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国民党将领中的陈明仁?

大不列颠的帝王

陈明仁(1903-1974),湖南人,1924年毕业于黄埔第一期,国民党陆军中将,1949在湖南起义,是共和国中三位授予上将军衔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另外两位为陶峙岳、董其武。



陈明仁虽然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但由于其性格比较倔强,对上级不恭而受到排挤。因此,和他同期的同学都升任集团军司令和战区司令的时候他还是个师长。1941年因顶撞蒋介石,被明升暗降为第71军副军长。


是金子总会发光,陈明仁终究没有被埋没。1944年,国民党发起滇西大反攻。陈明仁任宋希濂11集团军下辖的71军军长。陈明仁以“拿不下龙山,我就死在山头上”为誓言,夺取了龙山,并成功攻克畹町,与中国驻印军胜利会师。

45年陈明仁的71军被调往东北。1947年,陈明仁奉命死守四平。在东北民主联军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陈明仁的71军死守到援军的到来,林彪见势不对,主动撤离了四平。此战,陈明仁以少胜多,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后来因被告发纵兵抢粮,被蒋介石撤职。

49年任长沙警备司令,与自己的老师程潜发动了长沙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50年率部参与广西剿匪,52年任解放军55军长,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明仁在军事上打败过林彪,并发动了长沙起义,减少了流血牺牲。四平之战也是林彪一生中少有敗绩之一。

有人说他长得像侯勇,不知大家怎么看?


历史军魂

陈明仁将军,是我心中最完美将军,也是唯一一个把林彪元帅打服的人。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七日,陈明仁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洪原村,民国十三年,陈明仁21岁别妻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军事,同年10月因学习出色转入黄埔军校,是黄埔创校一期学员。在边学习边革命的号召下,第二年参加讨伐军阀陈烔明,在东莞战斗中,陈明仁抱病率领一个排冲锋,消灭陈烔明的一个营,直接立功升为连长。随后第六天,在惠州战斗中,率领敢死队第一个攻入城内,带伤第一个拔掉城楼上的敌旗。后蒋介石以校长名义命令全体官兵举枪向陈明仁致敬,蒋介石当场提升他为营长。



1926年,6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在南昌城外牛行车站,蒋介石,白崇禧陷入军阀孙传芳部包围。情况万分危急,陈明仁率部解围,他轻装上阵,杀入孙传芳部包用之中,解救了蒋介石和白崇禧。当时,蒋介石对陈明仁是又爱又喜,当场称赞陈明仁为忠勇将军。然后,陈明仁建议继续攻打南昌城,蒋介石把自己的佩枪送给陈明仁,叫他勇敢杀敌,在不到半天时间里,陈明仁夺下南昌城,又建一功。蒋介石升调他为黄埔军校学生队的上校队长,这可是很高的荣耀,黄埔一期上校队长。



1931年,陈明仁任第3独立旅旅长,奉命对石友三进行合围,大败石友三。1933年,凭借卓越战功,陈明仁上任陆军第80师中将师长。下图为石友三



有一段历史,我也要讲一讲,在任第80师师长期间,陈明仁率部参于围剿闽赣边区的红军,开始时,也是冷血无情,因为是军人吗。在和红军对战期间因和顶头上司蒋鼎文不和,被免去师长一职,后被将介石编入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也正因为这次不和,才让陈明仁没有过多的犯下对红军的伤害。下图为蒋鼎文



就这样,陈明仁一直坐冷板凳到1938年7月。陈明仁主动请缨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九江防御战,战场上陈明仁誓言,我要为党国争气,与九江共存亡。其后,陈明仁用预二师6000官兵,顽强抗击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奇迹般的将一支杂牌军打成了武汉会战的王牌军。可惜,陈明仁军功越高,就越受军中上级排挤,本来可担抗日大任,却又被蒋介石拉去坐冷板凳。



1940年春,陈明仁的机会又来了。在何应钦的帮助下,陈明仁率领80师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80师与日军血战6天又20小时,率先攻占昆仑关上的日军阵地。



为全歼中村正雄旅团立下首功。



昆仑关之战后,80师伤亡过半,桂南会战后,各路国军因作战不力受到处分,唯独陈明仁受到蒋介石的嘉奖。可惜,陈明仁打仗是个好手,但做官不懂世故,又因“军装事件”又被人排挤坐了冷板凳。



