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總兵官職有多大?

yl大愛牛奶

我們在閱讀歷史書籍和觀看影視作品時,常常會接觸到一些歷史官職,例如某某地方總兵。我們在碰到這些職務時可能會感到有些摸不著頭腦,那麼這個“總兵”究竟是怎樣的官職?又有怎樣的演變呢?


清代總兵畫像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各類制度都都有著一定程度上的歷史繼承,滿清政府入關建立全國政權後,很大程度上沿襲了明代的制度,這就是所謂“清承明制”。想要說清清代總兵的來源,必須要追溯到明代的相關制度。

定海三總兵紀念廟

明朝太祖皇帝建立了衛所制度,從中央到地方的管轄秩序為五軍都督府、都司、衛所體系。在全國各地設置衛所鎮守。而在邊疆地區,尤其明代初年常常在北方與北元殘餘勢力發生戰爭,為防備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則有統轄重兵的總兵和副總兵鎮守。這一制度在明代初年原本只是臨時設立,並無品級。一旦戰事發生,則總兵接受皇帝的信印出戰,戰爭結束後回朝交還印符。後來漸成邊境常駐武官,在內地不少地區也有設置,成為明代軍事系統中的常制。總兵權力很大,直至明末全國也不過二十餘人。

總兵府舊址

楊東梁、張浩:《中國清代軍事史》

孫琰:《清朝軍事制度概述(1644—1840)》

張士尊:《明代總兵制度研究》


回答者: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個人簡介: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方向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長,季我努學社自媒體主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抗日老戰士口述史資料搶救整理”採訪與資料整理工作。目前研究方向為民國政治史、抗戰金融史。


季我努學社

總兵是明清時期的武官官職軍階名稱。該名稱在明朝是無品制,清朝初期也是無定品,中後期通常算正二品;類似如今的軍長或軍區司令員之類。明朝時期,總兵通常是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清中後期,軍權歸屬於各省巡撫提督文官,由巡撫提督總兵武官調遣,所以總兵官職改為正二品。正常情況下,清朝時期在全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約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順便說一下清朝的兵制。清初兵制可分為旗兵與漢兵兩大類。旗兵是清朝入關前的原始兵制,漢兵則從清初到清末先後有綠營、鄉勇和新軍。旗兵又分為八旗兵,以鑲黃、 正黃、 正白、正紅、 鑲白、鑲紅、正藍、 鑲藍八種旗幟為標誌。漢兵前期稱綠營兵,是參照明朝軍衛制度改編和新招的,以綠旗為標誌。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以後,八旗兵與綠營兵腐敗不堪,又爆發太平天國革命,朝廷讓各省舉辦團練“助剿”,出現鄉勇,如曾國藩的湘勇。1894中日甲午戰爭慘敗以後,鄉勇又相繼腐敗不堪,於是又出現新軍。

清朝中前期,兵權主要控制在皇帝手中。如雍正時設軍機處,凡用兵大事皆由皇帝旨意辦理,後期則不一樣了。所以清初、清末也不能一概而論了。

清朝時期的軍職與現比照大概這樣:提督: 正大軍區政委、副司令員;總兵:省軍區司令員;副將:集團軍軍長;參將:軍長、副軍長;遊擊:師長;都司:旅長、師級團長 ;千總:營長;百總:連長;把總:排長


歷史微享匯

總兵官

明清兩代武職官名,宋朝也有設立

清朝之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提督之文官,而聽從巡撫提督之總兵武官則改為正二品,視駐地,統轄兵員多寡相差甚多,大約於一萬五千名至數百名之譜。一般來說,清朝於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則為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就臺灣而言,20世紀之前,臺灣總兵受臺灣道節制,統轄部隊稱臺灣鎮,官銜亦稱臺灣鎮總兵,人數則在一萬名至一萬五千名左右。



清代

清朝之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提督之文官,而聽從巡撫提督之總兵武官則改為正二品,視駐地,統轄兵員多寡相差甚多,大約於一萬五千名至數百名之譜。一般來說,清朝於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則為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就臺灣而言,20世紀之前,臺灣總兵受臺灣道節制,統轄部隊稱臺灣鎮,官銜亦稱臺灣鎮總兵,人數則在一萬名至一萬五千名左右。

官階

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官階正二品,受提督統轄,掌理本鎮軍務,又稱“總鎮”。其直接統轄的綠營兵稱“鎮標”。清初,總兵無定品,系左右都督、同知各銜,乾隆十八年(1735),始定品軼。京師步兵營有左、右翼總兵,為步兵統令佐官,清末,北洋海師亦有左、右翼總兵,各統鐵甲艦為領翼隊長。


用戶5556686890

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官階正二品,受提督統轄,掌理本鎮軍務,又稱“總鎮”。其直接統轄的綠營兵稱“鎮標”。清初,總兵無定品,系左右都督、同知各銜,乾隆十八年(1735),始定品軼。京師步兵營有左、右翼總兵,為步兵統令佐官,清末,北洋海師亦有左、右翼總兵,各統鐵甲艦為領翼隊長。

清朝時期的軍職與現在的比照:

提督: 正大軍區政委、副司令員。(上將、中將)

總兵:省軍區司令員。 (中將)

副將:集團軍軍長。(少將)

參將:軍長、副軍長。(少將)

遊擊:師長。(大校、少將)

都司:旅長、師級團長 (大校、上校)

千總:營長。(中校)

百總:連長。 (少校、上尉)

把總:排長。 (中尉)

