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三年工作经验和读三年研究生到底哪个更值?

假性近视6269

这么说吧,如果在一二线城市,现在的情况是硕士学历基本已经成了标配,不存在值不值的问题了。

以现在的北京为例,除了当地孩子,本科的学历是不足以支撑你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的,进入比较大的平台,也更没太大可能拿到户口。(我的母校是北京一所知名985高校,所以我了解到的情况还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我身边很多本科就工作了的朋友,也在考虑通过读在职硕士或者MBA来提高学历。

至于其他地方,就不太清楚了。欢迎有了解情况的朋友留言交流。

我是桐薇,在这里分享我的职业观点,与你一同成长。
关注我的头条号【桐薇说职场】,把我走过的弯路、踩过的坑,都讲给你听。

桐薇说职场

我想先纠正,读研分两种:2年的是专业硕士,3年的是学术硕士。前者偏向实践,后者偏科研理论。

不管三年工作还是读研三年,最终目的还是找到一份福利待遇好、稳定的工作,满足自己、家人的自我期望。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你觉得已经拥有了一份符合要求的工作了,你应该知道怎么选择了。

01-出来工作

如果你是实干型的、不擅长理论,家境又不好、早点出来挣钱,认为社会大学更适合你、更能锻炼你,建议出来工作。答主机械专业毕业,当初也想着是考研还是出来工作,纠结了很长时间,问了不少老师和领导,也问不出什么答案,最终还是看自己内心想法。

社会大学跟学校不一样,靠的是真本事,真正检验你的各种能力的时候,不向大学里考试突击或论文东搬西抄。还会遇到各种你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关系复杂,不像学校里同学关系。

工作中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学习,都是现学现用,缺什么学什么,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即使没有,在那样的环境下,也被锻炼出来。在社会一年的成长远比在学校1年的还多。

02-继续考研

考研不好考,我身边考研的,有的大一开始就准备,大三大四基本上泡在图书馆,早6点出门晚11点归来,周末也在学习,至少1年的生活节奏就是这样,没有坚强的持续自我调整、激励、毅力是是吃不消的。

能考上研的人,尤其是名校的,不容易也很厉害在某方面,学历这东西会跟着你一辈子,不管你在哪、多大了。如果是名校毕业生,那就是光宗耀祖,到哪都是榜样,一人考上,全家跟着光荣。

有些高端、特殊岗位只招研究生,特别是国家管辖机构,包括政府、国企,以及一些有名的大型国企。这些组织机构都是福利待遇好,稳定。考研后,还能继续读博士。

以上只是从基础层面解读,不管早早出去社会还是考研,都是自己选择,根据自己爱好,综合当下情况,选出比较合适的方向。一旦选择了,就别担心、别后悔,先努力干,把事做好。实在不喜欢了,再换,有些技能和经验是相通的。

如果选择考研,助你考研成功;如果出来社会,也助你成功!


运营套路小学生

很多毕业生都会思考这个问题,但不同人的选择不一样,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去评判。

在现在职场上,我们找工作时往往有个界定:应届生、1-3年工作经验、5年工作经验、10年以上工作经验。

3年工作经验属于一个中等偏下的定位,这时你已经退却应届生的稚嫩但能力还不能独挡一面,所以三年工作经验是一个坎,翻过这个坎薪资上涨的快,因为5年工作经验的人,已经是职场上能力较强的人了。而如果你读了三年研究生,这时你才以应届生的身份进入职场,毫无疑问你的起薪比三年前的本科生绝对是高,但是绝对没有一个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高,IT行业攻城狮这种现象就更明显了,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来看,肯定是三年经验薪资高。同时研究生的三年你是在投资,也就是花钱,而工作三年你是在赚钱,在金钱投入这方面来看,显然也是三年工作经验好。

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考研呢?因为现在的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往后可能遍地都是研究生,虽然在3年内,三年工作经验比较值,但10年或者更远,研究生这个身份的前景更大,晋升空间也更大,无论是先工作还是先考研,一样有那么三年工作经验,但是研究生的身份是永远保值的。因此从长远来看,研究生更值。

