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和血沉检查可以查出哪些问题?

崔砚泽

血常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血液检查,它主要是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系的数量及分类有无异常。主要反应血液系统有无异常,比如白细胞增高提示可能有感染存在,中性粒偏高常提示细菌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过敏引起,淋巴细胞增高常见于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者病毒感染等情况。红细胞计数减少原因很多,常见于各种白血病、急性大出血等情况;血红蛋白也属于红系范畴,血红蛋白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再障、各种免疫系统疾病等。血小板在体内主要起到止血的作用,如果血小板降低,则有可能出现各种出血的表现,如皮肤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等;若血小板增多,则有可能出现全身各部位的血栓。

血沉是红细胞沉降率的简称,最常见于各种炎症反应,比如细菌感染、结核病、各种风湿免疫病都会引起血沉加快,并且血沉加快的程度还可作为评估某些疾病活动度的指标;还可见于组织损伤,比如各种外伤、手术、心肌梗死等,手术后有时可以通过血沉高低辅助判断伤口恢复情况;各种恶性肿瘤也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血沉加快的原因。

总之,血常规和血沉两种检查可以反映多种问题,但在诊断疾病时需要综合其他的证据,此外还要考虑生理性异常的可能。

本期答主:陈泳淼,医学硕士


生命召集令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检查项目,其中又包括近二十种不同的检查内容,过去血常规靠检验科检验师在显微镜下手工法检测,现在有了血液分析仪,血常规检查就变得简单多了,下面给大家介绍血常规检测里一些常见的、熟悉的、重要的项目。

血红蛋白,HGB或Hb,男(120-160)g/L ,女(110-150)g/L 。血红蛋白是人体负责运输氧的一种蛋白质,使血液呈现红色的蛋白。血红蛋白增多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如胎儿和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劳动,等等;病理性增多,表明血浆水分丢失,血液浓缩,如脱水,腹泻,大面积烧伤,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等;血红蛋白减少,小于正常值,为贫血,具体程度看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轻度: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60~30g/L、极度:血红蛋白<30g/L。

红细胞计数,RBC,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红细胞计数增多,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等脱水血液浓缩导致单位血液里红细胞计数相对增多;红细胞减少常见于,急性和慢性失血,如手术 大出血,溶血,以及造血障碍,等等。

血小板计数,PLT或BPC (100-300)×109/L 。血小板通过释放血管收缩物质、血小板粘聚成团堵塞损伤的血管,粘附和沉积在受损血管所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 聚集成团,形成止血栓,促进止血。血小板降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HIV感染,脾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等,这类病人容易出血。血小板增高常见于,脾切除术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的早期,如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等等。

白细胞计数,WBC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白细胞最重要的功能是防卫作用。一般来讲,有炎症的时候,白细胞增多。具体白细胞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要结合下面两项来分析。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N或GRAN 50%-70%,以及 淋巴细胞百分数 L或LYM 20%-40% 。如果白细胞高提示体内有炎症感染,白细胞计数中性粒比率偏高,说明是细菌感染;如果是淋巴细胞比率偏高,说明是病毒感染,当然,也可能是混合感染。这只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血沉是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后,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的现象。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ESR),正常值,

成人:男性 0~10mm/h;女性 0~12mm/h。

血沉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观察结核病和风湿热的病情变化和疗效、血沉加速,表示病情复发和活跃。二,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如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胃癌和胃溃疡,盆腔癌性包块和无并发症的卵巢囊肿等的鉴别。都是前者血沉明显增快,后者正常或略有增高。 三,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血沉加快显著,80%左右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活动期血沉增快。

要提示的是,血常规检查不包括血沉检查。


麻醉超人钢铁侠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是体检时最基本的检查项目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常规能检查出哪些问题呢?一起去了解下。

血常规检查作用

1、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如果乙肝患者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重度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4、判断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乙肝病毒感染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血象降低,应考虑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沉检查的意义

