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四大徒弟都是栋梁之材,为何仅孙膑一人得到善终?

宜男

鬼谷先生四大入世弟子有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可能孙膑为人处世要好些,据说在庞涓出山后,鬼谷子便把绝学传于孙膑,还预测孙膑日后有一劫,让其改名孙膑,之前是叫孙宾。(所以说有个偏心的师傅很重要,哈哈)

庞涓: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在鬼谷子门下,后急于出山(孙膑三日后也出山)在王错的举荐下得到魏王的赏识,建功立业,后死于马陵。(公元前342年,魏国和韩国交战,韩国派使者前往齐国,让其出兵援救。此时孙膑继续采用围魏救赵的方法去救韩国,庞涓果然撤兵赶回魏国,孙膑考虑到齐国士兵怯战,于是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庞涓看完后很高兴,觉得齐国士兵胆小怯战,于是丢下步兵,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估算庞涓天黑能行进至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孙膑于是命士兵砍去道旁大树的树皮,露出白木,在树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令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两旁,约定"天黑能在此处看到有火光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于是点火查看。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也有说被箭射死),临死前说道:"遂成竖子之名!"

(庞涓)

苏秦:在鬼谷子门下学成之后,回到家中,家里人都说苏秦只会嘴上说有什么用,苏秦也觉得读了这么多书终究不能功成名就苦研《阴符》,最后从中领悟到合纵之术,觉得可以出去游说了。果不其然,经过说韩、说魏、说齐、说楚、合纵之术成功,以纵弱抵御强秦,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齐国大夫中有许多人和苏秦争夺国君的宠信,于是派人刺杀苏秦,被刺伤的苏秦逃跑了。齐王派人捉拿凶手,然而没有抓到。苏秦也命不久矣,便让齐王把自己五马分尸示众,就说:‘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谋乱 ’这样就可以找出刺杀我的凶手了。齐王就按照苏秦的方法果然抓到了凶手。

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和苏秦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游说之术,游说楚王、游说韩王、游说齐王、游说赵王、游说燕王,最后以连横破了苏秦的合纵。(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其子秦武王即位,武王素与张仪有隙。武王元年(前310年),张仪离开秦国,前往魏国,是年五月卒于魏。历史记载是病死的。

孙膑:

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后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据历史记载,孙膑是功成身退。隐居后病死或无疾而终。)

看完这些,相对其他三人来说结局算可以的,庞涓也算是自食其果,害人终害己;苏秦是虽是自己要求但结局也不好;张仪也是病死的。


羽评历史

这个问题本来就有问题。首先,鬼谷子的四大徒弟的问题。实际上孙膑和庞涓并不是鬼谷子的徒弟,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写的《东周列国志》才把孙膑和庞涓杜撰成鬼谷子的弟子。但是需要说一句的是,孙膑和庞涓两人的确是同窗。但是即便如题主所言,孙膑也得到了善终。

其次,我们再来看下鬼谷子弟子不得善终的事情,这里要说一句,最近网上有人把毛遂也当作鬼谷子的徒弟。的确,毛遂是纵横家,但是他是不是鬼谷子的弟子就不得而知了,有人说毛遂也不得好死,实际上也是杜撰的,毛遂的结局,史料并没记载。

我们言归正传,鬼谷子的弟子真的团灭吗,这又是谣言,比如张仪就得到了善终,司马迁说的很清楚:张仪相魏一岁,卒於魏也。

张仪不仅得到了善终,还是以魏国的国相的身份去世的。

那么,为什么题主会问这个有问题的问题呢?因为谣言,很多时候谣言更生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使得人们更愿意接受谣言的蛊惑,其次是儒家的道德观,任何事情都喜欢拿道德来批判别人,而纵横家必然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纵横家和儒家的三观截然不同。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儒家是做人的学问,纵横家是做事的学问。


中华鬼谷子智囊团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精通道家、兵法家、纵横家、法家等百家学问, 因隐居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部云梦山鬼谷洞,故自称鬼谷先生。