所以这是个投资的问题,如果你现在有时间和资金足够支持自己,长远来看,就去考研吧,如果你耗不起,就出来工作吧。


无忧精英网

重点是要看你大学毕业后理想是什么。

1. 如果你上大学就立志做学术,那当然是需要读研究生的。但是如果是商科类的学生,即使是立志做学问也建议大家可以先出去工作几年,然后再去读研读博,这样更有利于在商科领域做学问,毕竟这个领域有实践经验更重要。我研究生有一个讲企业战略规划的老师,大学毕业后先去蒙牛做了几年的营销策划,最后做到管理层,然后又回归学校做学问当教授,他的讲课水平和看问题的角度就跟完全在学校待着的老师不一样。

之前也听他讲过他认识的一个大学商学院教授,毕业后先去企业干了几年,然后又通过公开招聘进入了地方政府的招商局工作了几年,最后再回归大学做学问。这样的人在商学院或者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更接地气。

2. 如果你读研究生也是为了去企业工作,那我建议你最好是先积累工作经验,这也是我的切身体会。除了国企外,其他企业更讲究实用,更看重你的职场经历。我跟一个同学,本科毕业,我选择读研,他选择工作,我读了两年研究生,他跳槽去了京东,赶上了京东快速发展的那几年,等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是京东的一个中层主管了。读研你会错过一些你本可能遇到的好的职场机会。而且我那个同学在京东工作的时候,又考了在职研究生,拿到了人大的研究生学位,啥也没耽误。非国有企业里也并不怎么歧视有工作经验的人是在职学历。如果让我回头重选,我会选择边工作边读在职研究生或者MBA,尤其是商科类的学生。个人的经历觉得,以就业为目的的话,三年的工作经验比读研究生值得更多,而且研究生后续还可以再读。

3. 如果你还没有明确目标,以后是在企业混还是在做学术。那也建议先工作,因为书后续什么时候都可以读,只要你想读。但是去尝试,去体会,从而去找到自己的方向的机会是有限的。你可以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讲,刚毕业的时候,后续的读研机会总是存在的,但是眼前的工作机会以后可能不会有。


学长帮你填志愿

呵呵,这事儿,名嘴张雪峰在演说家里有精彩的表述。凡是用个案来推翻规律的,都属于耍流氓。所以别拿比尔.盖茨,马云,马化腾说事儿,如果那个大学生现在就非得认为自己就是未来的首富,建议家长带去精神科看看医生。要真正了解这些成功人士的经验,去看看他们的传记,除了富二代有家族传承,发扬光大的之外,草根们几乎都是认认真真做好当下的事情,一步步做成事业的。

教育是个投资,考研就是让自己的基础价格更大,白菜就只能卖白菜价,那怕你再大再新鲜。羊肉就是羊肉价,那怕你不是新西兰,新疆内蒙的优质羊。这是市场规律,规则,是普遍原理。当然茫目投资也不一定好,去国外一年花几十万上个野鸡大学,是否是过度投资也要考量。

再说三年工作经验,就像小学的一二三年教育内容,有多难?当你心智更加建全时再去学这些课程内容,三年的知识,半年掌握并不是多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后说考研的难度,对于通过了高考的本科生们,远不如高中三年备考,通过高考难。差别在于高中三年,有老师,家长,和周围同学的影响,咬牙也得奔高考去。而大学里,做为成年人有了自由选择的空间,有了自我的思考意识,不少人选择的就是放松和堕落,考研难就成了借口,为什么学霸很多永远是学霸?研究生社会的普遍认可就高于本科生?这就是心性上克服困难,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是要强大很多!而这个品质对用人企业来说,要比三年工作经验更加看重!!!


