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和东北大学哪个好?

东风162340500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简称"东大",位于沈阳市。目前在沈阳有两个校区,浑南校区与南湖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一所具有光辉爱国传统的大学!东北大学的学生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军!建国之后,在原来东北大学工学院与理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工学院,不久之后改名为东北工学院!并且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得到了众多兄弟院校的支持,实力大增!学校在1993年复名为东北大学!
作为"东北五校"之一,东北大学


是一所实力派的工科院校,拥有众多的优势学科,比如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学科!但是在去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却没有入选A+级学科,这着实反映了学校这几年发展的困境!不过,学校整体上还是不错的!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简称"兰大",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09年的甘肃法政学堂,学校的成立可谓是开创了西北高教之先河。学校于1945年改名为国立兰州大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兰州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全球的ESI大学排名中,兰州大学位列中国第25位!在USNEWS全球大学排名中,兰州大学位列第447位!


作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类院校,兰州大学共计有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与草学四个学科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建设!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简称"西南交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立于1896年,西南交大的前身是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西南交通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以及"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目前拥有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以及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在全国排名可以达到前三!除此之外,学校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桥梁与隧道工程也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专业!




LINK科技

首先看三所学校的简介:

一、 西南交通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

学校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中国第一所工程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交通大学”最早两大源头之一,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毛泽东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中国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学校部分系科调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兄弟院校,1964年根据中央建设“大三线”精神内迁四川,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迁成都。现有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占地5000余亩,犀浦校区为主校区。

在121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大学使命、服务国家社会,逐渐形成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培养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刘大中等为代表30余万栋梁英才,师生中产生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59位海内外院士和24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9位院士有8位出自我校。邓小平同志给予学校高度评价:“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

学校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构建起了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科研体系,围绕高速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1000+)、超级高铁等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科技成果三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第一,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在国防科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以及物理科学、人文社科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4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国家“千人计划”16人、国家“万人计划”7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2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教育部和科技部创新团队9个。此外,还聘请了42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兼职(名誉)教授。

学校构建起了“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维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全日制本科生28836人、硕士研究生15863人、博士研究生2093人,茅以升图书馆藏书400万册。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位居全国第九。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学校实施本科生大类培养,建有茅以升学院(唐臣书院)、竺可桢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 同美国康奈尔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5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成立“西南交大-利兹学院”。美国西北大学“本硕4+1”、“中法4+4”本科双学位等留学、游学、访学项目涵盖全部年级。作为中国政府指定高校,与印度铁道部合作援建印度铁道大学。有2个国家外专创新引智基地,办有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ation》。

二、兰州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发展壮大,迅速崛起。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在“开发大西北”、“建立战略后方”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肩负起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与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211工程”、“985工程”的历史机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使学校的学科更加齐全,综合优势更加突出,迎来了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并以办学历史长、办学实力强、办学成绩突出,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兰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特色鲜明,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2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5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含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积极发展国际及对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的144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伙伴遍布亚、美、欧、非、大洋洲。近五年来(2012年至2016年),接待来校访学交流外宾及港澳台地区客人8,789人次,教工因公出国及赴港澳台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等各类活动计3,713余人次,派出近3,481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招收培养2000余名留学生。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格鲁吉亚1所孔子学堂。

三、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简称东大(NEU),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先后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为“21世纪学术联盟”成员高校,是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三十二所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三十四所自主划线高校之一,是中共中央1960年、1978年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务院在1981年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迁徙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合组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8日,复名为东北大学。东大建有中国第一个大学软件园,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第一家上市的校办企业。

