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汉宣帝刘询是个怎样的人?

一个人的历史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巫蛊之祸发生的时候,刘询还在襁褓之中,因为收到株连也被下狱。幸亏得到外祖母史家的庇护,才没有夭折。



元平元年刘贺被废,刘询被霍光等大臣拥立为皇帝,当时刘询只有十八岁,年号“本始”。由于刘询年少时流落民间,因此对于民间百姓的疾苦深有体会,这对他治国理政的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贤臣循吏辈出,著名的有“麒麟阁十一功臣”。汉宣帝创造了西汉时期的“孝宣之治”,文治武功达到了鼎盛之境。

武帝曾孙,身陷囹圄

刘病已为始皇孙刘进之子,号曾皇孙,出生数月即遭遇巫蛊之祸。在此之前,征和二年正月,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诬告利用巫蛊诅咒汉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被下狱处死。闰四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和卫青长子卫伉皆坐诛。随后汉武帝驾临甘泉宫,但是却在这里生了病,本来汉武帝已经风烛残年,受了点风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别有用心的江充借机发难,说汉武帝的病是由于巫蛊的缘故。得知汉武帝生病,皇后和太子都派出家吏前去探望,但是都没有被接见。到了七月,汉武帝任命江充为使者治巫蛊,巫蛊之祸正式爆发。

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因此利用这个机会构陷太子,并与其他三人诬告刘据谋反。刘据为了自保,起兵反抗。由于兵力不敌,刘据带着两个儿子逃亡,当时卫子夫自杀。不久之后刘据自杀,两个皇孙也遇害身亡。 刘进因为要照顾刚出生的刘病已,所以没有跟随父亲刘据出逃,但是他也没有摆脱的残酷的命运,他和太子一脉的人全部被处死。刘病已由于年龄太小逃过一死,被暂时关押到长安官牢里。

恩公丙吉,忠心护主

巫蛊之祸后,如果没有丙吉的庇护,刘病已早就不在人世了,丙吉同情卫太子的遭遇,知道刘病已的无辜。因此费尽心思保护刘病已免遭毒手,有人说大牢里有天子气,汉武帝便命令将大牢里的人全部杀光。 在这个时候,丙吉关闭了大门,不让钦差进来,并对来人说:“皇帝的曾皇孙在此,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都不能随便杀害,更何况是亲曾皇孙呢!”使者回去禀报汉武帝,趁机弹劾丙吉。汉武帝此时恢复了雄主的敏锐和判断能力,他感慨的说:“或许这就是天意吧!”因而大赦天下。


丙吉为了让刘病已得到良好的照顾和教育,设法将刘病已带到了其外祖母史家,交给了其外祖母的兄长史恭抚养。史恭的母亲贞君年岁大了,对刘病已十分疼爱,就自己亲自照看刘病已。后来丙吉由于得到了霍光的赏识,入朝做了光禄大夫给事中。

认祖归宗,刘许联姻

后元二年二月丁卯,汉武帝驾崩,临终前留下两道遗诏,一道为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封侯;另一道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并令宗正将刘病已录入皇家宗谱。汉昭帝始元二年,霍光等遵遗诏受封为侯。刘病已从史家搬出,被养育于掖庭,其宗室地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


此时掖庭令张贺因曾是刘据的家吏,怀念刘据的旧恩,同情刘病已,就对刘病已体贴入微,用私人的钱供给刘病已读书。在刘病已年长,张贺多次向其弟张安世称赞曾孙才美,并想把孙女嫁给刘病已。当时是元凤四年,汉昭帝刚刚加冠,张安世任右将军,与霍光共同辅佐昭帝。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又与刘病已同研读经书,二人关系极好。张安世认为汉昭帝在位,不应该称赞刘病已,怒斥张贺,张贺于是作罢。许广汉之女许平君,年十四五岁,本应是内者令欧侯氏的儿媳,该出嫁时欧侯氏的儿子却死了。他的母亲为她求人占卜,说她将会大贵,张贺听说之后便以自己家财为聘礼,为刘病已操办婚礼,娶许平君为妻。刘许二人生子刘奭,刘病已依靠许广汉兄弟及祖母家史氏。