到1944年,终于又有机会再次率部和日军作战,他以副军长之职指挥71军从惠通桥,攀枝花渡过怒江,主攻龙陵。经过大大小小二十几次激战,最终攻克龙陵日军松井旅团,松井战败剖腹自杀,随后陈明仁升任71军军长。



抗战结束,内战爆发。



陈明仁的71军被蒋介石调往东北,四平一战,陈明仁用撒豆成兵之计,打得林彪没脾气,硬是让四野吃了个硬亏。后四野的各位首长,见到陈明仁,虽然嘴上有时不服气,但其实心里是很服的。就连后来林彪碰上陈明仁,都是翁声翁气说“你小子,你小子的”哈哈,陈将军威武,连战神都在你面前抬不起头来。



可惜呀,良将不遇明主。这不四平打胜后,陈明仁又被排挤,架空了,蒋介石又叫陈明仁去坐冷板凳了。




在国民党里始终不得志的陈明仁,在湖南和程潜宣布起义,当时听到陈明仁起义的消息后,蒋介石当场昏晕,连声说“不可能,不可能”。但这位国民党里的冷板凳常胜将军,最终还是跟毛主席,共产党,和人民走到了一起。



陈明仁将军,百战百胜,天下威武。


冯建光2

蒋介石的门生,黄埔一期中的佼佼者,在其一生的军事生涯中,历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军长,后又担任过兵团司令,后来在国民党败退之际,他大义凛然的宣布起义,后任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后来成为共和国上将。



像大多数黄埔生一样,他追随蒋介石参加了东征北伐,在东征陈炯明的时候,他第一个登上惠州城楼,被蒋介石大加赞赏。而在陈明仁的一生中,他性格倔强,不易屈服,所以他在国民党的生涯中多次和上级有过矛盾,后抗日战争爆发,他出任第二预备师师长。



其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九江保卫战、桂南会战和反攻缅甸等重大战役,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抗日名将。后解放战争爆发,在1947年6月,林彪发起攻打四平战役,解放军占领了四平路西,而陈明仁则率领不足万人的七十一军残余退守路东,继续顽抗,后陈明仁以一军之力,阻挡民主联军十万之众,震动了全国,蒋介石欣喜若狂,给陈明仁颁发了“青天白日勋章”。



后来因为国民党的败退已经成为定局,而陈明仁将军深明大义,他和程潜率领湖南部队共七万多人宣布和平起义,脱离了蒋介石的国民党,后来被毛主席亲自接见,并且极为称赞陈明仁将军的大义之举。所以我认为,陈明仁将军他是一位有功于民族、国家的伟大将领。


风流倜傥张四少

如果要评选出国民党中最有权势的将领,那么陈明仁是绝对排不上号的,但是如果要说国民党中最能打、最会打的将领,那陈明仁绝对能排在前几位的,陈明仁的一生仕途坎坷无比,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他立下了无数的功劳,但最终都以被罢免告终。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平时与人的交际能力不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几乎把当时所有国民党高层都得罪完了,所以才遭到了众人的针对。

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蒋介石的阵营中主要讲究的是任人唯亲,只有蒋介石的心腹才能走得上高位,一些很能打的将领虽然能获得到相应的地位,但是和蒋介石不会打的心腹相比,地位是远远比不上的。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导致了陈明仁一生的跌宕起伏,所以最终他才会弃暗投明离开了蒋介石。


接下来我们简单的说一下陈明仁的一生,陈明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是自小就在私塾里面读书,在那个年代,普通农民读过私塾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但是陈明仁在读完私塾之后,又上了当地的中学,学习到了先进的西方思想。

他本该普通的一生也因此得到了一些改变,受到当时很多强国思想的影响,陈明仁开始产生了强烈的报国精神,但是想要报效国家学文已经不足以支撑他的梦想,所以他决定弃文从戎,他来到了当时广东的讲武堂学习,因为讲武堂和黄埔军校的合并,陈明仁又很幸运的成为了黄埔军校的一期学生。

陈明仁在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和其他人一样被分配成了见习的排长,陈明仁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国民党的两次东征期间。 陈明仁战力惊人,刚开始仅仅率领一个排就俘获了对方一个营的兵力,战绩非常的惊人,被升为连长。


