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是什麼意思?

-子戀

“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看起來很難理解,河邊地怎麼了?活漢妻又有什麼不對? 在農村裡,很多的俗語都是一代代人傳下來的,更多的時候側面的反應的是農村裡的樸素哲理。而這句“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流傳甚廣,那麼它究竟要表達的是個什麼意思呢?



1.有錢不買河邊地

這句俗語很是通俗易懂,在過去的時候,河道兩旁的土地經常會受到水淹等情況的出現,特別是多雨的夏季時候,上漲的河水會吞噬河道兩旁的土地,給農民朋友造成很大的損失,甚而顆粒無收。另外還有另一層面的意思,河道兩旁的土地也是不適合修建房屋的,危險不說,很難持久。 但是在現代社會而言,農村裡對河道大多都進行了科學的處理,河邊的土地反而成了肥沃且利於灌溉的“好地”,農民朋友很多時候更樂於選擇河邊的土地種植莊家呢!


2.有錢不娶活漢妻

在過去的舊社會時候,女人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因各種原因被休回家的情況有很多,而這些女子則被稱為“活漢妻”,因為前一段的婚姻,甚至孩子的難以割捨,對於農民朋友而言,就有了“有錢不娶活漢妻”的說法。 但是在當代,這句話也是已經不再適用,甚而在很多人的心中有這樣的觀點存在,結過婚的人在處理感情與生活等方面會更加的成熟,身邊就有很多的半路夫妻過得幸福甜蜜呢!


當然,在農村裡,一般未結婚的男孩女孩,一般還是不願意選擇有過婚史的人相處結婚的。 這些在過去老人口中傳承下來的俗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儘管很多於現代社會已經不適用,但我們還是要珍視其中傳達給我們這些子孫後輩的樸素哲理,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做人的道理,並將其中的精華髮揚光大。


農業補貼

“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是兩句相傳久遠的民間諺語,它的意思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三個字:“靠不住”!

一,有錢不買河邊地。

我現在的住處100米外的地方就有一條河自西向東北宛延而去。河堤高有10米,河道開闊。但大部分時間都是中間一條細細的河流,兩邊是肥沃的河灘地。前些年,就有些附近的退休職工揹著鋤頭到河灘上開荒種地,大都種得是玉米和蔬菜,長勢喜人。特別是王米到七八月的時候已是挺挺拔拔豐收在望。忽然有一夜狂風暴雨大作,河水猛漲,河邊的玉米菜地倒的倒,淹的淹,真是“全軍覆沒”,慘不忍睹。地的主人看著心疼的直掉眼淚。再後來,到河邊種地的越來越少了。因為雖然不是年年會發生洪澇,但兩三年來一次也是得不償失啊!而且這還是不花錢的地。如花錢買地,那就更虧大發啦。所以說“有錢不買河邊地”這句話,靠譜!

二,有錢不娶活漢妻。

什麼叫“活漢妻”?就是前夫還活著或著不能確定死亡而已脫離夫妻關係或夫妻關係名存實亡的女子一方。

舊時那有什麼《婚姻法》和民政部門,男女結婚往往是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搞定。離婚也不由女人說了算,丈夫的“一紙休書”就可以把老婆打發走。還有就是丈夫或在外經商做事讀書或被抓丁當兵離家而長期不歸生死不明妻子守“活寡”多年的女子。

這種情況的女人如果相貌平平,一般來說有錢人是不會娶的,主要是怕招惹是非,渾扯不清。但若是這女子還年輕,貌美過人。有錢人早已是魂迷神倒,哪裡還顧得了其他?

還有,舊時又有幾個有錢人呢?絕大多數都是窮苦的老百姓。窮人能討上個媳婦就不錯了,用幾鬥米糧娶回個女人成一家人家,已是謝天謝地,又哪有心思考慮什麼“活漢妻”“死漢妻”的事情!