高才好学,继承大统

刘病已少时,向东海人澓中翁学习《诗经》,他高才好学,而且也喜欢游侠,斗鸡走马,广为交际。他虽然生长在掖庭,却常常出行宫外。他从这些市井的游嬉当中深切体会了民间疾苦,也因此学会了辨别忠奸的能力,探查吏治的得失。

元平元年四月癸未日,汉昭帝驾崩无嗣,大将军霍光派遣丙吉等迎接昌邑王刘贺为帝,但刘贺“荒淫无行,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继位仅十余日时,霍光便与张安世谋划将其废黜。



由霍光属吏升任太仆的杜延年,他的儿子杜佗素与刘病已相友善,杜延年知刘病已德美,劝霍光、张安世立其为帝。丙吉借机对霍光说:“我私下里听说老百姓的议论,辨别他们说的事情,了解到现在做官的那些宗室诸侯,在民间都没有什么名声。而尊奉武帝遗诏所供养的叫刘病已的武帝的曾孙,现在居住在宫廷外的外家中,我以前让他居住在郡官邸时见到他还很年少,到现在有十八九岁,精通经书,有很高的才能,行止安闲而气节操守平和,希望将军认真的商议此事,并参考占卜的结果,如不便一下使他显贵,可以先让他入宫服侍皇太后,使天下人明白的知晓他的好处,然后再决定重大决策,天下人将很幸运感激!”


秋七月,霍光奏议说:“礼制,人重视血统关系所以尊重自己的祖先,尊重祖先就会敬奉祖宗的事业。汉昭帝没有后代,应该选择子孙贤德的为继承人。武帝的曾孙名为刘病已,今年已经十八岁了,很有才能,德行出众,应该继承大统。”上官太后表示同意。

于是七月庚申日,刘病已进入未央宫,朝见皇太后。先封为阳武侯,随后继位为皇帝,是为汉宣帝。九月,大赦天下。十一月壬子日,立许平君为皇后,上官太后由未央宫搬至长乐宫。

隐忍不发,固本培元

从后元二年汉昭帝继位起,至刘贺在位短暂的二十七天,再到汉宣帝刘询继位之初,朝政几乎全部掌握在霍光手里,霍光把持国家的权柄,生杀予夺。百官以下只事奉霍光的家奴冯子都、王子方等人,根本不把丞相放在眼里。霍家党派亲族连成一体,盘根错节的占据了朝廷。


霍光从汉武帝后元二年至汉昭帝元平元年,一直总理朝政,已成为汉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直到汉宣帝登基以后才归还朝政。 汉宣帝在民间就听说并知晓霍光的权势,心中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他继位之初就明显感觉到朝廷内部来自霍光集团的政治压力。在他登基之日谒高庙时,霍光陪同他乘车前往,他觉得心里很害怕,如芒刺在背。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汉宣帝就安逸自在,感到非常安全亲近。 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汉宣帝心里明白,自己继位之初,仅凭皇帝之称并不能与霍光相抗衡,只有保持最大的克制,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求有利的时机,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统治权。

所以继位伊始,当霍光辅政以来首次表示要还政于君时,汉宣帝回绝了他,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欣赏霍光的才能。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之他本人。

汉宣帝的这一系列行为,对于消除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还和朝廷内部潜伏的政治危机,为他的统治创造良好的政治气氛,起到了极其明显的积极作用,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免于变成“刘贺第二”。

立威固位,一举三得

本始二年五月,继位两年的汉宣帝下了一道全面弘扬他曾祖父汉武帝的诏书,强调了自己正宗继承人的地位,把自己和汉昭帝庶出做了区分。

当出现夏侯胜反对的局面后,汉宣帝顺势将其下狱,威慑群臣,进一步树立了自己的个人权威。 进而肯定汉武帝征伐四夷的举措,得以在随后三个月兴兵征讨匈奴,扬汉国威。汉宣帝此举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孝心,又标榜了自己正统嫡系的身份,初步确立了在朝堂上的威信从而征讨匈奴,真是一举三得。

培植势力,君权为强

汉宣帝继位后的第六年,也就是地节二年,霍光去世。汉宣帝与上官太后亲临葬礼,以皇帝规格厚葬霍光,并加封霍光的侄孙霍山为乐平侯,以奉车都尉的官职领尚书事。与此同时,汉宣帝认为时机已到,开始亲理朝政。他重用御士大夫魏相,让魏相参与朝中的机密决策,后来又提拔魏相为丞相。继而任命丙吉为御史大夫,又委任他的岳父平恩侯许广汉以重任,逐渐把权力收归己手。


