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考駕照好通過嗎?

完美舞步12641096

駕考新規是2017年十一國慶後逐步實行的,




科三規則具體如下

科考順序: 1、繞車一週上車,系安全帶,調整座椅,調整左右後視鏡, 2、語音燈光測試 3、左轉向,按喇叭,踩離合掛一檔,鬆手剎,車起步,左轉上道後,右轉向掛三檔直行(此期間始終三檔,不能換擋始終保持20至25km速度之間) 4、直線行駛(三檔加速30) 5、變更車道是一進一出。右轉向(打轉向3秒)靠右變道直行,打左轉向 (3秒)左轉上道直行。 6、語音提示:直線行駛(加速35km左右,不能超過40km不低於35km。語音提示直線完成 7、增減當操作開始 換為二檔 語音:請進入下一個科目 增減當開始 要點:語音提示加二檔2——3(此時踩離合掛三檔後立即加速35km左右切記不能超過40km)、語音提示加三檔3——4(踩離合收油掛四檔)、語音提示加四檔4——3(收油踩離合減三檔)、語音提示加三檔3——2(踩離合收油掛二檔,輕踏剎車踏板收油降至25km) 此項完成在10秒左右(程序不混亂)迅速完成。 8、通過人行橫道、通過直行路口(三檔25KM) 9、通過公交車站(三檔25KM) 10、通過學校區域(打右轉向三秒關閉右轉向,靠路邊行駛三檔25KM) 11、路口右轉(掛二檔,打右轉向車頭越過斑馬線,打右轉向一圈半,待車頭正向時方向盤回正,加速掛三檔25km行駛。) 12、超車:兩進兩出都是右轉向三秒,靠路邊行駛,方向盤45度角,待車拐進路邊時,方向盤回正,打左轉向三秒,車輛駛出路邊,進入直行車道,此間始終是三檔25km,切記不要換擋。 13、通過鐵路道口:(夜間考試遠近光三下,晝間考試不用) 14、調頭:掛二檔方向盤向右打一圈半,掛二檔打左轉向,方向盤向左打死,待車頭要偏離時,方向盤向右打回兩圈回正靠路邊行駛,右輪距邊線不大於30cm,不小於10cm。如前面有考試車輛就停車等待,切記不要熄火,待前面考試車駛離後,在進入停車地點,越過電線杆50cm停車,打左轉向,踩離合,掛一檔,鬆手剎,按喇叭,一定要緩慢抬離合否則滅火,車起步,加速掛二檔,越過道口,掛三檔25km行駛。 15、會車:打右轉向三秒,方向盤45度角,車輛駛進路邊,方向盤回正,打左轉向三秒,車輛出駛進入直線行駛。 16、路口左轉:掛二檔打左轉向,方向盤一圈半,待左轉車輛駛入直線後,方向盤回正,然後打右轉向右轉,停車,語音提示考試結束。 合格標準 科目三道路駕駛技能和安全文明駕駛常識考試滿分分別為100分,成績分別達到90分的為合格。


科目一和科目三安全文明駕駛的變化主要是調整了理論考試的試題內容和比例,突出了安全文明行車、典型違法行為認知等內容的考核,考試內容更加貼近實用。  自2018年4月1日起,

  科一科四的理論學習部分,

  也將實行網絡教學和簽到打卡。

  有地方已下達要求: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已經

  就規範落實下達了要求,

  各地駕校嚴格執行,

  4月1日不達標,

  一律不得上傳數據。

  不上傳數據,

  就沒有學習記錄,

  也就不能預約考試。

  也就是說,

  4月1日後,

  科一沒通過的,

  必須通過網絡簽到學習。

  近幾個月以來

  關於駕考新政策頻頻出現

  意味著考試越來越嚴格

  說起考駕照

  真是一把辛酸淚啊

  之前就有好多關於科目二的“噩夢”

  有個小姐姐,

  網友勸她金盆洗腳

  練習S彎時撞到樹上,鏟上圍牆

  教練車翻轉180度,四輪朝天

  漂移了好幾米才停了下來……

  學員被救出後回憶道

  當時太緊張,

  錯把油門當成剎車了……

  ↓↓↓

  "知名度"最高的,

  要數下面這位姑娘

  因為高興得太早過於自信:

  考科目二超順利,

  在車裡來了段freestyle,

  結果…沒過…

  “雙手脫把”這一行為

  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安全隱患

  因此,妹子最後被認定

  “按照考試不合格處理”

  該來的總會來的!

  提醒已經報名的學員了:

  科目一還沒過的趕緊吧!

  既然已經開始練車

  就要一鼓作氣,趕緊練好考試

  祝那些還沒拿到駕照的朋友

  好好學車,考試通過


少年不在年少輕狂

現在請允許我為大家描述當前的駕考現狀。

駕考改革,難度增加是誤區:

其實最近幾年的駕考改革是一個從高難度逐漸演變成更接近實際道路駕駛的過程。

駕考改革第一次:2013年1月1日駕考改革後,科目二5項必考。面對陌生的倒車入庫項目,教學方法太過複雜,考生訓練難度增強,考試通過率一直低於50%。如今新部令實施已有6年,科目二的培訓教學已有完整的大綱和體系,教學方法穩定並且成熟。

駕考改革第二次:2017年10月1日,公安部推行“機動車駕駛人考試內容與方法”科目二增加轉向燈的使用、科目三增加夜間模擬燈光等,並未對駕考增加難度,只是讓駕考更貼近實際道路交通環境,讓考生學有所用。

通過考試的正確打開方式:

1.學車過程是一個勤學苦練的過程,切記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學車時間。

2.細心聽取教練的講解,規劃出訓練重點,注重細節的把握。

3.訓練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多多詢問教練和反覆練習。

4.考試時保持住好的心態,讓駕駛操作得到穩定的發揮。

從上述駕考現狀來分析,現在考駕照還是比較容易通過的。還請小夥伴們不要猶豫,速速報名吧!


