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是怎么瞄准的呢?

气寒西北白万剑

不同种类的导弹瞄准方式不同。洲际弹道导弹在发射后的爬升阶段中,首要任务是尽快进入外大气层,接着一级火箭分离,由次级火箭推动弹头到弹头释放位置,这一阶段主要利用星光进行导航,进入再入阶段后,除装有特殊装置的导弹外,此时的弹头由于不再有火箭发动机推动依据普通弹道进行运动。近程与中程弹道导弹基本上在大气层内活动,由火箭助推发射,除去助推阶段基本上呈弹道路线,因此瞄准基本上是在发射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发射后导弹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目前此类别中更先进的导弹能够分阶段进行弹道修正或具备改变运行轨道的能力,能够在导航体系(卫星,预警机,地基雷达等)的指引下打击大型的移动目标。另外,防空导弹、格斗导弹、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类导弹主要分为飞行阶段与导引阶段。首先由作战体系根据目标设定一系列参数,导弹发射后根据这些参数到达指定位置,然后进入导引阶段,这一阶段导弹的各种雷达开机,不断对目标进行搜索识别,确认目标位置,并结合导弹自身位置进行偏差计算,调整导弹的飞行舵面降低偏差,从而使导弹靠近目标,当到达触发条件时导弹爆炸杀伤目标。

这些导弹的制导方式各不相同,飞行阶段有根据预警机、卫星、地面雷达、机载雷达和舰载雷达导航等,导引方式有根据目标红外线、己方激光对目标照射进行制导等方式。

以上。


动科普

一、导弹根据其属性,既有在可视距离内实施攻击的,也有超视距实施攻击的。在可视距离内实施攻击的,如光学瞄准跟踪热红外制导的肩扛式‘’毒刺‘’短程地空导弹,以及车载式雷达引导的短程地空导弹(如俄军的山毛榉‘’);还有车载式短程地对地反坦克导弹,以及机载发射的短程空地反坦克导弹。如颇具攻击力的‘’小牛‘’暨‘’幼畜‘’式短程空地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有激光制导、电视成像制导、红外成像制导等三种。另外,雷达引导的空对舰和舰对舰短程导弹也是在可视距离内实施攻击。而

实施超视距攻击的,一般为射程达几十公里及以上的机载空空导弹:先由机载相控阵雷达捕捉并锁定敌方战机后,己方飞行员随即摁下导弹发射按钮。导弹脱离机体后,其火箭发动机随即自动点火并在雷达引导下摧毁目标。二、在人造卫星问世之前以及之后,使用射程达几千至上万公里的战略(核)导弹攻击敌方,目前迄今为止还尚未有过实战先例。

‘’小牛‘’暨‘’幼畜‘’式空地反坦克导弹:



俄军车载式‘’山毛榉‘’防空导弹:


Mrttlzz99

1、弹道弹,题中的洲际弹就是该型弹,一般来说该类弹的弹道是固定的(中俄两国某些弹例外如白杨M),即是提前计算好即不需要瞄准的,其弹道是一条抛物线,弹道是在发射前就固定好的,而其就是沿着这条固定的弹道飞行的,途中可以通过一些制导手段(如惯性制导、无线电制导…)对其飞行姿态进行修正,以防其偏离弹道,故其也只能打击固定目标(我国某些弹例外,如东风26)。



2、防空弹 反舰弹 空空弹 这类弹大都需要火控雷达进行锁定(瞄准),锁定后可发射,发射后其制导方式多样化,复合化,常见的有雷达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无线电制导等。



3、远程巡航弹,其固定目标是提前输入的,再输入电子地图,然后根据地形匹配制导,卫星制导(如GPS、北斗)等,打移动目标的方式就有些难了,例如反舰战斧,这个就不好回答了,不过我觉得其应该会有中继制导…



4、反潜导弹 这个不瞄准,其先根据潜艇大概方位飞过去,把反潜鱼雷放出来,瞄准就是鱼雷的事儿了。

目前种类最多的弹就这几种了,纯手机打字,好累@@给个赞吧@@谢谢


雳风

这个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导弹的,以我粗浅的知识来简单讨论一下:

