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村古民居雕梁画栋,历经数百年鲜艳夺目,可惜快失传了

今天我们继续长治市武乡县泉之头村的访古之旅。

依山傍水、山环水绕、泉水喷涌、绿树成荫的宁静小山村泉之头,以它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而闻名。

这里的古民居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雕梁画栋,历经百余年,色彩依然鲜艳夺目

太行山村古民居雕梁画栋,历经数百年鲜艳夺目,可惜快失传了

房檐下的彩绘色彩艳丽,人物生动。摄于长治市武乡。

明清是我国传统建筑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除了砖木石雕外,还有一个装饰手段就是彩绘。

这一点我们在其他传统村落古民居中曾看到过,但像泉之头村的古民居这样大量、大范围地使用彩绘的做法,还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还保存至今基本完好,十分难得。

太行山村古民居雕梁画栋,历经数百年鲜艳夺目,可惜快失传了

雕梁画栋,齐聚一身。摄于长治市武乡。

雕梁画栋是一句成语,指的是房屋的华丽彩绘装饰。是由两个类似的动作组成的词语。

一般来说,除了王公贵族,也就只有富商官僚能够有财力在自家住宅上作雕饰、彩绘。

而在古建八大作“瓦木扎石土、油漆彩画糊”中,雕属于木作,彩绘属于画作的一种。

泉之头村民居的雕工前两期文章已经见过了。

太行山村古民居雕梁画栋,历经数百年鲜艳夺目,可惜快失传了

看人家这霸气的龙头雕刻。

本文就重点带大家看看泉之头村的民居彩绘。

太行山村古民居雕梁画栋,历经数百年鲜艳夺目,可惜快失传了

西配房的彩绘,青绿色为主。

村里的陈氏家族因为祖上当官,颇有财力,所以修建的四合院占地面积大,装饰豪华,彩绘精美漂亮。

传统画作中,彩画通常包裹在木结构表面,按位置不同分为外檐和内檐。

太行山村古民居雕梁画栋,历经数百年鲜艳夺目,可惜快失传了

花卉、人物等彩绘,色彩艳丽,形态逼真。

彩的种类大体分为三种,和玺彩画(等级最高)、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主要用于园林建筑中)。

但无沦哪种彩画,其工序基本相似,有起谱子、落墨、扎孔、纹饰、沥粉、贴金、刷色、细部等。

在相似的工序下展现不同风貌的彩画,其关键就在工匠手上的技艺。

现在这种手艺保留下来的不多,除了故宫等大型官方建筑外,在民居中不多见到。

太行山村古民居雕梁画栋,历经数百年鲜艳夺目,可惜快失传了

檐下窗户上,都是满满的彩绘。

泉之头村古民居保留下来的彩绘是个意外地惊喜。

在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

同样,古代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画,也有严格的等级区分,不同性质的建筑物绘制彩画也有严格的区分,有兴趣的可以查找相关资料。

太行山村古民居雕梁画栋,历经数百年鲜艳夺目,可惜快失传了

屋内大梁上的彩绘。

泉之头村的古民居彩绘现存的一般都在门楼、梁、梁端、额枋(前后横梁)等处,根据外露面积的大小,用多彩颜料绘制不同的图案。

太行山村古民居雕梁画栋,历经数百年鲜艳夺目,可惜快失传了

大门楼上的彩绘。

除了吉祥图案外,大多是带故事性质的图画,能辨别的有孔子课徒、八仙过海、五女拜寿、仙女下凡等等,反映了当地村民的特色习俗和审美意趣,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研究传统建筑彩绘的实物参照。

本期就到这里,下期介绍泉之头村的神秘文峰塔,竟然和太阳有神秘关联。


喜欢胡哥文章的看这里,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