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琅琊榜》中,梅长苏与夏江在悬镜司的对话中,为什么要点出祁王旧案呢?

鱼和美元

祁王旧案,一直是每个人心中不可说的秘密,每个人都因为这个案子,各怀心思,梅长苏之所以在这种时候,提出祁王旧案,自然也是有他的用意的。


首先,让夏江恐惧。对于十多年前造成祁王赤焰旧案这件事,就算夏江没有丝毫的愧疚之心,他心里也是怕这个案子中的旧人出现指证自己的。这也是他为什么会联合誉王对付梅长苏和靖王很重要的原因。对于夏江来说,靖王就是祁王旧人,而且是一个很固执的强大对手,既然赤焰军有人侥幸活着,例如卫峥,那么他就会怕,迟早有一天也会有其他的人告诉靖王真相。这个其他人,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是来京城搅弄风云,把太子和誉王搅弄的两败俱伤的梅长苏,毕竟梅长苏的行事风格太怪异了,不像是为了扶持某位主君而来,而像是为了其他目的。既然这样,梅长苏就不能留着,夏江这种心思,梅长苏自然也猜得到,那么夏江对自己的猜疑和恐惧就很明显了,他何不干脆点,直接告诉他:我就是你怀疑的祁王旧人呢?


其次,说出这个,是为了拖延时间,夏江看问题很犀利,很自作聪明又多猜疑。夏江一早就怀疑梅长苏来金陵的目的和身份,既然要拖延时间,梅长苏就必须说出一个能让夏江感兴趣甚至是害怕的理由来,夏江要确定梅长苏的目的和身份,那么梅长苏就给他一个目的和身份,祁王旧人,为了赤焰逆案而来,这个身份目的,够夏江纠结半天的了。对于梅长苏这样的口供,他不敢呈给梁帝,更不敢让别人知道。


祁王旧人,赤焰逆案,这些都牵扯到自己当年的阴谋和自己与璇玑公主的旧日关系。甚至,时至今日,他还掌管着璇玑公主的许多手下,与璇玑公主的牵扯并没有因为璇玑公主去世而断绝,这些事,只怕这么多年来,梁帝是不清楚的,一旦梁帝清楚,或者听到什么风声,多疑的梁帝对夏江原有的信任也会变成猜忌和怀疑。这一点,梅长苏一定也是想得到的。


第三点,进悬镜司九死一生,梅长苏却还淡然的接受并且深入虎穴也是由头的算计的,救卫峥这件事,前前后后会发生什么,要怎么做,他都安排好了。以他和靖王的关系,他能走进悬镜司,必然是靖王的同意,可若是事情不成,一旦败露,梁帝和夏江也会怀疑靖王知道梅长苏的身份,可进悬镜司这件事,又为靖王洗清了嫌疑,取得了生机。而他深入虎穴,又特意在夏江面前点出自己是祁王旧人,提及祁王旧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夏冬更加确定当年的案子,他师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早就料到,他人在悬镜司,夏冬不可能不出现,那么要让夏冬听到什么东西,就是他梅长苏可以有意选择的了。


这也是为后面做铺垫,为了让后面梁帝对夏江彻底失信埋下伏笔。另外,夏冬对于梅长苏为什么来京城也是有疑问的,这也算是间接给了夏冬答案,让夏冬间接加入了为赤焰旧案翻案的计划中。夏冬如巾帼英雄,心中有着自己的大义,可她却被师傅蒙蔽了十多年,一直对林氏多有怨言,后面从谢玉口中知道真相,她对林氏的愧疚是无边的,梅长苏故意让她听到这些,让她也能参与为夫君的战友出一些力的计划,也能稍减她心中的那一点孤愤和对师傅的决绝吧。 梅长苏在剧中,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的铮铮男儿,护佑天下太平和自己副将大哥的遗孀,也是他心中的大义,所以他始终对夏冬,都是很宽厚的。

最重要的一点,梅长苏提起祁王旧案,是给夏江一个答案,更是给梁王一个答案,梁帝多疑,到了这种境地,大家都需要一个理由,或者都需要一个替身和理由去替靖王转移注意力和在卫峥一案中的的嫌疑,梅长苏承认了,这答案,夏江肯定会相信,可梁帝信不信,就是夏江的问题了,所以梅长苏其实是把难题转了一圈,抛回给了夏江