1.鬼谷子。网络配图

鬼谷子的老师是老子,他门下弟子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李悝、西门豹、李悝、范睢、李冰、徐福等500位,个个出山后都大放异彩,出将入相。

2.商鞅。网络配图

通常我们知道鬼谷子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4大弟子。其实,鬼谷子弟子中不得善终很多,如商鞅遭车裂、秦相吕不韦饮鸩自尽、战神白起赐自刎、李牧遭离间被杀害,等等。相对而言,孙膑、王翦等选择急流勇退者,都有一个好的归宿。

3.孙膑。网络配图

孙膑出山仕魏国,遭同窗庞涓捏造罪名以膑刑、黥刑后,被迫出逃齐国。辅佐齐国大将田忌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击败庞涓,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4.孙膑。网络配图

晚年,孙膑辞官归故里(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著书立说,齐王常派官员探视。孙膑去世后,前往祭奠的官员和百姓络绎不绝。

5.白起。网络配图

王翦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4大名将。在秦始皇统六国的战争中,率秦军破赵、灭燕后,迅即上表告老还乡,并向秦王推荐其他将领继续完成统一大业。

6.王翦。网络配图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4),李信攻楚兵败后,秦王嬴政亲自乘快车到王翦老家频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请王翦出山灭楚。王翦率60万秦军出征前,向秦王连续5次求赐美田,以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灭楚后,无论秦王怎么劝王翦都要求彻底隐退,从而得以善终。


汉水白石言

鬼谷子的弟子只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不是鬼谷子的弟子。

苏秦、张仪是鬼谷门下,这毋庸置疑。对孙庞二人,《史记》只记载“俱学兵法”。但对于其师承并未言明。

而在小说《孙庞演义》中,明确而详细的记载了孙膑、庞涓皆师承自鬼谷门下。但演义的小说不等同于史实。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关云长首次大显神威是温酒斩华雄。紧接着梅开二度,与大哥和三弟一起,于虎牢关大败吕布。而事实是,公孙瓒并未率领刘关张与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而是在扩充自己的地盘。所谓的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以及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完全是虚构的。

演义中可以虚构关云长的诸多英雄事迹,虚构一下孙膑、庞涓的师承,就更是小儿科了。显然,明清时期的演义小说,是不足为据的。

鄙人以为,孙、庞可能师承自儒家兵家大师吴起。二人应当比鬼谷子年长。若如此,孙膑、庞涓、鬼谷子、张仪、苏秦所处的年代,才合乎情理。因为在战国时代,人的寿命一般在50多岁(若计算未成年夭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相当于今天的70多岁;较为长寿的孔子寿命为70余岁,相当于90多岁;达到寿命极致的荀子,也仅有90余岁;相当今天130余岁。总之,鬼谷子不可能活二百多岁。


至此,神秘的鬼谷子也返璞归真——鬼谷子仅是纵横家的创始人,与兵家无涉。他更非仙人,而是生于战国中前期,卒于战国中期。

苏秦张仪才是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庞涓很可能师承自儒家和兵家大师吴起。


杨朱学派

我是“红雨说历史”,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鬼谷子四位徒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为什么没有好的下场,其实和为官之道和为人之道有关。


孙膑先苦后甜,得遇明主,孙膑和庞涓为师兄弟,但是孙膑心胸宽广,善良,庞涓心胸狭窄,虽然认为孙膑强于自己,但是为了不让孙膑在诸侯中扬名立万,他把孙膑骗到了魏国,在魏国他挖去孙膑的膑骨,把孙膑拴在柱子上当动物供人观赏,后来齐国使者慧眼是人,救走了孙膑。庞涓在魏国做出了巨大贡献。魏国在战国前期成为诸侯国中最大的国家,庞涓功劳重大。

孙膑到了齐国,在田忌赛马中帮助田忌赢得比赛,受到了重用。在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中两次大败庞涓,最后在树下逼死庞涓。