輕輕鬆鬆學駕照

怎麼說呢?我三年前科目一高分通過,科目二我們練車用老普桑,結果考試用的車是被撞的很爛的皮卡車,考場坑坑窪窪,側方車輪掉在坑裡,那時候不能中途停車,反正就是沒過。補考一次,本來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結果考試的爛皮卡又壞了,沒辦法,那時候讓帶手機,打電話給教練,教練又找了發車員過來修了幾分鐘車,我問發車員,這車壞了不是我的責任啊,可他說不管什麼原因,中途停車就是失敗,又沒過去,氣的我不考了。兩年半後第三次再考科目二,一把順利通過。

科目三考試正好趕上新規,碰到個考官讓我左轉彎,馬上轉過來了,又點了掉頭,我看是路口實線處,沒敢轉,結果考官就在路口實線的地方,把方向盤推過去了,還罵人,不用說沒過去。第二次考科目三,一起學車的學員和教練,都說我練車很好,我也覺得肯定沒問題。可是過路口時我明明踩剎車了,電腦系統卻沒感應出來,考官說點剎不算數。那些平時練車從不合格的,人家卻過了。最讓我難過的是雖然兩次沒過,還有三次機會啊,去車管所一查,三年時間到期了,沒機會了,那個傷心啊😭!

我還是不甘心,又馬上報名,幾天後就順利通過科目一,又過幾天一把通過科目二。可是科目三我都預約失敗四次了,老約不上啊。

總結一下,心態+技術+運氣,願我順利拿到駕照!


飛黃騰逹

一、選擇好駕校。這個問題原因之前我己回答過,不懂的同學可翻之前的回答。簡單的說就是,選擇正規,有分校的大駕校,通過率高,拿證快。如果你不幸己選了小駕校,那隻能祝你幸福了。😂

二、集中精力與時間。集中相對集中的小塊時間,保持練車的連續性,不要三天打漁,二天曬網,要趁熱打鐵,與駕校提前預約好考試時間,儘量保證能一次通過,不補考,因為越補越沒信心,越補心越虛。考證拖的時間越長,越難考。

三、苦練加巧練,膽大心細。很多人不上車時信心很足,一摸方向盤兩手發抖、心跳加快、頭暈目暈、形同木偶,特別是教練、考官坐旁邊時,忘了動作、忘了要決。個人體會:1、熟背動作要領,上車之前深呼吸克服緊張心理,上車後要有捨我其誰的精神,心中只有要決。教練?可以視而不見😜。2、每天可以與其他學員一起多交流動作要領心得體會,反思下自己的操作錯在那裡?教練教的方法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學員與學員之間的經驗交流更重要,適合自己的才是更好的。


最後祝大家能早日過關,早日拿證!


再出發s

想考駕照這個要看你的抗壓能力怎麼樣,如果心裡素質好的話那考駕照真的不難,怕就怕心裡素質不好的,在考試的時候考官只是觀看你駕駛技巧過不過關而已,就是考官給了你無限的壓力,壓力越大越急越急還越容易出錯,一出錯就要等一個月有的人恨自己恨的都能給自己幾個嘴巴子,其實想想大家都練的差不多了為什麼一考試就過不去呢?如果自己去試試那時候輕鬆就能過了還是加油加油加油。


風帶我遊天下

貌似新規出來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執行呢。昨天弟弟去報了駕校,今天他去駕校練車

這是教練讓他練把方向盤的車

哈哈哈哈哈


聽說1992

沒有什麼不好通過的,很多人說老司機不一定能考過去,現實是有駕照的人是越來越多,說明駕照還是比考公務員要簡單的



盜霜

駕校好不好過,每個人感覺不一樣,我就是那種特別笨的,幸好有輛單排車,在駕校學習後,也經常練習,而且還有人在副駕上罵我😭。不過幸好過了。這個就像人生一樣,有些人生下來就帶著Buff,有些人卻總是拖後腿的,我感覺我就是那個拖後腿的。我長在村裡,初中留級,高中補習,終於考上一個二本,還經常掛科。但只要不服輸,一直努力,就會趕超一些人。


李崇21

其實考駕照好通過嗎?對每個人不同而以,有的人對車的感覺上手快,有的對車的感覺上手慢,大家常說有的人態覺開車特爽,有的感覺特累。這就要平時多看多練多聽其他學員經驗之談。做什麼事都要有興趣,把學車當作以後我們出行方便,自己駕駛著車輛一路暢遊是多麼舒暢的事情。為自己為他人現在就要認真學習駕駛技術為我們以後出行打好基礎。


用戶281760172

其實我覺得好不好通過是相對而言的。對於擅長背誦的人可能覺得筆試特別好通過,路考特別難。而對於擅長實際操作不擅長背誦的人,則可能覺得其他都簡單,筆試最難。所以說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學的時候認真學習,考得時候才會覺得容易。而且這和其他的學習不同,關係到自己和其他人的性命的,切忌為考試而學習,為拿本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