因此說,“有錢不娶活漢妻”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誰憐一燈影

這兩句話講的是農村生活中的兩個典故,至於為什麼會這麼講,那都是血的教訓啊。

第一句“有錢不買河邊地”。

在中國古代,由於生產力底下,所以幾乎所有的耕地都是沒有水利設施保障的。基本上都是靠天收,因此給土地澆水就成為百姓在種地時最辛苦、最費力的一件事情,這就導致越是靠近河流的土地就越好。

但是所謂物極必反,如果土地是過於靠近河邊的河灘地的話,雖然土地很肥沃,而且澆水方便,但是也是不能買的。

因為在這樣的土地上種植的話,會被每年汛期暴漲的河水將地裡的收成全部沖走,導致田地顆粒無收的慘劇發生。

第二句“有錢不娶活漢妻”。

在中國古代,有的人在過於窮困的情況下,會把自己的老婆賣給光棍做老婆。這其中也有很多無賴,先是把自己的老婆賣給光棍做老婆,藉以獲得聘禮錢財,然後在某個時間偷偷的跑過來把老婆帶走,結果讓娶親的人人財兩空。

這種事情,哪怕到了今天,在中國偏遠農村也時有發生。

很多騙子以給自己妹妹介紹老公的名義行騙,主要方式就是先通過把實際是自己老婆的女人,嫁給農村窮光棍做老婆,藉以收去不菲的禮金。

然後等到婚後某一天,借走親戚或者回孃家的名義,講女人帶走,或者乾脆讓女人趁人不注意,偷偷的逃走。最後導致光棍血本無歸。

所以這兩句老古話的意思都是一個意思,就是不要貪圖眼前看起來很有利的事情,而忘記這個事情背後存在的風險。做事情要做把穩的事,做人要做把穩的人。


落下m

農好俗語都是農民在生活和生產中積累的人生道理,但往往具有時代性,隨著社會進步,有些俗語便會失去部分或全部價值。

就說本題這俗語,形成時代已久,上面打著深深的舊時代烙印,現在可用性很少了。

先說說有錢不買河邊地。大家都知道,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沒水就沒有農業。古人選擇臨水而居,河流也沖積出土體豐厚的土地讓人們耕種。但事物都有期兩面性,土地是河流沖積而成,又會被河流沖毀流失或重造!

洪水猛獸自古是人們最大的禍患,所以自古會出現大禹那樣的治水英雄,也會出現女媧補天那樣的神話傳說。

但是,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因為生產力極其低下,人們似乎一直對洪水束手無策,只能任其衝來衝去。往往一場洪水,便會沖毀無數河邊的土地。要知道,在封建社會,土地是完全私有化的,即使大自然沖積出來的土地,要想獲得也需要購買,因為河灘山林都有其主,衝成土地也是原來河灘山林擁有著的,你要想種植,那就需要購買。試想,花錢買來的土地,種上各種作物,期盼著一年的好收成,卻因一次洪水蕩然無存,那不是要了農民的身家性命嗎?所以,聰明的古人總結出這句話,就沒人在河邊種地了。


這種地既然沒人購買耕種,那麼幹嘛呢,植樹護河!樹林往往比莊稼抗洪澇,加之根系發達,能大大減輕洪澇災害和水土流失。大家想一下,建國初期,是不是每一條河流都有很寬的河套呀?河套上是不是廣泛種植著喬木和灌木呀?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時至今日呢?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人們已經懂得了怎樣利用和鎮壓洪水,洪水沖毀土地和村莊的現象基本沒有了。現在大部分河流進行了疏浚,河套窄了,河流深了,河壩漿砌護堤了,河邊土地得水利之便利,可以豐產高產了。現在的人們喜歡水雲間的那種田園生活,還會說有錢不買河邊地嗎?話又說回來了,現在土地都是集體所有,不允許買賣。現在的河邊,多為溼地公園,進行多種開發利用,和舊社會完全不同了。這“有錢不買河邊地”之說,也就無實用價值了。


咱再說說這“有錢不娶活漢妻”。這話有點蹊蹺,死漢妻那叫寡婦,活漢妻是啥呢,只能是被男人休掉的妻子。這話也是來自於古代,那麼古代被男人休掉的妻子為啥不能娶呢?

