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何要杀丈夫彼得三世?

芳绯文学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年出生于破落的德国公爵家庭,原名索菲亚·奥古斯。
1744年索菲亚来到俄国,改名叶卡捷琳娜,1745年与彼得大公完婚。从此,叶卡捷琳娜苦学俄语,改信了东正教。她宽厚温和,受到民众爱戴。叶卡捷琳娜的勤勉也让叶丽萨维塔女皇十分满意。而彼得大公则不学无术、头脑简单、才能平庸。1761年叶丽萨维塔女皇宣布让其外甥彼得继承皇位。
彼得登基以来,推行了一系列损害贵族和教会利益的政策,彼得的对外政策也使得俄国利益受到损失,引起上下民众的不满。彼得还有多位情人,从感情上疏远叶卡捷琳娜二世,甚至还幻想废后。叶卡捷琳娜也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对此是耿耿于怀。
1762年,彼得离开彼得堡到奥拉宁堡。叶卡捷琳娜二世见时机成熟,在奥尔洛夫兄弟和哥萨克首领拉祖莫夫斯基的帮助下发动政变,成功夺取皇位。当彼得闻讯回来,为时已晚。
叶卡捷琳娜拒绝了彼得平分政权的要求,并将彼得关押囚禁。7月17日彼得被毒死,给了个“暴病亡故”的罪名。叶卡捷琳娜宣布登上俄国沙皇宝座。
叶卡捷琳娜上任以来,就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强化了国家政权。叶卡捷琳娜为俄国打开了面向欧洲的大门,她确立了俄国做为欧洲一流强国的地位。
叶卡捷琳娜统治末期,俄国已经向西方和南方扩张二十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人口数量也大大增加,成了欧洲第一大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三十四年之久,这期间显示出她超强的治国才能,在民众中也获得着很高的威望。
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阶段,俄国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她曾说过“假如我能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蝶恋花绯

事实上,叶卡捷琳娜二世毒杀丈夫彼得三世只是坊间和野史中的传闻,真实情况是叶卡捷琳娜与彼得三世的死无关。

1762年6月28日,叶卡捷琳娜在获得大部分近卫团上尉(包括奥尔洛夫兄弟中的三人)、伊丽莎白一世女皇的宠臣拉祖莫夫斯基伯爵、沃尔孔斯基(时任近卫骑兵团中校)以及帕宁的支持下,连夜从彼得宫出发发动宫廷政变,将彼得三世赶下台。自己登基做了俄罗斯的女皇。而彼得三世被软禁在什利谢利堡。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画像

彼得三世的画像

根据政变后不久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62年8月2日写给当时情人坦尼斯拉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二世(波兰立陶宛王国最后一任国王)的信中内容显示:

“我告诉他发生了什么。魂不附体的他乘坐马车离开了城市,而我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欢呼声。在此之后,我派遣阿列克谢·奥尔洛夫在四名军官陪同下,指挥着一支经过精挑细选且性格淳朴的士兵组成的队伍,护送被废黜的皇帝到距离彼得宫25俄里一个叫做罗普莎的地方,此处非常隐蔽,而且非常宜人。当时,我们在什利谢利堡为他准备了一个舒适且体面的住处,但尚未设法为他配备换乘的马匹。但是上帝另有安排。

恐惧使他连续腹泻三天,第四天症状终于消失了。那一天,他又喝得酩酊大醉,他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除了自由。(他央求我,仅仅只要自己的情妇、狗、黑仆人和小提琴;但是,由于害怕引起丑闻和引发看守们的骚动,我只给了他最后三样东西。)他的痔疮绞痛发作了,并伴随着脑充血;这种症状持续了两天,随之而来的是急转直下的骇人的虚弱,尽管医生竭尽所能,但是他终究没能等到路德会牧师赶来就咽了气。
我担心怕是军官们毒死了他,于是我下令对他进行解剖,但是证明完全没有找到丝毫中毒的迹象。他的胃部非常健康,但是他死于肠道炎和中风。他的心脏异常的小,而且十分皱褶。”

根据上述信中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彼得三世是死于常年的体弱多病。或许会有人质疑这只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片面之词,这也是当时欧洲各国在得知彼得死讯后的普遍观点,他们都认为叶卡捷琳娜应该对彼得的死亡负责,全欧洲的报刊杂志都宣称俄国又回到了伊凡雷帝时代,对于俄国发布的官方解释——前任皇帝死于“疝气”,欧洲很多报道都大加嘲讽一番。但是这并不能表明叶卡捷琳娜就蓄意谋害了彼得三世。我们可以从同时代其他人的证词中得到佐证。

比如普鲁士国腓特烈相信叶卡捷琳娜在这件事情上是清白的,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对于这桩罪行女皇非常无辜,得知此事时她感到愤慨而绝望,她的那种反应并非是故作出来的。她清醒地预见到全世界将对她做出怎样的判断。作为一个少不经事的年轻女子,在离群索居、面临着离婚的时候她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了奥尔洛夫家的兄弟们。尽管如此,她还是对谋杀皇帝的意图毫不知情。如果由她来做决定的话,那么她会给彼得留条活路,一半是由于她认为一旦成功加冕,一切问题便都迎刃而解了,同她的丈夫一样怯懦的敌人根本不足为惧。与她想必,奥尔洛夫兄弟则要胆大精明得多,他们预见到前任皇帝或许会称为一股敌对结盟力量的枢纽人物,这几个强硬分子铲除了前任皇帝这个绊脚石。他们的罪行让她从中获益,为了确保他们能继续支持她,她不得不赦免了罪人,而且还将这桩罪行的制造者全都留在了自己身边。”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画像

另外一位当事人多年后再读完阿列克谢·奥尔洛夫写给叶卡捷琳娜的便条之后也最终断定女皇与彼得三世的死亡无关。当初,在读完阿列克谢发来的便条后,叶卡捷琳娜便将便条锁在了抽屉里,此后那张纸片一直都被藏在抽屉里。在她过世后,她的儿子,已经登基的保罗得知这封信,并将它找了出来,经鉴定确系阿列克谢·奥尔洛夫所书,阅后,保罗终于相信自己的母亲是清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