汉宣帝深知,霍光虽已去世,但霍家的亲属和亲信还控制中央政府的各个机要部门,尤其是兵权还掌握在他们手中,霍显毒杀许皇后的真相也开始慢慢泄露出去。为此,汉宣帝首先采取行动,他先解除了霍光两个女婿卫尉的职务,剥夺了他们掌管禁军的兵权。又把霍光的外甥女婿和孙女婿调离中郎将和骑都尉的位置,并收回官印,让自己的亲戚担任南北军和羽林郎的统帅,最终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他提拔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明升暗降,剥夺了他掌握右将军屯兵的实权。

汉宣帝还对上书制度进行改革,下令吏民上书直接呈皇上,不必经过尚书,群臣百官觐见皇上可以独自往来,把霍山、霍云领尚书事的职务架空起来。通过这一系列步骤,霍家的职权被剥夺殆尽,权力逐渐集中在汉宣帝的手中。

霍氏覆灭,宣帝正位

面对汉宣帝全面夺权的行动,霍家集团内部先是不满,后来惶恐不安。霍家人知晓了霍显毒杀许皇后的真相后,开始有了邪谋。霍云之舅李竟的好友张赦见霍云家族岌岌可危,建议李竟通过霍显告诉上官太后,先杀死当权的丞相魏相和平恩侯许广汉,进而罢黜皇帝。

汉宣帝知道这件事后,将此事交给廷尉处理,执金吾拘捕了张赦、石夏等人,宣帝看中上官太后的面子,下诏制止,不准逮捕,未予深究。霍山等人更加恐慌,害怕时间久了被追查问罪,决定先动手。



秋七月,霍氏意图借上官太后之手杀死汉宣帝的亲信,废除天子而立霍禹为帝,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但叛乱在严阵以待的汉宣帝面前很快瓦解,霍氏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被汉宣帝彻底诛灭,八月已酉日,废霍皇后。在西汉朝廷中盘踞了十几年的霍家势力一朝覆灭,汉宣帝最终确立了他的绝对统治。

孝宣中兴,天下大治

汉宣帝减轻农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注重整肃吏治,强调霸道和王道并用,反对专任儒术。在对外关系上,本始二年,汉宣帝联合乌孙国大破匈奴,神爵二年,平定西羌,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各国,正式将西域纳入大汉版图。



汉宣帝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或者成为“孝宣中兴”。史学界认为在汉宣帝统治时期,西汉国力达到了鼎盛。

黄龙元年,冬汉宣帝得病。十二月病重,诏命侍中、乐陵侯史高为大司马兼车骑将军,太子太傅萧望,为前将军光禄勋,少傅周禄堪为光禄大夫,共同辅佐太子。十二月甲戌日,刘循崩于未央宫。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三岁,谥号孝宣皇帝。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句看似平淡,却又充满霸气的话就是汉宣帝刘洵说的。如果这还不熟悉,那么在他儿子汉元帝当皇帝时,有一个叫陈汤的大将说了这么一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够熟悉了吧。

那么,你说刘洵会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说这样的话的皇帝,自然也是有一定气魄与能力的,事实是刘洵确实也是被历史低估了的一位帝王。毕竟,人们一提到西汉,几乎都被汉武帝的光芒给盖住了。



刘洵,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看过汉武大帝这部电视的应该都知道,在汉武帝刘彻晚期,发生了巫蛊案,太子刘据一家及门客皆被杀,刘洵则是刘据的孙子,其父为刘进。

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汉武帝晚年这件事,可能真的是有因有果。若非汉武帝的这件事,还在襁褓中的刘洵得以幸免于难,被收系在隶属大鸿胪下的郡邸狱中,让从小在牢狱里长大的刘病已体会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疾苦,磨砺了他极强的隐忍性格,可能也没有今后的辉煌成就。

因为从小成长在艰苦环境的原因,使得刘洵对于民间疾苦有很深的了解。于是,在他当皇帝的时期,励精图治,改革吏治,选贤任能,注意减轻广大百姓的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最莫过于的当属他的治国理念,应以“霸道”与“王道”相结合,反对专任儒术。

