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无题诗,是诗人懒得动脑经,还是伤心人别有怀抱

我们常常看到以“无题”为题的诗文,它们没有标题,以无题而名,仿佛是诗人懒得动脑筋。

然而,细品起来,却有无题胜有题的效果。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诗人表达的感情往往更加强烈、深刻。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大概是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

无题诗古人的代表非李商隐莫属,其在《全唐诗》中共收入了十六首。近人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的作者曾说“无题诗格,创自玉溪,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婉转动情。”准确地概括了无题诗的形式与表达的情感。

下面,我们来好好地欣赏一下李商隐的无题诗。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诗人懒得动脑经,还是伤心人别有怀抱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颔联写今日的相思,颈联写宴会上的热闹,尾联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从欢聚到相思,从热闹到散场后人心的无奈,全诗显得开阖极大。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诗人懒得动脑经,还是伤心人别有怀抱

无题二首

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赏析】李商隐的优秀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烧,读者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这是他的优秀爱情诗和那些缺乏深挚感情的艳体诗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这些诗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时代、阶级的烙印,却至今仍然能打动人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赏析】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诗人懒得动脑经,还是伤心人别有怀抱

无题二首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赏析】篇围绕“梦”来写离别之恨。但它并没有按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而是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

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赏析】李商隐写得最好的爱情诗,几乎全是写失意的爱情。而这种失意的爱情中又常常融入自己的某些身世之感。在相思成灰的爱情感慨中也可窥见他仕途失意的不幸遭际。

这首无题诗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诗人由香销成灰联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为具象,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毁灭,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无题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李商隐的《无题》,不论有无寄托,都写男女相思,唯独这首例外。纪晓岚认为:“此是佚去原题,而编录者题以《无题》,非他寓言之类。”此说有一定道理。作者在“怀古”与“思乡”之间艰难地选择,其实就是功名与归隐的艰难选择。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诗人懒得动脑经,还是伤心人别有怀抱

另外,李商隐还有许多诗以篇首或句中二字标题,如《锦瑟》《为有》《碧城》等,其实也差不多是无题诗。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碧城三首

其一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其二

对影闻声已可怜, 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 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 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 绣被焚香独自眠。

其三

七夕来时先有期, 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 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 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 莫道人间总不知。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诗人懒得动脑经,还是伤心人别有怀抱

读这些无题诗,不得不赞叹李商隐是个高手,有以下几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一是朦胧美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语言多义,似乎有所指,却又不肯讲破。你们就去猜吧,堪称现代朦胧诗的鼻祖。

二是走向心灵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语言的多义,其实是心灵的多义。李商隐不喜欢像白居易那样的现实主义作家那样去反映世界,而是着重表达诗人/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三是象征主义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用意向表达心灵,赋予客观景物的喜怒悲痛,使读者仿佛能看到诗人的影子,不可避免地,诗歌打上了象征主义的烙印。

四是现代性

李商隐的上述这些玩法,在讲求风骨、气象的唐朝,是不多见的。采用象征手法,喜欢表达主管之“我”,因而已然具有某种现代诗歌的意识。

至于李商隐为什么喜欢这么干,据有关研究,这是李商隐政治上收到排挤、个人生活上喜欢一个女道士有关,估计后者还更占主要因素。喜欢而又不能大胆地去爱,果真是“伤心人别有怀抱”了。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诗人懒得动脑经,还是伤心人别有怀抱

除了七律,李商隐还有很多的七绝,也用无题诗写成:

无题

闻道阎门萼绿华, 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 偷看吴王苑内花。

无题

水精如意玉连环, 下蔡城危莫破颜。

红绽樱桃含白雪, 断肠声里唱阳关。

无题

白日相思可奈何, 严城清夜断经过。

只知解道春来瘦, 不道春来独自多。

无题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无题

东南日出照高楼, 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 不知供得几多愁?

无题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不是无题的形,却也有无题的神)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诗人懒得动脑经,还是伤心人别有怀抱

作为一个天赋高到唐朝top5级别的作家,你要说他李商隐是懒得去想题目,我实在难以相信。因为诗歌内容的丰赡,心灵的多义,一个简单的题目以难以概括全诗的主旨,那还不如用无题吧。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题——更具有某种动人心弦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