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先生認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只是”改為“應是”或“恰是”更好,你怎麼看?

謝小樓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近代有學者指出,我們理解錯了這句詩的真正意思。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這句詩的意思是[夕陽有道不盡的美妙之處,只可惜臨近黃昏,好景不長],但近代有學者對此有爭議,認為這句詩意思正好相反。

我們從這個角度來重新解讀一下這首詩:



《登樂遊原》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以周汝昌為代表的學者認為,這首詩的翻譯應該是:[因傍晚心情不愉悅,所以驅車登上樂遊原。此時夕陽無限美好,是因為正值黃昏時分]。

從新的角度來看,二句登古原,視野豁然開闊,隱有一掃胸中陰霾之勢,此時望見無邊的夕陽,更應作灑脫,不該仍拘泥於失意之情,如此一來詩才有氣象。



之所以造成爭議,主要在於[只是]二字

古今許多字有異議,這是造成解讀有分歧的主要原因。比如這首詩中的[只是]一詞,按如今作轉折理解,應當表遺憾之情。

但在古文中,[]有表示正好的用法。如:《左傳·僖公十五年》記載,「晉未可滅,而殺其君,只以成惡。

如此一來,理解成[夕陽無限好,正是近黃昏]也未嘗不可。

遠看成嶺側成峰,正是詩的魅力所在

常言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詩也是如此,不一定得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不同的意境,也可為詩增色許多。

或許模稜兩可,也是李商隱寫此詩的用意。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不知你認為此句該作何解讀,歡迎說出你的看法。


詩詞補習班

語言在不斷的演變,同樣的詞,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意義,這樣的現象,在古詩詞中更是常見。李商陷《登樂遊原》,千年來人們一直把它當成一首感嘆年華衰老、美景不長的詩,但周汝昌先生說,一直以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傳統的理解,「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只是」都理解成「只不過」的意思,表達一種美景不長的感慨。周汝昌先生認為,這裡的只是應當理解成「恰是」的意思,對此,先生在《唐詩鑑賞詞典》裡有一番論述:

玉谿此詩卻久被前人誤解,他們把「只是」解成了後世的「只不過」、「但是」之義,以為玉谿是感傷哀嘆,好景無多,是一種「沒落消極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無此義,它本來寫作「祗是」,意即「止是」、「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別家之例,且置不舉,單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錦瑟》篇中寫道:「此情可待(義即何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其意正謂:就是(正是)在那當時之下,已然是悵惘難名了。有將這個「只是當時」解為「即使是在當時」的,此乃成為假設語詞了,而「只是」是從無此義的,恐難相混。

對於周汝昌先生的這個解釋,張忠納先生評註版的《唐詩三百首》認為,“夕陽無限好”一句為正面頌揚,語氣已結,最後一句應以轉折意為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一句作為好景不長的經典表達,已經變成了我們日常使用的俗語。而一句話語,一旦用俗了,往往理解就會偏表面化,當我們再聽到看到這一句話語時,就很難感受到這句話語深刻內涵帶來的強烈衝擊體驗。相反,周汝昌先生的解釋,賦予了這首詩一種新的意義,這種陌生的解讀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人生體悟。

傍晚的時候,詩人心情不好,為什麼心情不好,詩人沒有說。人在很多時候都會沒來由地感受到莫名的消極情緒,不是因為月經來了,也不因為受到領導打壓同事排擠,只是沒來由地感到人生的無望。

心情不好,於是詩人驅車驅車散心,他並沒有尋友排遣,而是獨自一人登上了樂遊原。獨自一人很重要,因為當有他人存在的時候,我們總是用各種偽裝一層一層地將自己包裹起來,只有我們獨自一人的時候,我們才能看到真實的自己。在獨自一人的漫遊中,我們直視自己內心的悲傷,探尋自己內心的迷茫。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八九,悲傷常在,迷茫隨形,沉溺於自我,並不能找到人生的出路。詩人此時登上樂遊原,正值太陽落山,霎時霞光萬丈,天地都映照在這夕陽之中,在這天地之大美面前,個人塌縮了,詩人也成了這萬丈霞光的一部分,個人的悲歡被淨化了,詩人的不適也得到了水解。

