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腔隙性腦梗死?

謝謹輝

腔隙性腦梗死,簡稱“腔梗”,其發病率佔腦梗死的20%左右,是腦梗死中最輕的一種。具體指的是發生在大腦半球或腦幹深部小穿通動脈的缺血性微小梗死灶,在基礎疾病高血壓長期作用下,導致血管發生病變,相應的管腔閉塞,使得相關的腦組織發生缺血、壞死、液化成腔隙。本病起病突然,病情比較輕,大多發生於中老年人,且男性高於女性。其臨床表現分為感覺障礙、運動異常、共濟失調、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徵四種。具體表現為頭暈頭疼、肢體麻木、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抽搐等,通常沒有意識障礙、精神方面的症狀。臨床體徵表現在舌僵、語速變慢、輕度中樞性面癱、肢體偏癱或感覺障礙,錐體束徵部分呈現陽性。其病因主要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尤其是舒張壓的升高,其次是糖尿病。其明確診斷需臨床、病理及CT掃描、MRI互相結合。可輔助心電圖、血流變、血壓的監測以及腦電圖、腦脊液的檢查。

本期答主: 李平 醫學碩士


杏花島

腦梗死CI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指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引起的侷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臨床常見的腦梗死有腦血栓,腔隙性腦梗死,腦栓塞等。



腔隙性腦梗死主要是指腦部小動脈或微小動脈梗死,壞死物質被吞噬細胞移走後形成腔隙,約佔腦梗死的20%。腔隙性腦梗死的發病機制尚無定論,常見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血流動力學異常,各種栓子阻塞小動脈,血液異常如紅細胞增多症有關。

腔隙性腦梗死的臨床症狀多樣,發病年齡40到60歲以上人群高發,男性高於女性,常伴有高血壓。起病突然,多為急性發病,白天活動中發病多見,但其發病症狀輕,體徵單一,預後好,腦部核磁檢查是最有效的檢查手段。

臨床上可出現純運動性輕偏癱,可出現一側面部和上下肢無力;純感覺性卒中,可出現對側偏身或局部感覺障礙,如麻木,燒灼,刺痛,僵硬感等;共濟失調性偏癱、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症;感覺運動性卒中;腔隙狀態,出現嚴重的精神障礙,痴呆等症狀。



腔隙性腦梗死以預防疾病復發為主,控制高血壓病及各種類型腦動脈硬化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其次要遵醫囑服藥,定期複診,第三要控制其他的危險因素,如吸菸,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是預防腔隙性腦梗死的一項重要措施。

戒菸限酒,保持健康體重,均衡膳食,保持心理健康,是良好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則。希望我們都遠離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困擾,離卒中,腔梗遠些,再遠些。

(王芳,主管護師,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國家健康管理師,好食營養工作室創始人,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腔隙性腦梗死多因長期高血壓而形成,什麼是腔隙性腦梗死呢?


腔隙性腦梗死是指大腦半球或腦幹深部的小穿通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的基礎上,導致血管壁發生病變,引起管腔閉塞,形成小的梗死灶。所以有效控制高血壓和各種類型的腦動脈硬化可減少腔隙性卒中的可能性,這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感謝您關注農地圈

東方花雪


農地圈

教科書定義:腔隙性腦梗死多發生在腦深部,尤其是基底節區、丘腦和腦橋等部位,梗死灶的直徑一般為 2~15 毫米(比較小),佔所有腦梗死的20%左右。

腔梗主要是腦血管末端的一些細小穿支阻塞,所以一般範圍較小,如果在非重要功能區或者代償好的區域可能沒什麼症狀,病因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吸菸喝酒等導致腦血管慢性閉塞或動脈斑塊形成。還需注意,“腔隙”並不等於“腔梗”。

關注瞭解醫學科普,分享知識!


孤月滿西樓

腔隙腦梗塞是腦梗塞的一種特殊類型,是在高血壓,動脈硬化的基礎上,腦深部的微小動脈發生閉塞,引起腦組織缺血性軟化病變。其病變範圍一般為2一20毫米,其中以2一4毫米最為多見。


清風204011558

腦梗死的Ct表現,與受累的腦血管關係密切。發生於較小動脈者,最常為深穿動脈。好發於基底節區,丘腦,亦可為中腦,小腦或半卵圓中心等,可單個或多個,一側或雙側,或多部受累。腦梗死灶較小,一般約0,5-1m,常新舊交替,反覆發生,此種ct表現稱為腔隙性的梗死。


壺天散墨310

是指大腦毛細血管堵死,不能供血局部組織壞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