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下拉,训练中正手和反手都需要做宽握和窄握吗?

元某人之过

您好,这里是KI健身,针对您“高位下拉,训练中正手和反手都需要做宽握和窄握吗?”这个问题,说一点ki的经验和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上图这个是反手高位下拉,ki所学到的正反手的定义是根据解剖位来的,过多的不解释!不解释!不解释!

然后回到您的问题,您一共有两个问题:1高位下拉,训练中正手和反手都需要做宽握和窄握吗?

2正反手和宽握窄握分别有什么区别?

两个问题可以结合在一起回答:

需不需要看您的需求,和您的训练情况。

但是正手的高位下拉,不建议做宽握。反手的高位下拉,窄握、中握(与肩同宽)、宽握(1.5倍肩宽)都能做,比较推荐宽握。

一个是不建议、一个是推荐,还是有区别的。

说一下理由:

在做反手的高位下拉的时候,大臂和小臂处在比较接近自然状态的角度,肘关节是向外打开的,选择宽握高位下拉的时候,肘关节向里向后收缩,能够很好的刺激到背阔肌上部和大圆肌,这个也是宽握的侧重点。

中等握距也是可以用反手做的,如果你感觉相比反手宽握,反手的中等握距能够更好的找到发力感的话,也是可以的。

而中等握距(与肩同宽)更推荐用正手去做。

正手的时候,小臂和大臂是自然状态下外旋的。外旋之后自然距离就是与肩同宽,或者略窄,如果选择宽握的话,肩关节就会随着打开,对于关节活动度不足的人来说,影响发力,还会增加受伤几率。

而建议中等握距选择正手的原因是,正手时,肘关节的方向是向后的,同样距离反手的话,肘关节是向后向外的。顺着肘关节的方向,正手能够更好的发力,还能更充分的收缩。

而这时候主要相比宽距,刺激背阔肌的位置,要略微向下,向中间一些

窄距的高位下拉,正手、反手、对手都是可以的。这个看你的感觉,侧重目标更加靠近下背和脊柱位置。

还有一点不同点是:选择窄握的时候,后仰角度要比宽握大一些,宽握后仰大约15°就够了,窄握的话,要30°。


Ki健身

高位下拉,是训练背部的主要动作。同时辅助训练到手臂肌群。

在高位下拉的动作中,正握和反握,宽距和窄距锻炼效果都会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训练需求来选择。

在训练中主要见到的方式是宽距和正握的结合,窄距和反握的结合。

最常见的方式是:宽距正握。(双手距离大于肩宽,手心向外)

这个动作背部发力更多。背阔肌,大圆肌刺激充分。在动作终点(下拉至下颚)肩膀下压,肩胛骨回缩,中下斜方肌和菱形肌也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动作要领:双手距离大于肩宽,手心向外。握住横杆,保持身体稳定,呼气的时候收紧核心,将横杆拉向锁骨的方向,身体可轻微后倾以完善下拉的弧度(切记不是翻肋骨,有意识控制肋骨下降)在下颚处收缩肩胛骨,肩膀下沉。

窄距反握:(双手距离等于肩宽,手心向内)

这个动作,手臂的刺激感会增加,肱二头肌参与的程度增加,在曲臂的时候确实手臂可以辅助更多的发力。但是这个动作的重点相对于背部的好处,就是让背阔肌在矢状面上得到充分的延展

动作要领:双手与肩同款,手心向自己,抓握住横杆。具体动作轨迹和上述动作相同,但是回放离心过程,要释放充分,手臂伸直,让背部充分伸展,这也是反握窄矩的训练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宽距正握和窄距反握还普遍用在引体向上的训练中。相比高位下拉,引体向上是闭合链训练,更具功能性。训练肌肉是同理的。


谢谢你阅读到这里吼~,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呦!