此一解,我們體悟到了排遣內心不適的方法,打開自己的內心,將自我融入宇宙大化之中,人生的不如意就會被天地之大美消解。蔡元培先生著《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亦有言:

當抑鬱之時,則登臨山水以解之。

答者:謝小樓


謝小樓

幾千年來人們並未理解錯,是周先生自以為是了。從古至今,後人化用、借用前人的詩句,而別出新意的例子多了去了,但只改一二字而比原作高明的例子幾乎沒有。李商隱原作“只是”用的是轉折語氣,是“可惜”、“惋惜”的意思,前句寫眼前景,後句借眼前景一語雙關而抒胸中意,正是該詩的詩眼,只所以備受歷代詩家推崇,流傳千古,關健就在這裡。而“應是”、“恰是”只重複了個自然天象,有何深意,高明在那裡?至於說語言演變,“只是”幾時演變成了“應是”、“恰是”,反還我沒發現。

人的感情變化,更是站不住腳,自已彼時心情好,大可以寫先讚美夕陽、晚霞的詩嘛,又不是不允許,就是李商隱本人也寫過“人間重晚情”的句子啊,但他寫“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那時的心“意”肯定是“不適”的,這沒有任何疑問。 其實這首詩並不深奧,詩的意境表達的也很明白,一般人都能理解。

作者天將晚的時侯感到心情不美麗,所以駕車去垣上散心。看到將要西下的太陽,美麗的晚霞,心情放鬆了許多。可惜這樣的時光太短暫。其中暗含了作者對時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感嘆,把一個人的心境描寫的淋漓盡致。

只是應當按照詩人當時心境來解讀!不然好句子都給你們解讀差了!這句經典切情關意,大眾得以共識,千年不改,當今卻有些小聰明的人譁眾取寵,可笑可笑。

開筆既點出“意不適”,說明心情不太好,所以要去登樂遊原,看看夕陽,疏散鬱悶的心情。另外古代黃昏是一個時間段,在日入之後,也就是太陽落山之後,按現在說是晚七點至九點間。跟現在說的黃昏不一樣,周先生實在弄混了吧。所以此處用“只是”是符合時間環境的,更符合當時詩人的心境!


笑搞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一一這句詩按普遍的解釋就是:傍晚的太陽是多麼美呀,可是到了黃昏,是暫時,頃刻即逝的,含有一種遺憾。周汝昌解,另闢一徑,只是,解為只能是,恰是,說得通,最美不過夕陽紅嘛。



騎士悠然行

公元845年,33歲的李商隱為母親守孝期結束,他回到了長安。但他錯過了他岳父的李黨的鼎盛期,在李黨走下坡路時,回來了。

這一年秋,發生日食。

這一年,唐武宗大舉抑制佛教,崇道教不老之術,他認為“僧尼耗蠹天下”,按寺院等級進行裁員,強令大量僧侶還俗,一些寺院財產予以充公。唐武宗年衰,第二年三月死去。唐宣宗繼位,唐宣宗偏好牛黨。

這年,李德裕雖為宰相,李黨勢衰,牛黨勢升。

李商隱,十歲喪父,被牛黨的令狐楚看中,一直在培養,從未被啟用。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綯一直平步青雲。從公元829年到公元833年,才華橫溢的李商隱數進考場,屢屢失敗,未中進士。直至837年令狐楚死前,由令狐綯打招呼(可能是令狐楚交代的),才考中進士。他與令狐綯身份天差地別(可能才能不如李商隱的令狐綯一直防備打壓),離開令狐派系。

李商隱後被李黨的王茂元看中,併成為王的女婿。夫妻琴瑟和諧。李為令狐綯忌恨,處處打壓。

牛黨李黨之爭,使藩鎮割據、宦官掌權的中期唐王朝,日薄西山,李黨勢微,亦如夕日。唐宣宗所偏好的牛黨躍躍欲試,李商隱意識到了,但不敢說,也不能評說。

《樂遊原》是一個好排洩口,抒發了內心的感受: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意思就是:我們的大唐朝,我們的李黨,包括我本人,已像夕陽了,目前表面燦爛,但實在是沉痾難醫,已近黃昏,由他去吧。體現一種悲愴的無奈感與無力感。

這是一個33歲風華正茂的青年說出來的。第一眼看到這詩,我以為李商隱至少五六十歲。

===

周汝昌先生認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只是”改為“應是”或“恰是”更好,你怎麼看?