兮言小姐

让夏江更恐惧忌惮、让夏冬更孤愤坚定、

让梁帝更猜疑不定梅长苏的料事如神,既是因为对前尘往事细节知道的清楚,又有洞悉人心对各个人性格精准的把握。


夏江聪明、阴狠,而且身在悬镜司这样一个地方,还十分警觉、乃至决绝。(对比下,谢玉就显得大意、和有顾忌)。

对付夏江这种,精明和自信的人,梅长苏一贯的做法就是让他

恐惧——犹疑——漏出破绽。救出卫争就是搬出言候,演足了一场戏,让夏江出现了一些担心和犹疑:言候说我可以走了,不是想走了,要走了而是可以走了,难道自己的心思别人知道吗?他们为什么攻到地牢后就撤,难道发现人不在这。


梅长苏料定纪王进宫扭转局势后,夏江必然会找上门来,和夏江有一场直接冲突。在博弈中占优势的是占有更多信息的人。夏江想先声夺人,说,我知道你进京选的是靖王,你被誉王和太子胁迫进京也是假象,就是告诉梅长苏你的底牌我全知。梅长苏不仅没反驳,全部承认还抛出了更多信息,我知道的比你想的多的多,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力和控制范围——你为什么针对靖王?你为什么陷害祁王?你把我抓来想干什么。


你看,你有4个A,我有4个2,还有王炸。你想干什么我全知道。夏江这样一个靠搞情报,自以为立于不败之地几十年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生活在别人的监控摄像之下,心理的秘密都被扒出来(祁王裁撤悬镜司)。对方根本就不是人,是鬼魂、神仙,是一种不知道该怎么战胜的对手。


夏江的恐惧感是全方位的,计划全部打乱,接下来每一步都会质疑对方会怎么应对,关键是,夏冬出现了半天,以他的武功居然没发现。

夏冬是纪王后,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在面对梁帝时,有一丝犹疑都可能会被发觉。


她已经接近真相,但只有谢玉的一面之词和被师傅夏江设置重重障碍的蛛丝马迹的调查。另外,一面是冤死丈夫,一面是几十年视为亲人的师傅。她在被蒙挚带走前还在恳请夏江回头。


梅长苏抛出的信息,既让夏江慌乱中暴露的更多,丧心病狂,也让梅长苏、靖王和夏江的冲突超出了个人、党派斗争的意义,而有大义、人心、公正的意义。聂锋冤死和赤焰军祁王被害真相、师傅倒行逆施行为,这一连串对夏冬就是痛苦暴风雨般袭来,也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更加坚定接下来的行动


夏冬的行动力效果是很明显的,面圣对答收放自如,沉默处处都是杀机,连夏江都知道,越维护越糟糕。结果,梁帝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他。

虽然不能当面讲,但是还可以写供词。梅长苏同样给夏江埋着杀招。


在成功把劫人犯行为洗白为是夏江、誉王陷害后。我们想下梁帝的心态。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有三个儿子分别被举报过:祁王,举报成功,赐死;太子,举报成功,废黜;靖王,举报被识破,安全度过。


以梁帝多疑的心思,难道对祁王是不是被陷害没有犹疑过吗。要说我真是喜欢《琅琊榜》这部剧,这在另一个地方是铺垫过的。梁帝问静妃怎么看林乐瑶,静妃说的多好,我不为她辩解,陛下会伤心觉得她生无挚友(潜台词,陛下心理愿意她好);我如果为她辩解,陛下会生气我不明白您为了大局的一片苦心。 这种细节还有好几处,包括梁帝同意翻案前和林殊的对话,站在他个人对皇权需求的角度,他要杀祁王和赤焰是目的,至于夏江谢玉,那叫瞌睡了递枕头(谢玉也说过啊,他们察觉了皇帝的心思)。


所以时过境迁,在没有新证据出现,夏江已经坐实了诬陷靖王,你为了脱身不断地翻老皇帝不愿面对的旧伤疤,更是自断后路,越写的深刻细致,越见不到皇帝。

至于梅长苏,在神机妙算之外,乌金丸什么的,我觉得他不一定想到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但是卫争必救、靖王必帮,去悬镜司冒的风险是他准备好的。这其中既有道义担当,也有对于友人们必将继续翻案的信心。