净月暖阳

一、关于研究生

显然题主既不懂工作也不懂读研。研究生分为专硕和学硕,专硕读两年,更偏向于实践;学硕更偏向于研究理论和学术方面的,需要读三年。选择学硕的人毕业之后一般都会选择继续读博,研究学术,而是出来找工作。如果你研究生毕业之后还是会选择出来找工作,那么我认为不如直接工作的好。因为你读研的目标只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然而你研究生毕业之后不一定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考研这条路也是很辛苦的,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准备,每天六点左右起床,晚上十点回到宿舍,每天至少需要学习10个小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复习的充分性,因为内容真的很多。一年清心寡欲的学习生活需要极强的毅力拒绝各种会让你偷懒的诱惑,问问自己是否能够坚持。

不过现在由于大学生人数过多,所以读研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现在学历依然是一块敲门砖。国有企业的一些岗位是要求研究生以上的学历的。

二、关于工作

在工作中学习各种技能是非常快的,因为等着用呢。以前上学的时候知道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但是总是被懒惰打败。上班之后很多技能比如办公室软件、PS等是必须要用的,你不会就会有种要被辞退的压迫感,觉得自己的价值过低。

以前我在学校时一直想学PS,但是总是拖着,现在工作了必须要用到PS,于是我就用十天怒学了一下基础部分。

综上所述,我想三年工作经验和三年研究生哪个更值在于你心里哪个更重要,你自己更喜欢、更适合哪一种。你自己心里一定有更偏向哪一边的想法,遵从自己的内心才能走得更远。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工作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考研和工作是个两难选择,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也遇到过。为什么是两难选择,因为不知道选择哪个以后的发展机会更大?是继续深造还是踏入社会工作,其实是两条路,差别很大。黄色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那到底怎么选择呢,以下供您参考。

1、工作对学历要求的高低。如果你大学学的是工科类的专业,比如机械、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不建议读研,技术类的工作对学历的要求很低,基本师傅带徒弟就可以做的很好了,三年工作经验绝对比得上研究生学历,你工作三年后是可以当研究生师傅的。如果你读的专业是看重理论功底的,还是选择读研甚至读博,比如哲学、文学、教育学、医学、考古学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对口工作学历高起点就高。


2、参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你喜欢当大学老师,那还是老老实实的考研考博,因为现在大学招聘老师最低学历要求是博士。如果你喜欢科研,那也要读研读博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如果你一心想早点步入社会,结婚生子,先就业再择业,先找个工作养家糊口,以后再慢慢找喜欢的工作,那就先工作,以后可以读在职研究生。


3、看当下你的就业和考研形式。如果你已经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比如拿到了国家电网、阿里巴巴、中国烟草、工商银行等单位的录用通知,但考不考研还停留在想的阶段,建议直接工作,放弃考研,因为研究生毕业未必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还不如省下时间去旅旅游呢。如果就业单位还没解决,感觉考上研究生问题不大,那就去考研,这是很普遍的情况,很多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选择考研延迟就业,这是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的很大原因。


4、是否给自己的学业画上更圆满的句号。有的大学生高考没考好,本来可以上985院校,结果只勉强上了个普通的二本,那就可以考虑去考个好大学的研究生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考研不像高考,考研招生没有地区差异,而高考是有地域限制的,全国公平竞争,考个清华北大也是稀松平常的事,但一旦考上,你生命的轨道肯定会发生好的变化,因为你到了清华北大,你以后的同学和老师都是清华北大的,这是多好的人脉,以后你的人生肯定如虎添翼。


5、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我的人生我做主,他人只能建议不能强制,因为唯一可以对你人生负责的只有你自己,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跟随自己的内心,即使错了也是一种成长,一种经历,一种蜕变。保持一颗平常心去做当下的选择,因为未来的路很长。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去对待自己的选择,因为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也会后来的人生铺路。保持一颗虔诚之心去思考自己的选择,因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保持一颗豁达之心追忆自己的选择,因为人生是来经历的,不是用来后悔的。


sunrise1618

先说前提

没有前提的比较,等于纸上谈兵,如同毒鸡汤,听来全是真理,但实操一点头绪没有。这就如同我问你:是你媳妇好还是你妈好的问题一样。

所以前提我假设有三:

1)为了有更好的工作——这是短期视角

2)为了有更好的发展趋势——这是长期视角

3)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例如高端的同学资源等)——这也是长期视角

当然还有很多的前提,我抛砖引玉,你可以按这个思路做个参考。


要是为了有更好的工作

1. 如果单纯为了钱——三年工作经验值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能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是凤毛麟角,属于稀缺资源,稀缺就代表值钱。 所以,如果是真的,同时工作经验是有沉淀的、能有成果的,那比同期刚毕业的研究生要好多少层次。