又在后来的惠州战役带领着敢死队第一个攻下了惠州,彻底的进入了蒋介石的眼界中,受到了极大的赞赏,并在庆功会上大大的夸赞了陈明仁一番,并提升他为了营长。

后来陈明仁又在北伐战争与中原大战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他的每次出战,往往都能力挽狂澜于倾倒之间,每次都会受到蒋介石极大的赞赏,但是因为他刚烈的个性导致了他每次在作战的过程中都会顶撞他的上司,以自己的方法特立独行,所以陈明仁每次立下功之后都不会得到高升,或是贬职或是不升职。


再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当时正被罢免担任闲职的陈明仁,本来正受着蒋介石的一股怨气的,但是在外敌的侵略面前他感觉自己不能再这么平淡下去了,他要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

于是他当即出山以寻求再掌控兵权,他从蒋介石的手中拿到了一支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军队,陈明仁凭借着过人的能力把这支军队训练成了一支拥有着强大战力的师,在江西的九江战场上重挫了日本军队。

当时与陈明仁一起的还有八支国民党军队,他们在日本军队的攻击下溃不成军,唯独陈明仁带领着他训练不久的军队把日本人重创了,陈明仁因此重新获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后来又在广西的桂南战争中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因为他煊赫的功劳,导致了蒋介石选择忽略掉他顶撞上司的事情。


陈明仁军衔越来越高,但是他的脾气一如既往的暴躁,不懂得隐忍。 在1941年的时候,蒋介石和宋美龄巡视到了陈明仁军队的防区,当蒋介石看到陈明仁部队全军上下衣着不整、破烂无比的时候,他叫来了陈明仁,气冲冲的怒斥了陈明仁一番。

说他的部队穿的就跟叫花子一样,此刻外国的盟军正人来人往的巡视,如果让外国友人看到他蒋介石的军队是这副样子,那不是折损了他蒋某人的面子吗?

蒋介石原本以为陈明仁会因此承认错误,自己好在陈明仁的手下门面前涨一下声威,但是没想到陈明仁脸色一沉,非常不服气的顶撞蒋介石说,“我的部队衣服没穿好,怎么能怪我呢,主要的责任在你,你发的衣服质量不好所以我的部队才穿了一个星期就破了,所以是你的问题。”


蒋介石没想到陈明仁会让自己在他的手下面前如此拉不下脸,不由得大怒,对身旁的人说把陈明仁押赴到重庆重罚关闭起来。 但是蒋介石的话一说出来就后悔了,因为他突然想到了陈明仁强大的作战能力,此刻正是需要陈明仁效忠的时候,所以他接下来改口说让陈明仁回去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下次如果再不尊重自己,就重罚他。

但是没想到陈明仁的气性非常刚烈,把肩上的中将肩章丢在了蒋介石的桌子上,说自己没有错,但是如果蒋介石看自己不爽的话,也不用等到以后再惩罚自己,这一次一并处罚算了。

然后气冲冲的离开了,这下子可把蒋介石气得不行,当即生气的撤了陈明仁的兵权,把他调到了一个闲职上。


陈明仁在后来因为战争的需要,又重获了兵权,在中缅战场上建立了巨大的功业,受到了无数盟军将领的赞赏,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代表着陈明仁一生中最闪亮的标点,四平之战爆发了。

在内战的时候解放军大军攻击四平城,一个小小的城池以及陈明仁不多的兵力,硬生生的就把解放军强大的部队抵抗住了,并在多天后在援军的支援下把解放军击败了。

本蒋介石是要为此好好奖赏陈明仁将军一番的,但是因为陈明仁以前得罪过太多人了,所以在刚打赢四平之战没多久,他就因为国民党内部高层们的报复下,被蒋介石以浪费粮食撤销了兵权。

此举彻底的让陈明仁心灰意冷,他感受到了蒋介石部下任人唯亲的弊性,他虽然行事刚烈,但建立的战功却是实实在在的,他感觉蒋介石的部下已经容不下自己了。


正所谓良禽择木以求栖,在没有触及民族大义的情况下转换阵营是值得考虑的,所以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 于是接下来陈明仁主动找蒋介石认错,骗取了蒋介石的信任,获得了驻扎在湖南整整7万人的军队,在掌控完军队之后,陈明仁就举起了起义大旗,对曾经的老上司蒋介石展开了宣战。