1922年春,张作霖命奉天省长兼财政厅长王永江筹办东北大学。
东大早期历史图片(9张)
原国立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改办为东北大学理工科,原文学专门学校(原奉天法政学堂)改办为东北大学文法科。校长由王永江兼任,学生480余人。文法科设中国文学系、英文学系、俄文学系、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理工科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土木工学系,机械学系。并成立东北大学筹委会,1923年颁发“东北大学之印”,东北大学宣告成立,王永江为首任校长。
1923年10月24日,东北大学正式开学。
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在新校址竣工(今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东侧的东北大学旧址于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形成南北两校区。
1928年8月16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继任东北大学校长,并提出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的办学宗旨,东北大学从此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当时,学校设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较为齐全的学科,各学科学会迅速发展起来。文法科成立自治会、夏声社、社会科学研究社;工学院成立矿学会;理工预科成立英语研究会;孙国封院长为促进科学进步,发起科学教育协进会。这一时期,英、法、美等国家的学者、专家纷至沓来,进驻东北大学讲学与交流。
1927年11月,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继任校长,踵事增华,历有建设。
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过两个多月,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提出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为办学宗旨,采取了系列新措,东北大学从此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1929年7月1日,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典礼,张学良校长向120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各系毕业成绩第一的学生还由学校选送,往英、美、德等国留学深造。
同年秋,文法两院学生迁入北陵校区。张学良校长重金礼聘,广招良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荀、刘仙洲、黄侃、刘半农等一批名师执教东大。
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张学良校长上任伊始,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
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张学良出任东大校长之后对体育教育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
1929年,第14届全国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破8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到1930年秋,东大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2]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全校师生悲愤已极,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师生先后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
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刘长春
1932年7月,张学良校长出资8000现洋资助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1933年,著名爱国人士冯庸创办的冯庸大学9个系全部并入东北大学。
1935年12月9日,东北大学成为“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接着又举行了“一二·一六运动”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 标志着中国知识青年爱国运动走向新的历史时期。
1936年初,正在西安任职的张学良将军,筹资15万元,修建东北大学校舍,并在礼堂基石上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 “九一八” ,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
1936年,“ 一二·九运动” 周年之日,东北大学举行了 “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为中心内容的请愿游行,高呼:“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停止内战,打回老家去!” 等口号。
1937年1月,东北大学迁到开封,同年5月改为国立东北大学。
同年6月又迁回西安。
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北大学被迫由陕入川。
1938 年7 月, 奉国民教育部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1940年,著名学者金毓黻到东北大学创办了历史研究所。
1942年,东北大学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东北集刊》、《志林》收录了师生数百万字的论文。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东北大学六十位师生被授予烈士称号。
1946年,东北大学迁返回沈阳。
1948年6月,东北大学再次迁北平。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东北大学终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3]
建国初期
1950年4月,著名冶金专家靳树梁担任东北工学院院长,学生12936人,教师2428人。
1952年至1980年,先后有清华大学、大连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学科和系,包括电机系、采矿系、冶金系、土木系、建筑系、市政类系(科)、外国语言系、金融系等并入东北工学院。
1952年8月,根据中央教育部及东北人民政府关于东北地区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的方案,东北工学院数学系被调整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被调整到东北师范大学,化工系被调整到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4]
东北工学院时期(7张)
1953年末,东北工学院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大学期刊《科学研究资料》。
1955年初,东北工学院举行了中国第一次科学报告会,同年,召开了学生科学报告会,产生了中国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院长靳树梁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50年代初,东北工学院徐灏教授即开始致力于疲劳强度设计领域的研究,八十年代初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疲劳设计专著《疲劳强度设计》,并于九十年代提出“Miner定理——干涉模型综合法”,首次阐述了“概率相对Miner定理”的概念,解决了国内外还未解决的随机载荷下可靠性设计问题。
1957年,东北工学院谢绪恺教授的 《研究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新方法》,在第一届全国力学学术会议获大奖,并被编入《一般力学》大学教材,被命名 “谢绪恺判据” 。
1958年国庆前夕,东北工学院李华天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1959年,东北工学院负责筹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此,东北工学院成立电子系,为建所培养人才。东北工学院郎世俊教授任系主任,负责主持建所工作。
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
1978年,东工成立研究生院[2] 。
改革开放后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东北大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87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秦皇岛设立并迅速得到发展,成为东北大学的组成部分,毕业证、学生证和学生档案等统一著名“东北大学”。
1989年,东北工学院创建中国大学第一个科学园。  
1993年聘请张学良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
1993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学校聘请张学良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
1996年,东北大学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秦皇岛分校也随之进入“211工程”行列。
1998年,东北大学进入首批“985工程”大学行列,并划入教育部直属,秦皇岛分校也同步划入教育部直属。
2006年,秦皇岛分校开始承担“985工程”建设项目,并同步进入“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
2001年5月,东北大学科技园被首批认定为“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002年,在教育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名列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名列第九。[5]
2002年1月23日,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三方签订重点共建该校协议。
东大南湖校区(15张)
2002年10月25日,东北大学顺利通过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论证。[3]
2009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式成为EMBA试办学院。
2012年4月,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续签继续重点共建东北大学协议。[6]
2014年1月,东北大学已经拥有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全球排名前1%。
学术研究编辑
科研成果
历史上,东北大学师生曾是“一二·九”运动的主力和先锋,在建设时期,学校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2011年至2015年12月,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5126项,获各类科技奖励23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44项;获得国家专利1050项,其中发明专利814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共14644篇。
浑南校区风采(22张)
学校科技经费自1995年突破亿元以来,连年攀升。
1999年东北大学的全口径科研经费为2.04亿元,居全国高校第六位;
2000年达2.72亿元,人均科研经费19.22万元,是“九五”初期的2倍;
2002年全口径科研经费为3.28亿元,人均22.69万元[2] 。
2015年,学校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123亿元,科技产业综合指标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1] 。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2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7] 。建有科技部国家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教育部科技政策研究战略培育基地、民政部城乡社区研究院等人文社科基地[8] 。

