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巴蜀:假如太子李亨跟隨唐玄宗入蜀安史之亂還能平定嗎

在本人文章《重新檢視秦並巴蜀決策——司馬錯和張儀的對錯是非》中,本人表達了觀點:由於巴蜀和外界交通不便,導致巴蜀在秦國一統六國的大業中作用不大,東出伐楚是巴蜀僅有的戰略價值。經過大家的反饋,現修正觀點為:

巴蜀有助於割據,對一統助力不大,漢中的戰略價值比巴蜀強。

對於從巴蜀順江而下東出攻打江漢平原的想法,除了公元前280年司馬錯率領20萬隴西兵浮江攻打上庸漢北外,就是三國時劉備和陸遜的夷陵之戰了。除此之外就沒有發現有較為出名的巴蜀政權東出攻打的戰爭例子。當然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告知一下。

為進一步論證本觀點,本文以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入蜀來做分析,從秦國的由割據到統一角度,轉變到從統一到割據的角度。


再論巴蜀:假如太子李亨跟隨唐玄宗入蜀安史之亂還能平定嗎

歷史上的楊國忠並非一臉奸相 而是一個做事急躁 激進的人

唐玄宗入蜀的爭論

公元前756年5月,哥舒翰被安祿山的崔乾祐以誘敵之計在靈寶擊敗。消息傳來長安後,唐玄宗召集大臣商議對策。當時:

1、楊國忠提倡入蜀;

2、唐玄宗意欲親征,下制令召集百官,結果沒人信,不來(《資治通鑑 卷218》:“上御勤政樓,下制,雲欲親征,聞者皆莫之信。”)

3、監察御史高適提議堅守長安。(《新唐書 楊國忠列傳》:“監察御史高適請率百官子弟及募豪桀十萬拒守,眾以為不可。”)這點存疑。因為在《舊唐書》的楊國忠列傳、高適列傳和《資治通鑑》都沒有記載高適的這個建議。《舊唐書 高適列傳》反而有高適支持唐玄宗入蜀的言論:

“臣與楊國忠爭,終不見納。陛下因此履巴山、劍閣之險,西幸蜀中,避其蠆毒,未足為恥也。”

但“臣與楊國忠爭,終不見納”這句話也隱約說明高適提出堅守建議符合事實。

關於唐玄宗親征。在公元前755年12月時,唐玄宗就想要以太子監國、自己親征。但這次親征意圖,被害怕唐玄宗禪位給太子而導致自己無法獨霸相權的楊國忠勸阻而落空。

但在《舊唐書 肅宗本紀》中有不同的說法:唐玄宗所提議的親征,是讓太子李亨以監國身份替代自己親征,並非唐玄宗自己親征。如果這個說法屬實,那麼在潼關被攻破後,唐玄宗就不可能提出親征建議。

楊國忠提議入蜀的根本有兩點:

一、楊國忠從安祿山起兵時就開始節制劍南,並安排心腹在梁、益兩州駐守,謀劃後路;

二、楊國忠想要繼續大權獨攬,其長期經營的劍南是最佳選擇。

從馬嵬驛之變時,楊國忠等被殺後,唐玄宗商議行程目的地的情況來看,除了唐玄宗、楊國忠等少數人外,大部分人,尤其是護衛軍士,都反對入蜀。作為馬嵬驛之變的幕後策劃者太子李亨反對入蜀自然就不用多說。

《舊唐書 玄宗本紀下》:

議其所向,軍士或言河、隴,或言靈武、太原,或言還京為便。韋諤曰:"還京,須有捍賊之備,兵馬未集,恐非萬全,不如且幸扶風,徐圖所向。"上詢於眾,鹹以為然。及行,百姓遮路乞留皇太子,願戮力破賊,收復京城,因留太子。”

河西、隴西、靈武、太原等都被提及,但除了太原外,其他地方實在不足以承擔唐玄宗龐大隊伍的供養責任。這些地方雖然在軍事上重要,但在政治功能上並不是很重要。唐肅宗能夠在靈武收復兩京,在客觀上也因為唐玄宗把大部分的李唐宗室、家眷帶入蜀地,得以簡裝上陣。

