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些地名的来历你知道吗?

济南:因西汉时期济南郡,郡治在济水之南而得名。今为山东省会。

山东这些地名的来历你知道吗?

济南

章邱县:又名章丘,因县南有章邱山,《尔雅 上正章》邱注云顶平也。

邹平县:古邹国,《尔雅》:大野曰平。

淄川:旧名般阳,在般水之阳,隋改淄川。按:淄水出原山,即《禹贡》潍淄其道也。

山东这些地名的来历你知道吗?

淄博

济阳:县在大清河之北,本漯渎也。自大清河归漯渎,入海通,得济之名,故曰济阳。

禹城县:县故治西南有禹息古城,故名。

临邑县:以城南之浥河得名,去水从邑自唐始。

长清县:《太平寰宇记》云隋置长清县,因清水以为名。

德州:本隋将陵县,元为陵州,明移德州治此。州以汉安德县得名。

山东这些地名的来历你知道吗?

德州

平原县:《水经注》曰原博平也,故曰平原。又《尔雅》:广平曰原。赵封公子胜为平原君即此。

兖州:《释名》曰:兖州取沇水以为名也。

滋阳:故兖州府治附郭,本汉瑕邱县,宋改嵫阳,以城西嵫山为名。明成化间城中多火,欲以水厌之,又改嵫为滋。

曲阜:《尔雅》大陆曰阜。应劭曰:鲁城东委曲,长七八里,即古曲阜也。

山东这些地名的来历你知道吗?

曲阜

宁阳县:县北有小山,即古宁山也,县在宁山之阳故名。

邹县:故驺城,在峄山之阳。邾穆公改邾为驺是也,今文从邹。

泗水县:泗水出县东陪尾山,四泉并发,故曰泗水。

滕县:邑志,滕者取水之腾涌为义,《地理志》县东北平泽出泉,若轮焉。

峄县:邑有葛峄山,因以为名,即《禹贡》所谓峄阳孤桐也。今为枣庄市峄城区。

金乡县:城北有金乡山,《太平寰宇记》曰:凿山得金,故曰金乡。

鱼台县:县北有观鱼台,《春秋》鲁隐公矢鱼处也。

济宁:《水经注》时期济水在今天的济宁以南与泗水合流,也就是说济宁以南的泗水也可以称为济水。济宁就是希望济水安宁的意思。

嘉祥县:境有获麟堆,鲁西狩地也,故曰嘉祥。

汶上县:在鲁北境,上四汶之所迳也。

阳谷县:地在谷山之阳,县境有阳谷亭。

寿张县:汉置,本春秋之良邑,又县有寿聚,合之曰寿良也。东汉光武避讳改曰寿张,见《水经注》。

聊城:本东昌府附郭,《晏子》曰:聊、摄以东。按:聊、摄二水名也。

堂邑县:隋置县,取县西北古堂邑故城为名。汉制:公主之食邑曰邑,陈午尚馆陶公主,食邑于此。

博平县:本古博陵地,汉更之曰博平。《尔雅》:大野曰平。

茌平县:茌,山名也。县在山之平陆,故名茌平。

莘县:县北有古莘亭。

冠县:本冠氏邑,《左传》哀公十五年:齐伐晋冠氏是也。

临清:清河在治之西北,故名.

馆陶县:邑志云,城西北七里有陶邱,赵置馆于其侧,因名.《尔雅》:再成为陶邱。

青州:《释名》青州在东,取物生而青也。

临淄:《水经注》城临淄水,故曰临淄。

博兴:汉博昌县,《十三州记》云因境有昌水,其势平博,故名。应劭曰昌水出东莱昌阳县。道远不至。取其嘉名。五代唐避讳,改博兴云。

高苑县:郡志:齐桓公置苑于此,故名。

寿光县:《高士传》:齐宣王猎于杜山闾邱,先生长老十三人相与劳王曰:“愿得寿于王。”王曰:“死生有命,非寡人也”。闾邱曰:“非也,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汉置寿光县,又有平寿县,皆取于此。隋析置闾邱,可并证也。

昌乐县:县在都昌乐望之间,皆汉县也,遂合以命名。

临朐县:临朐,山名也,故县氏之。胊亦水名,其城侧川见《水经注》

博山县:县东南博山,孝妇乡之,博山社以此得名。

招远县:本掖县地,金析置招远县,取招携怀远之义也。

莱阳县:县北有莱阳山,邑志初名昌阳,以地在昌水之阳也。

荣成县:原成山卫也,成山本名荣成山,见《史记》。

莱州:本东莱地,齐侯迁莱子于郳,在国之东,故称东莱。

平度:闾邱先生告齐宣王曰:“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平度之名义盖取此。

高密县:《水经注》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

即墨县:即,近也,城临墨水,故名。

阳信县:信水之阳也。邑志,钩盘河经县境,至城南十里为信河。

滨州:《太平寰宇记》云:盖以其在渤海之滨故云。

利津县:本隋永利镇地,又邑有东津,合以名之。

霑化县:汉龚遂为渤海太守,海滨之民复霑圣化,县取此以立名也。

郯城:古郯子国,《春秋》襄公七年郯子来朝是也。

费县:本鄪伯国,后为鲁季氏邑。

日照:汉盐官地,宋置日照镇,盖取海隅日出之义。

泰安:泰山之南,汉人称天下之安如泰山,而四维之名盖取诸此。

肥城县:古肥邑,以肥水得名,《水经注》乐正子春谓其弟子曰:“子适齐,过肥,肥有君子焉。”即此也。

单县:即古单父邑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