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一般要经历几个过程才能算有点水平的摄影师?

洞庭美色2017

本人觉得至少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摄影师才能算有点水平。

1、入门阶段。

在对摄影一无所知或者所知甚少的时候,需要大量学习摄影基础知识,练习摄影基本技能,这个就是入门阶段。从没有摄影的概念,到逐步掌握基础的技能。在这个阶段,需要掌握相机的基本构造、相机和镜头的操作、有关曝光、构图、景深、对焦、焦距等各种非常基础的摄影概念,并且结合实际进行应用练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懂摄影的初学者。

2、提升阶段。

当掌握了摄影的基础,这时候正是对摄影兴趣非常浓厚的时期,想要大量的拍摄作品。约拍人像、登高拍城市风景、花花草草看到也拍、街景人群等等,总之无所不拍。但自己也明显感觉到,在这个时候拍摄的作品比较初级,曝光不够精准,构图不够合理,颜色把控很容易过度,特喜欢大光圈虚化......如果过了这个阶段的摄友反过来回顾这个摄影提升期,会发现自己的作品非常稚嫩。可是,作为摄影者本身,也逐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会通过阅读大师作品集、尝试不同设备、体会不同题材等方式,逐步磨练自己的技艺。

3、瓶颈期。

在经过了提升阶段后,发现自己硬盘中存储了大量烂片,甚至自己拍过的东西觉得有很大缺陷,却不知道怎样再升华。拍摄多了以后,发现拍的片很多比较庸俗,比如背景虚化糖水片、高饱和度艳丽的风景片、毫无意义的随拍场景片、构图非常幼稚的仿大师作品等等,没有形成自己擅长的、有张力的、有意义的作品风格。这个阶段,也是很多摄影者逐步淡化摄影、远离摄影这门爱好的阶段,很可能会面临放弃。但是,只要真正热爱摄影,坚持下去,继续寻找不足,学习新摄影理念,坚持创作,就会走出阴霾,重新上升到摄影的新高度。

4、成熟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题主所说的有点水平的阶段了。不再盲目按快门,不再不加思考地拍摄无主题片子,不再一味追求大光圈虚化人像,不再将作品后期调的颜色夸张过度,不再逢人便说我是个摄影师。这个阶段摄影思想成熟了很多,知道自己适合拍摄什么题材,怎样挖潜某个题材的摄影深度,怎样将作品内涵表达到位,如何通过娴熟、合理的曝光构图来诠释作品的内核意义。也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创作路线。

总之,摄影是一门逐步深入的专业爱好,只要真正地热爱摄影,愿意在这门爱好上付出更多的精力、热情和钻研精神,具有坚持、创新、努力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名摄影者都会逐步成为“有点水平的摄影师”,摄影本身也会回报给摄影师很多精神上的享受。


卷太郎摄影坊

学摄影一般要经历几个过程才能算有点水平的摄影师?

这个问题很好有意思,学摄影一般要经历几个过程才能算有点水平的摄影师?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和我学生的学习过程,我说说这个问题。

第一阶段:筑基

这一阶段是最开始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是学摄影热情最高的阶段,看到什么关于摄影的事都特别好奇,上街看到挂单反的都会多瞅几眼,甚至搭讪闲聊,然后会无意中说出我也有单反,我也在搞摄影,甚至看到人家拍的片子,表面上会恭维几句,心里却在暗暗鄙视拍的还不如我。

筑基阶段不只是对摄影热情高,学习摄影的热情更高,会看各种摄影书籍,各种网络教程。看到好片必问光圈,快门多少。而且对别人的片子点评的热情也特别高,虽然大多说不到点子上,但绝对头头是道。请各位对号入座。

这一阶段是学摄影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很多人筑基成功,很多人从此沉沦。

第二阶段:练体

经过了筑基大成以后,开始到第二个阶段,练体。

这时会更加内敛与沉稳,更注重摄影技术的钻研与提升,可能这个阶段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镜头及一些摄影设备。如果这一阶段控制不好,会走火入魔,成为器材党!

练体大成的标志是,无论看到什么片子,就马上能知道这片子是怎么拍的,用了什么摄影技术与PS后期调整,曝光参数组合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第三阶段:养气

经过练体大成以后,就会进入养气第三个阶段。练体主要是提升摄影技术与摄影器材,那么养气主要是对摄影思想,后期思路的养成与培养。这一阶段,看片不只看技术,更看重的是思想与理念,努力去发现照片的内在与内涵。

所谓气者,灵之源也。养气,就是养成自己的独特摄影风格与摄影理念。这一阶段很难大成,很多摄影人穷其一生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徘徊不前。

练体阶段走火入魔会成为唯技术论,唯器材论者,这个还好补救。而养气阶段走火入魔就更危险了,很多人已经在入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不自知,却常常自诩自己是摄影名门正宗,说别人是邪魔外道。

养气者,养摄影之正气也!

第四阶段:渡劫

养气大成的标志是完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摄影理念与风格,很多人此时已是知名摄影大神,粉丝无数,著书立说,广收弟子,门客三千等等。到了养气这一阶段想要再进一步唯有渡劫一途!

