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阿姆利則是位於印度西北旁遮普邦的一座重要城市,靠近巴基斯坦邊境,不僅是印度邊境的要塞,也是錫克教的聖城。阿姆利則在梵語中意為“花蜜池塘。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看到車上乘坐這麼多“包頭”的印度男子,你一定知道這就是開往阿姆利則的火車。不錯,我正乘坐開往印巴邊境的錫克教聖城--阿姆利則的豪華快車,去了解印度錫克族人民的生活。這趟列車應該算是印度的“高鐵”了,速度相對於印度的大部分火車要快很多,列車的硬件設施及服務都比較好,自從登上列車後,乘務人員就會不斷地為旅客送吃送喝的,而且都是免費的 ,好像坐飛機一樣愜意。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車窗外,夕陽在西北印廣袤的平原上揮灑滿地的餘輝,車內每人喝著帶有西紅柿混雜咖喱怪味的湯飲,經歷著千奇百怪的人生旅行。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阿姆利則的火車站不大,出門馬路對面就是免費去大金廟的免費巴士站,車子都是小巴車,乘客有序的排著隊。車上錫克教徒們沿路都在誦經,像唱歌一樣。來到大金廟,進入大金廟的人必須帶頭巾,男士也要用頭巾包頭,所有人必須脫鞋,門口有很多免費存鞋的服務檯。大金廟市不收門票的,只需要跟隨當地人進入就是了,入口之前經過消毒水流,每個人都從水裡趟過,順便給腳消毒。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世界遊客幾乎都是衝著阿姆利則的大金廟而來的,當然主要是當地人居多,外國人散落在裡面幾乎寥寥無幾。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大金廟是印度錫克教的最大一個寺廟,修建在一個叫做“神池”的水池中央,四周的牆壁上鑲嵌著熠熠發光的大理石,整個建築幾乎通體鎦金,極為壯觀。據說整座金廟的建造共耗費750公斤黃金。這座被譽為“錫克教聖冠上的寶石”的建築,風格典雅,造型優美,既有伊斯蘭教建築的肅穆莊重,又有印度教建築的絢麗璀璨。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金廟是印度錫克教的神廟,該廟供奉印度教溼婆神。溼婆(Shiva),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毀滅之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獸主”和吠陀風暴之神魯陀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林伽(男根)是溼婆的最基本象徵。

當年只是印度教改革派分支的錫克教形成於於15世紀,創始人叫納納克。納納克出生於一個印度教家庭。在他之後又出現了九位宗教領袖,(都被稱為古魯)。後來有個古魯給所有男錫克教徒賜了一個姓,叫做辛格(Singh),類似的,女孩也會擁有一個姓氏公主(Kaur)。

經過幾代教徒的不懈努力,最終於16世紀發展成完全獨立的宗教,為此,當年錫克教第4代祖師羅姆·達斯曾修建了一座水池,名為“花蜜池塘”,阿姆利則由此得名。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當時的阿姆利則,只是有這一個小水池的小鄉村,後來發展壯大為錫克教教徒文化聖地。這裡曾是錫克教第一代祖師那納克修行之地,1577年第四代祖師拉姆·達斯建造了金廟,第五代祖師阿爾瓊·德沃發展,以後歷代祖師、國王都做了貢獻。錫克教徒每年印歷4月在此舉行慶祝豐收的拜喀節,幾十萬朝聖者聚集在聖湖邊,唱歌、開詩會、賽馬及舉行各種遊戲活動,時間長達3天。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大金廟對面隔水相望的是9層高的阿德爾高僧塔,是紀念第六代祖師赫爾·高溫德的兒子所建。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這圍繞金廟的“花蜜池塘”的水被尊稱為“不朽之水”,很多男人將身體沁入水中,以此洗滌自身和心靈。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其實,很多宗教裡都有以聖水淨身的儀式,藏傳佛教裡稱能在聖湖裡洗澡就能洗去一生的罪孽,伊斯蘭教中,人們在禮拜儀式前也要淨身,以顯得聖潔、莊重、敬畏,印度教里人們更喜歡在恆河裡洗浴,也是同一個寓意。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正要沐浴的錫克少年。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已經沐浴結束的錫克教徒。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一個錫克族男人走過。

