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古代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最终都是希望能够走上官场,报效朝廷。为此,无数读书人不惜十年如一日,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


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古代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最终都是希望能够走上官场,报效朝廷。为此,无数读书人不惜十年如一日,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

清朝末期,光绪皇帝在位的时候,便有这样一位学子,名叫骆成骧,自小聪明绝顶,文采超然,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一路过关斩将,从秀才、举人一路考到进士。最后来到了殿试的环节。

在殿试中,面对光绪皇帝所出考题,他不仅大书治国方略,时政利弊,而且根据自己的见解写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在最后写上了八个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而正是这八个字,让光绪大为感动,将他钦点为状元。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光绪当时虽然是皇帝,但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慈禧手中,光绪毫无话语权。正是看到光绪的处境,骆成骧心中大为不忿,便有感而发。而光绪感于他的忠心,想要提拔,可惜终究绕不过慈禧,骆成骧最终没能受到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