渡劫就是完全的抛弃已经大成的养气苦修,从头再来,不破不立,有破有立,完全的突破自我,有的人可能要几起几落,才能渡劫成功。很多人是没有这个勇气完成这一阶段的。

第五阶段:飞升

这一阶段不用多说,超凡脱俗,虽然能达到这一水准的不多,但是我经常会在QQ群里,摄影论坛里发现疑似这样的达到飞升级别的大神,神龙见首不见尾,语不惊人死不休,

为什么说疑似呢,因为这样的人还有一个外号,叫键盘摄影师。。。

飞升阶段我真的无法多说,话说我还在渡劫!

不多写了,道友珍重,祝早日飞升!


紫枫摄影后期教学

先来说说什么叫有水平的摄影师。

有水平的摄影师,并不是都要拍名人、大场景、大制作,也不是必须单反相机。有些大制作未必拍的有水平,有些人拿着单反当傻瓜机用。每张照片都有主题,不需语言的解释,照片中的场景、元素、光影、色彩,还有人物的身体语言和表情,影像本身就是一种表达方式。能让人一眼就被吸引的照片就是有水平的。他可以是纪实的、风景的、人文的、抽象的、人像的,任何题材。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师,因为那需要天赋,有创造力,需要超越有水平,超越所有的技术,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

但是要成为有点水平的摄影师并不难。

第一个阶段,兴奋期。用自动档见什么都拍,花、风景、人像。拿起相机来就拍。不懂光不懂构图,其实每个人心里是有主题的,例如下面的照片,是觉得花美,拍来让朋友们看,效果并不好看。还有一张人像照,人物放在图片中间,顶天立地,姿态表情一看就是摆拍的,没有构图、没有意境。但是没有关系,如果你热爱摄影,你继续学习,多看好的作品。


第二阶段,技术提升阶段。开始网上找各种书籍,或者参加培训班,学习光圈、速度、焦虑、ISO参数设置,学习各种构图,光线运用。ps后期制作。。。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会出现各种问题,曝光欠曝过曝,对焦不准,拍糊了。。。等等,需要大量的练习,老师的指导,拍摄的水平大幅进步。

第三,徘徊在技术中。当技术开始能掌控的时候,却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徘徊在技术中。追求模仿各种风格。却一点不吸引人。没有视觉美感的糖水片。





如果对摄影不是足够的热爱,如果没有艺术天赋,没有很好的审美熏陶,没有悟性,很多摄影师到此就止步了。

第四阶段,艺术的提升,成为有水平的摄影师。有美的欣赏能力,有捕捉美的能力。比如下面两张照片,同一个场景,人走到不同的位置按下快门,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完全不一样。






以下是现场纪实拍摄,世界金融大鳄 罗杰斯






现场纪实拍摄肖像,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武尔夫




陈岚岚摄影工作室

我觉得能够独立完成拍摄的才叫有点水平的摄影师,也就是可以挣钱的摄影师

想成为有点水平的摄影师,首先必须要将你的工具彻底的研究明白,就是多看几篇相机的说明书,彻底弄懂相机的每一个功能。

下一步就是多看大师的教程,学习大师的拍摄方法和理念,至少要能看到一张照片就知道这张照片是怎么拍的,使用了什么光线,后期进行了什么处理,这样能够读懂一张照片,可以说是有一定功底了。

接下来就是进行拍摄了,想要成为一个有水平的摄影师,那么除了要明白大师的作品是怎样拍的,更要自己能拍的出来,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这是最难的一步,需要进行多年的练习拍摄,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我觉得摄影中最难的并不是怎样把照片拍出来,而是这个东西就摆在你的眼前,怎样利用光线构图和焦段,让他的优点彻底展现出来,这才是最难的一点。


光学法则

之前有网友提问,现在是全民摄影时代,用手机就可以拍照了。专业摄影师是否有压力,是否要改拍冷门题材?其实包括摄影在内的任何学科,都是学无止境的,只有少数人能掌握拍摄优秀作品的能力。看看下面我对学习摄影过程的简单总结,大家就会了解,摄影绝不是端起单反,按下快门那么简单。

第一个过程,掌握器材和摄影基础理论。这个过程常被摄影初学者忽略,但非常重要。稍有忽视一定会影响之后的学习进度。这个过程相当建筑领域的地基。

第二个过程,熟练运用摄影器材结合摄影理论不断的拍摄各种题材,实践各种摄影技巧。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实践、练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期间也会让摄影爱好者成为如题主所说的有点水平的摄影师。

第三个过程,会有一个瓶颈,摄影者会想到摄影的意义、会不断把摄影的理念拓宽、在拍摄清新怡人的小品外,更关心深度主题摄影作品的创作,会关心色调、影调对摄影作品的影响。

想成为优秀的摄影人,不但需要天分,更需要社会阅历和超高的学识加持。



金立摄影


摄影,有别于其他的技能,或许你手中有一台不错的相机,但是如何通过相机表达另外一种意境的东西,这其中可不简单。


入门阶段:你可以很快的理解基本摄影技法,光圈、快门、感光度、镜头等等名词,短时间你就可以拍摄出看起来还不错的照片,比如大光圈镜头带来的背景虚化效果,超广角镜头带来的极致视觉,微距镜头带来的微观世界,这些都很让人着迷,不过,大多数人拍摄到这个阶段,以为自己很成熟了,便不再继续深度钻研。