周先生博古通今,從字詞考據入手,提出這個意見,本人表示佩服。我們需要走入李商隱內心世界,才能看到真相。即:字詞只是觀察工具,洞入人心靈魂才是深途。

因為:我若是李商隱,我也會這麼寫。


urna風之度0

上海辭書出版社80年代初出版的唐詩鑑賞辭典選收了190多位詩人名篇佳作,1100多首,由蕭滌非,程千帆,周汝昌等古典文學專家.學者.專業工作者撰寫賞析文章,李商隱的樂遊原這首詩由周汝昌寫賞折文章。

這個問題估計是根據周汝昌先生的這篇賞析文章中的觀點而提出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千年流傳,也被人們作多種解釋,大多理解為是詩人抒發人生的無奈,時光易逝,好景不常的悲傷心情,也有人認為暗含對李唐王朝衰敗的不安和憂慮,也有人理解為是詩人因見夕陽而得到的滿足.慰藉和陶醉,不同理解關健在"只是"二字的解釋,"消極"者將"只是"理解為但是.可惜.無奈,"積極"者將"只是"理解為"就是"."正是"之意,周先生賞析文章中認為,"只是"本來寫作是祗是,意即僅是.就是.正是之意,從而得出詩人出遊得到心理的滿足,至少是得到慰藉,這應屬於"積極"的理解了。周文只是在"只是"的理解上講了自己不同於大多數文學評論家的解釋,並沒有用別的詞更改"但是"的意思,一位著名學者會提出更改歷史上著名詩人的詩作,這有可能嗎?退一步說,此詩中"只是"二字是沒有任何其他詞可代替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10個字,那個字能改?


瀚墨尋夢

個人認為不改最好

李商隱在《樂遊原》中寫道: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兩句詩表達了對時光易逝的傷感,珍惜眼前的啟示,千百年來讓人傳唱。而周汝昌先生的意思呢:“夕陽無限好,恰恰是因為接近黃昏的原因”這就完全變了意思。本來就是不同的表達方式,改不改有什麼意思呢。然而中國人最喜歡的就是修改,批判別人的創作,以此來顯示自己只能。因此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本書要是我來寫一定比他好”之類的混賬話。

著名詩人賈島曾寫過一首詩:《題李凝幽居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其中最為傳神的當屬:“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這一句,意境優美安靜,讓人讀起來就能感受到那份清幽之氣。然而千百年來,大家一直在爭論:改成“鳥宿池邊樹,僧月下門”是不是更好。

賈島描繪的是晚歸的僧人,輕叩柴扉這樣一幅場景。而後人覺得寺院只有一人,老和尚自己關門,自己開門更顯得孤寂清幽,那麼一個人又何必敲門呢,直接推門就好了。我自己覺得,都不錯,但是賈島已經那樣寫了,你又何必在開腦洞呢,寺廟裡多住幾個不行嗎?為了防止土匪上山,才鎖門不行嗎?完全無必要爭論這些?

北宋著名詩人王安石就特別喜歡改詩。有一次 王安石看見一首詩中的兩句詩:“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王安石看後不覺發笑,心想:“明月”怎麼會叫?黃犬怎會臥在花心上呢,於是他提筆改成“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陰”。後來,他遊歷南方,發現南方有一種鳥叫“明月”,叫聲婉轉動聽;有一種昆蟲叫“黃犬”,常在花心飛來飛去。才知道別人沒錯,自己錯了,錯在才疏學淺,見識淺薄而又自負。

還有著名的:“輕風扶細柳,淡月隱梅花”,有人說“輕風舞細柳,淡月失梅花”更好一點,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因為不知道誰寫的,原句到底是什麼,那就可以盡情辯論了,不用擔心欺負古人了。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同樣是吟雪景,謝道韞把下雪比喻成柳絮翻飛,自然比謝郎所比喻的空中撒鹽要優美的多了。像這種文鬥才是有意義,有意思的,總比你欺負不會說話的古人要強吧?!