1:洲际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后首先是爬升阶段,这一阶段导弹的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快的爬升进入到外大气层,导航不是首要任务,接着一级火箭分离,由次级火箭推动弹头到弹头释放位置,这一阶段主要利用星光进行导航,到达弹头释放位置后次级火箭进行位置,方向校准,然后释放弹头,弹头释放后进入再入阶段,这一阶段由于不再有火箭发动机推动,弹头的轨迹依据普通弹道进行运动,但是有些洲际导弹会不严格遵循弹道进行运动,例如白杨m洲际导弹的弹头有重心偏移装置,使得弹头的轨迹呈不规则性,东风系列弹道导弹的弹头有末端规避火箭,能够规避来袭的拦截弹头。

2:近程与中程弹道导弹:这一类导弹基本上在大气层内活动,由火箭助推发射,除去助推阶段基本上呈弹道路线,所以瞄准基本上是在发射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发射后导弹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没什么好说的,现在先进一点的能够分阶段进行弹道修正,比较变态一点的东风系列,则具备改变运行轨道的能力,能够在导航体系(卫星,预警机,地基雷达等)的指引下打击大型的移动目标。

3:防空导弹,格斗导弹,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这一类导弹主要分为飞行阶段与导引阶段。首先由作战体系根据目标设定一系列参数,导弹发射后根据这些参数到达指定位置,然后进入导引阶段,这一阶段导弹的各种雷达开机,不断对目标进行搜索识别,确认目标位置,并结合导弹自身位置进行偏差计算,调整导弹的飞行舵面降低偏差,从而使导弹靠近目标,当到达触发条件时导弹爆炸杀伤目标。这些导弹的制导方式五花八门,各不相同,飞行阶段有根据预警机,卫星,地面雷达,机载雷达,舰载雷达导航等。导引方式有根据目标红外线制导的,有根据己方激光对目标照射进行制导的等等。


SeanWood52332991

其实导弹不应该叫瞄准,正确的说法是制导。

导弹制导系统也称导弹导引和控制系统。测量和计算导弹对目标或空间基准线的相对位置,以预定的导引规律控制导弹飞达目标的系统。导弹的制导系统是在综合利用自动控制理论,航空和惯性仪表,雷达、电子计算机、激光、红外和电视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图为德国二战期间的V2火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E.施泰因霍夫和T.布赫霍尔德设计的 V-2导弹的制导系统,是惯性制导系统的雏形。在此期间,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还研制过多种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虽然都没有达到实用阶段,但证明了导弹可用雷达波束导引。同时,研究了用于空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上的光学瞄准的有线指令制导系统。战后,一些国家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各种类型的导弹制导系统。

图为美制“响尾蛇”AIM-9X空空导弹

以美国"响尾蛇"导弹系列中的第4代最新型号AIM-9X空空导弹为例。AIM-9X空空导弹采用先进的自动驾驶仪飞行控制系统,具有很高的机动控制能力。AIM-9X弹身细长,长3米,弹径0.127米,重85公斤,最大速度超过3马赫。

AIM-9X采用新一代红外线导引头,具有更高的目标辨识能力,能清楚分辨是人工热源还是自然热源。AIM-9X在飞向目标过程中还具有抗干扰能力。具有很好的偏离轴线射击能力,不单可以直线攻击,还能选择不同角度甚至向后方进行攻击。


诸葛小彻

图注:导弹发射后,首先是程序指令飞行阶段,导弹按照预先输入的参数飞向目标概要位置

导弹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导弹,瞄准的情况也是不同的。

以弹道导弹为例,通常采用惯性导航,也就是说,导弹发射前要提前输入一系列的目标位置参数指标,导弹发射后就按照这些预先给出的程序指令进行惯性导航飞行。惯性导航会存在累积误差,飞行距离越远,误差越大,尤其对于洲际导弹来说,飞行距离往往会超过一万公里,按照程序指令飞完全程,误差就会特别大,早期洲际弹道导弹的误差大到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都很常见。随着高精度惯导设备的开发使用,如今这种误差已经极大缩小,瞄准后打击目标也越来越有准头了。

