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潮汕人在外做生意很厲害,本土發展卻不如人意呢?

生說

潮汕人在外做生意很厲害,富人不少,可以說明潮汕人很會做生意。潮汕人在潮汕本土發展不如在外的潮汕同胞,不能否認潮汕人會做生意的事實,潮汕人在家鄉發展不起來,是由於多種客觀和主觀原因造成的。你叫一個聰明人去一個荒山野嶺的地方求發展,也很難發展吧,其實道理是差不多的。


原因一:市場。相對廣州深圳等大城市乃至全中國全世界,潮汕本地的市場是有限的,需求有侷限,必將導致你無論如何發展、如何開拓市場,空間都沒有外面的世界那麼大,企業做到一定程度、規模後,必將向外拓展,甚至外遷,很多潮汕知名的企業就是在潮汕起步的,等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外遷,這可以說明潮汕地區做生意的土壤是沒問題的,沒有在潮汕地區發展到巔峰,還是因為市場的侷限性。


原因二:選擇。潮汕人做生意的人口比例在全國是最高的。這麼多做生意的人,潮汕這麼小,每個生意人必定有自己的選擇,要麼在家鄉發展,要麼出去闖。相對深圳這一改革開放最早的地方,潮汕地區發展的起步慢,大部分人選擇到深圳去試試,很多人也在深圳闖出了名堂,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董事長姚振華、深圳市星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楚龍、大中華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黃世再等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潮汕人可以說已經佔據深圳市場的半壁江山,深圳是潮汕人的第二故鄉。雖然留在家鄉起步、做強做大的例子比較少,但也有,比如康美藥業董事長、總裁馬興田。


原因三:資源。潮汕地區資源匱乏,相對大城市,可以說要人才沒人才、要原料沒原料、要勞動力沒勞動力,很多現在的潮汕大老闆一開始都是在外發展勞動力密集、資源需求大的行業,這種行業在潮汕地區根本發展不起來。

深圳的人才資源是潮汕地區不能比擬的:


原因四:政策。深圳改革開放的時候,給企業很多優惠政策,同時監管不嚴,很多企業可以大肆的發展,這是潮汕沒有的創業環境。

深圳改革開放喊出這樣的口號:

原因五:經商理念。潮汕有一種說法,叫不做熟人生意,那怎麼辦,走出去。


綜上所述,潮汕人在外發展的好,是因為在外發展的人比較多,外面的創業環境更好。在家鄉發展壯大的例子少是因為人少還有政策、經商理念等原因。所以,潮汕人很會做生意,但是要做的好,需要好的環境。



吃喝玩樂在潮汕

猶豫了很久,決定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在外十年,偶爾回普寧的90後發言。

一:費用

(一切看不到又實際該支出的費用)。

費用最大的方面是支出在人情上面,逢年過節需要面面俱到。在這裡你需要花錢買個”安心”,不同時候你得支付這些錢給不同的人。每個人都需要物質上的慰藉。你對你的金錢最好有個規劃。

麻煩把投資別人的金錢,投資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上。重視教育

別說等到你有錢了,把孩子送到最好的校園裡,等到你把這些錢送到別人的口袋裡,轉為你的財富,你的孩子也長大了。

二:時間

潮汕地區農村地區多,很多人是從農村出來一步一個腳印奮鬥出來的。我覺得大多數潮汕人對時間的觀念是很差的,你需要有正確的想法來規劃你的時間管理。別讓所謂的應酬,所謂的人情來影響你的時間。喝茶喝到半夜,每天都在喝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是在跟人家聊天就是在去聊天的路上。很多行為都是在不經意間形成,對你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影響,而你渾然不知。

規劃好你的時間。別人是放羊的,而你是砍柴的。年輕人別把農村的慵懶帶到奮鬥的地方,如果你改不掉,建議你還是回農村,那裡生活物價低。

三:觀念

年輕人在本土發展最好是有自己的觀點,摒棄一些老八股的觀念。制約你發展所謂的環境因素最好是用你的努力去逃離。認清現實,假設別人好你也上,扎堆幹一件事情,思路需要別人更清晰。觀點最好親自去驗證,一些所謂的別人的經驗不一定對你有幫助。

我也希望絕大多熟人能自己用行動去驗證你的想法,自己領悟到的總是根深蒂固。

四:經營

六合彩啊賭博啊,這絕對不是你該碰的。

對自己現有的財富應該規劃好,對自己的能力需要認知。換個方式說(賭錢輸了多少,你自己心裡沒點逼數??)