我是豫見五羊,經史子集,無一精通。以上皆為個人看法,有不同意見者可以討論!


豫見五羊

個人建議千萬別改!古詩要結合意境!我看過一部叫《唐之韻》的紀錄片。裡面講的很清楚!安史之亂!盛唐氣象由盛轉衰!所以胸懷天下的詩人不禁感嘆!“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古人有一字之師!但我覺的“應是”或“恰是”比“只是”意境相差十萬八千里。比那“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改掉“空”還要差勁!

謝謝🙏!不要改!


zhaozilong3

千年來人們並未理解錯,是周先生自以為是了。從古至今,後人化用、借用前人的詩句,而別出新意的例子多了去了,但只改一二字而比原作高明的例子幾乎沒有。李商隱原作“只是”用的是轉折語氣,是“可惜”、“惋惜”的意思,前句寫眼前景,後句借眼前景一語雙關而抒胸中意,正是該詩的詩眼,只所以備受歷代詩家推崇,流傳千古,關健就在這裡。而“應是”、“恰是”只重複了個自然天象,有何深意,高明在那裡?至於說語言演變,“只是”幾時演變成了“應是”、“恰是”,反正我沒發現。說到人的感情變化,更是站不住腳,自已彼時心情好,大可以寫讚美夕陽、晚霞的詩嘛,又不是不允許,就是李商隱本人也寫過“人間重晚情”的句子啊,但他寫“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那時的心“意”肯定是“不適”的,這沒有任何疑問。





武丁仗劍決雲霓


老街從兩個方面來講一下,為什麼周汝昌先生的觀點有些問題。文章裡的詩例除了楊萬里那一首均為唐詩。

一、其他版本的證明

楊萬里在《誠齋詩話》中李商隱的《登樂遊原》有另一個版本:五七字絕句最少,而最難。如李義山憂唐之衰雲:

“夕陽無限好,其奈近黃昏……

可見這首詩至少有兩個版本,其奈近黃昏中的“其奈”,意思中帶有轉折,亦作“ 其那 ”,怎奈、無奈的意思。

比如唐朝有劉禹錫的《遙和韓睦州元相公二君子》詩:“其奈無成空老去,每臨明鏡若為情?” 唐 元稹 《春六十韻》:“虛逢好陽豔,其那苦昏懜。”

宋朝的楊萬里本人 《乙酉社日偶題》詩:“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緣溪路未乾。”

可見“只是近黃昏”的“只是”表示轉折的可能性最大。


二、只是在唐朝沒有轉折的意思嗎?

假如沒有轉折的意思,那麼“只是近黃昏”會不會不是最初版本,就如同曹植的七步詩那樣被後人所改。

只是,可以分開當做偏正詞組,“只”為副詞,“是”為判斷動詞,意思是“僅僅是”、“不過是”“就是”。“只是”還可以不分開,整體作為副詞。

只是可以在句中,如拾得的詩:

尋常只是閒,言不幹名利。東海變桑田,我心誰管你。

也可以在句首作為上下句連詞用。在唐詩裡的例子:

浮雲流水心,只是愛山林。共恨多年別,相逢一夜吟。(唐·無可)

醉妝詞(唐·王衍)

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盃酒。

這兩首應該是周汝昌先生的意思,“只是”沒有表示轉折: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

但是下邊的例子:

弄玉潛過玉樹時,不教青鳥出花枝。的應未有諸人覺,只是嚴郎不得知。(元稹)

元稹這首就有一點轉折的意思了。

另:

朱閣臨清溪,瓊宮銜紫房。佳情期在此,只是斷人腸。

這首與李商隱的《登樂遊原》非常相似,明顯就是轉折,表達的不是“就是”、“恰是”、“應是”,明顯是“不過是”、“無奈是”的意思。


結語

不過後面的詩例是我找的,大家也可以找找看,要知道“只是”這個詞在全唐詩裡被使用了170多次,好多例子可以比較。

周汝昌先生是我們尊敬的著名學者、詩詞大家,但是關於“只是”這個觀點是八十年代提出的,到今天其本人未必不會有更新的認識。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對周邦彥不甚認可,可是後來深入研究後,又稱其“兩宋以來一人而已”,可見做學問不可墨守成規,也應與時俱進。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