆驶进路边,方向盘回正,打左转向三秒,车辆出驶进入直线行驶。 16、路口左转:挂二档打左转向,方向盘一圈半,待左转车辆驶入直线后,方向盘回正,然后打右转向右转,停车,语音提示考试结束。 合格标准 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满分分别为100分,成绩分别达到90分的为合格。


科目一和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的变化主要是调整了理论考试的试题内容和比例,突出了安全文明行车、典型违法行为认知等内容的考核,考试内容更加贴近实用。  自2018年4月1日起,

  科一科四的理论学习部分,

  也将实行网络教学和签到打卡。

  有地方已下达要求: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已经

  就规范落实下达了要求,

  各地驾校严格执行,

  4月1日不达标,

  一律不得上传数据。

  不上传数据,

  就没有学习记录,

  也就不能预约考试。

  也就是说,

  4月1日后,

  科一没通过的,

  必须通过网络签到学习。

  近几个月以来

  关于驾考新政策频频出现

  意味着考试越来越严格

  说起考驾照

  真是一把辛酸泪啊

  之前就有好多关于科目二的“噩梦”

  有个小姐姐,

  网友劝她金盆洗脚

  练习S弯时撞到树上,铲上围墙

  教练车翻转180度,四轮朝天

  漂移了好几米才停了下来……

  学员被救出后回忆道

  当时太紧张,

  错把油门当成刹车了……

  ↓↓↓

  "知名度"最高的,

  要数下面这位姑娘

  因为高兴得太早过于自信:

  考科目二超顺利,

  在车里来了段freestyle,

  结果…没过…

  “双手脱把”这一行为

  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妹子最后被认定

  “按照考试不合格处理”

  该来的总会来的!

  提醒已经报名的学员了:

  科目一还没过的赶紧吧!

  既然已经开始练车

  就要一鼓作气,赶紧练好考试

  祝那些还没拿到驾照的朋友

  好好学车,考试通过


少年不在年少轻狂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描述当前的驾考现状。

驾考改革,难度增加是误区:

其实最近几年的驾考改革是一个从高难度逐渐演变成更接近实际道路驾驶的过程。

驾考改革第一次:2013年1月1日驾考改革后,科目二5项必考。面对陌生的倒车入库项目,教学方法太过复杂,考生训练难度增强,考试通过率一直低于50%。如今新部令实施已有6年,科目二的培训教学已有完整的大纲和体系,教学方法稳定并且成熟。

驾考改革第二次:2017年10月1日,公安部推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与方法”科目二增加转向灯的使用、科目三增加夜间模拟灯光等,并未对驾考增加难度,只是让驾考更贴近实际道路交通环境,让考生学有所用。

通过考试的正确打开方式:

1.学车过程是一个勤学苦练的过程,切记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车时间。

2.细心听取教练的讲解,规划出训练重点,注重细节的把握。

3.训练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多多询问教练和反复练习。

4.考试时保持住好的心态,让驾驶操作得到稳定的发挥。

从上述驾考现状来分析,现在考驾照还是比较容易通过的。还请小伙伴们不要犹豫,速速报名吧!


轻轻松松学驾照

怎么说呢?我三年前科目一高分通过,科目二我们练车用老普桑,结果考试用的车是被撞的很烂的皮卡车,考场坑坑洼洼,侧方车轮掉在坑里,那时候不能中途停车,反正就是没过。补考一次,本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结果考试的烂皮卡又坏了,没办法,那时候让带手机,打电话给教练,教练又找了发车员过来修了几分钟车,我问发车员,这车坏了不是我的责任啊,可他说不管什么原因,中途停车就是失败,又没过去,气的我不考了。两年半后第三次再考科目二,一把顺利通过。

科目三考试正好赶上新规,碰到个考官让我左转弯,马上转过来了,又点了掉头,我看是路口实线处,没敢转,结果考官就在路口实线的地方,把方向盘推过去了,还骂人,不用说没过去。第二次考科目三,一起学车的学员和教练,都说我练车很好,我也觉得肯定没问题。可是过路口时我明明踩刹车了,电脑系统却没感应出来,考官说点刹不算数。那些平时练车从不合格的,人家却过了。最让我难过的是虽然两次没过,还有三次机会啊,去车管所一查,三年时间到期了,没机会了,那个伤心啊😭!