历史上批判说,汉武帝在位时,穷兵黩武,耗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怎么说呢,这也是有得有失吧,打仗就是这个样子,毕竟匈奴的祸患也摆在那里。而在刘洵继位后,将西汉国力发展到了最强盛的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孝宣之治”或“孝宣中兴”。

刘洵能登上帝位的原因简单的说一下,一是汉武帝临终时有所悔悟,恢复了他王族的身份。二是汉武帝死后继任的汉昭帝没那福气,没两年病死了,而继任的昌邑王刘贺是个荒淫玩乐之徒,被赶下台。于是,在权臣霍光及邴吉,张安世与杜延年等人的拥立下登基为帝。



简单的说一些刘洵在皇帝期间的一些事迹,看看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①.坚持立发妻为皇后。

我们知道,当皇帝的自然是要立皇后的,但过多的只是政治上的意图。

刘洵的不同处在于,坚持立与他患难与共的许平君为皇后,要知道,当时的霍光是权臣,大臣们都提议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

用门当户对的观念上说,许平君只是个平民之女,而在这件事上刘洵的坚持让人超乎想象,很难让人相信是这位被历史上评价为最善于隐忍与平衡权臣的帝王所作的事。

刘洵不知道立霍成君为后的好处吗?当然不是,刘贺之事就是前车之鉴。但刘洵不想抛弃糟糠之妻,或许是那句“没了江山就没有了性命,没有了性命就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的话让人感动了。

于是,下了一道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一道“故剑情深”的诏书,实现了对发妻的许诺,许平君被册立为皇后。

这其中,刘洵运用了什么智慧不知,然而他的有情有义摆在了一众大臣及世人的面前。不像刘邦嫌弃人老珠黄的吕后,也不像刘彻嫌弃卫子夫喜爱李夫人。

至于在许平君妙年病故后的宫廷内斗就不说了,霍家是他在位时的权臣,欲立霍成君之子为太子,后来结果是霍成君的皇后位被废除,坚持立许平君之子刘奭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



②.隐忍蓄势,积蓄实力。

要知道当时霍光的权利之重,是拥有废立之权的,除了在立许平君为后这件事看不出他的隐忍外,他的一生几乎都很克制的。当然,也不排除许平君家族势力极其弱小,霍家并未放在心上。

为了避免自己成为昌邑王之二,刘洵保持自己的隐忍克制,逐步的发展自己的势力。霍光多次表示要还政于他,他都回绝,明确表示对霍光的信任,以极高的礼遇对待霍光。

这里,不管霍光是否真心,亦或刘洵是否真心,但不难看出他的为政手段。汉宣帝刘洵在位之初,霍家的势力是难以想象的,要想收回皇家最高权利,唯有隐忍静待时机。后来,以汉武帝庙号礼乐之争,消除了一些霍家势力的同时,树立了自己的权威。既表了其孝心,又确立了自己嫡系正统的地位,又得以举兵征讨匈奴,可谓是一举三得。



③.亲临朝政,平乱定鼎。

霍光死后,刘洵开始亲理朝政,逐步开始回收霍氏家族这个庞大集团的权利。历史上说,是霍家人暗中毒杀了刘洵的发妻许平君,事实是不是如此,这是个迷题,毕竟许平君这么年轻就病故了,也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想来刘洵应该是知道的。

面对刘洵的夺权行动的步步紧逼,加之许平君被毒害一事泄漏,霍家联合上官太后开始有了废立刘洵的阴谋,可以想见霍家的势力。然而刘洵不是刘贺,这么多年的积蓄,严阵以待,临危不乱的将霍家的阴谋一一击破,将盘踞了十多年的霍家势力一举清楚,确立了他的绝对统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一系列改革。



④.整顿吏治,考核官员。为政简宽,严惩贪腐。

由于刘洵兴起于民间,从小对于百姓的生活艰苦,对官吏贪腐的切齿痛恨,于是在他执政后,就严明执法惩戒不法官员以及地方豪强。

难以想象刘洵的自我认知力与克制力,不像许多皇帝那般,一朝得权,便开始享乐。

在他在位期间,自汉武帝以来的吏治严苛与官员破坏民生的现象的到改善,废除连坐法,平理冤案,使得这一时期政治之风气开明。

尤其是,“霸道”与“王道”的相结合,法兼仁。



⑤.军事上的成就。汉宣帝刘洵军事上的成就并不比汉武帝差,也不多详细记叙了。降服匈奴,大破西羌。

最著名的莫过于定胡碑时的那句“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影响力最深的莫过于“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没错,西域都护府是汉宣帝设立的,也从此将整个西域化在了汉朝的统治之下,这是中华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从此以后,天山南北的广袤之土、雄阔之地,终属华夏之疆、中华之域。

