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阿姆利则是位于印度西北旁遮普邦的一座重要城市,靠近巴基斯坦边境,不仅是印度边境的要塞,也是锡克教的圣城。阿姆利则在梵语中意为“花蜜池塘。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看到车上乘坐这么多“包头”的印度男子,你一定知道这就是开往阿姆利则的火车。不错,我正乘坐开往印巴边境的锡克教圣城--阿姆利则的豪华快车,去了解印度锡克族人民的生活。这趟列车应该算是印度的“高铁”了,速度相对于印度的大部分火车要快很多,列车的硬件设施及服务都比较好,自从登上列车后,乘务人员就会不断地为旅客送吃送喝的,而且都是免费的 ,好像坐飞机一样惬意。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车窗外,夕阳在西北印广袤的平原上挥洒满地的余辉,车内每人喝着带有西红柿混杂咖喱怪味的汤饮,经历着千奇百怪的人生旅行。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阿姆利则的火车站不大,出门马路对面就是免费去大金庙的免费巴士站,车子都是小巴车,乘客有序的排着队。车上锡克教徒们沿路都在诵经,像唱歌一样。来到大金庙,进入大金庙的人必须带头巾,男士也要用头巾包头,所有人必须脱鞋,门口有很多免费存鞋的服务台。大金庙市不收门票的,只需要跟随当地人进入就是了,入口之前经过消毒水流,每个人都从水里趟过,顺便给脚消毒。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世界游客几乎都是冲着阿姆利则的大金庙而来的,当然主要是当地人居多,外国人散落在里面几乎寥寥无几。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大金庙是印度锡克教的最大一个寺庙,修建在一个叫做“神池”的水池中央,四周的墙壁上镶嵌着熠熠发光的大理石,整个建筑几乎通体镏金,极为壮观。据说整座金庙的建造共耗费750公斤黄金。这座被誉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的建筑,风格典雅,造型优美,既有伊斯兰教建筑的肃穆庄重,又有印度教建筑的绚丽璀璨。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金庙是印度锡克教的神庙,该庙供奉印度教湿婆神。湿婆(Shiva),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毁灭之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

当年只是印度教改革派分支的锡克教形成于于15世纪,创始人叫纳纳克。纳纳克出生于一个印度教家庭。在他之后又出现了九位宗教领袖,(都被称为古鲁)。后来有个古鲁给所有男锡克教徒赐了一个姓,叫做辛格(Singh),类似的,女孩也会拥有一个姓氏公主(Kaur)。

经过几代教徒的不懈努力,最终于16世纪发展成完全独立的宗教,为此,当年锡克教第4代祖师罗姆·达斯曾修建了一座水池,名为“花蜜池塘”,阿姆利则由此得名。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当时的阿姆利则,只是有这一个小水池的小乡村,后来发展壮大为锡克教教徒文化圣地。这里曾是锡克教第一代祖师那纳克修行之地,1577年第四代祖师拉姆·达斯建造了金庙,第五代祖师阿尔琼·德沃发展,以后历代祖师、国王都做了贡献。锡克教徒每年印历4月在此举行庆祝丰收的拜喀节,几十万朝圣者聚集在圣湖边,唱歌、开诗会、赛马及举行各种游戏活动,时间长达3天。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大金庙对面隔水相望的是9层高的阿德尔高僧塔,是纪念第六代祖师赫尔·高温德的儿子所建。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这围绕金庙的“花蜜池塘”的水被尊称为“不朽之水”,很多男人将身体沁入水中,以此洗涤自身和心灵。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其实,很多宗教里都有以圣水净身的仪式,藏传佛教里称能在圣湖里洗澡就能洗去一生的罪孽,伊斯兰教中,人们在礼拜仪式前也要净身,以显得圣洁、庄重、敬畏,印度教里人们更喜欢在恒河里洗浴,也是同一个寓意。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正要沐浴的锡克少年。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已经沐浴结束的锡克教徒。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一个锡克族男人走过。

