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说“因果关系”是我们的错觉,是一种习惯,怎么理解休谟的逻辑呢?

老许

维特根斯坦说过:因果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迷信。

回答问题前,我们先看下天才与众不同的哲学思考。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说过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名言,比如他曾经说:“如果善的意志或恶的意志可以改变世界,那么它只能改变世界的界限,而不能改变事实,即不能改变可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

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因为我们非难历史,即我们还习惯于用伦理纲常来限定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这是从根本上与自己的哲学前提矛盾。

举个例子,儒家是提倡善,反对恶的,提倡的是止于至善,心存大善。但是维特根斯坦认为,善可以改变世界,但是他改变的其实是世界的界限,而不是事实本身。因为善恶不能改变可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也就是思想。

因为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可能有伦理命题。因为命题不能表达更高的东西。所以推而广之,我们考虑上帝对人类历史的看法也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于我们盲目迷信所谓的“因果关系”也是这种可耻的迷信的体现,我们不能从现在的事件推出将来的事件。所以:

相信因果联系是迷信。

无疑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是我们自身使历史和世界变得神秘而不可理解,历史本身是单纯直观的,是我们给历史加上了锁链。

“世界是怎样的这一点并不神秘,而世界存在着这一点是神秘的。”而我们要学习的,就是 “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再重复一下:正因为我们考虑上帝对人类历史的看法也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于我们盲目迷信所谓的“因果关系”也是这种可耻的迷信的体现:我们不能从现在的事件推出将来的事件。相信因果联系是迷信。


中华鬼谷子智囊团

爱丁堡广场上的休谟塑像,远处站立的塑像是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两人是好友。

这个诘难,实际上也是对归纳法的质疑。亦即,将人所经验的一些事件归纳后,能否得到一个实质性的关联,或者不过是一个习惯的幻象而已。换成现代科学哲学家的语言,对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能否给出一个不同于大量经验之后才能说明的猜测或者解释。哲学家试图弄清楚的是,因果律在实在的意义上到底是个什么结构,为什么归纳法能够让人获得真知灼见,如果不用经验来解释,那因果律到底是个什么涵义,并在休谟之后一直为此而苦苦思索。而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的策略则是如果观察到一定数量事物之间的先后关联性后,就先将这种关联性暂时归结为一个因果联系,而不去过分追究这个关联的实在性意义,并由此获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 所以,有人将休谟问题总结为“科学家的胜利,哲学家的失败”。

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国科大王大明

因果律的诞生,是归纳与演绎二者阴阳相交的结果,但不幸的是,它具有先天缺陷性,是面目模棱的阴阳人,仿佛是父母不负责任敷衍糊弄出来的。

它不是如生死律一般明晰坚挺,通过分析AB由生到死的具体现象,归纳出有生就有死的一般原理,然后演绎出C也会死的结论。

它是通过选择性观察,选取A因导致A果,B因导致B果的大概率,无视A因导致B果,B因导致A果的小概率,归纳出有其因必有其果的一般原理,然后演绎出C因导致C果的结论。

很明显,这是错误的。错误片面的归纳会演绎出片面错误的结论。

若定律真实存在,一个案例就应该能证明,比如生死律,可以通过A一个人就可以看出来。但因果律不行,单靠A例无法证明,它是通过对一系列相似事件的观察,用获得的经验将其间的因和果联系起来。因与果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决定关系。

因果律并不是一个真实坚挺的存在,因此不妨把它看成一种带有习惯与情感倾向的错觉,形成了一种习惯于这种前后之顺序的意念。

比如吃多与发胖,善因与善果,恶因与恶果。

因果律是对已发生之事的大概率归纳而已,而对未发生之事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指导性与预测性,即有其因未必有与其相符的结果。


思绪的游鱼

因果有逻辑,如没有因果逻辑,人类也不会有科学技术。古人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宗教。唯心论者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必然会深陷不可知论的泥坑,黑格尔也不可例外,他无法解释资本主义。受马克思果断扬弃,马克思承认现实社会运动转化,但一定有循环的规律可循,正式确立了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利用辩证法开辟思路,接合人类历史的追索,终于发现了人类进化的必然道路是最终消灭私有制度。资产阶级本身在私有制度下沉沉浮浮也不乏痛苦,尤其是无法摆脱因果逻辑而后代们大多遭殃,多数下沉,三代以后已经不知祖宗何名。正所谓六道轮回,祸福同罪。


李198588733

个人认为有因必有果!休谟说的错觉,我想举个例子说一下。比如说种瓜,翻了土,撒了种子,浇完水。到了收获季节种子没发芽死了,所以不一定会收获。其实这只是几率问题。个人浅见,不喜勿喷,谢谢!


唇亡齿寒a

很好解释!就是一泡尿的问题,或一堆屎的问题,搞这么复杂,还费这么大的劲,瞎折腾。不同的人吃不同的食物,喝不同的水。然后都是拉屎,撒尿。同理一个人也是如此。且同是屎,同是尿,成份大致相同,但来源不同!这是中国几千年前的,白马,黑马,非马,是马理论的游戏!中国先人,早都玩烂了,后人还瞎哔哔!很无聊唉。弱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