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乃粒》選自《宋應星·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著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乃粒

【原文】

宋子曰:上古神農氏②若存若亡,然味其徽號兩言③,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不然神農去陶唐④食已千年矣,耒耜⑤之利,以教天下,豈有隱焉。而紛紛嘉種,必待后稷⑥詳明,其故何也?

紈褲之子,以赭衣⑦視笠蓑;經生之家,以農夫為詬詈⑧。晨炊晚餉,知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夫先農而系之以神,豈人力之所為哉!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註釋】

①乃粒:《書·益稷》:“烝民乃粒。”乃粒,即百姓以穀物為食的意思。此處則代指穀物。

②神農氏:炎帝神農氏,神話傳說中的古帝王。《禮記·月令》注:土神稱神農者,以其主於稼穡。晉王嘉《拾遺記》卷一: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畝之事,百穀滋阜。故而又稱土神。晉幹寶《搜神記》卷一: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故天下號神農也。

③徽號兩言:即指“神農”二字。

④陶唐:傳說中的古帝王,即堯,國號陶唐,又稱陶唐氏。《書·益稷》篇傳說即堯時文獻。其中言“烝民乃粒”,即“粒食”。

⑤耒耜(lěi sì): 先秦時期的主要農耕工具。耒為木製的雙齒掘土工具,起源甚早。

⑥后稷:傳說中堯、舜時大臣,掌農之官,又與大禹一起治水。又名棄,為周之始祖,故其事詳於《史記·周本紀》中,雲:“棄為兒時,其遊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

⑦赭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稱。

⑧詬詈(ɡòu lì):辱罵。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