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显卡能多卡交火,CPU却不能?

故事从头讲起

所谓交火,是通过时序让GPU里面的处理单元协同工作,CPU也能啊!早在pentium 时代W君的计算机就一直是双路CPU的。

当时有个主板厂商面对消费客户推出了一系列的双路CPU主板,让W君一直从Pentium II到Pentium 4 都用的他家产品,后来多核心处理器逐渐的成熟了W君才换到技嘉的X38上面。

年代久远不好找图片了,当年的双路Pentium II的板子

双路Pentium II当时是插了两个Pentium 233 外加 512MB的内存,现在看起来配置很差但是在之前算是顶级的配置了。

再后来换的机器就直接换成了Pentium III 800的CPU,也是双路的,主板是

后来用到Pentium 4 的时候用了最后的饿一个Iwill板子就转技嘉的阵营了,最后的一个Iwill板子是这样的

也因为这块卡没有了PCI插槽,跟随了W君5年多的声霸AW64就只能去吃灰了。


发这些图片实际上是说明CPU也可以多颗协同工作,至于可以有多少颗CPU一起安装在主板上W君见过做的最多的有16颗CPU装在一个主板上的服务器。

和显卡交火不同的是CPU的协同工作实际上还是分时的(其实显卡内部的几百个核心也是分时的)。在CPU的引脚上有一个引脚叫做“片选”,当这个引脚的电压是高电平的时候这台CPU才工作。

而实际上这个片选功能在8086上就已经出现就是这个第23号引脚,当一个计算机系统给这个引脚电平的时候这个cpu才开始工作,因此多cpu协同工作早在几十年前就实现了。题主没有用上,只不过是因为题主没有钱去购买支持多CPU的主板罢了。并不是这个计算不存在。


军武数据库

纠正一下哦,CPU也可以做到多卡交火,只是没有这个必要。

1.现在的CPU都是多核的,对于程序与操作系统来说,多核与多卡的效果是一样的。多核技术比多CPU共享容易实现多,多CPU交火也有现成的技术方案。很多情况下多核已经完美地取代了多CPU。

2.现在的CPU性能都是超过需求的,一般的PC运作上很少有满负荷运行所有CPU核心的情况。这与显卡性能明显跟不上市场需求不同,任何PC玩家都不会觉得自己的显卡性能是过剩的,这就是为什么Nvidia的显卡业务赚得盆满钵盈,而Intel在PC上CPU业务也就那样。

3.多CPU的概念一般在服务器上出现,而PC上真的用不上多CPU架构。据我所知,Mac Pro, 和一些Workstation有这种架构。

总的来说,题主说的这个情况是市场供需导致的,而不是技术能否实现的问题。


喜加一

多显卡交火(AMD多显卡技术叫做CrossFire;NVIDIA的多显卡技术叫SLI)简单说就是:两块或者多块显卡协同工作,以提升系统图形性能的技术。实现多显卡技术一般需要主板芯片组、显示芯片以及驱动程序三者的支持,一般两个或多个显卡安装到主板后,通过桥接线连接,安装和设置显卡驱动就可以实现多显卡交火了。

使用双路或多路cpu,必须需要主板的支持。一般普通的消费级主板都没有提供多路cpu的支持,而对于专业服务器主板通常会提供多路cpu的支持。因为一般在双路cpu系统中,只有其中一个CPU会是主力,另外一个CPU只会是助手,作为助手的CPU无法充分发挥所有性能,因此不能实现“1+1=2”的性能提升。正式因为没有主板的支持,而且实际应用意义不大,所以在消费级市场cpu无法做到像显卡一样的交火。


智慧新视界

显卡和CPU都是能“交火”的哟

题主可能没想到更多的方面,只注意了家用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C,叫个人电脑也叫微机。

但是其他领域,如工作站和服务器就有不少双CPU甚至多个CPU的机型。有的叫双路CPU工作站,主要还是用于一些对算力和图像处理要求较高的专业领域。一般家用办公和游戏玩家都不需要这么高的配置,所以日常生活中很少见。下图就是一个双路工作站的主板,具备两个CPU插槽和巴哥内存插槽。其他的倒是和普通主板差不多,价格三四千以上了。

更别说在服务器和超算领域数个甚至数万个CPU协调工作的了。所以CPU和显卡一样,都是可以“交火”的。


爱玩520

cpu 交火比显卡交火来的还要早,在20年前就有人把几台电脑连起来同步计算,但是现在没用了,现在的cpu 使用率一直都到不了一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