望採納~


雲端之秀

明清兩代武職官名,宋朝也有設立
清朝之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提督之文官,而聽從巡撫提督之總兵武官則改為正二品,視駐地,統轄兵員多寡相差甚多,大約於一萬五千名至數百名之譜。一般來說,清朝於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則為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就臺灣而言,20世紀之前,臺灣總兵受臺灣道節制,統轄部隊稱臺灣鎮,官銜亦稱臺灣鎮總兵,人數則在一萬名至一萬五千名左右。
明代編輯
明朝建立後﹐從京師至地方﹐皆立衛所(見都司衛所)。遇有徵伐﹐則任命將領擔任總兵官﹐調衛所軍﹐由其統率﹐戰事結束後﹐交回所佩將印﹐軍隊各回衛所。故總兵官屬臨時差遣﹐無品級﹐無定員﹐多由公﹑侯﹑伯﹑都督充任。正統(1436~1449)以後﹐邊境戰事時起﹐總兵官逐漸成為常設武職官員。其掛印稱將軍者,雲南曰徵南將軍﹐大同曰徵西前將軍﹐湖廣曰平蠻將軍﹐兩廣曰徵蠻將軍﹐遼東曰徵虜前將軍﹐宣府曰鎮朔將軍﹐甘肅曰平羌將軍﹐寧夏曰徵西將軍﹐交趾曰副將軍﹐延綏曰鎮西將軍。但其在薊鎮﹑貴州﹑湖廣﹑四川及攢運淮安者﹐不得稱將軍掛印。宣德年間(1426~1435),又設山西﹑陝西兩總兵﹔嘉靖年間(1522~1566)分設廣東﹑廣西、貴州﹑湖廣兩總兵為四﹐改設福建﹑保定副總兵為總兵﹐又增設浙江總兵﹔萬曆年間 (1573~1619)又增設於臨洮﹑山海﹔天啟年間(1621~1627)﹐增設登萊﹔至崇禎時益紛不可紀。總兵所統之軍稱正兵﹐與副總兵分領之奇兵﹑遊擊分領之遊兵﹑參將分領之援兵配合作戰。明初至明中葉﹐文武並重﹐總兵官頗有權勢。但明末以文制武﹐重文官﹐輕武職﹐總兵官地位顯著下降。
清代編輯
清朝之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提督之文官,而聽從巡撫提督之總兵武官則改為正二品,視駐地,統轄兵員多寡相差甚多,大約於一萬五千名至數百名之譜。一般來說,清朝於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則為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
就臺灣而言,20世紀之前,臺灣總兵受臺灣道節制,統轄部隊稱臺灣鎮,官銜亦稱臺灣鎮總兵,人數則在一萬名至一萬五千名左右。
官階
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官階正二品,受提督統轄,掌理本鎮軍務,又稱“總鎮”。其直接統轄的綠營兵稱“鎮標”。清初,總兵無定品,系左右都督、同知各銜,乾隆十八年(1735),始定品軼。京師步兵營有左、右翼總兵,為步兵統令佐官,清末,北洋海師亦有左、右翼總兵,各統鐵甲艦為領翼隊長。

安徽方言視頻

清朝的總兵是武官正二品,說到這就要首先說說清朝的正二品能到達什麼樣的地位。

1.文官正二品有資歷淺的尚書,總督,都察院御史和資歷深的侍郎,大理寺正卿,巡撫等。

2.武官的名堂比較少,好像就是總兵是正二品

3.官品只說明待遇報酬問題,具體的地位是不等同的。比如同樣是正二品,雖然待遇報酬都一樣,但文官二品就比你武官二品的地位高一級,這就是過去封建王朝重文輕武,以文制武的統治模式有關。

4.雖然總兵絕大多數都是正二品,但也有例外,如果你在任時候功勳卓著,皇帝為了褒揚你往往會加封半級,叫做“晉授振威將軍”這時候你就可以享受從一品的待遇,這時候能夠節制你的人就只有同品級的總督和尚書大人了。在下的曾祖父就是這樣,所以略懂一二。


彭梵先生

說得通俗一點,總兵之上有提督,大概相當於軍區司令,而總兵呢,就是軍分區司令員。軍銜嘛,有說相當於軍長的,有說相當於師長的。

當然,生搬硬套只是為了便於理解,實際上,總兵在清朝的確是很大的官,正二品。按編制,整個大清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八十多個總兵,統領著六十多萬常備軍。



半耕半讀

清朝總兵是主管一省(或地區)軍務的最高武官,但是明清的制度不大相同。



明朝的稱呼是總兵官,是作為一種任務職位出現的並不見得與固定的品級,到了清朝演變為主管轄區內綠營的軍官了(八旗軍另有統帥系統),而且是個等級職務由相應的品級(其下為參將、遊擊、都司、千總、百總、把總)。千戶則是明朝駐防各地衛戍軍隊的“衛所制”的一個特定的職務,是世襲的。衛所的士兵都是世襲的叫軍戶,每家一個男人當兵(不止一個的叫餘丁,算預備役),享有一定的免徭役的特權。衛所根據大小分為“千戶所、百戶所”不同的等級,頭頭就是千戶、百戶了。



輕聽夜語


木直易折

這傢伙在胡扯八道!明朝早期時總兵品級和管轄兵力不確定。中後期總兵基本上相當於1個師即1鎮。督都相當於1個軍與清代的提督現代的省軍區司令相當。清早期總兵相當於1個滿編師師長。後期1個總兵所轄兵力僅相當於1個旅,地位也更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