虽然是由数代人的努力,但假若刘洵是个没有魄力的人,能有不下于汉武帝的成就吗?这一道定胡碑,就是一道威严国界。



⑥.刘洵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对外军事扩张领土之外。莫过于将司马迁的《史记》给放在了台面上,从此开始流传于世,要知道,司马迁可是说了老刘家不少的坏话。

这便是汉宣帝刘洵,一个在历史上几乎没有负面评价的被人低估了的帝王。不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般光彩夺目,比之于刘秀,李隆基也并不出名,但他的功绩在历史中的浓厚一笔是不可否认的。


汉墨山河

汉宣帝刘洵,最特殊之处在于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蹲过牢的皇帝。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兴于闾阎,知民事之疾苦”。由于自幼流落民间,深知百姓之疾苦,所以当政之后,能够体察民情,注重吏治,成为西汉中兴之君。



刘病已一出生就遇到了武帝后期著名的“

巫蛊之祸”。武帝听信江充、苏文等人诬陷太子刘据谋反,太子刘据兵败出走,最终自尽而死,卫皇后也在宫中自尽。刘病已的祖母、父亲、母亲全部被杀,只有尚在襁褓中的小刘洵逃过一劫。幼年刘病已虽然躲过被杀的命运,但也不得不身陷牢狱,好在有忠厚仁慈的丙吉一直照顾年幼的小刘洵,才使其茁壮成长。



虽然年幼的刘病已躲过了巫蛊之祸,但也并没有享受到皇室成员应有的荣华富贵。一直到汉昭帝始元二年,刘病已才按照武帝遗诏被收养到了掖庭,宗室地位得到承认,但也仅此而已。除此之外,并无实质上的封赏,一直到其登基之前的时间里,连个列侯的爵位都未得到。



按照此时的情况,皇帝之位离刘病已似乎是那样的遥不可及。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年轻的昭帝英年早逝,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昭帝驾崩以后,皇位的传承成了帝国的首要问题。昭帝驾崩之初,霍光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是过了短短的二十七天,刘贺就被霍光等人以荒淫无道的理由被废。之后,皇帝之位奇迹般的落到了年轻的刘病已的头上,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当皇帝的一天,因为此时他还只是一介平民。



年轻的刘病已先是被封为了阳武侯,之后便以此名义登基称帝,坐上了权力巅峰的宝座。登基之后的昭帝深知霍光等人的势大,所以此时委大权于霍光,一切皆以霍光为准,霍光去世之后,宣帝亲政。此后,宣帝整顿吏治,考核官吏,恩威并施,同时又轻徭薄赋,注重农业发展,北击匈奴,西平氐羌,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归汉朝统治,开创出西汉后期的“孝宣中兴”。



刘洵在位时期,算的上是西汉的一段黄金时期,深知民间疾苦的宣帝,操行节俭,慈仁爱人,一时间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又借武帝时期余威,北击匈奴,经验西域,使汉朝重现一番繁荣之势。


天子说

汉宣帝刘询是唯一一个遭受牢狱之灾的皇帝。

刘病已为史皇孙刘进之子,太子刘据之孙,号皇曾孙。出生几个月即遭"巫蛊之祸"。戾太子刘据一家几十口人除几个月的他,上自武帝皇后卫子夫,下至刘病己父母等,均死于这场祸乱中。在此之前,丞相公孙贺及其子公孙敬声遭人诬陷用巫蛊咒骂汉武帝。事牵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大将军卫者长子卫伉均受此而伏死。其后武帝幸甘泉宫而病。江充进言说是"巫蛊″作怪。武帝让江充为使调查此事。"巫蛊之祸"由此乱及皇帝家中。

江充与太子刘据有仇,便深究党与。刘据奋起反抗,终因力量不济,携两幼子出逃。其中,皇后卫子夫自杀。刘进,史良娣,王翁须(刘病已母亲),姑姑及所有家人仆役门客尽行杀完。刘病已几个月,孤苦无依被送往临时设置的官狱中。