据说当时蒋介石在听闻陈明仁背叛之后,当即气得昏了过去,醒来之后连说不可能,但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陈明仁事件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久之后,蒋介石就带领着他的百万大军退居了台湾。


所以说,我觉得陈明仁将军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抗日名将,他一生戎马征战只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远大救国抱负,一开始国内分裂的时候他为蒋介石四处征战,渐渐的实现了统一,抗日战争的时候,为了抵抗外敌,他屡屡不顾生命的安危,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重创了日本人。

最后面因为蒋介石派系的不公以及为了避免国人之间的流血,他举起义旗反叛了蒋介石,避免了不少流血事件的发生。

陈明仁的一生刚烈无比,在打仗方面他是无人能及的战神,但是在交际待人方面他却是实实在在的二愣子,面对上司他从不妥协,所以才造成了他前大半生有功不能封的悲剧,在我看来,不是陈明仁将军不懂得妥协,以他这么高超的军事才能不可能不懂得一点人际方面的交流。


我想这或许可能是陈明仁将军自始至终想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的原因吧,他有着纯粹的精神,所以他无论面对着谁都保持着自己不变的个性,他在勾心斗角的国民阵营里自始至终保持着自己的纯真,让自己不被世俗的洪流所淹没,让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梦想与抱负不因为权力的影响而变味,他需要为了自己的抱负而努力的往上爬晋升,但是与此同时他绝不会向任何的不平而低头,所以我们应该问陈明仁将军致上崇高的敬礼,以表达我们的尊敬。

孤客生

至于陈明仁将军如何去评价他,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他是到了没有办法的地步最后才投诚的,对解放战争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也有人认为陈将军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为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觉得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看他某一个时间段、某一个单独的事件,而是需要通过他的一生在各个关键时刻做出的抉择联系起来做出一个综合的评论。对于明仁将军,从我自己的内心出发,我对他的评价是:前半生为保民族大义,率军深入滇缅,痛击倭寇,保家卫国;后半生为保人民利益,率军阵前起义,弃暗投明,鞠躬尽瘁。我觉得这样的人就应该是人民的英雄。

四平血战,林彪指挥的两个纵队外加一个师,围攻四平城,陈明仁抬着棺材死保四平。林彪大军猛攻了17天,伤亡惨重,已经攻下了四平城的四分之三,可就是不能完全占领四平。

在国民党两路援军南北对进的危局下,东北民主联军无奈地退出了战斗!林彪恨死了陈明仁的四平血战,整个东北民主联军也恨死了陈明仁,憋着劲要找陈明仁一雪前耻。

四平血战后,“陈明仁防线”响彻大江南北,蒋介石亲自为陈明仁颁发“青天白日”勋章。然而,令陈明仁哭笑不得的是,用命保住四平的功臣陈明仁却因“贪污罪”被撤职,原因是在保卫四平时用大豆、面粉做工事,乘机贪污。

山不转水转!林彪和四野大军又和陈明仁在长沙相遇了!此时的林彪和四野大军,兵强马壮;而此时的陈明仁,早已心灰意冷!打肯定是打不过了!肯定不能在老蒋这一“歪脖子”树上吊死,陈明仁想投诚了!可是,陈明仁最大的心结,还是两年前的四平血战!他最怕林彪和第四野战军跟他算过去的旧账!这也可以理解:战场上失去的,就在战场上找回来!

在这个节骨眼上,毛泽东主席说了句话:当时,陈明仁是坐在他们的船上,各划各的船,都想划赢嘛,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会谅解,只要他站过来就行了,我们还要重用他呢。

陈明仁放心地起义投诚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觉得喜欢,就点下赞咯~~】


胡来说史

陈明仁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有传奇的将领之一,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薛岳、陈明仁、胡琏、孙立人、王耀武),抗日名将,以作战勇猛,能打胜仗著称。

下面简单介绍战场上的陈明仁的三个时期

1、黄埔时期,第二次东征时就崭露头角 。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血战惠州,时任连长的陈明仁率先带领部队奋勇登城,战后受到蒋介石亲自受令陈明仁立于城墙之上,接受全军的敬礼,是黄埔系芸芸众星多成名比较早、人气比较高的一位。