錫克教男人通常隨身攜帶“五K”:頭插木梳(Kanga),象徵秩序和管教;穿齊膝短褲(Kachha),表示端莊及象徵的規限;戴鐵手鐲(Kara),象徵與神團結;配錫克短刀(Kirpan),象徵尊嚴、勇敢;蓄長髮(Kesh),象徵靈性長進。這“五K”由錫克教第十代祖師戈賓得·辛格倡導,是主要區別他們與其他宗教教徒的五種外在標誌。我在瓦拉納西的恆河邊時也發現了一個長者帶領幾個少年有同樣的裝束,想必是錫克教人去恆河邊遊玩,當時他們奇特的裝束吸引不少人駐足。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這個 錫克教徒沐浴時也不願意摘下自己的彎刀。錫克教有人人佩刀的權利,以示人人平等,這種權利跨越種姓制度的高低,佩刀也是為了讓人們捍衛真理和自由。在印度種姓制度裡,佩戴刀劍的是第二等高貴的剎帝利人,他們是世俗世界的國王和武士,保護著第一等人,即高貴的婆羅門神職人員;第三等人是從事農牧、手工業和商人的吠舍,第四等人是做奴隸的首陀羅完全沒有佩刀劍資格。在這四個種姓之外的印度賤民,就是那些罪犯、戰俘或跨種姓結婚的人與其後代,則完全走路不能看人,且邊走邊掃去自己的腳印,還要避免自己的影子映在高一級的人身上,以致玷汙人家。而錫克族倡導人人平等的理念,使其成為一個高貴的民族,也區別於其它印度民族。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人人平等得理念、願望是好的,也確實使錫克人強大了起來,但在種性制度嚴重的印度這一生存土壤裡不可能完全擺脫這一根深蒂固的文化。在錫克教裡種性制度並沒有消失,它不時的仍發揮著作用。在2009年曾發生在維也納首都的槍擊事件就是例證:09年5月24日,在擁有2800多人錫克教徒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一群錫克教徒在一座錫克教寺廟裡進行宗教活動時,遭到不同派別的錫克教徒襲擊,遭襲方兩位長老一死一重傷。襲擊事件導致印度錫克教徒主要居住地旁遮普邦發生騷亂。據媒體報道,遭到襲擊的兩名長老來自一派種姓較低的錫克教,即“不可接觸者”(又稱“達利特人”)。因為他們奉行的教義引發了另一支種姓較高的錫克教派不滿。6名襲擊者正是來自這一種姓較高的教派。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錫克教創立以後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和平發展時期,從納那克開始傳教到哈爾·哥賓德時期。這個階段的發展一直處於和平狀態,但到了第五代師尊名阿佔(公元1581-- 1606),他編纂了錫克教最神聖的經典《阿迪•格蘭特》(意為“著作”),此書使用了中世紀印度許多語言和方言,篇幅浩瀚(1400頁),使古魯的學說得以傳播久遠,成為錫克教唯一的崇拜物。後來,由於他得罪了莫臥兒皇帝,先遭監禁終被殺害。第九代祖師蒂格•巴哈杜爾(1621--1675)在反對封建主和莫臥兒王朝的鬥爭中也被殺害。