腾讯公司里,大专学历的人带研究生团队的多的很,说明经验能力还是高于学历啊。当然这只是一个典型,但至少能说明现在职场发展的趋势:重态度、重素质能力、轻学历。

2. 如果机会不好,想有更多的工作选择性——读研值

读研,会让你在毕业后,在职场上有更多的选择权,这是真理。比如初中以上的老师,研究生学历是硬杠杠;比如银行、律师等行业,研究生学历90%是硬杠杠;还有一些大型的国企事业单位等,研究生也是必须。平行比较,人家选择不选择你另说,起码读研后自己选择的起点和范围就比本科大很多。

3.如果工作目标想做趋势性行业——三年工作经验值

趋势性行业,就是发展巨快,变革巨快的行业,比如互联网行业,时间就是金钱。小米的《参与感》中就提出一个概念:“”专注、极致、口碑、快”,至少现在还被奉为互联网从业者的经典。这个行业,一天一个变化,今天还是10个人的小团队,三个月后可能就谋划上市了;今天可能还号称估值若干亿,三个月后可能就不存在了(例如乐视)。 所以,在趋势行业,时间是比任何都关键的因素,读三年研出来,外边的世界都发展的让你不认识了,又得重新来过,不值。


要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1. 想要有更好的地位和自我价值——读研值

从人性上说,人是群体动物,所以必然有群体文化、圈子文化、阶层文化,这是必然存在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高端的,比如华夏同学会、泰山会、江南会、湖畔大学等; 领域或垂直的,比如企业家联合会、XX行业论坛、浙商会、晋商会等;低端的,比如某地的XX行业创业者联合会之流。人,到什么水平到什么地位有什么成绩,才能入什么样的圈子,不然,即使削尖头皮,进去也只是边缘人物。

读研,不能说能让你完全就混出地位了,而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一些硬资本。简单说就是想达到某个阶层,需要5个条件,你读了研,起码提前占了一个,这就是优势。

2.想要有更大的格局和视野——工作三年经验值

实操给你带来的价值,远大于书本上给你带来的价值,这也是真理更是实情。 商界、职场那个强人不是练出来的,除了学者型、研究型的,比如院士之类,你见过那个光靠读书就出头的。

M云、L强东、W建林、S玉柱这些大咖,在初始创业的时候,比如像如何上市、如何精细化管理这些上,哪懂那么深,但现在能随意上个节目就侃侃而谈的,不都是在实操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你让他们单纯待到学校读书能读出这本事?

所以说,实操过程中,是千变万化的,结果也能让你有更多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本领,这远不是多读几年书就能换来的。


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

这点没啥说的——读研值

未来,不论什么资源,一定是人带来的。如果有更多的人、阶层更高的人,那资源势必会更多更好。

就比如人脉资源来说: 读研,那你会有一帮读研的同学。 这帮同学的未来的起点选择就比本科要高,那等同于你的资源也就更高级了。


总结

三年工作经验和三年研究生那个值?

1. 只能根据自己来判断,因人而异;

2. 方法:综合自己的目标,先列示对自己有影响的前提,根据前提做判断和衡量,最后综合,当然多的就是那个值的。


志青

我们可以从三个纬度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对专业性的回答:

维度一: 从个人“专业方向”来看——

  1. 如果你大学读的专业属文史一类。那么,一般情况下,你会有两种选择。

① 回到所在家乡做一名人民教师。

② 在大城市找一份行政管理、文秘一类的工作。

前者,工作和收入都非常稳定,内陆城市工资大概在3500-5000元, 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平均工资在7000元左右(见表1)。目前,各大中学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全国很多地方的中学已经开始要求硕士学位,这一趋势不可逆,所以,如果你准备当中学老师,最好还是去读一个研究生,这会比你工作三年更具有深远意义。