2、抗日时期,因回龙山战役而威名远播。1945年初,时任71军军长的陈明仁指挥中国远征军对日作战——回龙山攻坚战,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调动负责守卫的日寇,主力部队采取步炮协同、空地协同、分割包围等战术,逐一各个击破,再迂回包抄日寇后方增援补给线及切断日寇逃回缅甸的路线,全歼日寇一举拿下回龙山,大获全胜,并逼死有日本“战争之花”之称的日寇旅团长松井。回龙山攻坚战是远征军滇西反攻以来最酣畅淋漓的一场战役,毛泽东曾称陈明仁回龙山战役是一场完美的“战术杰作”,同时被美军誉为杰出的中国战将。

3、内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枢纽四平,陈明仁大战林彪,这是陈明仁的巅峰之战,也是林彪的耻辱之战。陈明仁召集麾下将领,誓死守卫四平,以2万守军对抗林彪的民主联军10几万人的围攻,孤军坚守四平四十多天,巷战十九个昼夜,林彪的围点打援战术失败,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进攻。陈明仁被蒋介石擢升为第七兵团司令官,并对陈明仁给以很高的评价——“创造了人间奇迹,不愧为难的将才”;毛泽曾点评过陈明仁,林彪打仗不如你。可见陈明仁的军事指挥才能颇高。1949年8月,陈明仁通电起义,湖南和平解放;建国后1955年解放军授予上将军衔。

陈明仁一个传统的中国军人,战时可以做到身先士卒、抗日时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解放战争可免湖南于战火,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忠孝两全,飞黄腾达时不抛弃妻女,作风正直严明,能征善战,不愧为一代名将!


欢迎点评互动,不到之处望谅解!我是赛门,一个音乐、历史军事爱好者!


赛门军史

陈明仁简直是国民党将领中的另类,他本来不是黄埔出身,而是陈潜所办军校的学生,但他带学生们抗议示威,游行静坐,硬是使军校脱离陈潜控制,并入了黄埔军校。东征讨伐陈炯明时,陈明仁身先士卒,第一个踏上了惠州城头,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他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升任少将旅长的人。校长喜爱,校长夫人自然上心,宋美玲特意从自己亲戚中为他选了一位夫人。这是人人羡慕成为皇亲国戚的机会,可他老兄倒好,认为娶媳妇是终身大事,决不能草率,就直接把宋美玲的亲事给回绝了。当时东征北伐死了很多将士,宋美玲办了一所烈士小学,以便让烈士遗孤有学习的机会。但陈明仁的黄埔教官打惠州时牺牲,子弟却无缘烈士小学,陈明仁便去找宋美玲打报这个不平,宋美玲向他解释说:烈士小学学生名额有限,收不了多少学生。陈明仁倒好,直接顶撞道:那为什么打仗的时候不给我们规定多少战死的名额?陈子良就是这么一位老兄(陈明仁字子良)所以他这个旅长一直当了十几年,还是个补充旅的旅长,直到抗战后期,国民党大量扩充部队,他的补充旅扩编成预备师,他才由旅长升任为师长。但他的预备师又是一支最能打的部队,那里作战艰苦,陈子良的部队便被调往那里。昆仑关大战,他的部队被调往云南,当时卫立煌着急问:“陈明仁的部队什么时候能赶到?"下属回答:“早就到了,已经进入阵地。“卫立煌惊讶:“他什么时候过的昆明?"原来陈明仁的部队服装破烂,就像上万的叫花子,陈明仁怕给昆明市民留下不好的影响,就带部队深夜穿过昆明城到达前线。抗战结束,他的预备师扩充成军,他也当上了军长,被派调到东北战场,在四平之战中,他击败了林彪,但却被陈诚撤了职。陈诚为什么敢撤他?因为他的部队鹤立独行,不属于任何派系,自然也不会有人为他说情喊冤。由于没有派系,被撤职的陈明仁竟然无处可去,当时国民党四大集团,胡宗南集团,汤恩伯集团,陈诚集团,傅作义集团,他都和人家没一点儿关系,自然也没人要他,迫不得已,他只能回湖南投奔他的老长官陈潜,在陈潜的地方系军队中,他才有了个落脚的地点,所以他随陈潜在湖南起义,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王金海170657262


陈明仁,字子良,黄埔一期。国民革命军中将,人民解放军上将。历史功绩在于解放战争后期任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长沙警备司令时率部起义,使毛主席的桑梓免遭战火荼毒,从而让领袖对这个小老乡(醴陵人)颇多敬意。