咱先看看古代女人被休的“七出”之條,也就是男人休妻的7條理由: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這條俗語既然形成於封建社會,我們就只能從歷史的角度看問題,站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這七出之條,可是都讓人無法接受的。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個女人不會生育,讓男人斷子絕孫,這肯定當出!那麼,就此一條被休的女人,哪個男人再要?要了也是不下蛋的雞,不花錢也是不能要,何況花錢娶妻?



再說淫佚。中國封建社會女人地位極其低下,三綱五常、三從四德是極其講究的,存天理滅人慾,哪個女人如果像今天這樣發生婚外性與人偷情,那便是極大丟了男人的臉,休掉是輕,沉潭的事情不也經常發生嗎?這樣的女人,哪個男人會再娶?

再說不事舅姑,也就是不孝順公婆。古代比現在都講究孝道,因此才會產生二十四孝這樣的楷模。一個女人如果不守婦道孝道,那是讓人極不能接受的,自然要被休掉,也不會有人再娶!

相對來說,女人犯了“口舌”這條,似乎並不是太嚴重的問題,長舌婦而已。但長舌婦自古就是極讓人討厭的,成天嚼舌頭,肯定攪的四鄰不安,家庭失合,這樣的女人,自然也是極不受歡迎的。

“盜竊”一條,現在都涉嫌犯罪,可見其讓人無法容忍。“妒忌”雖是女人通病,但古代可是不允許的,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要是犯這條,這家庭非亂套不可。人家古代的女人,結婚幾年之後,都會主動張羅給男人納妒妾的!現在的男人不要羨慕,羨慕也沒用,現在的女人,你可應該偷偷著樂,幸虧沒生在舊時代吭!

“惡疾”這條,我想如果婚前女人就有惡疾,自然是有欺瞞之嫌,道德問題,休也應該。但如果婚後所得也被休,那古代的男人可是太不要臉了!進了你的門,為你生子為你勞累,生病自應負責到老。但是別忘了,那時候是男權社會,有時候是不講理的,再說這惡疾不是一般的疾病,我的理解應該是讓人生厭或無法治好的病吧。過去說“破船漏屋病老婆”是男人三大不幸,被人家休掉身患惡疾的女人,沒人再娶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好了,“有錢不娶活漢妻”這條來自於古代的俗語咱分析完畢,從那個形成時代講,完全是有道理的吧?但放在現在呢?現在沒有休妻這一說了,只有離婚一條。那麼,離婚是雙方的,有時候是男人不要女人,有時候是女人不要男人,有時候是雙方都夠了。但不管哪個原因,離婚的女人,多數是有一定的自身原因,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這樣的女人多數思維有點偏執或包容心較小,雖然不和古代那樣不可再娶,但是再婚後比較不容易相處,這應該是很重要的一條。


再是,離婚的女人,如果和前夫沒有子女這還好說,如果有了子女,這又是扯不斷的關係,為了孩子也要經常產生來往,再婚後很容易為這事兒和後任男人產生衝突。

還有一條,不管什麼原因離婚,女人往往對前夫還存在一定的感情,經常會把兩個男人進行比較,因而更容易產生對繼任丈夫不滿。再有的,和前夫產和矛盾較深,女人主動提出離婚,而前夫又糾纏不清,再嫁後前夫也時常找她吵鬧,甚至尋仇!這也是離婚女人再嫁的一個障礙。

當然,現在時代變了,離婚女人並不是都不可娶,只是要區別不同情況,好女人儘管娶來,有點毛病的女人娶了之後多加包容。那句“有錢不娶活漢妻”的古話,到現在應該失去了大部分的存在價值。

所以說,俗語的形成往往具有時代性,老人的觀點也具有時代性,大家要批判性的繼承,合理加以分析,才能對自己的人生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齊東晏子

民間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

“有錢不買河邊地”意思是說,河邊土地雖然肥沃,但卻要面臨著洪水的威脅,這個相對比較好理解。

“有錢不娶活漢妻”這個指的是被休回孃家的女子。意在表示,被婆家休掉的女子一般不好掌握,易惹是非。不過這種說法已經不適合當今的社會了。每個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權利,每個人對婚姻都可有自己的立場。