萬眾創業的時代下,你的眼光很重要。別人確確實實幹這行業成功了,但別人的成功並不是別人的運氣,你該看看他的努力的地方,他的銷售途徑。

成功沒有捷徑,小額貸款害人不淺。

五:價值觀

奉勸一句,攀比使人進步,攀比也使人墮落。

攀比絕對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它衍生了一切滿足虛榮心的A貨仿牌,而全國最大的A貨市場廣州,絕大部分商戶都是潮汕人。。。。。。。。呵呵。。。。

滿大街的愛馬仕。。。GUCCI....

價值觀這件事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只是在說一個小的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

仿牌對一個品牌的打擊是致命的,如果你堅持使用仿牌,這時候你也要考慮自己的價值觀了。

六: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番薯。

晉升之路固然難,也別害了老百姓。

大膽創新怕異樣的眼光,失敗了擔責任,堅持自己的觀點怕領導不高興。

1懶政,大言不慚,無私無畏。

2口袋還難以支撐起自己的晉升之路的時候,坑害了一方百姓。

別待到人傑地不靈的時候,再去鼓勵在外發展的人回來發展。

綜上所述:前五條能在我們身上看到的,能改正的,思考思考。共勉。


陳松傑30507921

這裡面其實是兩個問題,作為一在外地發展的潮汕膠已人,我們從四個方面,來談一下潮汕人為什麼在外做生意很厲害?同時潮汕本土發展不如意?


一是潮汕人出了潮汕地區後,家鄉情結很濃,一從別人那裡聽到鄉音就感到很親切,一從別人那裡看到潮州工夫茶具就感到很暖,哪怕去菜市場買菜聽說是潮汕人也會算便宜一點,抱團取暖很關鍵,從大的來講有國際潮團聯誼會,騰訊集團馬化騰就是國際潮團聯誼會的永久名譽會長,從國內到各地市也有潮汕商會,而且關鍵時刻還會相互支持,像之前寶能集團姚振華與萬科王石之商戰,很多潮商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二是潮汕人到外地能吃苦,也善於捕捉商機,潮汕人與溫州人不同,小錢也賺,大錢也想賺,所以很多外地城市,菜市場、包工頭再到大公司搞貿易公司,各個層面和不同類型的行業,都能見到潮汕人的身影,這幾年國外貿易大單增加,有的潮汕人還到了越南、緬甸等欠發達國家去投資和創業,這其中雖辛苦,但是也有不小的收穫。

三是潮汕本地社會風氣,整體上不利於發展,人是地區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同樣的潮汕人從外地回到家裡卻會大變樣,之前有高中同學在廣州中大布匹市場做生意,前兩年壓力比較大,雖說賺到了一些錢,但是不想那麼累了,就轉回普寧國際服裝城做生意,一回去後買了房,換了好車,手頭還有不小存款,做生意的投入也不需要那麼大,每天花在生意上的時間少了,吃喝玩樂卻多了。



四是潮汕地區的社會風氣問題,還是需要改進一下,那就當地人之間相互找人辦事,潮汕人真的太熱情,太過大方,找誰辦事都好,沒點中華煙,沒點好酒,就覺得拿不出手,不好覺得找人私下辦事不好,反而覺得想辦事,私下居然還能找到話事的人,這就是本事,這種觀念和風氣比以前有好轉,但是還是得規範起來。



嶺南觀察

謝謝悟空邀答!