陈将军名动天下一战,却是内战时的四平街守卫战,1947年6月,东北野战军占领长春后,林彪为切断国军南北满交通计 ,以第一纵队司令李天佑统一指挥3个纵队攻取吉林省重镇四平。守城部队正是陈明仁所部七十一军及若干地方保安部队,李天佑乃开国上将,麾下三倍于陈部,国共双方几乎都认为陈明仁在劫难逃。结果七十一军死战不退,在全城失守五分之三、全军伤亡近半的情况下,奇迹般守到了援军到达,以当时的国军士气看,是奇迹。

最危急时刻东野已攻至陈七十一军指挥部附近,陈明仁下令将美国援助的大豆撒满街头以迟滞东野推进,不想战后却成为了纵兵祸粮之罪。四平战后陈明仁因功升任第七兵团司令,志得意满,牛逼哄哄,不料大豆事发,立马丟了兵权。

其实是国军内部倾轧所累,有人看陈明仁不爽 将大豆事件添油加醋汇报至美军顾问团,老美一闹,老蒋也没办法。但由此陈明仁对蒋氏及国民党高层甚为不满,随着国军节节败退,陈渐有反意。

华中剿总司令官白崇禧最喜欢用对蒋不满的将才,力邀陈出任华中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老蒋觉着陈是黄埔嫡系可起到监视白之作用也照准,结果两巨头都被陈子良玩耍了,1949年8月4日,陈明仁和湘军元老程潜联衔宣布起义,湖南和平解放。

起义之前陈很担心四平之战的后果,是毛主席托人捎亲笔信安抚。起义之后控制部队不利,在白崇禧的工作下南逃了四万多人马,毛主席也没怪他,怪丢人的。

陈明仁算杜聿明老五军系统,抗日战争中是员悍将,武汉会战中曾经死守九江,桂南会战中是收复昆仑关的侧翼掩护部队,1944年率71军参加反攻滇西作战,克松山下龙陵,与驻印军会师缅甸,71军由此成为半美械师。

性格内敛,在湖南起义之前,连程潜都以为他是白崇禧的人,可见嘴巴之严和心机之深。喜欢抗上,在国军中人缘不好,几次顶撞蒋介石,云南一次,气的老蒋当场要宪兵将其逮捕准备法办,亏得宋美龄说情。在黄埔一期生里升迁算比较慢的,否则以军功论早该是兵团级。

性格使然,当然也未必坏事,如杜聿明般顺蒋,起义之后怎么说?


度度狼gg

据说,解放后授陈明仁上将军衔,除了他确实有大功外,还有一个就是他是蒋介石嫡系将领中起义将领的代表这个因素。

陈明仁是蒋介石的嫡系黄埔将领,但又是非常各色的黄埔将领。

陈明仁是湖南人。大革命时期,他和陈赓等湖南老乡一起南下。但一开始,他们进的并不是黄埔军校,而是进的程潜办的大本营军校。

正因为如此,陈明仁和程潜有师生之谊,为他们后来在湖南和平起义中的合作打下伏笔。

然而,他们师生开始的关系是很紧张的。

原因是程潜所办军校还是沿用旧时军阀办军校的作风,遭到陈明仁这样的革命热血青年的不满。最后,居然闹起了“学 潮”,领头的就是陈明仁。

最终,陈明仁联络上蒋介石。蒋介石趁机兼并了程潜的军校,陈明仁、陈赓等也成了黄埔的第一期学生。

这件事,陈明仁和程潜其实是结下了梁子的。

黄埔毕业后,陈明仁参加了东征。惠州之战,陈明仁第一个登上城头。蒋介石高兴的不但升了陈的官,还集合全体将士,向陈明仁致敬。这些将士中就包括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解放后,周恩来碰到陈明仁还提起这件事。