民間俗語往往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時代侷限性。

壹點說:用良知檢討社會,用態度關注生活。喜歡我們的內容就請關注吧。

壹點說

從字面意思看,“有錢不買河邊地”是說,儘管河邊的土地儘管肥沃,但是一旦遇到洪水,再肥沃的土地也會隨著洪水消失不見。“有錢不娶活漢妻”是說,在以前被修的女人一般都是不守婦道的女人,娶這樣的女人,容易惹來是非。

我們老祖宗留下的俗語也好,老話也好,是他們經過常年的生活積累總結出來的,有著很深的哲理。但是,不可否認,這些俗語、老話也有著一定的時代限制。

就拿這句俗語來說,“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就有很強的時代限制。放在古代社會,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可以很好的利用河邊肥沃的土地,同時利用科技治理洪澇災害。同樣,社會的進步,讓我們對男女婚嫁有了全新認識。兩情相悅、你你情我願可能就是很好的感情。


小幹部大村長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告誡我們後人做事要深入思考,多多防範潛在風險。

有錢不買河邊地。河邊地一般都是灘塗、溼地轉化而成,排水和防澇能力不好。雖然可能一連幾年都收成不錯,但是遇到夏季種植的時候很有可能發大水,讓一年的收成顆粒無收。在我們古代,一年顆粒無收,會餓死人的。

我大姑跟我說過,40年代鬧霜凍,地上莊稼都凍死了,只有一個有牆的地方正好避風,那兒有那麼幾十米穀子沒凍死的,打了的穀子優先照顧我大爺吃,呵呵,所以她記得很清楚。

現在我們的防災能力好多了,良種、防澇工程都是保證我們糧食穩定增產的措施。對於現在來說,有地真的是資本。不管什麼,河邊地、鹽鹼地、禿山石嶺,只要你把它買下來,佔了這個地方,就能升值的。呵呵。

對於我們現在生活來說,一般不買一樓和頂樓,其實也是這麼個道理。容易遭偷和漏水嗎。。。

有錢不娶活漢妻。主要是怕這個女的跟原先的夫家有糾葛,以前的時候,這些關係是非常麻煩的。現在其實也不是這麼簡單。這個大家都該理解吧?以前的女子,不管是她多漂亮還是多優秀,只要被夫家休了,真的就很難再嫁出去。

不過隨著現在女權主義的興起,我們尊重女性的權力,現在我是家裡的四把手。幸好沒養狗。。

所以,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麻煩,我們的一些老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希望能與君共勉吧。



暖心人社

農村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是什麼意思?

河邊的地一般都不會太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河邊的地要麼發大水把莊稼給淹了,要麼是都是泥灘無法耕種,要麼是河堤,河堤都是從河裡挖出來的沙土,就算種上莊稼也長不好

。所以說,有錢不買河邊地。

(村裡小河)

那有錢不娶活漢妻是什麼意思呢?這個現在來看沒有河邊地坑。原來“活漢妻”是指被男人休回孃家的女人。社會發展到現在了,離婚的原因有男方的也有女方的。如果是男方的原因離婚還好,如果是女方的原因,女方有時總會拿現在的男人和原來的男人對比,家裡莫名其妙就會有氣生

。你說這日子還能過好嗎?

鑑於上述原因,所以農村才會有這句話: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


民工札記

“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是農村古老的俗語,用兩種毫無牽連的事闡述同一道理:表面上的有利因素,其背後一定有不利的方面。


靠天吃飯的農耕時代,灌溉條件極差,如果擁有一片河邊的地,無疑是獲得農業豐收的有利條件。


應該是人們爭相搶種的“黃金地段”,明明是千金難買,為什麼卻說“有錢不買河邊地”呢?


因為天有旱有澇,如果水災來臨,最容易遭殃的是河邊的地,倒不如別處收成穩定。

而且,即便河邊的地會比別處長勢好,也不一定有好結果。尤其在比較旱的年景,河邊的地為許多人覬覦,一旦莊稼長成,就會先下手為強,搶佔勞動果實。


到頭來土地所有者會落得白忙活一場,賠了種子又賠功夫,賠了精力又賠心情,最後誰都一無所獲。


這很類似於孔融讓梨的故事:


小夥伴們和四歲孔融一起外出玩耍,看見路邊梨樹結滿果實,紛紛前去採摘,唯孔融站立不動。


小夥伴問:為何不共同前去?