廷尉临丙吉被诏入长安。追查此祸害的真相,丙吉同情卫太子一家的不幸,更为皇曾孙无辜收监难过。便请保姆二人细心照顾他。后元二年(前87年)春二月。武帝病重,迷信曰甚。宫中专家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武帝就让郭內渴去登记,然后全部杀掉。郭内谒当晚就到丙吉那儿去。丙吉门好大门,不让进。郭内谒回报汉武帝,说,丙吉说的有皇曾孙在他那儿,所以这事没办成。汉武帝叹息一声天意,第二天大赦天下。那二十六官狱的所有人因此而回家了。丙吉把自己的俸禄供给刘病已,并不断争取皇曾孙该得的待遇。不久,保姆期满回家,刘病已被送到其外彖——祖母史良娣家里,史良娣的兄长史恭抚养。史恭的老母贞君年岁己高,见到这孩子孤苦无靠,形单影只,心里非常难受,就亲自照顾他的生活。


后,丙吉升大将军长史,光禄大夫给事中。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临终诏令宗正把刘病已录入皇家宗谱。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其宗室地位得到法律承认。

其后,张世安兄弟善待教育刘病已,并张罗给皇曾孙完婚。娶的是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不久生下一子叫刘奭(Shⅰ)。这期间,他深入附近民间底层,深刻体会了民回疾苦,官吏横行贪污腐败给人民国家造成的危害。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汉昭帝无嗣驾崩。霍光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二十七天后废却。太仆杜延年劝霍光张世安立刘病已为嗣君。现今十八九岁,精通经术,才华卓异,禀赋超常,行止雍容,操守坚贞。于上,上奏上官太后。上官太后同意。遣使迎入宗正府斋戒行礼。七月庚申日,刘病己入未央宫,朝见皇太后,先封阳武侯。群臣上奉玺,绶,刘病已即皇帝位,谒高庙,这就是汉宣帝。不久,立许平君为皇后。

汉宣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吏治,反对专任儒术,主张霸道王道并用。联合乌孙打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各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阔的地区正式并入西汉中央政权……

黄龙元年(前49年)冬,宣帝得病,十二月甲戌日,崩于未央宫,终年43岁,莽杜陵。


劉一千五

汉宣帝刘病已是太子刘据之孙。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借助巫蛊之祸,把太子、长公主、皇后等骨肉至亲屠戮殆尽。

巫蛊之祸时,刘病已尚在襁褓中。以后被投入监牢,在丙吉的保护下,刘病已得以活命。

刘贺被废后,霍光和大臣拥立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

汉武帝时,重用法家酷吏张汤、杜周、江充。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汉武帝还重用法家桑弘羊,大肆敛财。压榨人民,卖官鬻爵,死罪可花钱免罪。致使吏治腐败,饿殍遍野,人口减半,相当于今天死了7亿人。国家千疮百孔,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汉昭帝虽然贤明,但年幼夭折。刘病已即位后,在这个烂摊子上,整肃吏治,发展经济,大败匈奴。在西域建立都护府,使华夏政权第一次对西域行使国家主权。

汉宣帝时,汉朝的国力,疆域都达到鼎盛。所谓江河所致,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西汉两位最有作为的帝王汉文帝、汉宣帝。

汉朝初年疆域与汉宣帝时疆域对比


杨朱学派

正史巜汉书》是这样记载宣帝刘询的:孝宣皇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也。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号曰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曾孙虽在襁褓,犹坐郡邸狱。而邴吉为廷尉监,治巫蛊于郡邸,怜曾孙之无辜,使女徒复作淮阳赵征卿,渭城胡组更乳养,私给衣食,视遇甚有恩。巫蛊事连岁不决。至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阳,五祚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糸者,轻重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 。元平元年四月,昭帝崩,无嗣。霍先立昌邑王,二十七天后废之。秋七月,霍光奏皇太后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无嗣,择支子贤者为嗣。武帝曾孙病已,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𠄘祖宗子万民。奏可。汉宣帝接受刘贺过于张扬被霍光废掉的经验教训,处处低调隐忍,霍光之妻鸩杀其后也不处罚,霍光死后,以谋反罪将霍氏家族几乎杀光,足见宣帝城府很深,宣帝成长于民间,深知百姓疾苦,轻徭薄赋,前期霍光辅佐,后期也勤政,孝宣之治,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