惠州之战是蒋介石的得意之战,国民党大陆时期的军史馆一定会讲起这次战斗,也就会提到陈明仁。


陈明仁还有一次得意之作,就是在和孙传芳部作战时,他曾经创造过一个旅消灭孙部三个师的战绩。


因此,陈明仁三十出头就已经是中将师长了。


然而,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多年。原因就是他的性格,太容易得罪人。

陈明仁得罪的最大的人物就是蒋介石。整个中央军系没听说过谁敢和蒋介石当面吵架,陈明仁是唯一的一个。

抗战时期,陈明仁被任命为预二师师长。从名字上就知道这是个杂牌师,实际上这个师是从地方保安团升格的,战斗力很差。但在陈明仁的调教下,预二师居然成了精锐。

于是,有一次蒋介石让预二师当自己的警卫。

老蒋还心血来潮“微服私访”了一次,结果就发现预二师的士兵们穿的破破烂烂,像叫花子一样。蒋介石别的不行,对军容却很在乎,就把陈明仁找来一顿骂。

陈明仁很不服气,他说不是自己的问题,是上面发下来的衣服很快就穿烂了。是上面的问题。两个人就呛起来。最后,陈明仁把中将领章甩在桌上,声言不干了。

蒋介石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气的说不出话,也不知道怎么下台了。

幸亏蒋的侍从室主任也是黄埔的教官,两头劝,让陈明仁先走。

后来,师娘宋美龄出面调解。徒弟陈明仁认错,承认自己意气用事。师父蒋介石也知道事出有因,烂军装不是陈明仁的错。这样,这件事才算过去。


陈明仁最有名的就是四平之战,击败了他的小师弟林彪。战后,陈明仁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但是,很快又被撤职,原因是他用美国救济的大米做沙袋。时称陈明仁“胸挂青天白日章,手拿撤职令”。

这件事是陈明仁对国民党十分失望,促成了他后来的起义。


解放后,陈明仁是兵团司令,正兵团级,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来,取消兵团。本来安排陈任大军区副职,但陈明仁更愿意直接带兵。于是,他就以上将军衔担任了55军军长。

网上传说,这期间还有一件趣事。

55军除了有陈明仁当初起义的部队外,还包括了其他的一些部队。其中,有一部分是东野的,历史上曾经参与过四平之战。四平之战,陈明仁让解放军吃了大亏,没想到解放后他居然成了自己的上司,有些军官战士就不高兴了。

有一次开大会,会前拉歌。有一个参与过四平之战的干部就指挥战士唱起了四平战役的歌,歌词中本来有陈明仁的,被换成了陈长捷。用这种方式出出气。


故纸汇

两场战役,改变三位开国将帅的命运——林彪、粟裕与陈明仁的战场角力

粟裕与林彪,在开国将领之间,都以战功见长,二人各自指挥的经典战役,至今仍在军史研究领域,闪烁其光。双方指挥艺术孰高孰低,则成为众多军史爱好者之间长盛不衰的话题。在粟裕与林彪漫长的军事生涯中,偏偏遇到过一位共同的对手—陈明仁。军人间的碰撞在战场,三个人一时的胜负,谁料会被布下殊途同归的命运。在军史的不同篇章,留下了共同的印迹。

1933年中旬,国民党军开始采取“堡垒主义”的新战略,积极部署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派出部队层层构筑碉堡,封锁苏区和红军。8月29日,国民党军为最后完成由赣江至抚河之间的堡垒封锁线,命令第八十师师长李思愬、副师长陈明仁率二三八旅3个团到吉水县的乌江圩修筑堡垒,乌江圩位于江西省吉水县境内,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公略县北部边界的一个重要圩镇。亦是吉水通往永丰、兴国等县的交通要道。它东南面临恩江河,地势颇为险要,便于阻击;西北、西南面均系丘陵小山,松林茂密,便于隐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国民党军的公然挑衅瞬间激怒了刚刚完成整编的红一军团。8月30日,八十师构筑碉堡工作尚未展开,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就已经制定计划,决定以奇袭手段消灭乌江圩地区之敌,打破国民党军的战略封锁。8月31日下午,红一军团秘密完成对八十师的包围,就在即将发起攻击之前,气候剧变,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恶劣的天气极大影响了八十师的火力发挥,担任主攻任务的红四团抓住时机迅速向八十师发起攻击,“此时敌之炮兵不断向我四团轰射,步兵亦顽强抵抗,战约1小时许,敌约一团余被我击溃,并俘虏两百余人”。各团随后展开攻击,“约半小时,敌更加恐慌、动摇……其增援的一团人正在半山运动,脚跟尚未立定,因阵地失守亦随之如山崩地裂的溃退”至19时,面对红军猛烈攻势,增援无望,李思愬,陈明仁只好趁夜色逃离战场,余部完全缴械投降。乌江圩一战,红一军团全歼八十师4000人,俘八十师参谋主任金丹成、二三八旅旅长何文鼎以下2000人,缴获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

