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如何科学辨别真伪?从如何掺假说起

蜂蜜如何科学辨别真伪?从如何掺假说起

首先要从蜂蜜如何掺假说起,蜂蜜掺假最低级的手法是掺水、蔗糖、转化糖、饴糖、羧甲基纤维素、糊精或淀粉类物质。掺水后,水分含量增加,流动性会增强,味淡,且易发酵而变质; 掺入蔗糖后,蜂蜜透明感增加,细品有蔗糖味; 掺入饴糖,蜂蜜光泽暗淡,透明度差; 掺入羧甲基纤维素,蜂蜜黏度增大,绵性增强; 掺入糊精或淀粉,蜂蜜会出现浑浊现象,且绵性降低。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面这些套路很多消费者也都知道了,于是新的掺假方法也就“应运而生”。现在高端的造假方法是掺入葡萄糖、果糖、蔗糖、高果玉米糖浆、甜菜糖浆、甘蔗糖浆、果葡糖浆等掺假。葡萄糖和果糖为天然蜂蜜主要成分,蜂蜜国家标准规定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60%以上,因此这些物质的加入不但没有破坏蜂蜜的风味,还使它们的指标值得到了加强。

蜂蜜如何科学辨别真伪?从如何掺假说起

这种掺假其实很难检测,只有借助红外光谱等专业设备才能检测,日常也只能通过色泽观察,因为这种掺假蜂蜜长期放置,色泽往往变化不大。不过好在这种掺假成本比较高,用的比较少。而且这种掺假虽然不好,但至少还是有一些真蜂蜜的,而最丧心病狂的一种“假”,不是掺假,而是下面说的这种全假。

一些不法分子以水、葡萄糖、果糖、工业糖浆和工业淀粉酶为原料,以蜂蜜国家标准为技术参考,通过加入色素和蜂蜜香精来制造全假蜂蜜,假蜂蜜尽管在技术指标上符合国家标准,但它不具天然蜂蜜的全部营养成分,更不具有天然蜂蜜独特的保健功能。

蜂蜜如何科学辨别真伪?从如何掺假说起

而很多消费者根据蜂蜜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有结晶判断真伪,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真的不一定结晶,假的也不一定没有结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