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韩雪说:“现在的大学教育是为工业化做准备的,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这句话?

圈夜叉大仙

我对于她的这个说法同意一部分,反对一部分!

同意的是说现在的大学教育确实是在为工业化做准备,不同意的是说现在的教育并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

普及教育

现在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人才市场爆满,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其实都与国家在普及教育有关。可是肯定有人会想,既然现在的大学生这么多,社会上的岗位也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大学生,国家为什么还不严格控制大学生的数量?

原因也很简单,国家要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不管你承认与否,就算你在大学什么都没有学到,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想法和做事的方式都与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有很大的区别!遇见事情的处理方式,思维习惯,这些都在这么多年学习中慢慢的培养出来了。

我并不是否定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我只是根据我的接触和了解,真的对于此事有一个体会,没有上过大学的是一种感觉,没有上过高中的又不同,甚至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别人可以很快的就感觉出来!

普及教育正是为了提高全民素养,这样能够让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人才才是核心的动力。

精英教育

为什么我不同意现在的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呢?

我一直认为想要培养出精英,并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国家给你多少政策,最后能否出成果都是要看你个人的努力!

退一步说,现在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很大,教育支出是很重要的一个开支,你认为你没有受到精英教育,并不代表国家的制度有问题,很有可能是你还没有接触到这个层面!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我会继续更新更多考研信息


谁不曾彷徨

确实如此!我觉得她说的很中肯,符合现在中国教育的现状。

大学扩招,人数众多,哪有这么多精英!

自扩招以来,大学生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中国高考才实行30年,怎么可能培养这么多精英?到处都是精英,怎么就业这么难呢?这么多精英,为什么中国还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这么多精英,为什么培养不出像民国时期的大师呢?这么说的话,确实中国大学教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

教育市场化是极大的错误,将教育推向深渊

2003年实行教育市场化以来,中国人民上学就困难起来,大学生就业就困难起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越减越重,家长们为补习伤透了脑袋.....一系列问题产生到现在陷入无解状态,我想这与教育市场化的错误决策有莫大关系!

工业化需要更多的职业化教育,而中国欠缺的就是这个

工业化需要的是大量技术人才,需要大量的工匠,而中国培养的无数大学生并不掌握技术更不可能成为工匠!社会导向也只是指向大学,思想观念上并没有职业化的思维,国家层面并没有大力的引导职业化教育规划,分给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很少,并没有得到多少支持,我想这是造成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


我是学霸数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们的观点!


学霸数学

现在的大学本来也就不是为精英教育而设立的。

跟很多家长聊过天后,你会发现,在父母的那一辈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把大学神话,这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那么年代特殊的认知。

在父母的那个年代,大学招生的名额非常的有限,能够考上大学的人,不仅仅是家庭条件优越,而且能力也非常的突出,有了这样好的背景,再加上一大批大师级别的人物小班授课,国家的大力培养,自然就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各行各业的精英。

但时代在改变,现在的大学使命不在于精英教育

今时不同往日,现如今的大学,肩负着全民知识普及的重担。

为了应对这个职责,建国以来就有一大批的大学成立,每个大学也在不断的扩大招生的名额,原先一个老师教十几个学生的现状已经不复存在,更常见的是一个老师面对是数以百计的学生,一学期下来可能都记不住几个学生的名字。同时,由于学生和学校数量的增多,教师的水平也相应的有所下降。

在追求全民知识普及的道路上,自然而然损失掉了大学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硕士、博士。

自然,硕士博士的教育,也仅仅是在知识上有了更多的进步,但至于精英与否,还在于自己的能力和发展。

因此,精英教育在我看来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现在的社会中,精英教育似乎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因为能够称得上精英的人,已经不能仅仅靠教育来培养,教育已经成了最基础的成分,更多的,还需要家庭、机遇等等多重因素。

与其一直纠结所谓的精英教育,不如从多方面丰富自己的履历,是否能够成为精英,还得看自己的努力,你觉得呢?

更多问答,请关注我。

TLeeBio

应该来说,话糙理不糙,有一定道理,虽然是残酷的现实。

工业化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

  1. 其实韩雪的话,本意是说现在的大学培养的是没有自己思想与想法的人,就像工厂流水线模子印出来的一样。具体原因,她也说到了,体制有一定原因。
  2. 但也不能否定教育体制。不可能所有人都当精英,大部分普通人经过大学教育成了工业化经济体系的一分子,做个普通的螺丝钉。
  3. 其实韩雪的要求有点高了,她说的大学生没有想法,是指大学生没有积极向上、成为引导民族与社会发展正能量的人。这确实是正确的。当前大部分大学生是有想法的,只是想法庸俗化、功利化、金钱化、浮躁化。


说说大学教育那点事。

  1. 国内大学其实是有三个等次。目前国内的大学除了清北算真正一流大学,但连高晓松都说了清华北大现在都不能算是精英教育,培养的只是功利主义利己者,旁观者不做评价。
  2. 网上有个说法,在国内没有考上985-211的不能叫上大学。可见大部分高校只能算是培养普通人才。
  3. 在普通人观念中,大部分高职/大专是不能算大学的。吊伪的是国家需要的确是高级技工/蓝领,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的大学生。徒有理论,而且大学生真的太多了。

“小海视点”,一位普通大学老师,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只为百姓说实话。希望大家留言,发表不同看法。

小海视点

平常心看待。她说的有一定道理,就比如我自认不是精英,可是上过大学。当然,她说的是一般情况,真正的精英各行各业都有,大学里自然也有,比例可能还更高。


网娱大步跑

非常的在理,从2000年开始,全国大规模的院校合并,再到后来的大规模扩招,实打实地解决了年轻适龄人口的就业问题,也是为工业化做了准备,同时也创造出了很多消费需求,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很多就业,实现了社会稳定。你想想,上千万的无业年轻人散落在社会上,对社会稳定而言,无疑是一个地雷炸弹,太危险了。可谓是一举多得。现在的大学生不要觉得自己好像被牺牲了,时代发展的大潮,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国家做出这样的决策是有道理的。


不来也不去来也

当然了,精英是个相对概念。大学扩招后那么多人了,普通的大学生当然不算精英了。

精英教育,要的是开小灶。有名师指点。当然了互联网时代,真的想学,没有名师也问题不大。

但是,你要知道,自己要学什么。


晨76600447

不认同。中国大学多,参差不齐,大部分进工厂是现实,当然为国家培养了懂知识原理的工人。但是学习好的可以继续深造很正常啊!她只看到了很多人上大学了,就觉得大学掉身价了。其实国家在努力满足每一个接受大学教育的权利,能做一点是一点。


孟MXD

现在都跟不上工业化的要求了。大学学习一切靠自己,靠自己去寻找新事物,去学习新东西。要是不自觉,那一定不会学到什么东西。很好的完成课程只是大学的基本要求,但很多学校里的很多学生连基本要求都达不到


DansonL

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傻。

大学是为社会服务的,不是培养一批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精英。

真正的精英,他能根据自身的条件(或自身家庭,或天资聪颖,或独到见解,等等),以异于常人的见识和努力,做到人所不能,贡献于社会。非那些自命清高,甚或装a~c之间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