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诺奖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曲折前行无愧于心,尽心尽力谱写传奇

她是元素钋和镭的发现者,她是放射性理论的创始人,她是两次诺贝尔奖的得主,她是女性传奇,她是科学巨匠,她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

首位诺奖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曲折前行无愧于心,尽心尽力谱写传奇

她的科学成就世人皆知,她的名字无人不晓,她像一枝荆棘玫瑰绽放在19世纪的科学史诗里,她是爱因斯坦口中“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名人”,她总说“人人生而不易,然而又有什么关系。”她淡淡的留下一个背影,但是她的故事在近两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提起。

守得住贫寒,耐得住寂寞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斯科沃多夫斯卡,于1867年作为家庭里第五个孩子出生于波兰华沙一个贫困的家庭。母亲和大姐在她不到十岁时就相继去世,中学毕业后,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的她只能去别人家里当佣人打工供姐姐们上学,好在她在工作之余自修了多门功课,到24岁时,终于攒下微薄积蓄得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

在27岁那年,居里夫人在科研项目组遇到了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两人收入都不多,居里夫人与丈夫结婚时没有婚纱,而是一套深蓝色的套装,那是她多年的实验工作服,但是居里夫人说起那段时光,是自己人生中最开心的日子。

首位诺奖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曲折前行无愧于心,尽心尽力谱写传奇

生育子女之后,生活更加拮据,在大女儿伊蕾娜出生当天,他们的记账本上记着“香槟酒,三法郎……发电报,一法郎十生丁……请医生,七十一法郎五十生丁……”,并且居里夫人在开支下还画上了两道重重的下划线,并写上“这个月一共花了四百三十法郎四十生丁,超支了。”

同时期,居里夫人着手开始自己的博士研究,她注意到一名科学家在铀盐方面的实验,决定以此为博士课题,在艰苦的环境下开始了放射性研究的道路,这也是她在放射性物质研究方面的开端。

但是,这条路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得多,她没有一个正规的实验室,她的实验室就是一个之前作为解剖教学用的废弃木棚,“木棚顶上有一个很大的玻璃天窗,有很多裂痕,一下雨就会漏水。棚内夏天闷热潮湿,冬天阴冷难忍。”她在自传中这样描述她的实验室。她也没有实验助手,凡事只能亲力亲为,她还写道“我得用一根与我的体重不相上下的大铁棒去搅动沸腾着的沥青铀矿”。通过以上短短几句,我们都能够想象出居里夫人是在一个怎样艰苦简陋的环境中开展研究实验的。

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没有半句怨言,让她唯一感到苦恼的事情是“有的时候我得研究精密的结晶进行分离,在灰尘四起的室内,灰尘会影响浓缩镭的程序,分离出来的东西难以保存,这让我苦恼至极。”除了这一点,她对实验室的评价说的是“在这个极其简陋的木棚中,度过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

她还会和她的丈夫夜晚也跑到木棚去,静静的观察玻璃管里提炼出来的宝贝散发出淡淡的光彩,“像神灯的光芒”,这个破旧的棚屋在他们看来也好像是个梦想的天地,而非眼前这般残破不堪。

抗得了重负,成就了传奇

环境简陋,研究过程更加艰辛。为了提炼纯镭,她变卖家产,取出存款,用毕生积蓄买了十几吨沥青铀矿渣为提纯实验做准备,但即使在最富含镭的原矿里,一吨原矿石含的镭也只有1克不到,居里夫妇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四年,那根与她体重不相上下的大铁棒,她也在滚滚的沥青里搅动了四年。

在破旧的棚屋里,在45个月的时间中,她经历了数万次的提炼实验,数万次的失败。终于在1902年,提纯出了0.1克的氯化镭。并因此在1903年,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首位诺奖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曲折前行无愧于心,尽心尽力谱写传奇

正如她所说的“我们谁的生活都不容易,可这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自己在某种领域有天分,不论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必须实现自己的目标。”

而她正是守住贫寒,耐住寂寞,抗住压力与艰苦,坚定不移的坚持自己的科学理想,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成就一代传奇。

放得下过往,敞得开胸怀

居里夫人在科学领域的卓著贡献几乎无人不知,但少有人知道她为一战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在知道了她的经历之后定会更加佩服她的爱国情怀及胸怀。

1911年,因一纸私人信件她被推到风口浪尖,一个科学家的八卦新闻显然比晦涩的物质研究报告更有吸引力。媒体开始铺天盖地的报道,真真假假的新闻却没人考证,众人对她进行从言语到人身上的攻击,民众用石头砸坏她的窗户,对屋里喊“滚出来!外国佬!”或者“偷夫贼”、“荡妇”等等更难以入耳的词汇,甚至众多法国科学家联名写信让居里夫人离开法国。

1914年,一战爆发,那些对她议论纷纷、朝她家扔石头、让她滚出法国的人声音终于小了下来。

当下的居里夫人面对一个拒绝承认她的国家,在一战爆发的第一时间,拿出所有钱购买法国战争债券,这个一生清贫的女人,在国家需要支持时,毫无保留、不计前嫌的的献出自己的所有积蓄。

首位诺奖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曲折前行无愧于心,尽心尽力谱写传奇

甚至关闭了倾注心血才刚刚建立的“镭实验室”,开始研究X射线。她觉得研究镭在当下意义不大,反倒X射线在战场上能帮上忙。学会了X射线、考了驾照和汽车的简单维修技能以及人体解剖等相关医学操作的居里夫人自己开着卡车带着设备上了前线,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更多的生命。

1918年11月11日,一战宣布结束。停战消息传来时居里夫人从实验室里跑出来,把法国国旗挂到实验室窗外,开着拯救过无数法国士兵生命的那辆改装雷诺卡车在街上巡游庆祝。

将生命的宽度在有限的长度里无限延长,将个人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她为科学而生,也为科学而献身。在离开之时,她坦然说出,“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在做和去做的路上,我们应当始终告诉自己“我们不应该虚度此生”,尽心尽力,无愧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