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東城牆,大東門,遠處是沙湖,攝於1913-1915年。中國古代城市的歷史文化,總是通過城牆傳出神韻,彎彎的城牆勾勒出城市一道別樣的風景線。武漢三鎮都曾有過高大的城牆,但都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了。


武昌東城牆,大東門,遠處是沙湖,攝於1913-1915年。中國古代城市的歷史文化,總是通過城牆傳出神韻,彎彎的城牆勾勒出城市一道別樣的風景線。武漢三鎮都曾有過高大的城牆,但都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了。

武昌城牆和城內民居,城牆外湖泊為筷子湖,攝於1913-1915年。從唐朝時起,地方官員籌建漢陽城,並建了8座城門。自明朝後,漢陽城兩度毀於戰火。武昌城定型於明朝,當時闢有大東門、新南門、平湖門、漢陽門、小東門等9個城門,其中新南門在辛亥革命後改為起義門。

武昌城牆外,1913-1915年。如今最繁華的漢口,在歷史上是漢陽的屬地。清朝咸豐年間,為抵禦太平軍,清兵構築漢口堡,並開闢了玉帶門、居仁門、循禮門、大智門等7個堡門。隨著時局變化及經濟發展,這些古城垣絕大多數被拆除了,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唯有那些被作為地名的城門名。


武昌城牆,遠處是洪山東側,隱約間可以看到山頂上的洪山寶塔。

寶通寺洪山寶塔東望,1913-1915年。

通過武昌城牆看長江對面的漢陽,1913-1915年。

清朝末年的漢口堡通濟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