苏秦出士,被秦王贬损,回去两年的头悬梁锥刺股最终被燕王看中,身佩6国相印,最后在齐国以反间计被弄死,辉煌一时,死的方式不免让人慨叹。


张仪可以说为秦国兼并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破苏秦的合纵,其实张仪结局三个惨的里边算好的,起码正常死亡,即使最后怀才不遇,郁闷而亡,只是他为了利益出卖祖国,不得不说,纵横家真的是一怒诸侯惧,安息而天下息。为己利,玩弄天下于鼓掌之间。

文/红雨说历史


红雨说历史

鬼谷子是战国的一位大贤,他既不像儒家那样安分守己,也不像老庄那样超脱世俗,你说他超脱世俗吧但是他还教出了四位徒弟想要他们一导战国的乱世,你说他为国为民吧但是他自己本人身怀经天纬地之学,但是就是隐于深山老林中。

虽然他教出了四位旷世奇才,但是却只有一位得到了善终,一位惨死、一位颠沛流离、一位被逼自刎。四个人每个人都是封王拜相的人物,但偏偏都落到了如此下场,难道鬼谷子没有教过他们如何善终吗?为什么曾经的大才会落到如此下场?我们来看看这四个人的死因。

庞涓原本就和孙膑一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家之道,而且庞涓下山之后就来到了身处四战之地的魏国,之后常年征韩伐赵、讨楚抗齐,硬是在那乱世中奠定了鬼谷弟子的威名。但是之后和孙膑同朝为官,怕孙膑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就用计将其膝盖骨剔去,并且在脸上刻字。但是伟大的人不会因此而埋没的,之后的孙膑到齐国之后就开始了对魏的报复。先是在桂陵大挫魏国威名,之后就是在马陵围歼了庞涓。而庞涓也在乱军中自刎了,因为他知道他没脸去见孙膑,毕竟曾经同窗的兄弟被他迫害成残疾人,所以他选择了自刎。

与此同时的孙膑在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胜利之后,就选择了隐居,辞去了官职回归故里。从此不问世间俗事,专心著书立说。孙膑看遍了人间的丑恶,原本和自己最好的同窗师弟一起同朝为官,但是因为一时的嫉妒陷害他成了一个残疾人。但是孙膑也并没有因此放弃庞涓,庞涓自刎之后,孙膑还待庞涓的头颅回到了齐国,并且亲自为庞涓立碑,孙膑也因此辞去了官职,也是唯一一个善终的人。

如果说孙膑是因为庞涓的嫉妒,那么苏秦和张仪两人之间就有的说了。苏秦师出鬼谷之后回家刻苦读书,甚至达到了悬梁刺股的地步。之后的他身佩六国相印,力主六国合纵。然而张仪恐怕就是苏秦的命中冤家,张仪在秦国为了证明天下大势是在慢慢的统一的,而不是苏秦那诸侯相安,于是他就发起了连横破除合纵。

苏秦是这几个人中爬的最高的人,被赵国封为武安君,自己更是身佩六国相印,然而苏秦也是摔的最惨的。苏秦为了弱齐鼓励齐王增高宫殿,大兴土木。但是之后因为和齐国大夫争权被刺杀,死之后尸体还被车裂。与此同时的张仪混的也越来越不如以前了,秦惠文王死后张仪就不得秦武王的看重。秦武王以为张仪朝秦暮楚没有忠心,于是就将其挤兑出去。张仪为秦国的强大操劳了一辈子,最终还是一无所有的回到了魏国。

纵观鬼谷四子也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庞涓嫉妒孙膑是因为孙膑不是魏国人,而庞涓怕以后和孙膑同台对决自己不是孙膑的对手,于是就陷害了孙膑。孙膑也知道庞涓为什么陷害自己,所以在庞涓死后也为庞涓立了碑,而且从此就潜心隐居,不再过问兵戈之事。张仪和苏秦爱恨相加,当两人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也都彼此帮助的对方,苏秦帮助张仪去了秦国,张仪也许诺了只要苏秦在赵,那么秦国就不攻打赵国。但是命运注定了只有一个人会成功,之后始皇的一同也注定了连横的成功,苏秦的败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书香茗