潮汕人是廣東三大民系之一,以經商聞名全球,號稱“東風猶太人”,豪不誇張地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潮汕人的身影。而且在外經商的潮汕人超級富豪數不勝數。海外的如李嘉誠、莊世平等,如雷貫耳。

(香港首富李嘉誠)

國內潮汕人商界翹楚更如滿天繁星,騰訊老總馬化騰、國美電器黃光裕。。。都像神一樣的存在。


(騰訊控股馬化騰)


(國美電器黃光裕)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潮汕人在外面商界叱吒風雲,富可敵國,可是潮汕本地發展卻不盡人意呢?告訴小夥伴們,這與潮汕人的傳統歷史密不可分!

自明朝以來,潮汕人就遠下南洋,開出了潮汕人的新天地,不但經商有方,而且成功建立過蘭芳共和國、吞武裡王朝等國家,彰顯了潮汕人聰明勇敢的才智。

就本土發展而言,我想還是與潮汕人傳統文化有關,由於人多地少,而且文化相對閉塞偏低,潮汕人有著強烈的排外情緒。汕頭市同為深圳等五個國家第一批開放城市,目前深圳與汕頭的對比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

回答比較淺顯,歡迎小夥伴們補充討論!


極樂看世界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汕頭人,我來說一下看法,首先90後之前的潮汕長輩們排外心理很強,外地人普遍受不到歡迎,潮汕人認為除了廣東人,其他的都是外省仔,都覺得他們素質低下,不願意跟他們打交道,打心眼裡看不起他們,所以很排斥!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本地人文盲居多,認知限制了思想,小富即安的思想侷限了他們!潮汕人注重經商,而忽略了輕工業發展,導致本地工業體系不完善,滿大街的地攤及小吃大排檔,缺乏大格局,忽視城市總體規劃發展,以農業和小商販為主的市場經濟,最主要是本地人的認知能力制約了城市發展。
隨著90後掃盲的義務教育開展,這一現象逐漸得到改善,這兩年潮汕地區發展的態勢及環境大為改善,但是仍然任重而道遠,相信潮汕地區發展會越來越好!


華夏影視體育

潮汕人被譽為東方猶太人,潮汕的文化,從小的家庭的教育和薰陶當潮汕人很小的時候,都對經商很感興趣,耳濡目染的。起點就比別人高。

潮汕人在本土做生意發展不如人意,那是相對的。因為潮汕本身地方比較小,並且那裡的經濟發展不是特別好,沒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不像深圳,還有國際一些國際大都市,機會少,自然做生意的成功率就小。

很多人就只能往外跑,外面廣闊的市場空間給他們提供了施展拳腳的舞臺。再加上潮汕人吃苦耐勞的一些良好的品德。潮汕人相互抱團,相互照應,在外面混得心應手。

所以,潮汕幫現在是中國最大的商幫!


諸葛講堂



聖城雜談

我大潮汕將成為廣深莞惠城市群的後花園……不信的話請持續關注。

逢年過節來我們潮汕就知道,什麼叫做傳統什麼叫做傳承,什麼叫做熱鬧

,因為從深圳到潮汕高鐵一個半小時,小車三小時多一點隨著小轎車的普及慢慢的形成了城鄉生活圈……我們有著近乎偏執的堅持…堅持祖輩的傳承,潮汕人寧願花掉幾百萬來蓋一座祠堂也不會拿去蓋工廠增加GDP。外面的人根本想不通精明的潮州人為什麼會這麼幹……


一塵230065290

在本土創業了兩次都以失敗告終。分析原因:1,本土人不支持本土人,看到你掙錢就眼紅,想法設法的搞臭你生意。如果你邊上有外地人,通常都是去外地人哪裡。2,在本土朋友多,你生意起來了有點錢了,少不了酒肉朋友,開銷大。3,太年輕真不適合做生意。18歲開店,20開廠,掙到錢容易忘我。


奶落爺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