卡路里老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是赛普基础实践,导师孙君鑫。

在做高位下拉训练时,握距的宽窄和反正是有区别的,他针对背阔肌的位置训练有所不同。但是根据不同人和不同的做法和技术水平不一,所以练出来的效果也不同。我这里给大家演示几种,我常见和常练的训练部位及讲解。强调(几种做法是我常做常练的部位而已,不代表这个动作只能这么做,还有很多做法。也不代表别人做的就是错的。)

1.宽距正手下拉(背阔肌的宽度)

首先坐在器械,双腿放在滚动轴下方卡住大腿。身体挺直在绳索垂直线稍微偏后一点即可。双手全握杆子1.5肩宽,保持挺胸沉肩,呼气,背阔肌发力将杠将杆子拉至锁骨的位置。手肘保持垂直向下不要向后。吸气臂和机控制将杆子还原至初始为止。保持,不要耸肩。

2.窄距正手下拉

这个动作,我平时训练基本上不用,所以说我对这个动作的见解也不是很多。在这里,不过多的阐述。

3.宽距反手下拉(背阔肌中缝及下背部)

他的技术要点和正手的宽距下拉是一样的。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因为反手做这个动作之

后,因为手臂做了一个外旋的运动,所以说在下拉的时候大臂可以更好地夹紧背阔肌,所以他对背阔肌的中缝会有一定的刺激。我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会加一个身体微微的身体后伸,所以在顶峰收缩时,对背阔肌的中缝和下背部会有一定的刺激。(温馨提示,该动作对手腕儿的活动度要求很高,如果手腕产生不适,立马停止。)

4.窄距反手下拉(背阔肌的长度及下背部)

首先保持抬头挺胸收腹,反手与肩同宽握住横杠,呼气下拉时大臂保持夹紧身体,拉至上胸锁骨位置。这个动作的重点是要大力夹紧身体下拉,不要打开过多。因为窄距比较宽距来说,大臂做了一个外展的动作,把背阔肌拉伸得更长,所以对长度塑造比较好,在做个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也会加一个微微的身体后伸,所以也会刺激到下背部。

综上所述只是个人的训练习惯和见解而已。不代表别人的训练是错的,也不代表这个动作只能练到这个部位。还有很多做法,大家可以不断的开发!

有不明白请留言!谢谢大家,感谢阅读!更多健身干货,请大家关注我们


赛普健身学院官方账号

再就是宽握与窄握,宽握用到的主要是背阔肌的内收功能,肩关节伸为次要功能,窄握用到的是背阔肌的肩关节伸功能,内收为次要功能,而窄握时肩胛骨下回旋功能较少,宽握较多,所以,我们一般把宽握用来练习背阔肌的宽度,同时训练菱形肌和中下斜方肌,而窄握主要训练背阔肌的厚度!


健身教练Energy

先说下正反手,再说宽窄距。

正手反手的区别

正手下拉,辅助肌群肱二头肌代偿少,反手下拉,肱二头肌代偿相对大。有研究表明,反手下拉对背部刺激度更深,因为手肘运动行程更大,背部收缩更强。但是健身讲究的是孤立练习,孤立练习是健身的精髓,所以一般健身者都采用正手下拉,目的就是尽可能把肱二头肌孤立出去,还会采用半握的方式尽可能把前臂孤立出去,把主要发力肌群集中在背部,从肌肉感受度上和训练感觉上讲,冷风觉得正手更好。

反手就没有意义吗?

并不是,我们的训练动作不能一成不变,偶尔要做一些变式,从不同的角度刺激肌肉,让身体不会产生适应性,对我们健身增肌是有好处的,做一段时间正手下拉,所以偶尔也要做反手下拉,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想额外带一下肱二头肌,也可以经常采用反握。

宽窄距的区别

宽握下拉:背阔肌上侧、外侧两部分,有效增加背阔肌的宽度;

窄握下拉:背阔肌下侧,有利于增加背阔肌的厚度。


具体在训练中采用正握还是反握,宽距还是窄距,并不是固定的,要辩证地看,要具体分析你背部的肌肉形态来随时调整。

下面是冷风一位健友的照片,背部宽度练得不错,背中部厚度也还可以,但是背部两侧厚度不够,冈下肌、菱形肌、大圆机、小圆肌较弱,形成了一个凹陷处。

因此冷风建议他多做宽握划船,对握宽距划船,来改善这个状况。

因此,没有固定需要做什么动作,都是动态调整的。


冷风谈健身

不好意思,我直改横不到一年,还在握拍上纠结。用直拍手指要起很大作用,而横拍相对不要那么用力。我是延用直拍的思维,用手指过多,造成现在动作比较僵。正在改进中。至于宽握还是窄握不是很懂。我想窄握但是打着打着就宽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