鬼谷子,姓王名诩,道号玄微子,春秋战国人。据说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学兵法无所不晓。

鬼谷子隐居鬼谷 ,教导过无数徒弟,但唯有孙膑,庞涓,张仪,苏秦四人闻名于世。

然后孙膑就开始装疯卖傻,有一次乘着庞涓松懈的时候私会了齐使,齐使偷偷将孙膑带去了齐国病并推荐给了大将田忌。孙膑通过帮助田忌赛马赢得胜利展示了才能,田忌又将孙膑推荐给齐王。孙膑一番言论下来,齐王见识到了孙膑之才,立马拜为军师。

于是后面就有了围魏救赵,设伏马陵等著名战役。

而马陵战役之后孙膑就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庞涓战国时大将,鬼谷子徒弟。因嫉妒孙膑才能把孙膑骗到魏国想窃取《孙子兵法》,然而未果,还与孙膑结仇。

后齐国与魏国交战,被孙膑设计死于马陵。也算种因得果了。

苏秦,战国时纵横家,被赵封武安君。

苏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山东六国合纵,使秦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又配六国相印,叱咤风云。

后合纵解除之后苏秦到了燕国,与燕文公夫人有染,后又跑到齐国。齐臣为争宠而刺杀苏秦。苏秦重伤不治而亡。

张仪,战国时纵横家,以连横之术破合纵之策,两任秦相。秦慧文王死后,武王继位。而苏秦与武王有隙,故离秦往魏,后病逝于魏。


不羁得有学问

就是”鬼谷子”都是儒教杜撰出来帮衬其”圣人制”捧场的贬角为其掩盖儒教的阴谋诡计与凭空捏造的背锅者!还有什么真实可言的基础存在吗?就其长寿的学术文化论:门道文化是遵循事物必然有天道,地道与具体事物之道的共同平台支撑才能有人为参与组阖成共同体而共同体必有共同之道的内部作用动力与外部作用力相互契阖的并行不悖此起彼伏的波动性前行而需要利用人生命的感知性能去感知那些动态的存在线索来想方设法助事前行!而儒术是单凭自己想如何而强加于人类社会的种种控制人的思想把持与操作来实现主宰固有不遵循天地法则与事物自身规律的明显特征才有导致贫穷落后发生的必然!两者差异如此之大在罢黜百家的大前提下能不不择手段的贬低与鬼谷子相关的事吗?鬼谷子属于民间文化现在流传在外的名气最大的”纵横捭阖抟拧”其根全部是劳动创造技能而构筑的根基!儒术者都排斥劳动来标榜自己高贵,没有劳动创造的实践经历又如何能读懂鬼谷子文化中的事情呢?没有底层操作体系的支撑与支持那些上层的文化如何能有连锁反应的理解与自正呢?只能自说自话的臆猜与臆断而留下一些没有事实支撑的说法而已!……


公议

这就是告知人们,玩弄权谋都,都难有好下场。

其实抛头露面之,能够善终是难得的追求,

但凡人能够善终也是幸事,

也有人传说范蠡陶朱公也是鬼谷子的门人,那么下场也不错,马云应该很追求这种境况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告诉大家,只有儒家传人才长久呢?


隐士申子源

只知道庞涓和孙膑是同学,后来有一个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大罐拍出了天价,知道鬼谷子下山是为救学生孙膑的。孙膑是鬼谷子的得意弟子,鬼谷子将孙武兵法全部私自传授给了他,孙膑将孙子兵法记于心里。庞涓下山受魏国重用,为了成就功名庞涓将师兄孙膑拉拢过来,又施坏心陷害,就为了得到孙子兵法。当然孙膑也不傻,装疯逃离魔掌去了齐国,帮助齐国消灭了庞涓,但是孙膑已经被害得站立不起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