孔融答:梨酸澀難食。


梨為何難吃?

——因為長不大長不熟。

為何長不大長不熟?

——因路邊人多,還沒等長大長熟就開始採摘。


所以河邊的地就像路邊的梨,有錢也不能買,買了也白買。


這道破了“吃白食″現象的普遍存在,表明了一種態度:不想給人太多機會去不勞而獲,從而糟踏本該長勢良好的莊稼。


“有錢不娶活漢妻”,含著同樣的道理。


首先糾正一個概念, 有人說“活漢妻”是活著的漢子的妻子,是夫家不要的,也就是現在說的“被離婚”的女人,那是一種誤解。


“活”字在這裡是使動詞,是“使男人活”的意思,即能養活男人的妻子。


一個能養活男人的女人,一定能帶來萬貫家財、良田萬頃、吃穿不愁,似乎是這個男人的福氣。


然而,當上“活漢妻”的,她會不會像河邊的地一樣,被一些想“吃軟飯”的人盯上呢?

女人能把丈夫當男寵養,會不會也能把男寵當丈夫養?


再說,這樣的女人婚前一定有許多追求者,像蜜蜂追隨花朵,不是優秀的男人,是不容易把女孩娶到家的。


也就是說,只有最優秀的男人才能從“群蜂"中脫穎而出,獲得女人的芳心。


但是,哪個優秀的男人願意“吃軟飯”呢?


好男人把尊嚴看得比生命還寶貴,所以寧死不會讓女人養活,寧願苦點累點,也要挺起脊樑,撐起自己那片天。


所以,“有錢不娶活漢妻”,代表了一種骨氣,表達了好男人拒絕“吃白食”的決心。


這個俗語,雖樸素粗獷,卻涵蓋著智慧與骨氣,道破了生活中的現象與志向,對我們全面、深入地思考問題具有一定的啟發與指導意義。


幸生

都在議論有錢不能取活漢妻!現在都市生活,進民政局的十個有五個是離婚的!憑什麼說不能取離過婚的女人?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離過婚而且很離譜,我和他離過三次婚復婚兩次,6年裡我受盡折磨,我和他登記不到半年就發現他前女友聯繫他,當時我後悔了,原來什麼都是假的,我在他家照顧他癱瘓的父親,他母親又有腸胃炎!任勞任怨!我離開他家的那天他居然說我一點功勞沒有!我哭了那天,我哭著離開了他家!我就連個保姆都不如!那麼多年所謂的愛情不過過眼雲煙,現在的我笑了,笑我當時是多麼的蠢!跟他剛在一起的時候他家吃低保,很窮的那種,他家就在市區的中心,而且很爛,連個上廁所的地方都沒有!還通風,我就這樣跟他一起了六年!直到他風生水起,買了商品房,買了奧迪,我就一走不回頭!我受不了他有錢了之後大聲和我吵,受不了他家人的折磨!因為他姐姐嫁了然後帶著他老公還有小孩一起回來住,每天都是上演含沙射影!原本我認為他對我好就足夠了畢竟從相愛到結婚!但是自從他有錢了,變了,什麼都變了。為了一雙筷子也要和我吵,我受夠了,再加上那天回孃家的時候他說的那句我一點功勞都沒有!我心終於死了……我頭都沒回的走了……後面兩年後,和我母親去上香遇見他母親,他母親看見我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她自己心裡清楚我照顧她兩老有多好,她含糊的說了句為什麼我的電話打不通,因為我離開後我就換了號碼!當時發現他前和前女友的事情的時候我就應該離婚,離開!不應該浪費那麼多年的時間在他身上,現在的我只想笑……

看了那麼多人的評論,說離婚的女人不能要,那麼離婚的男人呢?就理所應當的好了?而且現在什麼時代了?一言不合就離!沒必要委屈自己!別看不起離婚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