这也是林殊-梅长苏,这个人更加令人钦佩和追随的地方。一如他不能接受冰续草换命,一如他最后上了沙场。


从没想过,我居然会来答电视类题目。可能因为最近又追了一遍剧,搜了资料,悟空就不断推送相关类消息,一时手痒吧。


微微光

为什么我觉得在夏江面前翻出祁王旧案是梅长苏的下下之策呢?因为所以的策略中不救卫铮才是最上的安排,无论是梅长苏还是夏江都知道,营救卫铮的安排无论多么完美都不可能不受牵连。夏江就是利用靖王舍弃不了卫铮才设的局,梅长苏等人心知肚明,选择入“陷阱”实属无耐之举,而梅长苏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让这个危机降到最低。

解救卫铮这场精心策划的计策中作为夏江爱徒悬镱司掌镜史的夏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她也是梅长苏等人把夏江拉下马的一个关键人物,但是夏冬对自已的师傅怀疑其实并不那么的坚定,直到梅长苏拿祁王旧事做诱饵才引得夏江失仪被夏冬目睹,我觉得这一场景坚定了夏冬随后拖夏江下水的念头。

梅长苏与十三年前祁王、赤焰一案有关联这一事实随着梅长苏选择靖王解救赤陷旧将以及不断的打垮参与当年案件的人物而慢慢暴露出来,以夏江的头脑怀疑到这上面是迟早的事,梅长苏这一摊牌也让后续夏江指出他是祁王旧人一事有了应对之策。

在皇帝受到夏江的挑唆怀疑到他头上以及靖王开始怀疑时,梅长苏都以这件事挡了回去。同时提及旧事激怒夏江让打乱了夏江原有的想法,使他分心。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拖延时间了,夏江关押梅长苏是在预料之中的,而早就给纪王布下的引子使夏江很快就被受到怀疑,梅长苏只要坚持到夏江失势就可以离开悬镜司,在坚持的时间里他必须要有一个能撼动夏江的说辞,这个说辞既不能牵连到靖王又不能给夏江能够找到证据的把柄,用赤焰旧人来刺激他再好不过的。

至于乌金丸,我觉得梅长苏不会知道火寒毒能化解,毕竟宴大夫这要的医学高手都是在事后才悟到的,他也是博一博而已。

其实我个人还有个想法就是梅长苏真的忍了很久了,向夏江提赤焰旧人一事末尝不是借旧人的身份来抒发心中愤怒,他真的忍的很辛苦,虽然这个想法很情绪化不符合梅长苏的贯有特点,但是我这种感觉还是蛮强的。


零度以下

按照夏江的想法,他就是害怕祁王,而且他知道祁王虽然死了,很多为祁王翻案也死了,但是不代表高枕无忧,一方面有言阙这样的耿直大臣在,还有像靖王这样有能力当皇帝的人。他知道靖王对祁王的感情,也知道靖王一旦登上权力巅峰,他夏江路绝对不可能善终,不被五马分尸、凌迟处死就是恩典了。所以,梅长苏说自己是祁王旧人,夏江不仅不会杀他,还希望能翻出更多的人,最好把靖王也拉下水,最好所有的祁王旧人全部翻出来,不给他们翻案的机会。梅长苏正是了解夏江,才这样说,而且料定夏江无论怎么样,不敢原样报给疑心病很重的皇帝。他们都利用了皇帝的疑心病。


一个泡2个大

这是个好问题,我也曾困惑,觉得激怒夏江对梅长苏生命安全更不利,只要拖到纪王入宫,蒙挚就会来救他,拖延时间不一定要用这么激烈的方式,太危险。如果从观剧角度看,这么做,倒是可以更抓人心,让人心跳加快,觉得梅长苏命悬一线,更刺激。如果从剧情角度,而一定要解释成梅长苏计划的一部分的话,那应该是为了让梁帝更加相信夏江是故意拿旧案做晃子构陷靖王,而以这么激烈的方式上演则是在与夏江说到祁王时,发现夏冬来了,故意让夏江原形毕露,让夏冬与师傅彻底决裂,完全站在靖王阵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