后者,收入根据各公司实际工资水平,出入较大。如果从事这一类工作,最好去一些大型公司不断磨炼自己,经历痛苦和挫折,来换取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能力是核心要求,普遍不要求硕士学位。如果只是混日子,就不如做第一种选择。




2. 如果你大学所学专业为理工科一类,那么我们就要继续来划分,你是属于理学一类,还是工学一类。

① 理学一类,重在研究,所以本科毕业后,非常非常推荐你继续读研,否则好工作太难找。

(注:医学方向,如果毕业后不继续读研究生,那么你读医学的意义将很有限。所以,医学方向的学生,如果毕业后依然要选择这一行业,一定要读硕士)。

② 工学一类,侧重应用,所以本科毕业后,读研的意义相对不大,工作比较好找。以我的母校“大连理工大学”为例,在我校的校园招聘会上,很多工科毕业生简直是企业的香饽饽。我宿舍对面的4个小伙伴在仅仅一上午的招聘会上,每人都拿了四五个不错的offer,工资上万,可谓是易如反掌。所以,工科一类的大学毕业生,直接去参加工作,在工作中走上晋升之路,是非常好的选择。



维度二:从个人“价值取向”来看——

虽然貌似整个社会都在以金钱衡量人生价值,但是作为中国的未来,我们大多高校毕业生满怀诗和远方,是镇国重器。为了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加入了考研大军。

这里,我需要透露的是,研究生期间的你所接触到的导师往往是行业内比较拔尖的人物,尤其是在名校。你会一不注意,就发现你身边的某个导师,正是你大学时期,所学课本的主编。很多领域内的大师,会成为你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这种感觉非常奇妙、非常美好。

除非你实在不想继续上学或者厌恶做研究工作,我个人是非常推荐你读三年研究生的。不仅有更好的工作平台,更有更高的人生起点。未来的社会,硕士毕业的人会越来越多,难道你就甘心“低人一等”?

维度三: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

根据数据显示,从2000年-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见下表),从未下降!



本科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也就意味着本科学历本身的价值正在逐年降低。所以,跟上社会大趋势,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学位,才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更有助于你适应社会的发展,赢得自己的未来!

总而言之,人生不止工作三年,但是读研究生这三年,却是不可复制的。所以,我更推荐你把握机会,好好读研究生。这三年会不断地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思敏原著英语教研室

不能简单地说到底是三年经验更值还是读三年研究生更值得,不同情况肯定不一样啊。

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来分析到底哪个更值吧。

先从外在来看

个人观点,

如果:

  1. 你所学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

  2. 你能去一个很不错的知名公司,有个好的起点与平台。

那么三年工作经验一般来说会更值得。

因为对于这些专业和职业,普遍上来说,对于工作经验尤为看重。

当然,如果你院校不知名,通过考研能进入更好地平台,自身年龄也偏小,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差,那考研也还是不错的。但如果还是考一个不怎么好的学校,自身老大不小,家里条件也不太好,我是不建议考研。

如果:

  1. 你所学专业是研究型或技术性性很强的专业,比如信息工程、医学等;

  2. 你能去一个很好的学校读研、深造,比如清北或者985靠前的学校。

那么,读三年研究生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因为对于这些专业和职业,普遍上对于学历和科研或专业是很重视的,学历低了,很多好的单位、平台或者岗位可能连资格门槛都没有。

再从内在来看

从长远来看,最终值不值、哪个更值,还是取决于你这三年里所能获得的学习与提升。

因为,从就业或职业的角度来讲,逻辑很清楚,你能获得什么样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待遇,最终是取决于两点:1)你能够为组织或单位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做出什么样的价值贡献;2)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

所以就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 究竟是读研还是工作三年对自己会有更大的提升?

  • 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更为稀缺还是企业三年工作经验更为稀缺?

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是工作三年更值得,还是读研究生三年更值得。

总体来说,

  • 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和职业,如果有一个好的平台和起点(注意前提),在里头沉淀下来工作三年会更好

  • 研究型、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和职业,如果能考取具有实力的院校,深造和学习可你会更值得。

当然,至于最终决定考不考研,其实除了专业和职业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家庭条件、自身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和天赋擅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