瓶颈期:即便想继续进步,拍摄者也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快的提高,为什么?因为这些太基础的知识点总是会影响你,你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控制光圈,快门等,很难在图片本身做文章,这个时候,其实你就很快的进入了瓶颈期,其实很多人在瓶颈期会持续很长时间,大家会找不到方向,这个时候的解决办法就是适当的放下相机,拿起画册,通过书籍也要,通过网络也好,看看好作品,看看大师的作品,或许开始会看不懂,但是看的多了,认真研习,还是可以看出画面的好坏,也可以关注一些热点的国际性比赛,得奖的作品一般也都是大师选出来的,国内的比赛就算了,基本没有公正性,也看不到什么好作品。

进步期: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我说的是比较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比如简单的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后,你拍摄照片的思路就会不一样了,最开始的大光圈,大广角已经不是你关注的重点了,你的画面感会更强,更能体现自己的想法,也更深层次,通过组图,完全可以诉说一个故事,到了这个时候,你的作品才能真正的开始打动人,经久耐看。


一点智趣

半日闲摄影认为,有这五方面的阶段。大家可以讨论。

1、拍什么都觉得拍的很好的阶段。新手期,对什么都要保持拍摄的兴趣,拍什么都觉得很好,因为以前用的都是手机。这个阶段不要盲目更新设备,增加投入。多学习和鉴赏。

2、拍的什么都觉得不好的阶段。这是第一个瓶颈期,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分辨能力。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但是又有固定在一定区域或一定题材的感觉。拍什么都觉得不是太好,没有更好的拍摄方法。这个阶段,要多学习专业知识,拍摄自己熟悉的领域和地域钻研。



3、在某一个领域觉得拍的好的阶段。突破瓶颈期后,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并且拍摄的如鱼得水,并且灵感不断。很好,这时候的你,已经是不错的摄影师了。


4、在一个领域觉得拍的不好的阶段。进入第二个瓶颈期,在熟悉的领域里,也拍着重复的片子。虽然作品还是不错,但是自己不满意,因为没有突破,千篇一律的只是不错的照片。


5、无所谓好与不好,在一个领域内有自己独特思考并坚持一直拍的阶段。突破桎梏,有了独立的思考和专业的见解,把照片融入自己的精神和感情。最终成为自己的风格,并找到了摄影的乐趣和价值。


半日闲摄影

我喜欢你关注我@蓝波万:(美国)盖蒂图库签约摄影师 ,职业摄影人,人像、商业图库摄影、肖像和布光讲师。

1、认知摄影阶段

熟悉相机的功能:镜头光圈、相机快门,感光ISO,三者相互联动的关系。

照片的基础知识:光线、色彩、空间,时间的运用和技巧。

拍照的过程:构图、焦距、焦点、曝光的组合使用。

2、借鉴摄影阶段

看好的摄影作品,学习借鉴这些作品中的优秀的部分,模仿着去拍,不断去拍的过程。

把自己拍的照片与这些好的、优秀的摄影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在之后拍照的过程中,加以改正和优化。

学习各个与摄影题材相关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涵。

3、创作摄影阶段

经过大量的拍摄后,已经领会到摄影的内在含义,通过摄影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了。

当看到某个场景时,会思考:这个场景怎么去拍、拍成什么效果、用什么曝光参数最合适......

4、总结

只看经典、优秀照片,琢磨经典优秀照片,分析经典优秀照片,模仿经典优秀照片,不停得拍照片,拍不到十万张照片,就不要评论别人的照片,拍照拍得连你都想吐的时候,最终能实现你的风格照,你的优秀作品。


蓝波万

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初学阶段。什么都不懂,见什么都拍。这时候呢,一般也不爱听别人的评论,就是自己拍着玩儿。照片的特点是能拍的很清晰,但是没有主题,不分主次。其实这个阶段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主要是培养了兴趣。


入门阶段。开始注意器材的使用,注意参数的变化,拍摄照片也有了针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对于题材的选择,也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题材方向。照片有了一定的主题,但是在构图用光上欠缺明显。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很多人都是器材党,也听不见别人的评论,更不会去学后期。


提升阶段。开始关注别人的照片,关注别人的评论。开始逐渐的评论别人。开始注意到构图、用光。开始注意后期的学习,注意照片的整体效果。

初成阶段。不再拘泥于照片是否清晰,而是注重照片的内涵。注重与创意和思维,照片内容的表达。开始关注大师级的摄影作品和构思关注专业的摄影摄像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这个阶段,我觉得就算有点水平的摄影师了。


小智摄影文学

我把摄影的相机比如成剑,你看看是不是。

摄影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手中有剑,心中无剑。不知道怎么拍,乱拍一气。

第二个层次:手中有剑,心中有剑。知道拍什么,怎么拍。

第三个层次:手中无剑,心中无剑。眼中山非山,水非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