锡克教男人通常随身携带“五K”:头插木梳(Kanga),象征秩序和管教;穿齐膝短裤(Kachha),表示端庄及象征的规限;戴铁手镯(Kara),象征与神团结;配锡克短刀(Kirpan),象征尊严、勇敢;蓄长发(Kesh),象征灵性长进。这“五K”由锡克教第十代祖师戈宾得·辛格倡导,是主要区别他们与其他宗教教徒的五种外在标志。我在瓦拉纳西的恒河边时也发现了一个长者带领几个少年有同样的装束,想必是锡克教人去恒河边游玩,当时他们奇特的装束吸引不少人驻足。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这个 锡克教徒沐浴时也不愿意摘下自己的弯刀。锡克教有人人佩刀的权利,以示人人平等,这种权利跨越种姓制度的高低,佩刀也是为了让人们捍卫真理和自由。在印度种姓制度里,佩戴刀剑的是第二等高贵的刹帝利人,他们是世俗世界的国王和武士,保护着第一等人,即高贵的婆罗门神职人员;第三等人是从事农牧、手工业和商人的吠舍,第四等人是做奴隶的首陀罗完全没有佩刀剑资格。在这四个种姓之外的印度贱民,就是那些罪犯、战俘或跨种姓结婚的人与其后代,则完全走路不能看人,且边走边扫去自己的脚印,还要避免自己的影子映在高一级的人身上,以致玷污人家。而锡克族倡导人人平等的理念,使其成为一个高贵的民族,也区别于其它印度民族。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人人平等得理念、愿望是好的,也确实使锡克人强大了起来,但在种性制度严重的印度这一生存土壤里不可能完全摆脱这一根深蒂固的文化。在锡克教里种性制度并没有消失,它不时的仍发挥着作用。在2009年曾发生在维也纳首都的枪击事件就是例证:09年5月24日,在拥有2800多人锡克教徒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群锡克教徒在一座锡克教寺庙里进行宗教活动时,遭到不同派别的锡克教徒袭击,遭袭方两位长老一死一重伤。袭击事件导致印度锡克教徒主要居住地旁遮普邦发生骚乱。据媒体报道,遭到袭击的两名长老来自一派种姓较低的锡克教,即“不可接触者”(又称“达利特人”)。因为他们奉行的教义引发了另一支种姓较高的锡克教派不满。6名袭击者正是来自这一种姓较高的教派。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锡克教创立以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和平发展时期,从纳那克开始传教到哈尔·哥宾德时期。这个阶段的发展一直处于和平状态,但到了第五代师尊名阿占(公元1581-- 1606),他编纂了锡克教最神圣的经典《阿迪•格兰特》(意为“着作”),此书使用了中世纪印度许多语言和方言,篇幅浩瀚(1400页),使古鲁的学说得以传播久远,成为锡克教唯一的崇拜物。后来,由于他得罪了莫卧儿皇帝,先遭监禁终被杀害。第九代祖师蒂格•巴哈杜尔(1621--1675)在反对封建主和莫卧儿王朝的斗争中也被杀害。