2014年11月,东北地区最大的超级计算中心——东北区域超算中心在东北大学云计算科技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东北区域超算中心的计算能力高达1170万亿次/秒,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超级计算中心,在全国区域超算中心中名列前茅,能够满足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所衍生的计算需求。

四、从三所学校位置分析:

兰州大学位于西北甘肃省,西南交大位于西南四川成都市,东北大学位于东北辽宁省沈阳市。从交通发达及辐射程度看,西南交大地理位置居中。

五、从经济发达角度看,还是成都市发展要好一些。


黎涛微世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3所大学的具体情况。

西南交通大学,位于成都,211大学,以工科专业为强项,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机械工程为重点学科,学校总体在中国排名第35位。

兰州大学,位于兰州,标准的985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优势学科有:生态学、植物学、有机化学、民族学、区域经济学等,可以看出这些专业符合地域特色,是迎合中西部发展策略的。

再看东北大学,位于沈阳,也是985大学,是一所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优势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如果在学校优先的情况下,三者需在兰大和东北大学之间做抉择。之后我们再看专业和就业。

兰州大学优势学科,更多的是理学,比如化学、物理、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其余的优势专业多为民族学、区域经济等,专业选择受众面小,2016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1.26%,西北部就业的比例占到了44%,对于外省考生,这是需要综合考虑的一点。

东北大学以重工业学科为主,像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等,计算机也不错,当然也有一些文科专业可以选择,像俄语、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不过既然分数已经达到了985,我们不妨去以文为主的大学。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4%,就业流向集中在辽宁、北京、广东、\n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天津、福建、河南,占毕业生就业的 78.2%。

综合来说,如果只看学校层次,东北大学在就业上更具优势,专业选择面上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既然如此,我们就一起再来看看西南交通大学的情况吧。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 、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及国家“援藏计划”培养院校。

学校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交通大学最早两大源头之一,以“唐山交大”和“唐院”之名享誉中外。

教育部发布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其中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连续两次学科评估保持全国第一。

2016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6.8%,本科生97.33%,本科生就职于国有企业的比例占到了66.8%,其中签约到世界500强的学生有2102人,就业行业集中在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从事的岗位大多是工程技术人员,充分体现了该校的工科实力。

作为一所211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就业和专业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

有时候志愿填报,或者说选大学,不能只看一个方面,这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最后我们再来看,这3所学校各有所长,清楚了自己的所需,再去匹配与自己相符的大学,结合专业意向,地域意向,就业趋势,将个人优势发挥到最大,才是最好的。


孙成-高考志愿专家

这就要看你学什么专业,你的兴趣,潜力,发展空间,发展前景等综合因素来决定。因为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和东北大学都有许多特别强势的专业。如果你想学草业科学,大气科学,化工就选兰州大学;想学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就选西南交通大学;如果想学采矿探,地质工程,提测制导就选东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是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一流学科入选高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现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两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两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两个。在4个学科门的20个一级学科,79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12个学科门的55个一级学科,2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西南交通大学综合实力在全国721所大学中排第53名。