对于空空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这些战术导弹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们主要在大气层内飞行,飞行距离十几或者几百千米不等。这些导弹的全程飞行,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程序飞行阶段,这和前面说到的弹道导弹相似,都是事先给导弹输入目标大致方位的各项参数,导弹发射后根据程序指令进行飞行,飞到一定时间和距离之后,导弹开始进入制导阶段,可以是由导弹自身的导引头进行搜索和锁定,也可以由其他平台的搜索设备来引导飞行中的导弹不断接近目标。就这样,通过主动或被动制导的引导,导弹会越来越接近目标,最终实现精确命中并摧毁目标。当然,也有可能导弹按照程序指令飞行到预定的位置后,此时目标通过猝不及防的快速机动逃脱得无影无踪,那么这枚导弹也就成了无的放矢之箭,盲目地一直飞行下去,直到燃料耗尽而坠落,或者激活自毁装置引爆销毁。


兵工科技

导弹分两种,一种是弹道导弹,一种是有翼的飞行导弹。

弹道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只要导弹姿态稳定,就能按照预定弹道击中目标。

飞行式导弹在打击固定目标时 也可以采用惯性制导。依靠飞行自动驾驶仪飞向目标。

美国的巡航导弹采用匹配制导,主要是地形匹配。

对固定目标还可以采用卫星制导,如GPS定位。

以上是自主制导。就是不依靠其他方式获得目标信息。全程不受影响。

还有两种非自主式制导方式。一种是寻的方式,一种是指令方式。

指令方式就是控制台站向导弹发出指令,改变导弹运动方向,直到击中目标。包括雷达指令,电视指令,红外/光学指令,光纤制导指令。一般多用于反坦克导弹,空对地导弹,防空导弹。

寻的方式又分为主动寻,半主动寻和被动寻的方式。

被动寻的就是完全依靠目标信息跟踪目标。最典型最常见的就是红外空对空/地对空导弹。如响尾蛇。

主动寻的是导弹本身带有雷达,自己搜索跟踪目标。不死鸟的末制导就是雷达主动制导。

半主动寻的是载机或地面照射目标,导弹根据目标反射信号跟踪目标。这包括麻雀空对空导弹。

还有几个特殊类型的,比如反辐射导弹,依靠敌方雷达发射的雷达波跟踪目标,属于被动寻的。

现在远程导弹都采用复合制导。初始段采用惯性制导 末端采用被动或主动制导。

美国爱国者导弹采用导弹寻的指令制导。


天明遥遥山海关

洲际弹道导弹应该是按照地理坐标,先计算出距离,然后再设计弹道。下落速度达到24倍音速,根本无法拦截,东风21d,也是弹道导弹,末端速度达到十几倍音速,导弹下落时速度太快,一是雷达无法开机,因为肯定会烧坏,二是时间太短,无法完成探测,锁定等任务,所以,东风21d是在下落时,先把导弹拉起,然后再下落,把速度控制在10倍音速,这样,弹头上的雷达有足够的反应时间,雷达罩去掉后,雷达不至于烧坏。


天意ptm

导弹的特殊技术就是一开始头朝东飞,飞一会以后,可以通过电脑计算机遥控系统人为的发布指令,改为头朝西飞行。这个技术很简单,已经普及了。比如说,我们平时看电视都是手里拿着一个遥控器,想换台不必站起来走过去,按一下遥控器就行了,只不过,导弹的遥控器比看电视的遥控器要复杂一些,个头也大一些,大导弹,中远程战略导弹一个人遥控不了,要好几个人配合,有测距的,有发指令的,有操作的,比如,导弹已经飞到了离地球10万公里远的太空了,观察员发现这里已经没有目的了,就要马上发布指令,给我回来休息吧,有目的了再说吧。


渔吾鱼

这个需要多个因素配合才能命中目标。一是操作者要在电子地图上进行点击,输入导弹的指挥系统。二是导弹在飞行时要利用超算进行不停的航道校正。三是要多颗卫星导航定位。四是要有相控阵雷达锁定。有了这些条件合作,导弹基本上能命中目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