第二阶段是从和平发展走向武装化时期,时间大致从哈尔·哥宾德时期到1715年。阿占的儿子,第六代师尊哈尔·哥宾德(1606-1645),发誓要替父报仇,从他开始,一个原来主张和平敦睦的宗教开始变成了一个尚武倔强的半军事性组织,经常与政府军以及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和古鲁的私敌进行战斗,并且规定单身男子婚前集体居住,把全部精力贯注在刀剑武功方面。第十代古鲁戈宾德•辛格(1666-1708) 给教徒举行献身仪式,并要教徒门实行五K和卡尔沙(锡克教军事组织)的成员要经过帕胡尔入教仪式。教规规定:每个卡尔沙成员,必须终身不剪发,否则就成为叛教者。帕胡尔仪式时,男教徒要使用双刃剑搅拌水洒身,妇女要使用单刃短剑,仪式后,男子就取得“辛格”称号(意为雄狮),女子取得“考尔”称号(意为母狮)。教徒们要承认祖师戈宾德夫妇为父母。锡克教徒从此以后,分成蓄长发派和简易派。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由于他们在锡克教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崇尚武力,人人佩刀习武,使得这个宗教组织后来逐渐成为印度的一股军事力量。在英国殖民印度期间,锡克教徒常被英国人派往其它的英国殖民地去执行守卫、巡捕与保安任务,这些地方包括加拿大、香港和上海。所以海外的印度老移民大多都是那个时候出来的,讲着旁遮普语的锡克人。因为锡克教建立在旁遮普地区,尽管旁遮普还有着更多的伊斯兰教徒。在解放前的旧上海,英租界的很多巡捕,都是由印度人担任,这些印度人,大部分都是来自旁遮普邦的锡克教徒,缠着厚厚的大红头巾,所以人们都戏虐地管他们叫“红头阿三”。那时,中国人大多还不知道印度还有许多不包头巾的人,其实锡克人只占印度人口的不到2%,目前总共也就2000万人。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第三阶段是锡克教徒建立起锡克国家和锡克军队同英国殖民者进行斗争的时期。1919年2月6日,英印立法会议通过罗拉特法案。该法案规定警察可任意逮捕官方所怀疑的分子,不经公开审讯,可以长期监禁。印度人民认为这完全失去了政治自由,全国哗然,群起反对。旁遮普的锡克教徒反帝斗争尤为激烈。阿姆利则市有二万多锡克教群众举行抗议集会,遭到英国驻军血腥屠杀,数百名群众丧生,另有千余人受伤。这一事件就是世界闻名的阿姆利则惨案,惨案使印度人民反英斗争迅速高涨,为争取印度独立而斗争,锡克教的政党阿卡利党随之诞生,他们同英国殖民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至于锡科教徒为什么必须要留长发、包头,说法不一。有的说锡克人包头的风俗和当年穆斯林统治印度有关。他们的胡子和头发,据说是不推翻莫卧儿王朝就不剪掉,这应该是在锡克教发展到第二阶段时,第十代古鲁戈宾德•辛格在教规中约定的。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还有的说法是,有包头习惯的穆斯林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与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许其他教徒包头。但剽悍尚武的锡克教徒却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头以示抗议,这显示锡克人倔强和与众不同的性格。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缠头布对于锡克教徒来说却犹如生命一样重要,无论天气又多么炎热、闷湿,他们都要包着头巾。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大多数锡克教徒的头巾只有5到7米长,但也有十几米甚至更长的头巾。有媒体报道,印度旁遮普邦60岁的虔诚锡克教徒阿凡达·辛格·茂尼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包头巾,长645米,重达45公斤,穿戴需要6个小时。排在第二名的是梅约尔·辛格的头巾,长400米,曾获世界吉尼斯纪录。 由于包头巾过宽过高,他们无法乘坐汽车,只能骑摩托车去朝圣。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围着寺庙广场四周的走廊里,有很多朝圣或游览的人在此休息,这里晚上也可以留在此,据说还有免费供无家可归的人住宿的场所,可以容纳上千人,还有专门为外国人准备的免费床铺。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她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我围着广场的走廊和水塘慢慢的行走,打量着这一切令人惊奇而又神秘的地方。走着走着便听到稀里哗啦收拾餐具的声音,顺着声音我看到那里聚集了很多人,挤进去一看,原来我来到了大金庙的公共食堂。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大金庙的“免费大食堂”很有名,场面蔚为壮观,洗盘子是流水线作业。我一开始认为可能不卫生,没有打算去品尝一下他们的免费大餐,但是我观看了他们洗盘子得过程后,觉得他们很卫生、干净,决定体验一下这顿免费的锡克教圣餐。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所有在厨房帮忙干活的,都是义工,有时间就可以去洗碗,洗菜,拖地,不管你是本地人,外地人,还是游客,都可以去尽自己的一份力。这个全素的厨房每天要准备8万朝圣者的口粮,赶上节庆日人还会更多,所以规模巨大,有世界各国的信徒在里面辛勤劳作,他们一天要洗八万个盘子,还要给无数的洋葱土豆削皮.......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洗好的餐盘一排一排的摆放在铁架子上,义工们不断的搬运、整理、清洗。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从这个义工的表情看,这些盘子很沉,从事这个工作不是很轻松的事情。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这一排是负责给大家发盘子,大家排好队,在此领餐具,领完餐具顺着人流进入就餐大厅,就餐的人非常多,拥挤但很有秩序。就餐大厅里一批人用餐完毕后,从另外一个门排队走出后,再放下一批人排队进来。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进入就餐大厅后,人们一列列坐在地上,不时有侍者(即义工),轮番不停地给你加大饼、炒饭、咖喱、椰子粥……早、中、晚餐的伙食不太一样。全部免费,无论你是当地人还是游客,无论你是否锡克教徒,进门都是客,只要你坐下、能吃下,便轮番不停地给你加,一定要注意,接受餐食时一定要双手,表示尊敬,如果不需要,可以婉言谢绝!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免费大餐。发放的餐食有饼chapatti,咖喱豆子菜汤等。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就餐大厅不止一层,分好几层。每层约容纳1000人就餐,当时只开放了2个餐厅。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吃完后,大家要带着自己的餐具顺着路线走到出口,交回餐具,然后由义工们清洗,周而复始,就餐流程也完全流水线化。就这样一轮一轮的,从早到晚24小时不间断,这拨人吃完下拨吃。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就餐完毕,带着餐具走出。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走出餐厅后,看见很多义工把新采购来的蔬菜一批一批的运进后厨,等待厨房加工。

