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若無人民豈能活

1991年5月,呂正操將軍受鄧穎超委託赴美國紐約拜訪張學良。兩位耄耋老人分別54年後終得相見。張學良曰:“必之(呂正操的字)呀,我現在迷信了,信上帝。”將軍隨口對曰:“我也迷信了。”張學良不解:“你迷信什麼?”對曰:“我迷信老百姓。”

故事|若無人民豈能活

呂正操與老鄉親切交談。

毛澤東也迷信,而且迷信上帝,不過這個“上帝”是人民。

1975年10月8日,毛澤東在會見南斯拉夫客人時說:“人民就是上帝。”有一次到下面調查,他突然問陪同人員:“你們信不信上帝?”大家面面相覷,誰也沒敢回答。“你們不信,我信!”同志們驚呆了,沒人吱聲。主席望著大家深情地說:“這個上帝是誰?他就是人民!誰惹怒了上帝,上帝是不留情面的,他必定要垮臺。”

故事|若無人民豈能活

毛澤東與人民群眾在一起。

在共產黨人的字典裡,沒有“迷信”一說,也沒有“上帝”二字。迷信老百姓,視人民為上帝,這是一種堅信“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忠貞信仰,是一種堅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的歷史擔當,是一種堅守“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的永恆信念。

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毛澤東的哲學非常簡單,就是人民起決定作用。”開國大典上,毛澤東以一口濃重的湖南鄉音高呼:“人民萬歲!”這是一聲石破天驚的禮讚,一個昭示真理的宣言。一如他自己常說的:“我們共產黨人,我們各級領導是魚,人民群眾是水,魚離不開水,離開水就渴死!”也如周恩來所言:“離開了群眾,我們就會枯死!困死!”更如陳毅之詩云:“若無人民豈能活?”

“你走上城樓是為了高呼人民萬歲,人民才用自己的身軀把天安門託得如此峨峨巍巍,用自己的血汗把天安門染得如描如繪。”共產黨人永遠不會忘記,是人民用帶著體溫的乳汁,營養了失血過多的革命;是人民用吱扭吱扭的獨輪小車,一路風雨兼程,一路無怨無悔,把紅色政權從山間鄉野推向了中華大地。人民對於革命,是天,是地,是血與肉,是魚與水,是無窮的生命源泉,是巨大的前進動力。

“一個政黨,如一個人一樣,最寶貴的是歷盡滄桑,還懷有一顆赤子之心。”風雨滄桑,興衰輪迴,唯有高擎偉大旗幟的共產黨人,真正選擇了人民的選擇,密切關注著人民的關注,因為民擔當而風雨可度,因紮根人民而不懼風險。在那前赴後繼的旗幟上,密密麻麻地繡滿了“人民”二字;在那經典動人的歌謠中,時時刻刻跳動著“人民”的音符,收穫了沉甸甸的民心,創造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奇蹟延續。

故事|若無人民豈能活

有首叫《天下鄉親》的歌唱道:“你那百年的老屋,有沒有掛新泥;吃的粗茶飯,是否碾成細米;我來的時候,你傾其所有;你盼的時候,我在哪裡……”今天,面對時代的新變化,面對群眾的新期盼,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捫心自問:我們是否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麼出發”;我們是否走得太快,忘記了“為誰而奮鬥”;我們是否走得太急,忘記了“要到哪裡去”?

“若無人民豈能活?”這是一個問句,但在共產黨人的內心深處,卻從來沒有絲毫疑問。因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抑或將來,答案只有一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原因也只有一個:“不是水離不開魚,而是魚離不開水。”

“人心向背,決定存亡;人民的選擇,就是歷史的必然。”這個道理並不深奧,但是比天還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