我还是不甘心,又马上报名,几天后就顺利通过科目一,又过几天一把通过科目二。可是科目三我都预约失败四次了,老约不上啊。

总结一下,心态+技术+运气,愿我顺利拿到驾照!


飛黃騰逹

一、选择好驾校。这个问题原因之前我己回答过,不懂的同学可翻之前的回答。简单的说就是,选择正规,有分校的大驾校,通过率高,拿证快。如果你不幸己选了小驾校,那只能祝你幸福了。😂

二、集中精力与时间。集中相对集中的小块时间,保持练车的连续性,不要三天打渔,二天晒网,要趁热打铁,与驾校提前预约好考试时间,尽量保证能一次通过,不补考,因为越补越没信心,越补心越虚。考证拖的时间越长,越难考。

三、苦练加巧练,胆大心细。很多人不上车时信心很足,一摸方向盘两手发抖、心跳加快、头晕目晕、形同木偶,特别是教练、考官坐旁边时,忘了动作、忘了要决。个人体会:1、熟背动作要领,上车之前深呼吸克服紧张心理,上车后要有舍我其谁的精神,心中只有要决。教练?可以视而不见😜。2、每天可以与其他学员一起多交流动作要领心得体会,反思下自己的操作错在那里?教练教的方法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更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更好的。


最后祝大家能早日过关,早日拿证!


再出发s

想考驾照这个要看你的抗压能力怎么样,如果心里素质好的话那考驾照真的不难,怕就怕心里素质不好的,在考试的时候考官只是观看你驾驶技巧过不过关而已,就是考官给了你无限的压力,压力越大越急越急还越容易出错,一出错就要等一个月有的人恨自己恨的都能给自己几个嘴巴子,其实想想大家都练的差不多了为什么一考试就过不去呢?如果自己去试试那时候轻松就能过了还是加油加油加油。


风带我游天下

貌似新规出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执行呢。昨天弟弟去报了驾校,今天他去驾校练车

这是教练让他练把方向盘的车

哈哈哈哈哈


听说1992

没有什么不好通过的,很多人说老司机不一定能考过去,现实是有驾照的人是越来越多,说明驾照还是比考公务员要简单的



盗霜

驾校好不好过,每个人感觉不一样,我就是那种特别笨的,幸好有辆单排车,在驾校学习后,也经常练习,而且还有人在副驾上骂我😭。不过幸好过了。这个就像人生一样,有些人生下来就带着Buff,有些人却总是拖后腿的,我感觉我就是那个拖后腿的。我长在村里,初中留级,高中补习,终于考上一个二本,还经常挂科。但只要不服输,一直努力,就会赶超一些人。


李崇21

其实考驾照好通过吗?对每个人不同而以,有的人对车的感觉上手快,有的对车的感觉上手慢,大家常说有的人态觉开车特爽,有的感觉特累。这就要平时多看多练多听其他学员经验之谈。做什么事都要有兴趣,把学车当作以后我们出行方便,自己驾驶着车辆一路畅游是多么舒畅的事情。为自己为他人現在就要认真学习驾驶技术为我们以后出行打好基础。


用户281760172

其实我觉得好不好通过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擅长背诵的人可能觉得笔试特别好通过,路考特别难。而对于擅长实际操作不擅长背诵的人,则可能觉得其他都简单,笔试最难。所以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学的时候认真学习,考得时候才会觉得容易。而且这和其他的学习不同,关系到自己和其他人的性命的,切忌为考试而学习,为拿本而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