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在全国排第四名

交通工程在全国排第一名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在全国排第二名。

兰州大学综合实力在全国721所高校中排第29名。

学校的生态学在全国排第一名。

大气科学在全国排第三名

应用气象学在全国排第二名

草业科学在全国排第一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在全国排第三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全国排第二名。

东北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721所大学中排第44名。

东北大学,是985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 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现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在6个学科门的26个一级学科,86个二级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9个学科门的45个一级学科,164个二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的冶金工程在全国排第二名

功能材料在全国排第二名

资源勘察工程在全国排第五名

采矿工程在全国排第四名。

如果仅仅从综合实力的角度来排序,依次是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从自身学术建设的角度出发,应该首选兰州大学。不仅仅因为兰大是985,更重要的是她是综合性大学。


在一所综合性大学读书,哪怕是学她最不擅长的工科,你所能获得的好处也是数不胜数。随便举个例子:工科学生可以去选文科的课、选理科的课。你知道综合性大学文科理科开出的课和一个纯工科学校的基础部开出的课有什么不同吗?前者专业,后者是业余。前者是祖师爷,后者是小学生。

当然,兰州不算是个适合读书的城市,西北苦寒之地。但磨练一下意志有什么不好。更何况,以西南交大的分数上兰大,偷着乐吧。

既然把这三个学校拉出来一起比,说明能考出来的分数大概也差不多符合三校的录取线。那就应该首选兰大。

其次是东北大学,老牌工科,985,实力在工科院校里是杠杠滴。

西南交通大学和兰大不是一个档次,不能放在一起比较。放弃985去读一个二流,在我看来太不划算了。


艾米丽艾拉

看一个学校,先去985 不去211。211在考研,找工作是时候全面压制985。考研985可以调剂去211,反过来就不行。招聘的时候,我就不说了。西南交通大学好不好,轨道交通挺好,其他的呢??再说你对这个就感兴趣?兰州大学不错,但是绝对不是很强,一个大学没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等方面也比较少。说明他就是不好。至于东北大学,受东北经济的影响,双一流成了B。学校也在走下坡路,冶金,控制,轧钢很好。


3698217098

看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是准备直接就业还是要继续深造。如果是高考生的话,又想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我建议报考西南交通大学,原因是西南交大所在的成都市,经济水平是三所大学所在城市里面最高的,而且现在是新一线城市的排头兵,而且西南交大也是铁路运输各项专业里面的行业翘楚,就业没有问题。如果你是想以后继续深造的话,我建议报考兰州大学,毕竟兰大是这三所学校里面实力最强的,也是一所副部级高校,考研的话,其他好学校也比较认同兰大的实力。综上所述,就业报西南交大,深造报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暂不考虑!


我是吴亦帆

西南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和东北大学三所大学。当然是西南交通大学是三所之中最好的大学。首先它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综合大学。而且学校历史悠久,前身是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可以说学校的底蕴是十分之强的。是绝对的好大学。


用户98224770809

头条上兰大被吹太过了,让人越来越反感。平常这么厉害的大学,一到高考录取,分数就露馅了,很多人说兰大多么多么有实力,其实我也不否认,只不过兰大有哪些在全国数得上的学科?除了化学,物理,生物,草学等少数几个学科(还冷门),其他大多数专业都很平庸。论学习生活条件,也是最差的


超人咸蛋不会飞

看到前面清一色的兰大,我也是醉了。不可否认兰大确实实力强悍,但是想问问学草学,地球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出来能干啥?我不懂。有人说基础学科好出国深造,那又有多少比例的打算出去或者能出去?

西南交有国内大学罕见的国家实验室,这点就足以说明学科地位。高铁及轨道交通近些年发展迅猛,中国这方面又国际领先,有什么理由放弃西南交的交通工程去学物理化学亦或是草学?

有人说东北和西北经济落后,但我说了985名校都是全国就业,凭什么一厢情愿的认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就业就好于落后地区呢?

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自动化,机械工程实力强劲,且都是就业热门专业,对于农村小孩或是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讲理应是首选。西南交实力强劲,地理位置优越,其次;再者兰州大学。

对于少数以拯救中国科学,立志科技报国的同学来讲,首选兰州大学,其次西南交,最后东北大学。

三校都是好学校,但特点不同,风格迥异,以上仅是个人观点,非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