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是一样的吗,胆囊结石有什么症状?

手机用户75346700793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肯定是不一样的,毫无争议。并且临床症状方方面面都是不一样的。首先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区别。


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并且大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部分患者的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主要是有胆绞痛,右上腹隐痛或者是黄疸。


胆囊息肉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以良性息肉更为多见。大部分患者无不适表现,往往是体检时经腹部B超才偶然发现。有症状者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不适,一般不重,多可耐受。若病变位于胆囊颈部,可影响胆囊的排空,常餐后发生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尤其在脂餐后。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在临床上也是经常存在,那就是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合并存在,并且相对来说,比单纯一种疾病出现胆囊癌的可能性要高!


千万注意的提醒是,由于社会环境和饮食方面的改变,以及这些疾病的特点(早起均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不适),建议定期行腹部B超的体检,费用也不高,关键是能提早发现问题!!!


PFNA和VSD

胆囊结石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上碰到很多患者把一些表现归之于胃病,如右上腹疼痛,胆囊结石的症状并非像肾绞痛那么剧烈的绞痛。也有部分病人是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没有任何不舒服的。


海上名医

胆囊结石和和胆囊息肉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无须争议的。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胆囊结石属于胆石病,指胆道出现结石,而且结石可发生于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和不同的病理状况下。胆囊息肉是由胆囊壁向囊腔内呈局限性隆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全称胆囊息肉样病变。二者可通过B超予以鉴别,如下:

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鉴别诊断分两种情况

(1)胆囊附壁结石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

胆囊附壁结石可伴有囊壁增厚,内可见单发或多发的数毫米长的强回声斑,后方出现间隔相等、逐渐衰减的多次反射回声线段,形成大“彗星尾”征,改变体位时不移动。而胆囊息肉不伴声影,不移动。

(2)胆囊小结石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

因胆囊微小结石活动度小,类似息肉样病变,两者诊断易混淆,鉴别时除仔细耐心观察外,主要抓住以下两点:

①观察重力性移动征,因结石微小,声像图不明显,因此在变动体位后,应保持一段时间,或晃动患者身体以促进小结石向下方移位,或嘱患者走动或跳跃,再观察结石的位置。胆囊息肉样病变,各种体位都不会改变其部位,而微小结石能改变部位。

②观察结石后方声影,因结石较小,声影响呈细条状,容易疏忽,但只要通过不同断面扫查,即可发现后方的声影,而息肉平病变是不会有声影的。

胆囊结石有什么临床表现?

胆囊结石可以是无症状结石,也可以引起胆绞痛、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以及胆外器官疾病,如胆源性胰腺炎、机械性肠梗阻等。

胆囊结石的症状是由结石梗阻引起的,其标志是不同程度的胆绞痛。其绞痛的程度与胆石 的大小并不成 正比,临床上甚至发现较小的结石更能导致剧烈的腹痛。

(1)典型的胆绞痛表现为中上腹剑突下或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向肩背部放射,放射部位很少高于锁骨以上平面,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可获不同程度的缓解。

(2)合并胆囊细菌性感染而转为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继而出现胆囊急性炎症的病理学改变和临床表现。患者有发热、全身炎症反应以及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急腹症 表现。B 超 检查 示 胆囊肿 大、积脓、囊壁 水肿、增厚 和 胆 囊周 围积 液 以 及“双 边”征。

鉴于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不同的临床表现,更为合理的是将此两种情况视为胆石病的两个 不同阶段。但在胆绞痛发作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判断是否转为急性胆囊炎,以免延误治 疗。

参考文献:

1.胡志前.胆石病的临床表现[J],胃肠病学,2003,3(8):171;

2.张春燕,曾 艳.超声显像在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运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3,9(2):1742.


健康答疑


其实我们人类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胆囊炎和胆结石了。胆结石就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在内的如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那么我们来具体说说您问到的胆囊结石的症状,胆囊结石可无症状或间断性右上腹闷痛或钝痛,当胆结石阻塞胆囊胆管时候会时常发生绞痛并向右肩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可诱发急性胆囊炎。胆囊肿大常常可以有触碰疼痛。彩超检查可呈现结石。

尽管病因是多种的,但是饮食营养和本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希望各位注意,从自身的习惯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