据说,金庙为购买、制作这些食物每天要花费100万卢比,这些免费的食物都是信徒们捐赠的,在锡克教的教义中,不允许锡克人看见教友落魄而不闻不问。倘若一家锡克人遭遇天灾人祸倾家荡产,周围的锡克人无论是否与这家人相识,都会伸手相助,绝不会眼看着他们沦为乞丐。锡克人认为主动把钱送给“自己人”不算施舍,而是朋友间的互相帮助,这一点在大金庙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在金庙,生活贫困的锡克人可以免费享受庙里提供的素食,累了还可以躺在平台上休息,睡至天亮也无人打扰。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体验完世界最大的免费餐后,在大金庙里流连忘返,继续围着池塘走,遇到几个老者在说唱,很多信众席地倾听。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到了晚上,大金庙的人仍旧栓流不息,在灯光的映衬下,大金庙璀璨夺目。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金光、月光和灯光在水面交相辉映,一对情侣坐在池塘岸边,望着大金庙,也许她们在畅想美好的未来生活。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岸边连接大金庙是一座叫做“古鲁”的窄桥。古鲁是梵文,意为“师傅、明师”,将桥命为“古鲁”也是为了纪念其教中最初的十名领袖。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白天时人很多,进入大金庙内部很困难,等到晚上,人少了一些,我踩着神秘的步伐进入了大金庙内部。 大金庙第一层是教徒祈祷大厅,以大理石板铺地,嵌有几何线形不规则图案,豪华四方大理石柱分布在厅四周,柱上雕有美丽的对称花纹,凹凸棱角。第二、三层为经室、圣物室、博物馆等,奉有1604年放置的《阿低格兰特》根本经典,置放在神圣的祭坛上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两个锡克教人士正在维修中心的豪华水晶吊灯。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一对男女锡克教徒站在三楼参观大金庙。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庙顶有4个精致的小亭,中间是1个硕大的钵形塔,与4个小亭的塔顶浑然一体。金庙的第二、三层和顶上裸露的地方都铺上了镀金的铜叶片,使整座建筑金光闪闪,白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夜晚在月光和灯光下反射出夺目的光彩。

真实的印度系列:我在阿姆利则和上千人一起享受免费午餐

在阿姆利则的大金庙,无论是谁,无论是哪国人,无论贫富,都可以在里面白看、白吃、白住、白喝。置身圣城阿姆利则的锡克教中心金庙,仿佛就是置身于天堂,锡克教颂经声伴随信徒们祈祷的脚步,跳下水池洗掉污垢罪恶的人们,或坐或躺默默倾听的心灵,24小时不间断的免费饭食,这些似乎构成了一个自由的世界,让人忘记物欲和烦恼,忘记人间一切的苦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