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撒哈拉为何成为非洲唯一没有独立的地区?

何均堰

西撒哈拉现状

目前,西撒哈拉独立武装建立起“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并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承认,但是实际上只控制着东部20%的土地,其余地区均为摩洛哥控制之下,摩洛哥视西撒哈拉为其不可分割的南方领土。

西撒哈拉局势图


西撒哈拉主要历史:


7世纪时阿拉伯人首先进入西撒哈拉;15世纪中叶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侵入;19世纪末叶,西班牙取代葡萄牙人成为当地殖民者。1958年西班牙政府将西撒哈拉改划为西班牙的海外省。此举遭到周边国家一致反对。


1973年5月,在阿尔及利亚的支持下,西撒哈拉人民阵线成立,决定以武装斗争方式争取西撒哈拉独立。

1976年西班牙人被迫撤出,撤出前和毛利塔利亚、摩洛哥签署协议,认可毛里塔尼亚和摩洛哥瓜分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和西撒哈拉人民阵线谴责这种瓜分行为,并持续展开武装斗争。经过长期的斗争,毛里塔尼亚决定撤军,而摩洛哥则趁机占领了大部分西撒哈拉土地。

西撒人阵标志

1991年4月29日,在联合国监督下各方停火,结束了长达16年之久的军事冲突。目前西撒哈拉地位仍然没有确定。

西撒人阵的武装

西撒哈拉


西撒哈拉目前的地位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有三种观点。

1、 认为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为西撒哈拉唯一合法政府。

2、 西撒哈拉的前途应该由西撒哈拉人民自己决定。

3、 认为西撒哈拉属摩洛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目前不承认西撒哈拉的独立,而认为西撒哈拉属于摩洛哥的一部分。


截至2012年,朝鲜、越南、老挝、墨西哥、古巴等

47个联合国成员国承认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但是世界上主要大国,美国、俄罗斯及欧洲国家均不承认西撒哈拉的独立。


西撒哈拉城镇


象眼观天下

这是一块飞地,完全是后殖民时代的遗留。“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是大沙漠的意思,源自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原意即为“大荒漠”,这块形成于250万年前的荒漠是地球上除南极之外最大的荒漠之地,由于自然环境的极度恶劣一直也没有谁把他当回事,常年只有少数一些原住民部落在此游牧,虽说是有人游牧,但是更多的地方还是荒芜人烟,所以也没有什么国家的概念,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基本上没有人具体管过,也没有那个殖民国家对此表达过多少热情。

非洲基本上是被撒哈拉沙漠分成南北两段,习惯上称非洲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撒哈拉以北非洲,由于地缘关系,北部非洲一直就是个火药桶,历史上罗马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希腊人、阿拉伯人、柏柏尔人、波斯人都曾染指这里。在近代史上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也都在这里争权夺利,培植代理人。

最早在1934年,西撒哈拉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958年西撒哈拉改为西班牙的海外省。英、法等国当年的殖民也未到达这里,因为殖民者相对都是在自然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建立政权和城市。但是,西撒哈拉这一块相对来说,从来就没有被真正重视过,直到二战结束后,周边的国家都开始独立了,突然发现还有一块地方原来是无主的,这下问题就来来。北面的摩洛哥先是抢了一块,东面的阿尔及利亚也去抢了一块,南面的毛里塔尼亚也没有闲着。于是,本来是一块三不管的地方一下子就成了热点。

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本身就是法语国家,都是法国的小兄弟,虽然有矛盾法国自然不好说。毛里塔尼亚就不同了,这个国家是英语国家,原来是英国的势力范围,所以英国一直是支持他的。又加上当地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血统的人,以及后来东西方阵营的势力也加入进来,一时间这里就成了火药桶。本来没人管的地方,现在有多重势力存在,打打闹闹了多少年,这梁子是越结越深,谈到独立,谁也说了不算。你承认的我不承认,你反对的我就拥护。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这个地方有这么几大势力。当地独立武装组织波利萨里奥阵线也统治着该地区以东大约四分之一的荒芜地区,有47个国家承认该武装政权所领导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为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之一。1973年5月,萨基亚阿姆拉和里奥德奥罗人民解放阵线(简称“西撒人阵”或波利萨里奥)宣布成立,决定通过武装斗争争取西撒哈拉独立。西撒哈拉有关各方对西撒哈拉地位至今争论不定,以至于武装冲突频频爆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