第二階段是從和平發展走向武裝化時期,時間大致從哈爾·哥賓德時期到1715年。阿佔的兒子,第六代師尊哈爾·哥賓德(1606-1645),發誓要替父報仇,從他開始,一個原來主張和平敦睦的宗教開始變成了一個尚武倔強的半軍事性組織,經常與政府軍以及印度教徒、伊斯蘭教徒和古魯的私敵進行戰鬥,並且規定單身男子婚前集體居住,把全部精力貫注在刀劍武功方面。第十代古魯戈賓德•辛格(1666-1708) 給教徒舉行獻身儀式,並要教徒門實行五K和卡爾沙(錫克教軍事組織)的成員要經過帕胡爾入教儀式。教規規定:每個卡爾沙成員,必須終身不剪髮,否則就成為叛教者。帕胡爾儀式時,男教徒要使用雙刃劍攪拌水灑身,婦女要使用單刃短劍,儀式後,男子就取得“辛格”稱號(意為雄獅),女子取得“考爾”稱號(意為母獅)。教徒們要承認祖師戈賓德夫婦為父母。錫克教徒從此以後,分成蓄長髮派和簡易派。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由於他們在錫克教發展到第二個階段崇尚武力,人人佩刀習武,使得這個宗教組織後來逐漸成為印度的一股軍事力量。在英國殖民印度期間,錫克教徒常被英國人派往其它的英國殖民地去執行守衛、巡捕與保安任務,這些地方包括加拿大、香港和上海。所以海外的印度老移民大多都是那個時候出來的,講著旁遮普語的錫克人。因為錫克教建立在旁遮普地區,儘管旁遮普還有著更多的伊斯蘭教徒。在解放前的舊上海,英租界的很多巡捕,都是由印度人擔任,這些印度人,大部分都是來自旁遮普邦的錫克教徒,纏著厚厚的大紅頭巾,所以人們都戲虐地管他們叫“紅頭阿三”。那時,中國人大多還不知道印度還有許多不包頭巾的人,其實錫克人只佔印度人口的不到2%,目前總共也就2000萬人。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第三階段是錫克教徒建立起錫克國家和錫克軍隊同英國殖民者進行鬥爭的時期。1919年2月6日,英印立法會議通過羅拉特法案。該法案規定警察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懷疑的分子,不經公開審訊,可以長期監禁。印度人民認為這完全失去了政治自由,全國譁然,群起反對。旁遮普的錫克教徒反帝鬥爭尤為激烈。阿姆利則市有二萬多錫克教群眾舉行抗議集會,遭到英國駐軍血腥屠殺,數百名群眾喪生,另有千餘人受傷。這一事件就是世界聞名的阿姆利則慘案,慘案使印度人民反英鬥爭迅速高漲,為爭取印度獨立而鬥爭,錫克教的政黨阿卡利黨隨之誕生,他們同英國殖民者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至於錫科教徒為什麼必須要留長髮、包頭,說法不一。有的說錫克人包頭的風俗和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有關。他們的鬍子和頭髮,據說是不推翻莫臥兒王朝就不剪掉,這應該是在錫克教發展到第二階段時,第十代古魯戈賓德•辛格在教規中約定的。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還有的說法是,有包頭習慣的穆斯林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與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許其他教徒包頭。但剽悍尚武的錫克教徒卻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頭以示抗議,這顯示錫克人倔強和與眾不同的性格。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纏頭布對於錫克教徒來說卻猶如生命一樣重要,無論天氣又多麼炎熱、悶溼,他們都要包著頭巾。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大多數錫克教徒的頭巾只有5到7米長,但也有十幾米甚至更長的頭巾。有媒體報道,印度旁遮普邦60歲的虔誠錫克教徒阿凡達·辛格·茂尼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包頭巾,長645米,重達45公斤,穿戴需要6個小時。排在第二名的是梅約爾·辛格的頭巾,長400米,曾獲世界吉尼斯紀錄。 由於包頭巾過寬過高,他們無法乘坐汽車,只能騎摩托車去朝聖。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圍著寺廟廣場四周的走廊裡,有很多朝聖或遊覽的人在此休息,這裡晚上也可以留在此,據說還有免費供無家可歸的人住宿的場所,可以容納上千人,還有專門為外國人準備的免費床鋪。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她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我圍著廣場的走廊和水塘慢慢的行走,打量著這一切令人驚奇而又神秘的地方。走著走著便聽到稀里嘩啦收拾餐具的聲音,順著聲音我看到那裡聚集了很多人,擠進去一看,原來我來到了大金廟的公共食堂。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大金廟的“免費大食堂”很有名,場面蔚為壯觀,洗盤子是流水線作業。我一開始認為可能不衛生,沒有打算去品嚐一下他們的免費大餐,但是我觀看了他們洗盤子得過程後,覺得他們很衛生、乾淨,決定體驗一下這頓免費的錫克教聖餐。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所有在廚房幫忙幹活的,都是義工,有時間就可以去洗碗,洗菜,拖地,不管你是本地人,外地人,還是遊客,都可以去儘自己的一份力。這個全素的廚房每天要準備8萬朝聖者的口糧,趕上節慶日人還會更多,所以規模巨大,有世界各國的信徒在裡面辛勤勞作,他們一天要洗八萬個盤子,還要給無數的洋蔥土豆削皮.......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洗好的餐盤一排一排的擺放在鐵架子上,義工們不斷的搬運、整理、清洗。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從這個義工的表情看,這些盤子很沉,從事這個工作不是很輕鬆的事情。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這一排是負責給大家發盤子,大家排好隊,在此領餐具,領完餐具順著人流進入就餐大廳,就餐的人非常多,擁擠但很有秩序。就餐大廳裡一批人用餐完畢後,從另外一個門排隊走出後,再放下一批人排隊進來。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進入就餐大廳後,人們一列列坐在地上,不時有侍者(即義工),輪番不停地給你加大餅、炒飯、咖喱、椰子粥……早、中、晚餐的伙食不太一樣。全部免費,無論你是當地人還是遊客,無論你是否錫克教徒,進門都是客,只要你坐下、能吃下,便輪番不停地給你加,一定要注意,接受餐食時一定要雙手,表示尊敬,如果不需要,可以婉言謝絕!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免費大餐。發放的餐食有餅chapatti,咖喱豆子菜湯等。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就餐大廳不止一層,分好幾層。每層約容納1000人就餐,當時只開放了2個餐廳。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吃完後,大家要帶著自己的餐具順著路線走到出口,交回餐具,然後由義工們清洗,週而復始,就餐流程也完全流水線化。就這樣一輪一輪的,從早到晚24小時不間斷,這撥人吃完下撥吃。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就餐完畢,帶著餐具走出。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走出餐廳後,看見很多義工把新採購來的蔬菜一批一批的運進後廚,等待廚房加工。