因此,從當時的客觀形勢來看,唐玄宗在楊國忠被殺後,面對龐大的親眷和大臣家屬,入蜀才是最佳策略——其他地方實在無力供養如此龐大的人員。剛到扶風幾天,軍士、大臣個個就紛紛有怨言——最根本原因還是糧餉供應問題。楊國忠組織的這場流亡之旅,匆忙得連唐玄宗都餓獨自沒飯吃,更何況那些大臣、士兵。


再論巴蜀:假如太子李亨跟隨唐玄宗入蜀安史之亂還能平定嗎

唐肅宗劇照

唐肅宗能夠收復長安的原因

唐肅宗能夠收復長安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唐肅宗本人機變、不固執頑固,能夠聽從諫言;

2、唐肅宗不經唐玄宗同意,擅自即位,組建新的快捷而高效的行政治理系統;

3、和回鶻和親,藉助回鶻兵和朔方、河西等胡兵,採取以胡制胡策略,以胡兵攻打安祿山胡兵。

4、從跟隨唐玄宗離開長安到收復長安這段時期李亨的言行來看,李亨應該是堅守長安的最大堅持者。殺楊國忠後,提出回長安的建議者,不是出自李亨,就是李亨的心腹。在回長安的建議沒有得到採納後,李亨執意離開唐玄宗,要回長安。在靈武即位後,李亨為集中兵力收復長安,召集剛獲勝的郭子儀和李光弼回靈武。在彭原時雖然採取了李泌的2年平定戰亂策略,但又不聽李泌先攻取安祿山老巢范陽建議,而是先攻打長安。雖然可以快速收回長安,但最後非常嚴重:一是讓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二是安史之亂後,唐朝無法重新治理范陽、河北一帶安祿山地盤,藩鎮割據開始形成。


再論巴蜀:假如太子李亨跟隨唐玄宗入蜀安史之亂還能平定嗎

泌劇照

從李2年平定安史之亂策略看唐玄宗入蜀的缺陷

李泌的策略分為兩個步驟:一是困敵,二是殲敵。第一步困敵:

1、以李光弼制約史思明和張忠志,讓史思明和張忠志困守范陽、常山;

2、以郭子儀制約安守忠、田乾真,讓安守忠、田乾真困守長安;

3、命令郭子儀不得攻取華陰,保證安祿山的洛陽和長安通道順暢;

4、唐肅宗所徵集的靈武軍和郭子儀軍共同攻打長安,郭子儀軍和李光弼軍共同攻打范陽、常山,救兵來就撤,救兵走就打,不攻打城池,不斷絕道路,讓安祿山等人幾千里路疲於奔命。

第二步殲敵:在執行第一步機會差不多一年、等待安祿山兵馬困頓後,以建寧王率回紇等胡兵穿過蒙古草原後,和李光弼軍南北夾攻安祿山的老家范陽,讓安祿山軍心不穩,進退失據。

以下是依據李泌戰略所制定的示意圖

再論巴蜀:假如太子李亨跟隨唐玄宗入蜀安史之亂還能平定嗎

橙色區域即位安祿山所佔據的地方 直線為規劃的唐軍攻打路線

從上圖可以看出,李泌的策略就是用李光弼駐守太原威脅河北、郭子儀駐守河東威脅關中、河南的方式,來讓安祿山一軍不斷在范陽——常山——洛陽——長安這四地之間疲於奔波救援,在安祿山精銳疲憊之後,先奪取安祿山經營多年的根本——范陽,再收復長安、洛陽。

以逸待勞+射人先射馬,就是李泌策略的本質。如果唐朝的命令系統中心在成都,一則因為交通不便而帶來的命令遲緩,二是北方各將的調集和整合,由於沒有主心骨人物的存在,而難以配合作戰。太子李亨跟隨唐玄宗入蜀的結局只能是唐朝無力或經過幾十年後才能奪回長安,進入割據狀態。此後唐朝也發生過幾次長安被攻佔的情形,但再也沒有出現入蜀的情形。

唐朝之所以能夠平定安史之亂,最大的原因在於唐朝內部沒有出現紛爭、團結專心對敵,而安祿山和史思明先後被其兒子所殺帶來的內部紛爭。如果安祿山、史思明內部沒有出現奪權紛爭,唐朝很難平定安史之亂。唐朝會提前進入分裂割據時代。

勸太子李亨即位的袁冕、杜鴻漸等的話語充分表達了入蜀後的困境:

“移幸蜀川。江山阻險,奏請路絕,宗社神器,須有所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