血沉全称叫红细胞沉降率,我们经常用英文缩写ESR来表示。它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血沉的检测方法非常简单,只须抽取2毫升抗凝血,无须空腹,价格也不过几元钱,但却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推行的血沉测定方法主要是魏氏法,性别不同其正常值范围稍有差别。

男性,0~15毫米/小时为正常;女性,0~20毫米/小时为正常。

1. 各种感染性炎症,如结核、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

2. 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多肌痛等;

3. 血液病,如严重贫血、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等;

4. 恶性肿瘤组织损伤等情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血沉增快首先应排除生理性增快,因血沉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快,65岁以上的老年人,血沉有时可达40毫米/小时,常用以下公式来调整血沉的正常上限值:血沉(男性)=年龄除以2,血沉(女性)=年龄加10除以2。孕妇由于血浆容量增加,从第3个月起血沉就加快,分娩后3周才恢复正常。妇女在月经期血沉也稍快。这些均属正常现象,而且测定值不会太高。

血沉减慢一般来讲意义不大,主要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脱水血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华络健康

检查血常规时,化验单上会出现一些指标。下面我来给大家解析一下这些指标的正常范围以及增高和降低有什么临床意义:

一、血红蛋白(Hb)

  • 正常男性:120-160g/L

  • 正常女性:110-150g/L

1.降低:贫血

如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

2.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严重烧伤、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某些肾脏疾病、高山地区的居民等。

二、红细胞

  • 正常成年男性(4.0-5.5)×10∧12/L

  • 正常成年女性:(3.5-5.0)×10∧12/L

增高和降低的病因基本同血红蛋白。

要判断感染原因主要看三个指标:

1.白细胞计数

2.中心粒细胞比率

3.淋巴细胞比率

三、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WBC总数:(4.0-10)×10∧4/L

1.减少:

①病毒性感染、如病毒性感冒,麻疹、水痘、病毒性肝炎等。

②某些细菌、原虫感染。如伤感、疟疾、严重败血症。

2.增高:

①全身或局部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阑尾炎。

②明显升高。警惕白血病的可能。

③某些肿瘤可导致白细胞升高。

④大面积烧伤。

四、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

正常值:50-70%

  1.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等。

  2. 减少:单位的轻度偏低,多无明显病理意义。

五、淋巴细胞比率(LYM%)

正常值:20-40%

  1.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2. 降低:免疫缺陷等。

六、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值:(100-300)×10∧9/L

1.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某些感染、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手术、运动后等。

2.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牙龈出血等。


小小医学生

我们一般所说的抽血,就是指血常规和血沉检查:

包括心脏病,肺病,烧伤,感染,休克,出血,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病、药物、化学毒素等,以及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寄生虫感染及过敏,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


血沉增快表示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减慢表示红细胞增多症、脱水,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降低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感谢您关注:农地圈

东方花雪


农地圈

主要是血液方面的问题,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

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许多全身性疾病可以从血常规检查中发现早期迹象: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会增多血权发生的可能;另外,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血沉又称红细胞沉降率,它的快慢与血浆粘度,尤其与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系。红细胞间的聚集力大,血沉就快,反之就慢。

因此,临床上常用血沉作为红细胞间聚集性的指标。

希望对你有帮助~


妇科医生张泽梅

作为一般人来说,我们知道个大概就行了,因为即使是一个血常规,包含的内容也不少,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学习的人理解起来是挺不易的。一般血常规主要看:白细胞增多提示细菌感染,加上中性粒细胞增多更能说明感染的毒性大,白细胞减少时多为病毒感染;红细胞增多,可见于脱水电解质紊乱红细胞增多症等,血红蛋白减低是贫血的征像,其它的没有必要了解太多。血沉的检查是了解风湿类疾病和结核病的一项检查,认为感染结核菌后,血沉会加快沉降的速度,类风湿性疾病也有加快的特点,这种检查只能说是提供参考,特异性不强,都需要医生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才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