據說,金廟為購買、製作這些食物每天要花費100萬盧比,這些免費的食物都是信徒們捐贈的,在錫克教的教義中,不允許錫克人看見教友落魄而不聞不問。倘若一家錫克人遭遇天災人禍傾家蕩產,周圍的錫克人無論是否與這家人相識,都會伸手相助,絕不會眼看著他們淪為乞丐。錫克人認為主動把錢送給“自己人”不算施捨,而是朋友間的互相幫助,這一點在大金廟裡體現得尤為明顯,在金廟,生活貧困的錫克人可以免費享受廟裡提供的素食,累了還可以躺在平臺上休息,睡至天亮也無人打擾。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體驗完世界最大的免費餐後,在大金廟裡流連忘返,繼續圍著池塘走,遇到幾個老者在說唱,很多信眾席地傾聽。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到了晚上,大金廟的人仍舊栓流不息,在燈光的映襯下,大金廟璀璨奪目。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金光、月光和燈光在水面交相輝映,一對情侶坐在池塘岸邊,望著大金廟,也許她們在暢想美好的未來生活。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岸邊連接大金廟是一座叫做“古魯”的窄橋。古魯是梵文,意為“師傅、明師”,將橋命為“古魯”也是為了紀念其教中最初的十名領袖。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白天時人很多,進入大金廟內部很困難,等到晚上,人少了一些,我踩著神秘的步伐進入了大金廟內部。 大金廟第一層是教徒祈禱大廳,以大理石板鋪地,嵌有幾何線形不規則圖案,豪華四方大理石柱分佈在廳四周,柱上雕有美麗的對稱花紋,凹凸稜角。第二、三層為經室、聖物室、博物館等,奉有1604年放置的《阿低格蘭特》根本經典,置放在神聖的祭壇上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兩個錫克教人士正在維修中心的豪華水晶吊燈。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一對男女錫克教徒站在三樓參觀大金廟。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廟頂有4個精緻的小亭,中間是1個碩大的缽形塔,與4個小亭的塔頂渾然一體。金廟的第二、三層和頂上裸露的地方都鋪上了鍍金的銅葉片,使整座建築金光閃閃,白天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夜晚在月光和燈光下反射出奪目的光彩。

真實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則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費午餐

在阿姆利則的大金廟,無論是誰,無論是哪國人,無論貧富,都可以在裡面白看、白吃、白住、白喝。置身聖城阿姆利則的錫克教中心金廟,彷彿就是置身於天堂,錫克教頌經聲伴隨信徒們祈禱的腳步,跳下水池洗掉汙垢罪惡的人們,或坐或躺默默傾聽的心靈,24小時不間斷的免費飯食,這些似乎構成了一個自由的世界,讓人忘記物慾和煩惱,忘記人間一切的苦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