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庶如杭,為何帝王建都卻更多的選擇南京而不是杭州?

桑太太

定都杭州的有兩個封建王朝(諸侯國)

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建都於杭州。經歷了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

北宋滅亡後,康王趙構南下建立的南宋。1127年靖康之恥時,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南渡,在南京應天府繼承大宋皇位,史稱南宋。後定都遷移到杭州。

定都南京的有十個封建王朝(諸侯國),史稱:十朝都會。

十朝都會:繼此之後,南京又先後成為楊吳西都、南唐國都、南宋行都、明朝京師、太平天國天京、中華民國首都,故又稱“十朝都會”。

古代君王為何偏愛南京?

論富饒繁華,杭州比南京更有優勢,為何更多的君王選擇定都南京而不是杭州呢?

在這裡樹先生出個題考考各位,如何你是一國之君,讓你選擇都城,你最最最關注看重以下哪一點呢?

選項:A.地理、B.經濟、C.軍事、D.文化、E.人源、F.安全、G.政治、H.交通、I.農業

樹先生的答案是:

單選題:F

多選題:ACF

一國之君選擇都城最最最考慮的是安全保障問題,假如安全都是隱患的話,什麼經濟文化都是白搭。有人說,高築牆不就得了?

的確君王都這樣做了,但是高築牆是遠遠不夠的,君王最看重的是地理地形優勢。即城市周邊要有大山大河做為天然屏障。

翻開地圖看看南京周邊:背靠山巒屏障,前面長江天塹,而且市內還有玄武湖,一旦被圍困自給能力極強。而且南面還有大片平原作為大後方。還有這座城市處於內陸和沿海的貿易要衝,向北和往南和去內陸交通都極為便利。反觀杭州,就沒有南京這麼有優勢。


全球華人第一神探

首先,從歷史的角度而言,南京開發的時間要早於杭州,且作為都城的歷史也遠遠長於杭州。東漢末年,大批北方人逃避戰亂南遷,逐漸開發了江南經濟,東吳政權也建都,改其名秣陵為建業。五胡亂華之時,晉室東渡,司馬睿建立東晉,再次在建康(南京)建都。之後宋齊梁陳都建都於此。再到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應天府(南京)。最後到北伐戰爭期間,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縱觀杭州,雖然也曾作為都城,但多是小的地方割據政權,最大的也就是南宋。南宋時期,高宗定都於臨安,也是由於特殊的原因。那時黃河以北都已經丟失,宋金大致以秦嶺淮河為界,而南京就靠在長江邊上,金兵曾經搜山檢海捉趙構,讓高宗心神不寧,真不行還能夠直接從海上南逃。

其次,中國其他古都,如長安、洛陽、開封、北京等,都被北方遊牧民族佔領過且建都過,所以,南遷漢人一直以南京作為保留華夏文明的聚集地,定都南京,也就往往意味著要進行北伐。無論是東晉或南朝,抑或是朱元璋和蔣介石,都定都於南京,且往往會選擇北伐。而趙構定都於臨安,也是迫於金國的壓力。紹興議和之後,宋稱臣於金,金人見你定都南京,難不成是要北伐麼?所以,趙構也就只得定都於臨安。再次,就地理位置而言,南京城鐘山龍蟠,石頭虎踞,西引荊楚,南控吳越,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曹操到苻堅再到金人,南伐征服南方政權,往往因長江天塹而功虧一簣。杭州的地理位置在近現代經濟發展中比南京更為優越,但在古代,杭州四周地處蘇湖平原,雖有錢塘江之險,但是在南邊,所以無險可守。最後,就風水而言,南京自古帝王州,建都於此之人都會說此地有帝王之氣。而杭州更多的是山水和人文氣息。再加上古代建都偏於政治職能,而非首選經濟職能,所以,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更多的是出現在杭州而非南京。


達瓦里希

娘子分析:古代帝王建都大都在北方,首選地點是北京,洛陽,長安。在南方建都往往都是南京

相比南京,蘇杭也不差啊!無非影響選擇的是:經濟,軍事,再還有龍脈。

古往今來的老把戲,不管是那個開國皇帝要出場,貌似都是誰的後人,帶什麼使命,出生有多麼傳奇……一個人都這麼注重包裝,可況一個地方更加要慎重選擇。

南京就是這麼一個地方,紫金山縱橫南北,恰似巨龍潛伏,而石頭山則臨江陡峭,如虎盤踞,這就是南京龍蟠虎踞的來歷。反正這個地方要好的爆棚,想想六朝都定都於此。

可是,真的只是這個原因嗎?答案肯定不是。

很多人想肯定是經濟好,有錢,這是其中一個很不重要的理由,說實話,皇帝不管把都城建在哪,哪裡很快會成為第一商業,政治,文化中心。


能做大事的人,人家往往在成功時候,就把失敗的時候的退路想好了。


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什麼最重要?國防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在南北朝時,當時經常要面對北方的騎兵騷擾。要是在蘇杭,人家沒事來打打秋風,你剛準備好跟人家作戰,人家早跑的沒影了。但是在南京這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就不一樣了,你進的來,我也讓你出不去。下次看你還敢來不來


唐三娘子

這是個假命題。中唐之前,只有金陵建業,沒有杭州,所以六朝建都南京,這是沒有選擇。中唐之後,經五代至北宋,杭州開始發展,終有“東南形勝,三吳都會”。之後,南宋在臨安,明初在集慶,平分秋色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