然而这场胜利并未能阻止国民党军逐步完成赣江至抚河之间的堡垒封锁线。对于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来说,乌江圩一战的成功经验,让他在次年写出的《论短促突击》中自信的阐述“突击开始以后,应最迅速的动作,最猛烈的连续冲锋,乘敌人在立足未稳时,未做好工事时,和后续部队增援未到时,迅速干脆的歼灭之。”

至于对手国民党军八十师这面,随同师长李思愬突围出来的陈明仁,在9月5日等来了蒋介石一纸因祸得福的电文,“如八十师收容已完,则即派员解李思愬来南昌候审,并希先行监视,以免逃逸为要。该师师长职务暂派陈副师长(明仁)代理可也。”显然,蒋介石的追责,更看重如何让非嫡系出身的李思愬名正言顺下台,由黄埔系的学生掌握实权。11月8日,行政院通过军政部提交的“第八师长李思愬,调度无方,请予免职,遗缺请任该师副师长陈明仁代理案”,陈明仁,借着林彪的战果,却当上了八十师的师长。此后倒霉的前八十师师长李思愬进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学习,不过一年以后,李思愬还会有机会在南京的街头,遇见老搭档陈明仁的。

经历乌江圩一战,八十师元气大伤,人员、装备严重不足,对于即将开始的第五次“围剿”,将这样的部队布置在“剿匪”一线,实在让人难以放心。经过再三斟酌,9月13日,蒋介石在发给熊式辉、贺国光的电文中明确指示各师“清剿吉永乐以北散匪”“惟第八十师可开往樟树丰城整顿”,不久,由于发生“福建事变”,八十师调赴福建参与镇压十九路军的军事行动,事后便驻防福建沙县一带,划归东路军总蒋鼎文指挥。1934年4月广昌战役打响,为了进一步调动牵制国民党军,减轻主力红军压力,原本活动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七军团在军团长寻淮洲带领下跨过边缘地带,深入福建境内。由军团参谋长粟裕指挥其十九师和福建红军独立第九团包围永安,伺机打援。此时离永安城最近的八十师师长陈明仁,当仁不让的接到了“陈明仁师就近派队驰援”的急电。面对这个烫手的山芋,有乌江圩一战的前车之鉴,陈明仁派出了该师建制最完整的二三九旅,由旅长陈平裘率领增援永安并在当地准备修筑堡垒,争取打个翻身仗。

红七军团是由闽浙赣苏区的地方部队升级而来,经过整编,仍然“武器严重不足,许多战士身背梭镖,负荷很大”,一直试图寻找战机,打一场胜仗改善现状。八十师二三九旅的逼近,恰好提供了这个机会。5月29日凌晨,从沙县西南方向向湖源方向转移的红七军团十九师与以“避战目的,绕道疾走”经湖源前往沙县的八十师二三九旅不期而遇。这场遭遇战初期,双方都摸不清对方实力,有些轻敌的情绪。红七军团认为“其番号及兵力均不详……估计敌系……来游击者,其兵力约一营”。除以一个团发起攻击,“其余各兵团则集结于其警戒阵营附近待命”。八十师二三九旅则称“前卫与不明番号之匪在湖源西端接触,遂与之拼”,仗打的日益僵持,直到双方从各自俘虏口中了解到对手的真正实力,才回过神来。红七军团十九师迅速调整部署,投入全部兵力,派出部队绕道二三九旅侧面和后方,形成三面夹击之势。很快二三九旅就复制了八十师在乌江圩的失败,“因孤单无援,决心……撤退,因山路崎岖,运动困难,重兵器损失甚巨”。红七军团歼敌五百余人,俘敌八百余人,缴获枪支800余支,迫击炮3门,子弹10余万发及其他军用品。

湖源遭遇战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同年八一建军节,中革军委第二次颁发红星奖章时,红七军团即有三人因此战荣获红星奖章。为此,蒋介石抽调主力部队,围堵红七军团,迟滞了福建方向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进攻速度。

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授衔典礼上,三位昔日对手的名字,位列其中。二十多年前的战场角力,悄然已成将帅间的一场往事。

聂荣臻回忆录 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8月版

聂荣臻年谱 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 第一编 军事(四) 》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1994

湖源战斗报告 周建屏

蒋中正总统档案 事略稿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